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章 微不足道

日落西山。

這就是西突厥的現實處境。

自從東突厥覆滅以後,西突厥想要蠶食草原的領地,誰知道卻反而被大唐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敗。如今,西突厥的大片領地,也成為了唐國的牧場,他們這些不願意歸順的部族,雖然一路西遷,得以留存,但,也是苟延殘喘。

如今西突厥的力量,跟早先輝煌的時候相比,簡直是十不存一。

這樣淒慘,連生存都成問題的情況下,阿史那塔格覺得,就算突厥東征,恐怕也得不到什麼好結果。那些部族,既然一開始就選擇了歸順大唐、交出土地、接受統治,那麼,除非大唐真正的凋零,否則,他們是不可能反叛的。

而只要他們不反叛,西突厥的那點兒力量,對大唐開戰,無異于以卵擊石。

他是這麼想的,但是,西突厥本部,卻有太多的人,做著恢復祖上榮光的美夢。他們哪怕是在妃子的肚皮上聳動的時候,都在幻想著打敗大唐,然後跟祖上一樣,每年都能欺壓這個軟弱的民族,過上伸手就能吃飽的日子。

只是

看了一眼太子周圍那些甲胃精美、氣度非凡的護衛,再想想剛剛一窩蜂竄出來的那麼多護衛,阿史那塔格知道,幻想也只能是幻想,至少,百年以內,他看不到西突厥能奪回舊土的希望。

既然百年之內不可能,那麼,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至少,大唐自身吃得太撐、消化不良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再把角落里的一塊湖肉吃下去的。

長舒一口氣,阿史那塔格道︰「殿下說的沒錯,這兩個人死了以後,在下在大唐之旅,就能松一口氣了。您可能想不到,我們那愚蠢的可汗,至今仍想著進攻大唐,這一次派遣在下出使,也是要來探听虛實的。」

听到阿史那塔格的話,李賢愣了一下,隨即便釋然了。

阿史那塔格的選擇沒有錯,與其遮遮掩掩,不如說實話,至少,真誠,有些時候,真的能換來真誠。

既然阿史那塔格選擇了說實話,李賢也就選擇了坦誠一半兒︰「阿史那葉護倒是挺真誠啊,連這樣的話,也敢跟孤說。」

「沒什麼可隱瞞的,這些事情,想來你們鴻臚寺的官員,都清楚,更別說你這個太子了。其實,那兩個死掉的家伙,曾經得到密令,必要的時候,聯合吐蕃等國的使節,必要的情況下,一起進攻大唐的。這樣愚蠢的命令,也不知道可汗是怎麼想出來的。如果可能,等到在下回到突厥以後,一定駁斥掉他這荒謬的想法。」

听著阿史那塔格一聲聲發自肺腑的話,李賢笑而不語。

如果說這個時候,他還猜不到阿史那塔格的想法的話,那就太不應該了。

真誠,有時候想要換取的未必是真誠,有可能是好處。

顯然,阿史那塔格如此駁斥突厥可汗,又闡述自己對大唐的親近,就是想要獲得大唐的支持。

如果說正常情況下,能夠在敵人的內部創造一個親唐勢力,是不可多得的好事兒。

但是,放在眼下,顯然就不合適了。

首先,現在的突厥,僅憑自身,已經沒有了跟大唐叫板的資格。實力懸殊的情況下,陰謀詭計,就可有可無了。

其次,阿史那塔格這個人,心思顯然是比那個愚蠢的可汗深沉的。一個能夠帶領突厥這個熱血的民族冷靜下來囤積力量的家伙,是真正具備讓一個族群「東山再起」的能力的。

如此,阿史那塔格放回去可以,但是扶持他,就頗有點「養虎為患」的風險了。

「比起那個笨蛋可汗來,顯然是阿史那葉護更明白事理啊,孤听聞,先前突厥的幾個部族,有所異動,居然還有部族敢靠近我大唐的邊城。那個笨蛋可汗回表含湖不清,阿史那葉護可否為孤解惑?」

「不是笨蛋可汗,是勃陀」

見大唐太子一口一個「笨蛋可汗」,雖然阿史那塔格也覺得自己的可汗是個笨蛋,但是心里終究不是那個味兒。

長嘆一聲,阿史那塔格繼續道︰「不瞞太子殿下,勃陀可汗確實是想要進攻大唐的,因為當時有流言說,大唐內地發生了旱災,自顧尚且不暇,更別說對外進攻了。只是,他雖然有這個意思,幾個邊境的部落也確實擁戴他,但是,我突厥大部分的人,還是不願意發動戰爭的,您千萬要相信這一點。」

李賢點點頭,阿史那塔格是不敢隨便撒謊的,而且,他也相信,突厥人現在,也屬于自顧不暇級別的。

現在他們安身立命的土地,一部分是他們祖先留給他們的土地,另一部分,則是他們跟西域的國家作戰,攻打下來的。

西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毫不夸張的說,就是最能做買賣的大唐商賈,都不願意親自過去經商,哪怕當地的人不敢對他們造次。

西域之地實在是太混亂了,甚至有幾千人就成立一個國家的例子。一天的時間,行程快一點的,沒準兒能走三四個國家。

于闐、龜茲、昭武九姓這些消弭在歷史長河中的族群,一部分選擇了歸順,一部分也如同突厥的殘存部族一樣,選擇了離開祖地,到西域謀求安身立命的新土地。

如此以來,就導致西域之地,幾乎處處是狼煙,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戰斗。

這樣混亂的地方,緊挨著的突厥,又怎麼可能安生?

被大唐驅趕著跑到了那片荒涼的土地,如今向西遇到了阻礙,沒辦法發展的時候,回頭再面對大唐的時候,就忘記了曾經的傷痛?

說到底,那個勃什麼玩意兒的可汗,也不是什麼精明人。

雖然這麼想著,但李賢還是對阿史那塔格說︰「既然是誤會,那解開就是了。不過阿史那葉護,突厥這一次的異動,讓父皇很是震怒啊,你們」

阿史那塔格毫不猶豫道︰「殿下放心,我們這一次的進獻,一定會讓大唐皇帝陛下滿意的。」

說完,他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這一次,使節隊伍帶的禮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勃陀的,剩下的大部分,才是他帶來的。做事情的時候,需要做好所有的準備,在他看來,多帶一些,才能對大唐展示突厥的順服,退一萬步講,萬一的萬一,大唐真的自顧不暇,他帶來的這些東西,也可以成為他套取大唐機密的本錢不是?

不過,萬一不成了,這些東西,只能當禮物送給大唐皇帝,免得兩國真的打起來。

他很清楚,當初大唐沒有對突厥殘存部族痛下殺手,不是因為憐憫,而是為了讓他們成為大唐的屏障,阻擋西域那混亂之地的戰火。可是一旦突厥真的惹惱了大唐,那下場

做人,得有自知之明。

再次偷偷的嘆息一聲,阿史那塔格忽然感覺自己累的不行。或許,不單單是因為旅程即將結束,還因為心累。

不過,既然他當初選擇了智者之路,就必須得承受這些啊。

見阿史那塔格不說話了,李賢就對著兩個宦官使了個眼色。周荃教出來的宦官,自然是聰明的,他們很自然的控制著馬匹將阿史那塔格給擠到了後面,給太子殿下和太子良娣,留出了自己的小空間。

雖然他們做得很對,但還是會錯意了。

因為,此時此刻的李賢,根本沒有閑情逸致跟小老婆談情說愛,而是帶著一陣陣的後怕,強行壓制著自己的臉,保持面無表情的模樣。

聰明人都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不管什麼事情,都喜歡往最壞的情況下考慮。

阿史那塔格毫無疑問是聰明人,所以別的突厥人听到消息狂歡的時候,他反而保持了冷靜。

而李賢,他自認也是聰明人,那麼,自然也會想到最壞的情況。

沒錯,西突厥確實日落西山,自顧都不暇了。但是,作為突厥人中血脈最純正的一支,他們至今對于安西都護府的突厥人部族,依舊有著影響力。

沒錯,雖然突厥國,就剩下不多的人了,但是,突厥人,卻沒有減少太多。畢竟,更多的牧人,因為舍不得自己的牛羊,舍不得自己的牧場,舍不得祖先的土地,選擇了歸順。

只是,這種歸順,是建立在大唐足夠強大,他們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正如他之前擔心的那樣,一旦大唐撐不住現在的局面,他們的所謂忠心,恐怕不會有多少。

在這個血脈決定一切的年代,他們對中原人的臨時忠心,在本部純粹血脈的號召下,將會不堪一擊。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程度,或許,突厥的死灰復燃,只是旦夕之間的事情而已。

隊伍在官路上緩緩前進,作為護衛隊伍頭頭的李賢,還有使節隊伍頭頭的阿史那塔格,一個面色深沉,一個面無表情,但是內心里,都是那麼的跌宕起伏。

因為是慢慢趕路,一直到午後,一行人才回到了長安。

鴻臚寺的迎接隊伍,早早的等候在了長安城門前。

突厥本部的人,跟吐蕃人還不一樣,需要特殊安排的。

如今,維持著突厥國名號的可汗,跟安西都護府突厥人的臨時領袖可汗,已經是兩碼事兒了。正因為如此,將兩個人群分開安置,是很有必要的。甚至于,不管是那一支,都會有鴻臚寺的官員全程監視。

畢竟,誰也不想大唐國土範圍內的安西都護府,出點什麼問題。如果是因為兩個使節隊伍交流的原因,最先承受罪責的,就是鴻臚寺。

見阿史那塔格被鴻臚寺帶走了,李賢也就回了東宮。

對于大唐而言,現在最有實力威脅的,就是吐蕃,潛在威脅最大的,就是突厥。

除卻這兩個以外,剩下的那些小國,根本什麼都不是。

如果說,太宗時期「天可汗」的帽子,還是外國各族,因為害怕再起紛爭,給李世民戴的高帽子,讓他樂呵樂呵。

那麼,李治時期,他戴這個帽子就是相得益彰了。

雖然現在大唐的國土很是虛胖,但是,這個時期,他真的是見不到幾個像樣的外敵。

這麼想著,感覺到馬速降低了不少,李賢趕緊回過神來。

隊伍已經靠近了東宮明德門,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東宮門前,居然有大隊的人馬,東宮護衛正維持著場面秩序。

「太子殿下稍候,奴婢去看看情況。」

喊了一聲以後,李荇就驅趕著馬匹,上前查看情況。

沒多久,人群分裂到兩邊,讓開了道路,李荇帶著一個身著皮甲的家伙,一路而回。

離得近了,李荇匯報道︰「太子殿下,這些是突厥部族的可汗-步真可汗的人,他們,是來給您送禮物的。」

說完,李荇就避讓到了一邊。

跟隨李荇過來的家伙,雖然穿著皮甲,但是他馬上的裝飾,看起來就不一般。

「突厥部族可汗——阿史那步真,拜見大唐太子殿下。」

听到了這家伙的身份,李賢就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了。

顯慶年間,大唐平滅了阿史那賀魯以後,在五弩失畢部置蒙池都護府,扶持阿史那步真為繼往絕可汗,兼驃騎大將軍,蒙池都護。蒙池和昆陵兩都護府都隸屬于安西都護府。

毫不夸張的說,阿史那步真的處境,跟溥儀皇帝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溥儀是被彈丸小國給傀儡了,而阿史那步真,面對的卻是大唐這個巨無霸。

輕咳一聲,李賢指了一下東宮門前,詢問道︰「阿史那步真,你帶這麼多人過來,所為何事?」

在馬上再次行禮以後,阿史那步真道︰「之前听聞太子殿下入主東宮,在下很想入中原為您慶賀,奈何邊關將士,嚴令我等不得擅動,如今受到聖人召喚,這才得以入關。微臣帶來的這些人,尤其擅長馬球,想要為您表演一場,作為消遣。」

「另外,微臣還為您準備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禮物,還望您能笑納。」

微不足道?

遠遠的看了一眼東宮門前空地上那一匹匹的駿馬,還有一個個的箱子,李賢真不知道這陣仗,哪里微不足道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