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八章 狠人和腦殘

戰敗對秦國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至少對于最底層的黔首是如此的,這些只會成為他們茶余飯後的談資,相比較勝敗,他們更關心莊稼的收成。

好在今年老天很給力,風調雨順,不出意外的話,能夠比往年多收三成,除去繳納給國家的賦稅,還能剩不少,加上養蠶賣絲賺的錢,冬天的時候剛好能夠給孩子添一件衣裳。

秦國的賦稅雖然重,但是該收多少就收多少,絕對不會多收,即便是國家需要大量的糧草錢財,也會用爵位交換,在這一點上要超過其他國家。

商鞅當初立下的信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少秦國百姓,特別是關中百姓,是非常信任官府的。

當然,巧立名目、中飽私囊的現象肯定是有的,只是沒有普遍。

在這方面,再嚴格的秦法也沒有辦法,畢竟歸根結底還是人治。而且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即便是誅九族也阻止不了一些人冒險。

只有家中有親人戰死的,才會稍微緬懷一下,然後繼續為生存奔波,肩上的重擔容不得他們停下來歇息片刻。

有的人家能夠繼承父親留下的爵位,日子稍微好過一些,但更多的沒有爵位繼承,只有不多的錢糧作為撫恤金,連一頭牛犢都買不起。

亂世,人命不如牛。

不過,這場戰爭對于秦國整個朝堂的沖擊是非常大的。

特別是白起,受到了嚴重的質疑。

秦國擁戴白起的人很多,仇恨白起的人更多,再加上不少人是吃著魏冉等四貴這個大蛋糕爬上來的,更會去攻擊白起這個‘前朝老臣’。

那些人並不會管白起是怎麼輸的,他們只知道白起輸了,這就行了,別的並不重要。

白起也沒有管他們,回到秦國之後,見秦王稷一面,將軍權一交,便回到城外的莊園住下,每天躺在院子里讀書,偶然種種菜,如同一個田間老農。

對于朝中發生的事情他心知肚明,也知道自己的存在阻擋了某些人的道路,但是他不願意摻和這些破事。

摻和,也未必是那些老家伙的對手。

政治,比打仗難多了。

白起有時候都想像對待敵人一樣,將這些廢物全部殺了。

「哎!」白起嘆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內心的殺氣,將手中的《禮記》翻到《中庸》篇,大聲朗讀起來。

「大父,大王派人來了。」這時,一名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從外面走了進來,拱手說道。

「請進來。」白起說道,並沒有放下書,直到使者進入院內,快走到面前,方才緩緩起身,等到使者行完禮,他才回禮。

「武安君,張唐將軍回來了,大王請您過去一趟。」使者不敢有絲毫的不敬,那些大臣敢噴白起,他可不敢。

「我知道了。」白起說道。

這次出兵,他為主帥,王和張唐為副將,各統率一支大軍,如今張唐回來,秦王請他過去很正常。

「那……奴就先告退了。」說完,使者轉身就走。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白起身邊比其他地方的冷很多。

「大父。」白涼看向爺爺。

「備車。」白起說道。

等到白起趕到王宮,幾位重臣都已經到了。

太子柱、王孫子楚、範雎、魏冉、呂不韋、壽燭、樓緩,以及參加河東之戰的各位將軍。

司馬錯沒有來,他比白起更加果決,當年伐楚之戰結束後便回家種地了,非秦王下詔,絕不擔任職位。

這次也是一樣,因秦王詔書而領兵,打完之後在咸陽住了一段時間,便回夏陽了。

司馬錯這個做法為他贏得了不少政治籌碼,兒子司馬梗、孫子司馬靳也因此獲得了提拔,即便是司馬靳兵敗被俘,靠著司馬錯這張老臉,秦王稷也沒有做出任何處罰。

可以說,只要司馬錯還在,即便是秦王也要給他三分面子。

而白家,一方面除了白起之外,確實沒有能夠擔當大任之人。另一方面,秦王稷和秦國大臣也在壓制白家一系的上升速度。

秦王稷坐在上面,臉色不是太好看,這已經是秦國三年內的第二次大敗了,這次大敗使得秦國剛剛積攢下來的一些積蓄消耗一空,只能縮回函谷關。

慶幸的是,三晉沒有乘勢進攻,給了秦國喘息的機會。

範雎看了白起一眼,微微點頭,以前他是反白的急先鋒,但自從上黨一戰之後,便沒有彈劾過白起,甚至這次白起戰敗,他更是旗幟鮮明的站在了白起這邊。

白起若是贏了,說明趙國也就那樣,殺了也就殺了。

但是連白起都輸了,其余諸將還有誰能抵擋趙國?

過河拆橋的是狠人,但河沒過,就開始拆橋是腦殘。

範雎想干掉白起,但不想讓秦國陪葬。秦國沒了,他的榮華富貴也就沒了。

很可惜,白起這些天一直閉門謝客,並不知道範雎幫助過自己……

「武安君來了,坐。」秦王稷指著左側最上首的位置說道。「這一戰的過程和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說說各自的看法吧。」

「這場戰爭雖然我秦國敗了,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三晉並不是鐵板一塊,特別是韓國,更多是以自保為主。臣以為必須要加快滲透韓國,將韓國拉攏到我秦國陣營。」呂不韋說道。

「不錯,只要三晉不是鐵板一塊,我秦國早晚有一天會找到機會。」壽燭點了點頭。

「隨著趙國日益強大,韓魏兩國遲早會因為趙國的威脅而轉頭依靠我秦國。」範雎說道。

一時的強大並不能說明什麼,當年齊國南至淮水,北至河水,是何等強橫?依然差點被滅。

只要趙國強大到讓各國感受到威脅,到時候秦國振臂一呼,便能率領六國聯軍討伐趙國。

當初趙國能夠擊敗五國,只不過是因為秦國剛剛經歷大敗,元氣大傷,沒有發力罷了,否則趙國就是再強也要戰敗。

秦王稷聞言,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不過他心里也清楚,呂不韋等人這麼說,安慰的成分更大,未來的情況如何,主要還是看秦國的實力,將希望寄托于其他人身上是不明智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