光明歷1408年10月,薩爾帶著泰坦地區的獸人部落聯盟殘部集體向漢地南州遷徙。
薩爾遷徙的原因有三條。
第一,為了規避已經成型的,以血蹄部落為首的多族聯盟報復。
自從會戰敗北的消息傳開後,就連巨魔部落都開始背叛獸人!
畢竟,血蹄部落提出的聯盟理念是地位平等的聯盟,甚至還學著人類的議會制度搞了個大圓桌,所有的部落首領都可以得到一個席位。
只不過,實力強的首領可以坐在大圓桌上,實力弱的只能在後面站著旁听,偶爾提一提意見。
即便如此,比起曾經一家獨大,完全將其他族群當做附庸驅使的獸人部落聯盟也強出太多。
無論是什麼智慧種族,叛徒跳反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原本的老大,所以這個多族聯盟天生就跟薩爾領導的獸人部落聯盟不對付,除非薩爾跟他的嫡系全都死干淨,獸人部落恢復到原本的無秩序時代,各個獸人部落各自為戰,互相攻伐……
顯而易見的,薩爾是不可能允許那種事情發生的。
薩爾遷徙的第二個原因自然是因為南州還有最後一支獸人部落聯盟的精銳部隊,並且獸人通過招撫的方式,已經在南州立下腳跟,連當地的人類地頭蛇都認可了獸人的統治方式。
比起泰坦地區,漢地南州對獸人部落聯盟更加友好。
第三條原因嘛,自然就是薩爾覺得漢地南州遺留下來的大量城池十分有安全感……
獸人部落聯盟拿出家底在野外決戰,結果被唐軍打得稀里嘩啦,薩爾哪里還有膽子繼續跟唐軍野外決戰?
更何況,薩爾也拿不出那麼多家底了,唐軍在會戰勝利後的追殺中,太狠毒了。
追擊上百里地,還是騎兵,獸人的尸體一路鋪到泰坦地區的山林月復地!
除非薩爾不要漢地南州,將所有的獸人大軍撤回來,或許能依靠山林復雜地形跟唐軍玩長期消耗游擊戰。
若是泰坦地區沒有天生反骨的血蹄部落帶頭牽起來的多族聯盟,薩爾或許真的會這麼做,反正游擊戰死的又不是他自己!
只可惜,薩爾不可能在有內部敵人的前提下,再跟過江龍一般的唐軍死磕,那純粹是嫌棄自己活得太久。
不過,遷徙到南州依靠城牆,薩爾也僅僅只是沒有了內患而已,更何況,南州的人族現在老實,不代表戰火燒到這里的時候仍然老實,所以薩爾還是傾向于跟李察媾和,哪怕伏低做小也沒問題!
此時的薩爾經過那場會戰後,早已沒有了以往的野心,只想著保住自己手中的權力,好好活下去。
至于讓獸人一族變成世界霸主的榮耀,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薩爾也不貪心,只有能在南州好好繁衍下去就足夠了,泰坦地區那里根本沒開發過,野蠻荒蕪的很,那些族群都是靠天吃飯,丟掉也就丟掉了,薩爾沒有任何流連。
薩爾派遣去的使者團誠意十足,向李察表達出深刻的,願意與人族共存的誠意。
李察一看,這薩爾不就是投降要當附庸麼?
然後李察拉開全面戰爭系統列表一看,果不其然,薩爾統合的獸人部落聯盟也算是地區性大國。
這個很好理解,大漢帝國屬于地區性大國,把大漢帝國暴揍過一頓的獸人部落聯盟自然也屬于地區性大國。
以此類推,侵佔了大漢帝國一個半大洲的蠻族也能算地區性大國!
可惜的是,李察剛剛听說泰坦地區新成立的多族聯盟,沒有在全面戰爭系統列表的地區性大國中出現,給出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們的人口軍力不夠,而是國家體制太過松散,連分封制國家都沒有成型,頂多全是一個酋邦。
酋邦就是一群酋長聯合起來的組織,算不上政體。
當然,這個缺陷不算什麼,在李察看來,只要那個血蹄部落的凱恩統合其他各族建立個國家就行,哪怕是一個權力很分散的分封制國家也完全沒問題。
會戰過去了幾個月,李察也得知當初會戰能勝利,血蹄部落幫了大忙,不然一萬多名重裝牛頭人戰士充入戰場,擋住近衛軍騎兵真心不是難事。
一個牛頭人戰士的身高跟騎兵差不多……
所以,李察對凱恩的態度還是很好的,這幾個月也派人過去聯系凱恩了,並傳達了大唐帝國的善意。
然而,在李察眼里很簡單的建國任務,對凱恩來說卻困難重重。
最重要的是,多族聯盟太松散了,大家是為了反抗獸人才聯合起來的,現在獸人跑了,他們為啥還要繼續聯合?
弱族擔心自己的利益被侵害,建國後成為下等種族,這不是杞人憂天,即便是凱恩自己都瞧不起那些弱族!
強族則希望成為統治階級,但統治階級中也是排列一二三的,誰當老大誰當老二就是個大問題。
泰坦地區一直沒辦法統一,不就是因為各種矛盾復雜多變麼?
牛頭人雖然戰力強悍,但人口終歸太少,即便是巨魔一族,所有部落聯合起來都能碾壓血蹄部落,所以凱恩根本做不到一言獨裁。
至于讓別人來決定,凱恩又不甘心,所以多族聯盟自從薩爾帶著獸人部落聯盟遷徙後,就一直處于混亂之中,完全沒有凝聚力可言。
好在,李察現在的目光並沒有放在泰坦地區,原因無他,泰坦地區太窮了,除了貓女狐女之外,對人族而言沒有任何具有吸引力的‘特產’。
李察感覺薩爾的提議不錯,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緊密的聯合方式。
建立一個以大唐帝國為核心的亞洲軍事聯盟!
薩爾得到使者團傳回來的消息後,表示只要獸人能繼續在漢地南州扎根,就完全贊同這個聯盟的創立。
賈士凱收到這個消息後,十分為難,但李察派遣的使者表示並不需要大漢帝國割讓北州南州和東洲,只需要暫時‘休戰’,這個聯盟主要是為了讓大漢帝國休養生息。
賈士凱權衡利弊後,感覺亞洲聯盟的成立能讓各方暫時停戰,對他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等大漢帝國新軍成型後,再報復回去也不晚。
反正獸人部落聯盟實力大損,獸人可不是哥布林,幾年時間遠不足以讓他們恢復到巔峰時期的人口數量。
而且薩爾跟泰坦地區的多族聯盟鬧僵,也無法從其他地方吸納新的兵源。
南州地區雖然漢人數量不少,但那些漢人地頭蛇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讓他們跟著獸人發財沒問題,讓他們為獸人賣命,薩爾敢麼?
獸人部落聯盟能讓漢地南州穩如泰山,靠的就是類似分封體制下的信譽,一旦獸人自己打破原本的規矩,漢地南州必然會遍地烽火。
能成為地頭蛇的勢力,沒人是傻子,更何況面對吃人的獸人一族,他們必然保持著十二分警惕!
薩爾只要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就不會去挑釁南州漢人地頭蛇們敏感脆弱的神經。
因為,獸人部落聯盟的任何翻臉行為,都會讓南州的漢人地頭蛇以為獸人要吃了他們!
這不是利益沖突,是生死沖突!
李察面對薩爾的使者和大漢帝國的代表,說辭是完全不同的。
對薩爾的使者,李察給出的亞洲聯盟前景是建立一個和平穩定,能讓人類和獸族共存的政體。
而對大漢帝國的代表團,李察則表示亞洲聯盟是緩兵之計。
反正,大漢帝國和獸人部落聯盟之間是絕不可能談判的,數年的戰爭早就讓雙方變成了生死大敵。
李察的小小策略輕松安撫了大漢帝國和獸人部落聯盟雙方,剩下的就差北方的蠻族王庭了。
讓李察歡喜的是,當亞洲聯盟第一次集體會議上,獸人部落聯盟和大漢帝國的代表紛紛簽字,並表示願意在大唐帝國的統一領導下後,全面戰爭系統立刻給提示李察完成了讓一個地區性大國成為附庸的系統任務。
完成了兩次!
兩萬枚奴隸印記輕松進賬。
然而,到了蠻族王庭那邊卻踫到了釘子。
倒不是說尹稚斜感覺自己很牛叉,能單挑大唐帝國,而是尹稚斜胃口很大,想要讓大漢帝國從東洲撤兵,全部吞掉東洲才同意加入亞洲聯盟。
就連薩爾都從東洲撤兵了,尹稚斜竟然還要著東洲不放。
當然,尹稚斜也是有本錢的,如今佔據了東洲近半的城池和地盤,囂張得很,而且東洲擺在明面上的漢軍,數量少戰力拉挎,以地方民兵為主,別說野戰了,依托城池跟蠻族大兵打都費勁。
可以說,沒有外來力量干涉,或者大漢帝國不派遣精銳援軍進場的話,東洲被蠻族王庭拿下只是時間問題。
正因如此,尹稚斜感覺東洲完全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憑啥大唐帝國來了張張嘴,就讓自己歸還已經打下的地盤?
這就很難辦了。
不過尹稚斜態度強硬,不代表整個蠻族都態度強硬。
蠻族可不是大漢帝國,早就中央集權了,當初尹稚斜建立蠻族王庭的時候,他僅僅只是蠻族各大部落中,軍力最強的那個,為了拉攏其他大部落,只能建立分封體制的蠻族王庭,下面封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王和各種封疆大吏。
在尹稚斜強盛的時候,下面的蠻族部落都能跟著吃肉,自然沒人反對尹稚斜,哪怕蠻族王庭的體制是分封的,仍然可以短時間內召集出來幾十萬控弦之士,這可是蠻族大草原上幾乎全部的青壯數量!
但是當獸族被唐軍擊敗的消息傳到蠻族大草原上以後,情況就變了。
蠻族可是跟獸族有過一段親密期,合伙南北夾擊大漢帝國,曾經作為親密戰友的時候,蠻族大部落的首領們都親眼目睹過獸人是什麼樣子,更明白獸人軍團在戰場上的表現有多麼勇 。
蠻族和獸人的南北夾擊,看似是公平的,實際上大漢帝國的主力一直在南方硬抗獸人大軍的進攻,蠻族大軍面對的都是大漢帝國的末流部隊乃至民兵!
底層的蠻族勇士或許不知道真相,只以為漢人戰力不過如此,但蠻族高層卻心里門清,知道他們屢戰屢勝是建立在什麼樣前提下的。
等蠻族王庭試探性的進攻大漢帝國京畿之地,然後被賈士凱的嫡系部隊揍得滿頭大包後,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蠻族軍隊與漢軍精銳和獸人軍團之間的差距。
獸人軍團能壓著這種級別的漢軍精銳暴揍,可想而知獸人軍團有多強。
就是這麼強大的獸人軍團,傾巢出動的主力會戰,竟然被李察打敗了,而且敗得十分淒慘,逃回來的獸人大兵十不存一!
這是妥妥的慘敗啊!
跟全殲沒多大區別。
唐軍如此強橫,卻又創建了亞洲聯盟。
如今大漢帝國不光跟獸人部落聯盟停戰,甚至都听從那個李察的指揮,李察派遣到蠻族游說的使者當著一群蠻族部落首領的面,一點不客氣的威脅,若是蠻族王庭不加入亞洲聯盟,將會受到唐軍、漢軍和獸人的聯合打擊!
這可把蠻族王庭麾下的一眾部落首領嚇壞了。
他們連面對大唐帝國的勇氣都不多,更何況是面對三方聯合打擊?
一旦真的開戰,蠻族不光要講嘴里吃下去的全都吐出來,連老巢都會遭到威脅。
突厥人的下場擺在那里呢!
大唐帝國對敵人有多狠辣,蠻族又不是沒听說過……
只是,尹稚斜很清楚,一旦他退縮答應大唐帝國的要求,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個人威望將會一朝回到解放前。
當蠻族頭上多出來一個太上皇,下面的蠻族大部落首領還會將他這位蠻王當回事麼?
蠻族可是松散的分封體制!
到時候,李察只要稍微用一些分化拉攏的手段,就能讓尹稚斜回到蠻族王庭還未建立的時期,也就是尹稚斜的政令除了自己的部落外,其他部落根本不會當回事。
這是尹稚斜無法忍受的,他辛辛苦苦拼搏了這麼久才有的地位,決不能因為李察的崛起和一個所謂的亞洲聯盟失去,為此他不惜拼上這條性命!
權力是很容易令人迷失且走上極端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