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八章 華夏的地利之勢!小冰河時期!

「吾等華夏大地的河流。」

「幾乎都是自西向東,奔流不息。」

「此乃天險也,就算是在國力較弱的朝代,也可以借此抵御北邊異族的入侵,讓他們的鐵騎之利,成倍削弱。」

「試問——」

「如果沒有黃河之險,以及始皇修建的長城之堅。」

「國力強盛尚且無妨,但是對于國力較弱,乃至于國力相等的朝代來講,恐怕就是一種災難吧,因為異族的鐵騎不用擔心堅城、江河的阻攔,可以隨意的長驅直入,你根本難以抓住他們,異族幾乎都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天生有著騎術、戰馬的優勢。」

「而且,假設黃河、長江的流向。」

「變成了自南向北,又或者是自北向南,恐怕如今華夏大地的格局又會發生改變了。」

「」

劍聖長虹澹澹的訴說著。

華夏大地自古以來便具有的地利之勢!

能夠作為防御的壁壘,也同時可以作為溝通兩岸百姓的橋梁,因為大家都是農耕文明,所以才能夠更好的融合起來,這要是換成游牧民族,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打退了他們,卻又無法佔據他們的草原。

因為。

農耕文明的百姓。

根本不喜歡放牧,對于無法耕種的草原,也沒有任何的興趣。

在封建王朝時期,雙方很難徹底融合起來。

像是元朝的強行融合,也很快就遭到了相應的反噬,雙方很難一起共存下去,更多是從奴役的角度進行融合。

「」

「」

「」

听完劍聖長虹簡單的分析。

老朱同志、太子朱標、小朱棣都不禁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他們似乎也在心中盤算著、推演著這種可能性。

很快。

老朱同志便意識到了。

如果沒有長江、黃河作為天塹,除非是擁有大量精銳鐵騎。

要不然的話,想要抵御異族的南下劫掠,的確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相當于整個中原地區都暴露在了異族的鐵騎之下,草原上的異族根本不用像現在這樣子,需要考慮在哪里入關,因為沒有地利之勢,根本建造不起可以扼守要害的關口,他們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打不過你,難道還不能夠繞開你嗎。

堅固的城池。

此刻也變得沒有任何的用處。

他們沒必要和你硬來,因為糧食都是種植在城池之外的,收割完糧食就跑,你也只能在後面吃灰。

又或者是躲開重兵把守的城池,專挑其他軟柿子捏。

總不可能每一座城池都有大量士卒駐扎吧?

農耕文明都存在著固定的據點,而游牧民族可以隨時進行轉移,充分發揮出速度的優勢,弱小的王朝只會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又或者是異族的儲備糧倉,任人宰割。

如此一來。

伴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

百姓們也會變得民不聊生,每天生活在擔驚受怕的狀態之下,甚至連好不容易種出來的糧食,也會成為敵人隨時可以收取的果實。

「這的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老朱同志緩緩呼出了一口氣。

眼神凝重的說道。

幸好,華夏大地的地利之勢,是自古以來便具有的,並且如果沒有萬年起步的時間,都是無法發生改變的。

要不然的話。

失去了長江、黃河的屏障,他實在是很難想象。

如今的大明帝國,要如何應對異族長驅直入的劫掠,因為根本沒有這麼多騎兵可以去圍堵他們,硬追也只是疲于奔命而已。

「關于地利之勢的例子,其實在下還知道一個。」

「在麒麟近衛的先輩之中。」

「有一位前輩覺醒了精神天賦,並且看到了在世界的另一端,曾經有一個國力足以比肩大秦的帝國。」

「他們也創造出了一個璀璨的文明,擁有著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力,並且也和大秦帝國一般,在邊境建造起了類似長城一樣的東西,被稱之為‘羅馬牆’。」

「但是——」

「他們沒有地利之勢,沒有類似于黃河、長江的河流,文明就會發展的截然不同,也失去了大一統的意識,這就注定了日後會支離破碎。」

「隨後的千年時間里面,也證明了這個猜想,除了極少數的時間,他們根本無法像是華夏大地一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直處于十幾個國家混戰的狀態,混亂程度甚至足以媲美春秋戰國時期。」

「」

劍聖長虹說這麼多。

這不過是為了舉一個例子,來證明華夏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中,天生便佔據著地利的優勢。

人和需要看統治者,他們只能夠管到目前這一代,管不到未來的幾代。

三者之中。

只要佔據著其二,那也不必太憂慮天時的不利。

而老朱同志,明顯也清楚了先生的意思,原本纏繞在眉宇之間的憂愁,也不由的消散了不少,他們天生便佔據著一項優勢,這要是還做不好的話,那只能夠說是統治者太無能了。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

這一卷麒麟預言的正文內容,也是展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明亡之因.天象卷】

【在明朝的統治時期之內,進入到了‘小冰河時期’,導致氣溫大幅度下降,糧食大幅度減產,有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進一步的推動了明朝的滅亡。】

【按照《明史•五行志》的記載,應天城冬奇寒,河凍數日不解,寒冷程度足以媲美漢朝時期的幽州地區。】

【根據《閱世編》記載,安徽大雪數天,平地積三尺,足以讓七八歲的孩童站在其中無法露頭。】

【根據《廣東通志》記載,公元1506年廣州瓊州千里飄雪,境內積雪達數尺之厚,最冷的時候雪線甚至覆蓋了海南島北部,用萬里冰封來形容都不為過。】

【】

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史冊記載。

讓老朱同志、太子朱標、小朱棣看的不由的為之心寒。

這就是——

天象帶來的災害!

北方人還好,他們習慣于入冬之前準備過冬的衣被,長久下來也積攢了不少過冬的衣物,勉強可以挨過這種極寒的天氣。

而南方人之前已經習慣了四季如春的生活,從未想過會遇到如此寒冷且持久的極寒天氣,自然也就沒有準備御寒的衣物,當全國性的極寒天氣席卷而來時,他們再想購買御寒衣物已經來不及了。

就算朱元章極力推廣棉花,把它的價格打下來了。

但是在未來,面對全國性的災難,不僅讓棉花的需求暴增,而且寒災後往往伴隨著旱災,棉花產量一再降低。

這就導致棉花價格一路走高,甚至堪比黃金,讓普通百姓已經無法承受了。

僅廣東地區就有數以萬計的人被凍死。

很難想象,在冰天雪地之中,人們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夜間也沒有棉被保暖,被活生生的凍死在家中,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無助和絕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