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湖涂啊。」
「大公子,還是快逃吧,在耽擱就來不及了。」
南京城中的一處在院中,一名老僕心急如焚的沖著自家公子急道。
「福伯不用擔心,正所謂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這名青年公子正是鄭芝龍的長子鄭森,聞言擺了擺手,臉上雖然也是凝重無比,卻並未有多麼的著急。
說完,便在書房中來回踱著步子,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福伯則是追了上來再次急道︰「這次朝廷恐怕不會輕易放過,大公子繼續留在南京太危險了,還是先逃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算我現在逃出了南京,又能逃到哪里去?逃得了一時,也逃不過一世啊!」
鄭森嘆道,當今天子雄才大略,有雄霸寰宇之心,征服四海之志。
只要皇帝不想放過,哪怕逃到海上,也終有落網的一日,那孫可望和艾能奇便是最好的例子。
兩人以為帶著一眾心月復躲入深山便能苟且偷生,可在朝廷的懸賞通緝之下,只是三月,便被自己的手下綁了,前往縣衙投桉。
所以他鄭家如果也選擇反抗或出逃,最後的下場估模著也是如此,畢竟人心叵測,賣主求榮之輩,誰都防不住。
何況危機永遠是並存的,這次的事兒對于鄭家來說是一場大禍,可對于他個人來說,卻可能是一場難得的機遇。
想到這里,鄭森臉上露出了一抹決絕,說道︰「不能坐以待斃,我這就進宮去面見太後。」說完,便大步朝外走去。
「大公子…」
身後的福伯卻是懵了,半天才反應過來,趕緊大叫道。
顯然以為大公子是急湖涂了,太後何等尊貴?是他說見就能見的嗎?
鄭森並沒有理會他,也並非是急湖涂了,因為他知道,若是往常,他肯定見不著太後,但現在卻反而有很大的機會,這就是他的機遇。
果然,來到宮門口,鄭森自報家門後,只是等待了一刻鐘,竟然真的被帶了進去,還是直接帶往乾清門,張嫣平日接見大臣的地方。
一路上,鄭森心中是又亢奮期待,又緊張忐忑,來到乾清門時手心全是汗,好在臉上還能保持住鎮定。
此時平台內,馬士英和六部尚書都在,還在和張嫣商討如何處置鄭家,一旁的左良玉也不敢再插嘴。
對于鄭芝龍的長子鄭森突然來宮門口求見,無論是張嫣,還是馬士英等一眾官員都頗感詫異。
馬士英甚至還一拍額頭,暗怪自己竟然忘了鄭芝龍的長子還在南京,沒有第一時間將其捉拿控制。
對于鄭森,張嫣也是有些印象的,主要還是去年錢謙益投降建奴做了漢奸的事,在整個江南都鬧得沸沸揚揚。
而作為錢謙益弟子的鄭森,自然首當其沖,被無數人謾罵厭惡,昔日的同窗好友也全部與其劃清界限斷交,一時間鄭森簡直成了過街老鼠。
這種情況,換做是誰,肯定都會離開南京,可鄭森硬是偏偏不走,哪怕再不受待見,當眾被羞辱,也依然主動去參加那些文會聚會。
「太後有旨,宣士子鄭森覲見!」
「學生鄭森,拜見懿安太後!」
鄭森被帶進來後,便朝著張嫣躬身行了一禮。
作為國子監的貢生,一般場合,哪怕見了皇帝,都是無需行跪拜大禮的。
當初張嫣初來江南時,鄭森跟著一眾江南士子,也只是在江北遠遠的圍觀了一眼,根本就看不清。
而張嫣又不像紅娘子那般張揚,平日都是深居簡出,所以整個江南的文人,對張嫣這位艷名遠播的太後,都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容。
此刻鄭森便是忍不住大膽的偷瞧了一眼。
見這位懿安太後雖然已年過四旬,卻依然美艷絕倫,雍容華貴,心中也是波濤起伏,趕緊低下了頭。
「免禮!」
張嫣見他氣宇軒昂,一表人才,不卑不亢,語氣倒也沒怎麼嚴厲。
「謝太後!」
「鄭森,你有何事關我大明社稷之事,要面見哀家?」張嫣緩緩問道。
馬士英等一眾大老也都是死死的盯著鄭森,尤其是左良玉眼神中那濃烈的殺意,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面對如此眾多凌厲的目光,鄭森雖然也緊張不已,但總算沒有失態,拱手答道︰「學生此次求見太後,除了替家父,二叔向太後請罪外,還有一件要事,向太後稟報!」
「哦,那你就先說說鄭芝虎殺害朝廷官吏一事吧。」
張嫣點點頭,她也並非不講道理的人,鄭家竟然想請罪解釋,自然要先听一听,這也是她同意接見鄭森的原因,至于鄭森說的另一件事,卻是不怎麼在意。
鄭森見太後肯听他解釋,也是松了口氣,暗道傳言果然不假,這位太後確實非常賢明仁慈,自己這次應該賭對了。
于是便將鄭芝虎失手打死前來丈量茶山吏員的事,一五一十都說了一遍。
但也只是解釋自家二叔是喝醉了酒,加上不滿茶山的畝數,這才一時氣憤,失手打死了文吏,而對于吏員敲詐勒索一事卻只字未提。
顯然也知道一旦將這件事捅出來,恐怕鄭家就真的要完蛋了。
「如此說來,此事純粹是那鄭芝虎個人酗酒殺人,與你整個鄭家並無多大的關系?」
听完後,張嫣的語氣也緩和了不少,如果鄭森所言屬實,那麼這件事也簡單,殺人償命而已,只需將那鄭芝虎繩之以法便可。
畢竟鄭芝虎也有官身,事出有因,算作整個鄭家殺官造反確實不妥。
「回稟太後,此事確實是我二叔一人所為,家父和一眾下屬事先並不知道。」
鄭森趕緊答道,至于老爹上書給朝廷的請求罪,則是被他扣了下來。
「一派胡言,你說二叔是失手打死了前來丈量茶山的文吏,那其他十多名小吏,又是如何死的,難道也都是失手打死的?我看分明就是你鄭家不滿朝廷的新政,欲借機造反!」
左良玉卻是跳了出來冷笑道,顯然一心想將鄭家打成造反分子,以便他刷功勞。
這次馬士英倒是沒有反駁左良玉,而是望向鄭森,就連張嫣眼神也變得再次嚴厲了起來。
顯然失手打死一人,還說得過去,可打死十幾人,就絕對是故意的,如此肆無忌憚的打殺朝廷官吏,簡直半點沒將朝廷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