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五章 聖旨到,封爵位

轉眼到了三月初六。

經過這幾天的準備,南平文院刊印出了二千冊《千字文》,面向整個南平府正式發售。

一大清早,文院門口就聚集了許多讀書人,來購買發行的第一版由大儒葉驚鴻注釋的《千字文》,定價是二十塊銅錢。

除去成本價外,一冊盈利十塊銅錢。

價格不高,但因為有了葉驚鴻的注釋,其中的內容也有不少。

有了葉驚鴻的文名加持,前來購買的讀書人也就更多,許多讀書人都是直接沖著葉驚鴻的文名去購買的。

南平文院最近幾天的時間,平均下來每天都能賣出三百多冊左右。

《千字文》銷量爆火,于是便將刊印權和發售權派給了南平府下轄的縣文院,讓各地的縣文院一起刊印發售,一起賺錢。

所簽署的也是分成文書,各地縣文院要將發售《千字文》一半的利潤支付給南平文院,然後南平文院再將這份利潤與杜寧平分。

縣文院發布的《千字文》定價十八塊銅錢,印刷成本價是十塊銅錢,利潤為八塊銅錢。

然後縣文院要將其中一半的利潤,也就是一冊四塊銅錢支付給南平文院,南平文院再與杜寧平分,那麼到杜寧手里也就二塊銅錢的利潤。

雖然縣下單冊分到的利潤少,但同時有九個縣文院在同時刊印出售,假設平均一個縣文院每個月出售一千冊,加起來就是一個月九千冊的銷量,那杜寧額外獲得的分成就是一萬八千塊銅錢,整整一百八十兩銀子!

這還只是比較保守一點的估算。

《千字文》是由葉驚鴻注釋,杜寧又有學籍留在蘇州文院,因此,蘇州文院的葉驚鴻直接向杜寧要來了發售權,與南平府文院同期發售。

蘇州文院一口氣刊印了一萬冊《千字文》,發售之後,平均每天的銷量高達五百余冊,而且蘇州文院的售價是三十塊銅錢一冊,利潤點更高!

《千字文》不僅在蘇州大火,在各州各府乃至各縣的文報上,也都有著極高的熱度。

無數德高望重的翰林和大學士發文點評,近期以來,各地的文報上都是圍繞著《千字文》熱議。

《千字文》不僅寫得好,且是孩童極佳的啟蒙讀物,因而廣受好評。

國學宮經過討論,決定將《千字文》編入啟蒙教材,由下半年開始在全國各地的文院實行。

這讓各地的讀書人都感到震驚,寫出來的文章被編入文院的教材,這對讀書人來說不僅僅是教化之功,更是莫大的榮耀!

就在國學宮宣布後不久,全國各州、府、縣的文院也陸續宣布開始刊印《千字文》,並于下個月發售。

文壇震驚!

一部《千字文》,竟然讓全國各地的文院都爭先恐後的刊印發售。

這個銷量沖擊下來,杜寧不知道要賺多少錢!

用文壇上的話來評價《千字文》,那便是——

一書封神!

僅憑一部書,活到老,吃到老。

三月十二。

杜寧正在寒衣社的學堂教書。

「聖旨到!」

「玉林縣金榜桉首杜寧接旨!」

一道響亮的聲音響起。

「聖旨!我沒听錯吧!」

「是知府王揚大人!」

「既然是知府大人前來,必定不假!」

教室里的杜寧向窗外瞧去,頓時就看到一個身穿官服的男子來到院中,他的手里捧著明黃色繡龍布卷,官帽上帶著紅綢,身後跟著若干名衙門的官吏,各自都有帶著禮盒前來。

見此情景,杜寧讓學生們暫時安靜,來到了院外。

同時,李昌盛與寒衣社的讀書人也都一起走了出來。

「見過知府大人。」

眾人恭敬行禮,不敢怠慢。

這可是一位儒道翰林,正五品的知府。

「請問杜寧杜公子可在?」

王揚緩緩開口,猶如是居高臨下一般看著眾人。

「學生杜寧在此。」杜寧上前一步答話。

「杜寧接旨。」

王揚捧起聖旨,官威顯現。

眾人立即對著聖旨行禮,沒有功名的人跪在地上,有功名的人則是彎腰作揖。

在場眾人無不激動,他們長這麼大,讀過這麼多年的書,也只在別人嘴巴里听說過聖旨,從來沒有親眼見過。

今日有幸一見,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以後若是跟別人談起自己曾經見過聖旨,就足以讓人無比羨慕。

王揚打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寒門學子杜寧作《千字文》編入文院啟蒙教材,教化之功甚偉,特此御賜文房四寶一套,白銀千兩,錦緞五匹,宮廷御酒十壇,封‘七品子爵’世襲罔替,欽此。」

所有人看向杜寧,投去了非常羨慕的目光。

杜寧尚未入朝廷,就被敕封了爵位!

聖林大陸有五爵,公、侯、伯、子、男,皆可世襲。

只有對朝廷或人族立下功勛的人,才會被封爵位。

杜寧書成《千字文》,不僅僅是對雲國,對于整個人族都是很大的教化之功。

因此,景文帝才會下旨給予爵位。

「謝吾皇聖恩。」

「萬歲萬歲萬萬歲。」

杜寧接過聖旨,看著其中的文字乃是景文帝親筆所寫,一筆一劃之間皆有吞雲吐霧的氣勢,非常豪邁。

聖旨的最後,還有玉璽的大印蓋章。

景文帝已經重病纏身,可依舊堅持每日早朝,如今寫得聖旨依舊大氣磅礡,讓人心生敬畏。

這可是聖旨啊!

對于寒門來說,簡直就是光宗耀祖!

單單是這一封聖旨,就足以當作傳家寶了。

王揚將一枚銅制的子爵印遞給杜寧,爵位只是封號,並沒有實際的權力。

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暫時讓杜寧成為七品官,擁有與七品官相同的權力。

「恭喜杜桉首獲封子爵,可喜可賀。」

王揚皮笑肉不笑,眼神中流露出了對杜寧的輕蔑。

七品子爵只是虛名,五品的知府才是實權。

「多謝王大人。」

杜寧拱手致謝,他听出王揚的語氣對自己很是不喜,定是因為王潤是杰英社社首的緣故,而自己則是寒衣社的成員。

寒衣社與杰英社是寒門與權貴的對立,也是文壇之上的名利競爭。

王揚擔任知府以前,也是杰英社出來的讀書人。

「原本聖旨是要送往杜公子家中,但今早本官來貴府的時候,發現杜公子並不在家,一番打听才知道杜公子在寒衣學堂教書,所以本官不得不前來寒衣社,寒衣社這一回可真是沾了你的光了。」

王揚很是不悅地開口,計較杜寧居然在學堂教書,害得他不得不多走了幾步路。

其他的官員將禮物放下,看向杜寧的目光也很不善。

「王大人辛苦了,若不嫌棄的話,就請各位大人到寒衣社客廳上坐,喝杯茶水如何?」杜寧笑道。

「不必了,本官可不敢打攪杜公子教書,公務繁忙在身,就此告辭了。」

王揚直接拒絕,他並不是不給杜寧面子,而是他認為杜寧不值得他給面子。

沒錯,王揚非常的看不起杜寧。

「杜子爵,我等告辭。」

「有空歡迎來衙門做客。」

其他官員也都拂袖離去,看都不看杜寧一眼,更別說是李昌盛等寒衣社學子。

他們看向李昌盛等人的目光,彷佛是在看幾條野狗一般。

如此高高在上的姿態,讓李昌盛等人心里惱怒,卻又不敢直言。

王揚等人離開之後,寒衣社讀書人才發出不滿的聲音。

「你們看看這個王揚,他那是什麼目光?一副居高臨下的嘴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親國戚來了呢!」

「我們雖然出身貧寒,可也是個堂堂正正的讀書人,仰無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他憑什麼如此蔑視我們!」

「表面上叫他一聲知府大人,那是尊敬他三分,可話說得難听一點,他算個什麼東西啊!」

「王揚雖是知府,可平日里卻沒少貪墨,許多窮人被權貴欺負的時候,經常做出偏袒權貴的判決。」

「上次杰英社的張童生醉酒之下,把一個良家少女打了一頓,結果賠點銀子就息事寧人,呸!什麼東西!」

眾人對王揚很是不滿,奈何對方是南平府的頭上青天,也就只能是在背後吐吐口舌。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王揚等人並未走遠,而是故意在院外停頓了一下,正好听到院內眾人說得壞話。

「放肆!放肆!放肆!」

「這些寒衣社的學子竟敢如此蔑視本官!」

「簡直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王揚低聲怒吼,臉上浮現出了憤怒之色。

作為南平府的知府,在背後竟有如此罵名,這簡直就是恥辱。

「大人不必與這些寒門一般見識,他們只不過是仗著杜寧封了子爵一時囂張而已,就憑杜寧那個爵位,連跟您提鞋都不配!」

「與這些小人斤斤計較,豈不是顯得大人小氣了嗎?這幫寒衣社的讀書人成不了大器。」

「您已經是知府,待到八賢王成為太子以後,憑借從龍之功,您至少能擔任州牧,現在八賢王正在參與太子人選,我們不可以找他們的麻煩,否則……」

「走!回府!」

王揚黑著臉,加快了自己的腳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