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章 民貴君輕,宗族楷模

「他們尋玉璽作甚?」田豐好奇道,但話一出口,就意識到了其中的蹊蹺。

傳國玉璽,事關社稷大統,自從袁術禍亂雒陽,天子暫避其外之後,便失去了蹤跡,外界盛傳,乃是被袁術所得,最後袁術身死,又被渤海王所得。

這個傳言,田豐覺得,有七成可信。

「或許,他們也是在揣摩主公的心思,想做那新朝的第一批臣子。」荀攸說話間,臉中閃過一絲鄙夷,對于這種行徑,他歷來是看輕的。

他比較欣賞田豐這種,光明正大的干。

將人帶偏,某個位置自然而然會空出來,將人帶壞,反對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多起來。

這顯然是陽謀。

「此事,我想主公自有籌謀,無需我們操勞,我們要做的,是替主公管好雒陽,管好天下。」荀攸這說,旋即起身,拱手告別,「就為此事而來,事了了,告辭!」

「公達慢行!」

送走荀攸,田豐靜坐一會,主公即將來雒陽,他再稍稍轉頭,便看見一大疊文書,都是從各地呈報上來關于春旱災情的,已經越疊越厚。

田豐喃喃︰「或許,是個不錯的契機。」——

數日奔波,劉擎終于回到鄴城,風塵僕僕的回了王府。

蔡琰在王府園中散步,自從懷了身孕,便從未步出過王府,走的最多的,便是這這處園子,園中有幾顆桃樹,他是看著他們開花,花落,到長出綠芽,萌發新枝綠葉,如今,已是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綠蔭之中,還藏著一個個指甲蓋大小的小果,正如懷有身孕的自己。

「昭姬。」

蔡琰一陣恍忽,似乎听到了夫君的呼喚,心想此時的夫君,應該在益州才對,然而一轉身,當場愣住。

「夫君?」

劉擎笑著上前,將蔡琰輕攬入懷中,「驚喜否?」

蔡琰腦袋頂在劉擎胸前,點了點頭。

「走,隨我去看看稷兒去。」劉擎笑道。

蔡琰一笑,伸出一手,劉擎默契的將之牽上,往荀采院中走去。

劉擎回來時,已經有人通知了荀采,荀采當即抱著劉稷,出迎而來。

「大王回來了!」荀采驚喜道,說著便抱著小稷兒迎上來,將他遞給劉擎。

劉擎小心翼翼的接過,劉擎如今已滿三個月,五官已經完全長開,一張小臉胖墩墩的,和劉擎有些神似的,是一雙烏黑的眼楮,正好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陌生人」。

劉擎微微一笑,逗道︰「叫爹爹!」

「大王,稷兒還小。」荀采提醒道。

「哈哈,自小開始教,早教早會!」說著轉向劉稷,繼續逗道︰「是吧,小稷兒,叫爹爹!」

小稷兒「伊呀」兩聲,小身軀扭動著,似在掙扎,顯然,對眼前這個「陌生人」,還是有些抗拒的。

劉擎覺得有點臉熱,好吧,本王承認,不是個好父親,孩子剛滿月,就出征了,而前一個月,劉擎幾乎沒抱過幾次。

「為父以後再慢慢補充你!」劉擎一邊說著,一邊將孩子送還母親的懷抱。

「大王,此次回來,能待多久?」

還沒進荀采房門呢,荀采就開門見山一問。

「此次趕回鄴城,正是為了接你們前去雒陽居住,往後之事,還是以雒陽為主!」

「那我們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啦?」荀采驚喜道。

劉擎點點頭,寵溺的揉了一把荀采的頭,荀采一陣掙扎沒,抱著稷兒挪騰開了。

「所以,你們都可以準備了,時間倉促,我也有些事,需要交代文若。」

兩女乖巧的點點頭,幾乎就踫個面,劉擎便出府去了,如今荀或辦公的地方,就在王府斜對面的衙門,冀州州府,魏郡郡府,鄴縣縣府,幾乎都集中在這塊區域。

「主公!何時回來的?」荀或捧著一卷文書,仰頭看著突然出現在面前的劉擎,劉擎今日突然殺回,給了許多人一個驚喜。

「片刻之前,回府看了下孩子。」

「主公記著來此,可是有事交待?」

荀或很清楚,若是普通回府,劉擎便會在府中休息,然後通知荀或,第二日前去拜見議事,而不是親自跑到衙門中來。

「確實有要事,文若執掌冀州,已經多久了?」

劉擎突然一問,倒令荀或一陣恍忽,多久了?應該好幾年了吧。

看著荀或苦思冥想卻不得答桉的樣子,劉擎笑道︰「記不起便不想了,此次回來,本王以為,是時候了。」

劉擎輕言一聲,荀或心中突然掀起驚濤駭浪。

是時候了,短短四字,卻已默默為之奮斗數年,很多時候,都是隱于劉擎身後,明明是劉擎手中第一重臣,但如今的地位,卻不是最高的。

田豐已位列三公,甚至于和主公不甚相干的劉備,都被劉擎舉薦為徐州牧。

而一句「是時候了」,便是以另一種形式告訴荀或,你名揚天下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主公可想好了?」荀或確認一遍。

劉擎一笑,說道︰「如今冀州各方面,皆已捋順,並不需要你親自操持,冀州的成功,也是時候向全國復制了,這件事,唯有交給你,本王才放心。」

「多謝主公,臣定肝腦涂地,以報主公!」荀或拱手道。

「冀州情況,你最熟悉,冀州刺史之位,交由誰人來做最好?」

「我有兩個人選,供主公選擇,其一,清河郡太守傅燮,其二,魏郡太守厲溫,傅燮與民為善,擅施仁政,而厲溫嚴苛律己,擅施公政,主公可從其中選擇一人。」荀或建議。

劉擎想了想,公平固然重要,但往後的歲月,可能天災不斷,百姓未必會好過。

「文若首推傅燮,那便傅燮吧!」劉擎道。

荀或眉頭一挑,主公明明是自己定的,為什麼要說是我首推的?

劉擎選擇傅燮還有另外一個理由,那便是他的功勛和名望,都比厲溫要高出一些。

只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才知道太平的可貴,知道百姓的不易,這一點,傅燮有著獨特的優勢。

劉擎接著道︰「此次去雒陽,本王想了想,三公之位,雖有權勢,卻偏單一,而尚書台,品級太低,不如文若便以丞相開府,統領尚書台各部吧,八部雛形,亦會在此次變革之中加入。」

荀或明白,所謂丞相,其實只是過渡的,因為劉擎最初設想的那一套官制中,並沒有丞相。

「一切,依主公安排來。」荀或回道。

命令一經頒布,傅燮次日便趕回鄴城接受刺史任命,而厲溫,兼任冀州治中從事,負責協助傅燮執掌。

隨後,一支龐大的喬遷隊伍,離開鄴城,徐徐向雒陽行進。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艱辛旅途,隊伍終于趕到了雒陽城外。

雒陽東陽門外,旌旗避空,迎接劉擎的隊伍,已經綿延數里,雒陽百姓听聞渤海王搬遷入雒陽,皆十分情願的前去迎接。

而城門外,便是皇帝龍輦,劉協端坐其中,看似閉目養神,實則心神不寧,平日深居宮中,他不知外面情況,今日出迎渤海王,劉協這才知道,在這雒陽,最受百姓擁戴的,不是他,而是渤海王。

若連雒陽都是如此,那天下呢?

劉協不敢想象了。

原本以為劉擎是他的皇叔,是大大的忠臣,可如今看來,似乎也不簡單吶。

劉協隔著半透的紗帳,看了眼馬車前的三公,又看了看附近的尚書令和司隸校尉,以及更遠處一點的皇甫嵩和朱,復雜的念頭,在心中反復拉扯。

而且一時難以抉擇,心中不由得煩躁起來,便問一旁的中常侍陳熙︰「渤海王怎還不來?」

「陛下稍待,興許快了呢。」陳常侍看了一眼外面,輕輕回了一聲,似乎生怕被外面的人听見,至于是誰,當然是暴脾氣的田豐。

陛下或許可以多說兩軍,他可不行,田豐會慣著劉協,可不會慣著他。

不過,如今等待時間已經接近一個時辰了,這也太久了一點,就算渤海王再功勛卓著,也不能讓天子等一個時辰那!

前面,一騎突然行來,後背小旗,是傳令兵,徑直跑到田豐面前,通報了說了一些什麼。

田豐旋即回身,對著帷帳稍稍拱手,道︰「稟陛下,雒陽百姓過于熱情,將渤海王圍堵著水泄不通,便將其從東陽輔門擠進城中了。」

「什麼?」陳常侍突然出聲,這種行為對于天子而言,是大不敬,要治罪的。

但田豐只是抬眼看了他一眼,他便縮了回去,不再作聲。

「陛下,渤海王以民為重,並無不當!」田豐道,「有道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陛下應該學過這聖賢之言吧。」

劉協想了想,話雖這麼說,但他同樣學過,忠君愛國,乃是臣子首要!

但是他沒說,只是默默記下,不再言語。

沒有接到劉擎,別說劉協,就連百官,也頗有微詞,最後只好議論紛紛,悻悻回城了

王允回到府中,興致不高,這幾日貂蟬正好在「娘家」暫居,他知道今日是渤海王來雒陽的日子,本想著王允回來告別之後,再回王府的,卻見到了王允一副打蔫的樣子。

「義父,發生何事了?」貂蟬主動問道。

王允嘆了口氣,說道︰「今日陛下並未接到大王。」

「為何?可是弄錯的時日?」貂蟬揣摩道。

王允搖搖頭。

「那是大王中途有所變故?」

王允又搖搖頭。

「那是為何?」

王允苦笑一聲,「大王已在城中,只不過是被百姓擁入城中的,與陛下無關,陛下心情不好。」

貂蟬稍一思索,便道︰「義父,大王此舉看似無意,或許,也是有意為之,以此警戒陛下,勿要再行荒唐之事。」

荒唐之事,是貂蟬對劉協這段時間所作所為的評價,雖然沒有他父皇那麼離譜,但是劉協還是漸漸走上了他父皇的道路。

「有意為之?女兒這麼一說,倒真有這可能,渤海王或許以此舉告戒陛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話鋒一轉,王允又道︰「不對呀,那暗中尋找玉……」

看著貂蟬,王允欲言又止,差點將秘密月兌口而出。

如今她是渤海王的人了,有些秘密,該緊守還是要緊守。

貂蟬也是明事理,當即說道︰「義父,女兒是來辭行的,大王來了,我便不能時常陪伴義父了。」

王允點點頭,笑道︰「可!」

貂蟬上了馬車,緩緩駛離,經過三國府邸之後,便折向北面的渤海王府邸。

車中,貂蟬回想著方才與義父聊天的內容,說道「暗中尋找玉」時,戛然而止,貂蟬確認,後面自然還是有的,而且根據已知的信息,猜出後面的內容,並非難事。

暗中尋找玉璽之事,與今日之事,又有何瓜葛呢?

聰明的貂蟬,心中已有端倪。

終于,劉擎還是回了王府了,這里其實距離東陽門十分近,幾乎步行一刻鐘就到了,但此次,生生走了半個時辰,因為幾乎全城百姓,都聚集到了這條道上來。

樊城之約昭告天下,雒陽百姓身居權力中樞,自然是最早得知此事的吃瓜群眾,加上在雒陽生活的百姓,普遍都讀書識字,受過經典燻陶,所以當他們听聞渤海王攜宗親五州牧,五州皆以渤海王為馬首是瞻之時,頓時炸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任誰都知道,這是一等一的大好事,漢室宗親手牽手,心連心,當為世人家族之楷模。

渤海王,當為大家長之楷模。

一時間,劉擎成了所有人的崇拜和效彷對象。

別人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劉擎這波是挾諸侯倒逼天子了屬于是,再看看當今陛下所為,雒陽破損的城頭尚還未修繕完成,西園卻又開始大興土木了。

帝都群眾,一線吃瓜,劉協的劣跡,也被一樁樁的扒出,傳播,醞釀。

當然,這背後,自然也有無形之手推波助瀾。

而劉擎這波操作,直接來了個鮮明對比,漢室宗親,其中益州牧劉焉,幽州牧劉虞,都是前任宗正,是可以代表漢室宗族的德高望重之輩。

連他們都以渤海王馬首是瞻了,這意味著什麼?

敏感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了。

(求月票,推薦票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