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效果自然是郭勝想要看到的,他很滿意,于是他又依照臨安傳來的指示,在完顏陳和尚被殺後的一個月,開始命人宣揚完顏守緒的昏庸無道,百官的奢靡無度,以及百姓的種種苦難,讓百姓有了更加直接的對比。
開封城外的一個茶水攤前,皇城司的邏卒張三,李四二人便開始唱起了雙黃。
張三對李四問道︰「老哥看你每天忙個不停,你是在哪里發財啊,也幫一把老弟我啊,我這實在是揭不開鍋了。」
邊上的百姓听見張三的話,紛紛有意無意的朝這里看來,都想知道李四做什麼營生,能不能賺銀子。
李四大笑道︰「我這買賣就是告訴你,你也賺不了這個錢。再說句你不愛听的,我就是把這買賣送到你面前,你也沒法賺。」
「老哥這話我就不信了,天下買賣講的都是門路,只要有了門路,什麼銀子賺不到?」
「老弟,我的話你還別不信,我就問你,你听說過世上有盤菜叫「金光璀璨羹」嗎?」
「沒有,這世上有這道菜?」
張三連連搖頭,隨即又向邊上人打听,「各位大哥,你們听說過這道菜嗎?」
「沒有沒有,從來沒听過。」
張三一發問,大家很自然的就靠到近前,紛紛向李四打听這金光璀璨羹是什麼菜,好不好吃。
李四微微一笑,說道︰「好吃,太好吃了,吃了一口,讓你當神仙都不稀罕當。」
「還有這事,老哥你快說說,這道菜究竟是什麼菜,我都要流口水了。」
「是啊是啊,老哥你快說,這究竟是什麼菜。」
李四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極大興趣,大家紛紛催促李四快講。
李四釣足了大家的胃口,于是也沒有賣關子,說道︰「你們听好了,這金光璀璨羹就是用六百只小雞仔的舌頭做的羹,就吃這一道菜,就得殺六百只小雞仔,你們吃的起嗎?我就是做這個買賣的,我把這賺錢的門路告訴了你們,這個錢,你們能賺到手嗎?」
李四的話讓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一道菜要殺六百只小雞仔,縱然是他們想破腦袋,也沒法想象這究竟是奢靡到了怎樣的地步。
要知道他們這些人一年能吃幾次葷,那就不錯了,六百只雞仔,十輩子也吃不完啊。
這麼多的雞仔,這要往外面一放,都能放滿一座山了,合著到你這就成了一盤菜,這讓普通人如何敢想?
張三有些不相信,繼續問道︰「老哥,六百只雞仔做成一道菜,這誰吃得起啊,我看你是在說瞎話。」
「哼,瞎話?你是沒見過世面。」
李四不屑一顧,繼續道︰「我便是給郎主專門準備這道菜的,郎主對這道菜最是喜愛,每天都要吃,而且我這道菜要是比起那道「夫妻肺片湯」,那更是小巫見大巫。」
「哦,老哥,這夫妻肺片湯又是什麼菜?」
「這夫妻肺片湯啊,這道菜可不得了,那是用一頭公虎的腎,和一頭母虎的肺用小火經過七七四十九個時辰熬煮,最後才做成的湯,那是大補啊。」
張三驚呼道︰「什麼,就這一道菜,竟然要吃掉兩只老虎!」
李四不以為意,說道︰「這算什麼,你以為郎主那後宮佳麗三千,要征服這麼多的佳麗,憑的是什麼?若是沒有這些一吃就是一座山的菜,他能受的了那些美人恩嗎?」
圍觀的人听了,心里那是既羨慕,又氣憤,以前他們也知道皇帝吃得好,但具體怎麼個吃法他們卻是不知道,自然也就沒法氣憤。
可是現在听說完顏守緒一盤菜就要吃掉六百只雞,一個夫妻肺片湯竟然要吃掉兩只老虎,這是什麼生活,這簡直是沒法形容了,就算是神仙,那也沒這麼吃的。
張三見大家都很氣憤,于是也氣的把茶碗一摔,氣道︰「他娘的,老子一年到頭也不定有口肉吃,可郎主卻是一口吃的肉,比我一輩子吃的都多,同樣都是人,我他娘的簡直活的是豬狗不如啊。」
「呵呵呵,,,」
李四呵呵笑道︰「你才知道啊,我告訴你,郎主還有更燒錢的。」
「什麼,還有更燒錢的,是什麼,你快說啊。」
「是啊是啊,還有什麼。」
李四不緊不慢的說道︰「有一回我去給郎主送金光璀璨羹,你猜我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宮里的太監正在將幾十顆珍珠碾壓成粉,我心說好好的珍珠怎麼給碾碎了啊,于是我就去問,這才知道原來是珍珠有美顏的效果,這幾十顆珍珠碾碎成粉,最後都送給娘娘們去洗臉去了。」
「什麼?幾十顆珍珠拿來洗臉!」
又是一個勁爆的見聞,一下又是讓眾人驚的魂都沒了。
這可是珍珠啊,平常人家有一顆就夠吃喝好幾年,你這幾十顆竟然拿來洗臉,這一年到頭,那麼多娘娘貴妃,這得洗掉多少珍珠,那都沒法算了。
老百姓听他們這麼一說,一個個那是氣的不行,嘴里不停的抱怨,都說著人比人,氣死人的話。
一個中年漢子心里想道︰「你說我怎麼就沒投這麼好的胎呢,郎主要是有經天緯地的才能,那他享受這些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沒什麼本事,而且還把完顏陳和尚這樣的大英雄給殺了,換我,我干的都比他強。」
一個老漢心里想︰「這哪里是吃飯,這簡直是拿著金山銀山在火上烤,見過糟踐東西的,沒見過這麼糟踐東西的,這是要受報應的。」
而年輕一點的少年則心說︰「他娘的,一盤菜吃掉六百只雞,一碗湯要殺兩只老虎,洗臉都要洗掉幾十顆珍珠,他能過這樣的日子,憑什麼我就要吃糠咽菜!」
百姓一個個的開始對這種富貴富貴的死,窮的窮的死,大家都對這種現象感到很不滿,怒火也在此刻開始發釀。
而像茶攤這樣的場景也在很多地方陸續上演,金國百姓對完顏守緒,對朝廷文武百官的怨恨之氣那是一天比一天濃烈,簡直是像個火藥桶,火氣越來越大,隨時都要炸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