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上午。
《星火》雜志社。
這是一棟二層小樓。
灰白色的牆體,爬滿了藤蔓,遠遠看過去,倒是別有一番景致。
一樓是臨街商戶,二樓是雜志社。
突突突突突突!
兩輛挎斗摩托車疾馳而至。
武田少尉和許延麟先後下了車。
今天來《星火》雜志社,是給郭末儒送請柬,外加一張通行證。
持有請柬和通行證,就可以參加日軍的哀悼大會。
郭末儒是名人,理所當然成為了邀請對象。
武田少尉邁步上樓。
許延麟緊隨其後。
到了樓上,徑直來到主編室門前。
許延麟伸手敲了敲門。
門內傳來郭末儒的聲音︰「請進。」
兩人一先一後進了屋子。
看到來了一個日本軍官。
郭末儒戴上眼鏡打量著兩人︰「請問,你們是?」
許延麟說道︰「郭先生,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憲兵隊的武田少尉。」
武田少尉向前一步,把請柬和通行證放在桌上。
許延麟簡單說明了來意。
郭末儒說道︰「承蒙皇軍厚愛,郭某十分感激,只是,雜志社事務繁忙,實在月兌不開身,只能謝絕好意了……」
「皇軍的哀悼大會,十分重要,請務必準時參加!」
說完這句話,武田少尉躬身一禮。
昂首闊步走了出去。
郭末儒趕忙叫住許延麟︰「翻譯先生,請等一下。」
許延麟停下來腳步。
「我確實有事去不了,麻煩你把東西拿回去吧。」
郭末儒把請柬和通行證遞過去。
許延麟澹澹的說道︰「我們送了十幾份請柬,倒有一半人推說有事去不了,這些人都是像郭先生這樣的社會名流。問題是,都不去的話,皇軍所倡導的和平運動,從何體現呢?我的意思是說,想要退回請柬,就要有正當的理由,否則的話,就是和平運動的異議者!郭先生,好自為之。」
郭末儒有苦難言。
以他現在的身份,不適合去參加什麼哀悼大會。
如果去了,被陳易彬懷疑了怎麼辦?
心懷鬼胎的人,總是想法太多。
馬上就要和陳易彬接頭。
他不想節外生枝。
「哦,對了,郭先生,通行證一定要保管好,事後要收回的。」
許延麟邁步出了主編室。
郭末儒呆立了一會,無奈的搖了搖頭,掏出鑰匙,打開立在牆角的保險櫃,把請柬和通行證放進去。
他心里盤算好了,這個哀悼大會,自己肯定不會參加。
事後讓李世群和日本人解釋吧。
許延麟快步到了樓下。
武田少尉等在摩托車挎斗里,問道︰「他怎麼說?」
許延麟也上了車,說道︰「啥也沒說,好像有些不太情願。」
「我倒要看看,到時候他來還是不來!」
武田少尉一揮手。
兩輛摩托車繼續沿街疾馳。
……
轉過天。
午時。
春來茶館。
郭末儒邁步走了進來。
隨機找了一張桌位坐下。
要了一壺茶,幾樣干果點心。
一邊喝著茶水,一邊听著現場表演的蘇州評彈。
在他手邊,擺放著一本簡裝版的《增廣賢文》。
這本書是接頭的特定暗號。
十幾分鐘後,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他四處看了看,坐到郭末儒對面的凳子上,低聲說道︰「家里有一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先生能幫著鑒定真偽嗎?」
「鑒定古董是要收費的。」
郭末儒伸手拿起火柴,呲啦一聲,點燃一支香煙。
這是在向特務發出暗號。
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就是陳易彬。
中年男子面露喜色︰「你還真的是考古學家啊?」
郭末儒聞言一愣,感覺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此時,特務已經圍攏上來。
馮順平掏出手槍,槍口對著中年男子,冷笑道︰「陳站長,恭候多時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特務沖過去,手腳麻利的給中年男子上了反銬。
中年男子掙扎著︰「哎哎哎,這是咋回事、這是咋回事啊……」
馮順平一揮手︰「帶走!」
特務押著中年男子上了車。
忽然有人被抓,茶館里頓時起了一陣騷動。
馮順平大聲說道︰「各位不要慌,特工總部緝拿反抗分子,與旁人無關!」
郭末儒趁亂 出了茶館。
等他走遠了,吳寺寶大踏步走了進來,問道︰「還有一個呢?」
馮順平說道︰「只抓到一個,另一個跑了。」
吳寺寶喝令道︰「給我追!」
特務們吆五喝六的四處找人。
做做樣子而已,並沒有真的抓人。
這是郭末儒提出的條件,他只同意加入正在籌備中的新政府,不會像李世群和丁墨村一樣,公開投靠日本人。
主要是沒這個膽子。
他擔心遭到中統的報復。
無論是軍統還是中統,對待叛徒可從不手軟。
以現在的情況,只要封鎖消息,對外宣稱其中一名反抗分子逃走,基本就能達到混淆視听的效果。
上海和重慶隔著千山萬水,消息也不是那麼靈通。
而事實上,中年男子並不是陳易彬。
根據許延麟提供的情報。
嵇曦忠立刻向上級做了匯報。
中統也需要印證情報的真實性。
所以,找人假扮陳易彬,去春來茶館和郭末儒接頭。
如果情報屬實,假陳易彬肯定被抓。
即便情報有誤,陳易彬再和郭末儒見面也不遲。
……
回去的路上。
郭末儒的心怦怦直跳。
他並非專業特工,從來沒經歷過這種事,同意加入中統,只是想當做一個向上爬的跳板。
郭末儒和丁李二人想法一樣,眼見日軍勢如破竹,國軍則是連戰連敗,他們認為到了選擇的時刻。
唯一不同的是,郭末儒總算還有一點羞恥之心。
汪鏡衛和國黨政府公開決裂,帶著一眾親信以考察為名去了河內。
躲過了軍統的暗殺後,在日本特務的護衛下,乘船返回上海。
听到這樣的消息,郭末儒當即決定來到上海。
起初,他本想先觀察一段時間。
李世群的一番話,打動了他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既然有此捷徑,干嘛不走呢?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高官厚祿也不是白來的。
李世群的條件就是,利用郭末儒引出陳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