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91章 分配,人類還沒到躺平的時刻

學校相關規定改變後,學生可以申請不同階段知識的考核。

從大一到博士畢業,一共十個學年。

可以申請任何一個學年的考核。

最極端的,大一剛入學就能申請第十學年,也就是博士畢業水平的知識考核。

要是考核通過了,就能博士畢業了。

不用發論文,什麼亂七八糟的都不不需要。

這時候,找工作還是回家隨便你。

當然了,也可以選擇不畢業。

且能夠在學校逍遙十年的時間,時間自己安排,想研究啥就研究啥。

這也就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這樣,放以前是不可能的。

蘇哲點點頭說︰「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了。」

改變科研環境,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

本以為要慢慢改變。

可結果,一年時間,所有都不一樣了。

說到底還是資源的問題。

「是啊!是啊!我們這麼快就實現了科研自由。」範曉明興奮的說,「看著吧!人類的科學技術將會迎來爆發式的發展,我想我們在有生之年前往比鄰星是有可能的了。」

他說著看向了圖書館的方向。

有這些天才的加入,想發展慢都難。

現在可不是以前了。

大家都在為了人類的吃喝住行忙碌著,只有很少一部人在做科研工作。

按照規劃的,國內九成多的人都將參與科研工作。

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

何況現在也不會出現埋沒人才,搶奪資源的事情了。

現在的情況是,誰行誰上。

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因為要不要建造強子對撞機吵來吵去了。

那怕兩人的意見不同,產生的分歧,兩人可以自己干自己的。

不管正不正確,都能獲得實驗的驗證。

是到底,就是現在的資源能夠支持每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想法。

當然了,現在光柱工程還沒有完全建成,再加上對地球外的資源開采還在初期。

這樣的改變從國內少數高校和研究所進行。

比如陵州理工、科大、燕大、清大等等。

不過他可以肯定的是,再有半年時間,這樣的改變就能覆蓋到全國。

「這是有可能的。」蘇哲點點頭說,「對了,對于有償分享研究中心的研究討論的怎麼樣了,打算采用什麼樣的方式?還有資源分配的方式?還有知識產權方面的改革?」

這段時間,他提出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通過有償的方式分享九天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這樣一來,有助于過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可以避免重復性研究。

相對于過去,不同的研究機構,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競爭的關系。

那怕是國內的研究機構。

畢竟這些研究機構歸于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部門。

他們關注的主要是自身的利益。

再就是資源的分配方案。

這個在討論會上討論過,但那只是做了粗略的討論,沒有具體的結果。

最後就是知識產權的改革。

實際上,隨著三門計劃的成功,接著就是對太陽系的全面開發。

資源和能源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不缺的。

由于資源和能源的充足,現有的社會形態也要跟著變化了。

可以這麼說,整個社會都要發生改變而來適應現在的生產力。

他猜測,現在國內相關部門的人員一定很頭痛。

一年前還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可一年後,啥啥都有了。

本來吧!手上有的蛋糕吃夠吃個溫飽。

突然,手上的蛋糕變得無比的巨大,一下不知道怎麼分了。

範曉明笑了笑,開始回答蘇哲提出的問題。

「我們研究中心關于研究成果的有償分享,初步方案已經有了。」

「有償分享的方案有兩種,一是用研究成果交換,二是花錢。」

「國內高校和研究所等相關研究機構基本上都同意了,畢竟這樣的分享方式對所有人都有利,且能夠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能避免重復性科研。」

蘇哲點點頭,笑著說︰「行,大家能夠接受就好,之所以這麼做,目的就是加快人類科學技術的整體發展。」

真要說起來,知識產權什麼的,特別是到後面,越來越阻礙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

既得利益者打著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幌子,其實是在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

直白點說就是用科學技術割韭菜,還是那種一茬又一茬的割。

保護知識產權初期的確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但大環境一直在變化。

保護知識產權也慢慢的變得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

範曉明點點頭,接著回答。

「至于資源分配和知識產權改革的問題,現在還沒有明確的方案。」

「說實在話,科學技術的發展太快了,社會的發展跟不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不過大方向定了。」

「對于資源方面的分配,分成兩個部分,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有一個最低的標準。」

「也就是說,對于個人和企業等機構,會有一個讓其過的小康水平的補助,意思就是說,啥都不干都能靠不住過上小康的生活。」

「但要過上富裕,過上好的生活,這部分需要自己掙。」

「就算這個方案,先要在一個地方進行試點,覺得可行參會全面推廣。」

蘇哲笑著說︰「有些事說起來簡單,可要真做起來,相當的復雜,不管怎麼說,還是謹慎一些的好,就怕一下鋪開,到最後誰都不願意干活了,直接就躺平了,我們一定要對決躺平者還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相對于科研技術的研究和技術的研發。

他感覺對社會的管理更加困難。

就比如現在。

再過半年的時間。

那時候的資源和能源就能供養全人類過上富裕的生活了。

對于國外那些人,現在國內的政策是不去關注。

對于國內,放開著按需供應資源和能源。

說實話,國內三個月後就能有這樣的實力。

可一下放開供應後,同樣會帶來很多社會性問題。

比如說,干不干活都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那時候還有誰願意干活。

這種情況下,至少是現在這個時期,一旦全面放開資源和能源的供應。

直白點說就是按需分配。

絕對是九成九的人都不願意干活了。

都不干活了,這個社會怎麼運轉。

就算要實現按需分配,那也要一步步的來。

讓精神文明跟上物質文明的發展,只有這樣才可以讓社會和諧發展。

所以說,現在只能慢慢的發展。

「是的!是的!我們采用這種方案就是不要眾人躺平。」範曉明說。

國內九成九的人躺平,那就完蛋了。

他想了想繼續說。

「內部討論的方案是局部的放開,從多勞多得慢慢的發展到按需分配。」

「在這過程中,要配合好大家的精神文明建設,讓大家有責任感。」

「至于知識產權的改革,初步方案也有了,從國家層面創建知識產權銀行。」

「個人或者單位可以用手中的知識產權同知識產權銀行交易。」

「其實和我們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有償分享是差不多的,可以交換知識產權,也可以交換資源和能源,也就是錢。」

「這樣一來,個人和研究機構只要面對知識產權銀行就好了。」

「當然了,這些都要一步一步的發展,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等各方面條件都達到了才能發展到這一步。」

蘇哲點點頭說︰「的確是這樣的,相對于搞科研,我感覺這些跟復雜,因為這些不好定性定量分析。」

搞科研。

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

對于不黑不白的,那就有問題。

對此,他就覺得量子疊加狀態是有問題的。

量子相關的理論他都仔細看過。

給他的感覺就是現在他們還在量子世界外,根據一些觀察到的數據「猜」。

「社會問題研究起來很麻煩的,變數太多,那像我們搞科研這麼單純。」範曉明微笑著,「就我知道的,現在國內那些社科類的專家、學者頭都大了,這些人一時研究不明白,就說我們發展的太快,你說這搞不搞笑。」

他可不是亂說的。

這一年時間,他們這些搞自然科學的忙的不亦樂乎,那些搞社科的同樣忙的不停。

他們是忙碌的結果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先是芯片的突破,再是雙光源能量傳輸技術、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等等。

導致的結果就是社會的發展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

那些社科類的專家、學者那是越忙越亂,完全理不清頭緒。

相對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了生產力的發展,接著生產力促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

相關的政策、法律這些也會跟著社會的發展發生一些改變,從而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可這一年科學技術的發展太快。

特別是最近的半年。

準確的說是兩顆小行星相撞事件發生後。

科學技術的發展簡直就是爆發式的。

生產力方面,覆蓋全工業體系的制造工廠絕大部分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

也就是說,直接參與工業品制造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只要有資源和能源,這些自動化、智能化的工廠就能制造出工業產品。

整個正常過程中是不需要人員參與的。

當然了,這是最極端的情況下。

但這是趨勢。

實際情況是,現在的生產制造只要極少人的參與。

就拿現在的汽車制造來說。

如果以前整個汽車產業鏈需要一百萬人的參與,現在只要一百人了。

這些說的是直接參與到生產制造的人員人數。

這兩者之間差的可是一萬倍。

按照最極端的,不需要人的參與,就能制造出工業產品。

這種情況下,這些制造出來的工業產品該怎麼分配?

以現在的社會背景,以這樣的生產力。

社會整個結構都會發生改變。

按照這種情況,企業家不需要了,直接參與生產的勞動者也不需要了。

資源、能源、自動化智能化制造工廠。

這三者怎麼定性。

歸根究底就是分配問題。

這樣一來,科學技術發展的越快,社會產生的問題就越多,那些社科類的專家、學者就更加的忙碌。

這還是部分問題。

還有就是在地球外的發展,也就是全面開發太陽系。

這里又涉及到很多的問題。

相關的政策要跟上是吧!

相應的規則是不是要制定。

所以說,這一年來,社科類的專家、學者也沒閑著。

忙不說,還越來越混亂。

「這很正常,要是我,我也會罵的。」蘇哲笑了笑說,「想想看,這些專家、學者搞出相應生產力下的模型,制定相關政策,就準備搞試點嘗試的時候,好家伙,又有科學技術的突破,生產力提升了一大截,這就導致他們之前做的工作全泡湯了,他們要推到重來,誰遇到都是火大的。」

「恩!也是。」範曉明微笑著,「這一年,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生產力的提升太快,社科專家、學者想跟上腳步的確有些難度。」

「所以說啊!只能采取壓制的方式了。」蘇哲認真的說,「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不同的,前者要一步步的去改變,想突飛 進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就如現在直接跳到按需分配的社會,那肯定是不行的,後者則不同,科學技術雖說也是一步步發展,但其速度可以快速的疊加,只要資源、能源和人員跟的上,怎麼快都可以。」

想想,他們也挺同情搞社科的專家和學者,真的不容易。

考慮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方方面面。

就比如半年後。

那時候就有充足的資源和能源讓全世界人民過上富裕的生活了。

就算國內政策的原因,不管國外那些人。

對于國內要如何做。

最為整個人類最樸素,最原始的想法。

人類追求的是富裕、幸福的生活。

後者很難評定,都後者半年後就能做到了。

要不要實施,讓國內所有人過上富裕的生活,也就是按需分配。

可真要實施了,保證有著大量的人選擇躺平。

這時候,不說那些自動化智能化制造工廠了。

那些服務業誰來做,科研誰來做。

科學技術的發展誰來推動。

要知道,現如今的人類還沒有走出太陽系,還有很多很多災難能夠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人類還沒到躺平的時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