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九章 豬還吃魚嗎?

發生在許家,圍繞自己的談話,待在四合院的許正道自然不知道。夜幕降臨後,趁著小叔不在家,他將提前準備好的禮物,直接放到小叔書房的抽屜里。

還是跟之前一樣,留下一張便條便瀟灑離開。相比待在城里無所事事,回到村里他還能當監工,幫著鐘家建造設計出來的豬舍。在他看來,這也是一件大事。

雖說錢是他借給鐘家的,但鐘家也是听了他的建議,才選擇賭一把。若鐘家明年養豬賺不到錢,那他也會覺得對不起鐘家。所以這事,他需要上點心。

跟豬舍同時開建的,還有個儲藏量不小的沼氣池。經過十余天的緊張建設,由許正道設計出來的豬舍,便真實呈現在鐘家以及好奇的村民面前。

看著干淨整潔的豬舍,不少村民都驚訝道︰「這地面都抹了水泥,用來養豬太可惜了。」

「誰說不是呢!看到豬舍後面那個水塔沒?這豬舍還裝了自來水管呢!」

「豬比人住的都舒服,建國那小子怕是瘋了吧?」

「瘋啥瘋,人家這才叫聰明。沒見他家養的那四頭豬,長的比其它人家壯的多。人家要沒點底氣,敢下這樣的血本養豬嗎?要是你,你敢嗎?」

「不敢!我可听說,建這豬舍挖那個大窖子,花了好幾百塊呢!」

「幾百塊?你錢好大哦!就那大窖子,听請來的師傅說,建一個就要好幾百呢!」

對于村民的議論,鐘家人也沒過多理會。豬舍都建好了,再去糾結花了多少錢,又有什麼意思呢?現在他們要想的,就是如何養好豬。

做為豬舍負責人的鐘建國,在豬舍建好沒兩天,便把床鋪搬到管理室。雖然住在這里,看上去有點與豬為伴的意思。但兩個弟弟,心里還是蠻羨慕的。

而鐘建國的兒子二牛,更是直接的道︰「爹,我要搬過來跟你一起住,這房子好亮堂。」

跟鐘家多年的老屋相比,新建的兩幢房子,雖然面積不算大,卻也是磚瓦房。裝上明亮的玻璃窗,確實比老屋亮堂許多,也難怪小孩會喜歡。

一番商量後,鐘建國一家四口,都搬到豬舍這邊建好的新房住。因為安裝了水塔,剛住進來的鐘建國媳婦,就感覺用水用電啥的,比在老屋方便多了。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屋里沒啥家俱,看起來略顯寒酸。好在眼下,他們也沒分家過。吃飯啥的,也回老屋那邊吃。但空出來的房間,很快讓給弟弟住。

用鐘建國的話說,再給他兩年時間,他就會蓋一幢新房,真正從家里搬出來住。按他的想法,只要第一年養殖成功,想必就能還清借許正道的錢。

最近除了忙著建豬舍,上過小學的鐘建國,也在想辦法借有關養豬的書。其中不少書,甚至還是許正道幫他借的。他知道,養上百頭豬跟養幾頭豬,情況是不同的。

如果不學習的話,他真擔心養不好那麼多豬。而許正道一直跟他說,讓他學習如何給豬配飼料。雖然他覺得有些頭疼,但為了養好豬,他也必須努力學習。

當親自挑選的種豬,還有四頭母豬被買過來關進豬舍。之前養在老屋的四頭豬,也一並被趕到豬舍這邊。不急著買小豬的鐘建國,覺得可以拿這些豬先試試手。

看到關在新豬圈,那四頭已經快兩百斤的豬,搬進新豬舍確實更能吃能睡,鐘建國也終于體會到,這種豬舍的好處。每天早晚,都把豬舍打掃的干干淨淨。

以至很多村民過來看熱鬧,都看不到豬圈有豬糞跟味道太臭。相比他們養在家里豬棚的豬,鐘建國養在豬舍的九頭豬,每頭看上去都白白淨淨的。

偶爾也會過來的許正道,見鐘建國每天忙著豬舍的事,也將剛打听出來的豬飼料配方,遞給鐘建國道︰「建國,這是我跟人請教,打听到給豬增肥的配方,你可以看看!」

「啊!這就是你說的,那個飼料配方嗎?」

「嗯!其實豬飼料,應該根據豬大小跟時間段,不斷調整配方比例。剛開始豬還小,肯定要**細點,更有營養的飼料。等它長大一些,就可以喂些粗飼料。

等快要出欄前,就應該給它吃增肥的飼料。豬越重,自然也就越值錢。但吃什麼飼料豬會長肉,這也要靠你自己慢慢模索。這配方,沒有的你可以找東西替代一些。」

「好!謝謝了!真沒想到,養豬也有這麼多竅門,看來還是多讀書的好。」

「那是自然!你家二牛很聰明,好好培養一下,指不定將來你家也能出個大學生呢!」

「只要娃會讀,我砸鍋賣鐵都會供。不說讀大學,那怕能考個中專,我做夢都會笑醒。」

換做後世有父母說這話,肯定會惹人笑話。但在八十年代,初中生能考取中專的話,那比考高中都令人羨慕。考所好中專,讀個幾年出來就能分配工作。

雖然很多農村人也希望家里出個大學生,但初中距離大學還有高中三年。初中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就未必一定好。要是考不上大學,不就可惜了嗎?

相比之下,如果孩子初中就能考上中專,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早畢業早分配工作,便能早一點幫家里分擔壓力。想考大學,則意味著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看到配方上飼料成分,鐘建國很是驚訝道︰「這豬還吃魚嗎?」

「這魚粉雖然是用魚制作的,但不是說讓你買魚給豬吃。魚粉的話,你可以去菜市場看看,撿點別人不要的魚頭、魚尾、魚鰭、魚骨啥的,先蒸後曬再磨成粉。

正好你現在養的豬不多,這飼料好不好調配,你先試著模索一下。真要把上面的飼料配方搞出來,往後你養的豬再多,你也不用擔心豬食不夠吃。

若是調配的飼料好,將來辦個飼料廠,光靠賣豬飼料,怕是也能發家致富。書本上的知識,大多都是別人傳授的知識。自己學明白的知識,那才是你的知識。」

「也對!成,這飼料配方的事,我一定好好琢磨,阿正,真是多謝你了!」

在鐘建國看來,普通人想搞到這豬飼料配方,恐怕還真不容易。若非許正道幫忙,就憑他自己模索,想調配出適合豬吃的飼料,還不知模索到什麼時候。

可他不知道的是,選擇借錢給他的許正道,也希望他能成為養豬大戶。等改開政策徹底平穩後,更希望他借積攢的養豬經驗,成功轉型為私營企業家。

至少許正道知曉,未來川府的首富,便是靠經營飼料生意而起家的。人家也是幾兄弟共同創業,最後成為全國知名的民營企業家,那鐘家兄弟行不行呢?

要是鐘家兄弟,將來靠養豬發家致富,最後成為國內知名的民營企業家,做為扶他們兄弟一程的許正道,他們是不是需要感恩呢?

做為隱士,許正道確實沒想過當什麼首富,但多幾個首富朋友,那還是可以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