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少了一個鄰居

搬到康民村居住的許正道,村里人對他的印象,便是一個不識農活的年青人。可此番回到雲霧山,他卻干起農民的活,拎著鋤頭在地里翻土除草。

這幾塊親自開墾出來的菜地,往年都會住上不少瓜果蔬菜,滿足許正道獨居深山的果蔬所需。可今年搬進城里後,這塊耕種多年的菜地,眼下都長滿雜草。

此番回山的他,不打算在地里種蔬菜,而打算將其全部種上紅薯。雖說他現在,不差買紅薯的那點錢。可他依然覺得,這塊地不應該閑置荒廢。

看著清理出來的雜草,許正道很是感慨的道︰「沒人打理的菜地,荒廢速度真叫一個快。今年這塊地全部種紅薯,等上幾個月過來挖,也不知能挖出多少紅薯來。」

相比往年除了種紅薯,地里還會種玉米跟大豆。但往年他都待在山里,能不時打理菜地。眼下搬到城里,總不能隔三差五回來打理菜地吧?

紅薯種下後,只要肥料得當,後續那怕管理的不是很好,收成多少都會有一些。而這些種出來的紅薯,後續都會用來投喂山里那些野獸。

比如跟他關系不錯的獼猴群,還有那些喜歡吃紅薯的野獸。即便每年被許正道獵殺不少的野豬群,往年一樣也能吃到他特意為它們準備的食物。

花費兩天時間,終于將買來的紅薯秧苗插進翻過的菜地里。澆水過後,許正道也覺得頗有成就感。那怕這種工作很繁瑣,可他依然覺得有助磨礪性子。

「秧苗插好,後續也要進山一趟,再找些大貓的糞便過來。雖然菜園籬笆扎的很牢固,可這片地真讓野豬群或其它會打洞的動物盯上,長成的紅薯怕是等不到我來收獲。」

為避免人不在,山里野獸禍害自家菜地,他每年都會撿拾一些 獸的糞便,而後將其灑在菜地四周。聞到這些糞便味道,很多野獸都不敢冒然越線。

忙完種紅薯的事,許正道又開啟一年一度的采藥季。盡管城里中藥店,很多藥材都能花錢買到。但很多時候,他喜歡用自己親手采挖炮制的藥材。

有些中藥,看似名稱跟特征一樣,但不同產區出產的同種藥材,藥性也會有所區別。或許這也是為何,將來很多學中醫的醫生,會說中藥藥效似乎變差了。

大量人工種植的中草藥,取代日漸稀少的純野生中藥,同樣一包中藥,藥效卻變差了,也就情有可言。而眼下的雲霧山脈,同樣有不少他能經常能用到的藥材。

黃精、何首烏、黃芩、黃柏等等中藥材,在雲霧山中都能找到不少。隱居深山這幾年,山脈蘊藏那些中藥材,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可以說,即便山下資格最老的采藥人,對山中究竟生長那些中藥材,肯定沒他知曉的多。每年采挖一批,也能確保後續所需的藥材,而不用跑其它中藥店去買。

如果藥方中,使用到雲霧山沒有的藥材,那只能去其它中藥店采購。親自去,才能確保采購到正宗的藥材。如果不是親自采的跟買的,給人開藥方他都不放心。

每天采挖回來的藥材,清洗、切片、晾曬,也需耗費大量時間跟精力。可在許正道看來,這也是一種修行。看到最終炮制好的每種藥材,他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而且古醫之道,越了解越覺得其玄妙。通過親自采挖跟炮制,他才能做到對每種藥材藥性了如指掌。若是買別人炮制好的藥材,後續還要花時間檢驗藥效。

進山采藥的日子里,許正道也沒忘巡查生活在群山深處的百獸。對于他的歸來,那些跟他當了多年鄰居的 獸,很多時候都會選擇避而遠之。

越凶 的 獸,越能感知到這位‘鄰居’不好惹。反觀許正道,巡查過程中,也沒忘捕殺一些繁殖過快的野獸,例如野雞、野兔還有野豬跟野狼。

當他來到往年熊出沒的山嶺時,卻沒發現熊的蹤跡。沿著山脈仔細尋找一圈,依然沒看到那頭大笨熊的蹤跡,這讓許正道多少顯得有些失落。

剛跟師傅隱居雲霧山時,他听師傅說深山有幾頭熊。可前兩年,許正道僅發現一頭獨居深山的熊。沒同類繁殖後代,這唯一的大笨熊早晚也會消失。

想到這里,許正道也很遺憾的道︰「大笨熊,希望你是壽終正寢。真要被人獵了取膽扒皮吃肉,那你也太可憐了。可惜,這片山脈還是小了點。」

不光這頭大笨熊,深山僅存的兩頭大貓他也很擔心。這種擔心,更多也是緣于兩頭大貓成年,可至今沒產下後代。若有天某頭大貓出事,剩下那頭大貓也很難獨活。

相比後世嚴苛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如今這個年代,大貓跟大笨熊卻是很多獵人喜愛獵殺的目標。究其原因,自然是獵殺到這種 獸,能夠賺取不菲的收入。

「現在拼命打!等將來醒悟過來,卻 然發現,這山里已經看不到這些熟悉的身影了。」

雖然感覺有些遺憾,但他心里清楚,這種自然規律他改變不了什麼。而且野獸的生存準則,便是適者生存。在京都附近,能有這樣一塊棲息地,它們已經很幸運了。

跟這些數量稀少且珍貴的 獸相比,每年被他獵殺不少的野豬群,一個冬天下來規模竟然又壯大了。在山里發現的野豬群中,都能看到十來頭肥都都的小野豬。

離開大笨熊往年棲息的山嶺,許正道心有遺憾的道︰「又少了一個鄰居!」

如果他跟其它獵人一樣,要靠獵殺這些稀有 獸換錢,想必那些壽終正寢的 獸,現在一頭都找不到。狩獵什麼野獸,不狩獵什麼野獸,他心里一直有桿秤。

等再次準備離開時,他照例進山獵殺了一些野豬。每年給野豬群瘦身,也成了許正道的工作之一。若深山野豬數量過多,它們便會下山覓食,禍害百姓莊稼。

有序控制野豬群數量,卻能確保野豬群在山里,就找到足夠它們吃的食物。相比去山外冒險,野豬群在深山便能找到足夠吃的,又何必跑山外去呢?

看著已經存活,並且開始長出枝岔的紅薯秧苗,許正道也覺得很滿意。後續他雖然沒辦法經常回來,但每隔一段時間回來看看,想來還是沒什麼問題。

早前帶回來的東西,出山前又全部打包帶走。看著再次清空的岩屋,許正道也不再跟之前那般不舍的道︰「等下次啥時想來,就來這里住幾天吧!」

經過幾個月的適應,他已經習慣了城里的生活。眼下雲霧山的岩屋,就如同他前世的老家。現在進城住,也可視做外出打工。什麼時候想家了,再從城里回來便是。

反正他自由身,那天想回來住,直接騎自行車出城即可。有了這種認知,再次離開雲霧山時,他自然用不著戀戀不舍。畢竟,孩子大了都要離家為生活打拼嘛!

但這次回雲霧山,也讓許正道有些浮躁的情緒得于舒緩,或許這才是他返回雲霧山真正的原因。畢竟,心安之處即是家,也唯有這里才能讓他真正心安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