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章 初心不改

龍吉公主身著絳色衣衫,收下箜篌,稍整妝容,雲髻霧鬟,矯如秋月,明眸流盼,讓人見之忘俗。

她從月下花林間走來,如同穿花蛺蝶,美不勝收,「不知我該稱你為太一、太乙、還是泰易?或是喬坤,風無咎?」

喬坤明了龍吉公主早知他身份奧妙,並不是他今日成就東皇太一才暴露,「我是我,是所有之我,是原本之我。所謂太一、太乙、喬坤、風無咎都是名而已。」

他不是真的喬坤,也不是遠古的那位東皇太一,至于風無咎本來就只是一個化名。

喬坤是名,風無咎是名,太一也是名,只有他的本質是真。所謂喬坤,既非喬坤,是名喬坤。

「那便還稱道友吧。」龍吉公主沒有太過糾結,「剛才的‘春江花月夜’乃是道友夢中所作,描述‘春、江、花、月、夜’這五樣美好的事物,我記得道友說過,這五樣美好的事物加起來也比不得我。」

「確實如此。」喬坤點頭,這話是他在夢中說的,不過他依然承認。

「一夢如是」之法別有特殊,雖然是夢中,但選擇卻出于本心。也就是說,那一瞬間他是發自內心地覺得春、江、花、月、夜都比不得龍吉公主。

不過喬坤也提醒道︰「那只是對應彼時彼刻,而不是此時此刻。」

所有言語都有適應範圍。撇去時間、地點、情景、上下語境等條件單純看一句話,實在有失偏頗。

而且萬物恆變,天地不能已一瞬。便是當時他說那句話是出于本心,如今也有可能變化。

「道友說的對。」龍吉公主並沒有計較,沒有追問現在他的本心為何,也沒有詢問此時此刻她與花、月誰更美,「道友的相思劍,可否借我一觀?」

所謂相思劍便是喬坤以龍吉公主為心上人,以對公主的愛意化為情絲,通過特殊手法攢簇而成。

這柄劍威力無比,可化為千萬縷,傷千萬人,卻傷不得公主分毫。

「自無不可。」喬坤將「相思」取出,這相思劍便是長有四尺,五光十色,炫麗非常。

喬坤催動這劍,相思劍便化為千萬縷細雨飄蕩在周圍,美麗又危險,只是傷不得龍吉公主分毫。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龍吉公主望著美麗非常的細絲輕聲嘆息,「我也有一劍請道友品鑒。」

說著取出一柄色彩斑斕的寶劍,與相思劍十分相似。

喬坤看著,這分明是另一柄「情劍」。雖然比「相思」劍小一號,但本質卻似乎還要高出一線。

但這情劍別有特殊,它並不是用萬千情絲攢成一股,它本質就是一根絲,雖只一根,卻堅韌無比,威力無窮,還在相思之上。而且此劍的細絲可以無限延伸,永遠不斷。

喬坤更從這劍中感到傷感的情緒。

龍吉公主道︰「此劍名為離愁。」

「真是好名字。」喬坤輕聲贊嘆。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真是貼切。

這劍只怕是在萬仙陣中,龍吉公主與他經歷千世情劫的時候修煉出來的。歷經千世,千世離別,千世孤獨,才能煉成此劍。

相思化作細雨,離愁與之糾纏,一時難舍難分。

龍吉公主望著,笑道︰「紅絲系足,情比金堅,我們該有七世的美滿姻緣,卻不料第一世便不得圓滿,便在夢中也從未圓滿過。」

喬坤和龍吉公主經歷過千世情劫,相知相惜卻不能相守,相思相戀卻不能相依,倒好似有冥冥中的力量干涉,讓他們不得圓滿一般。

如今喬坤已經察覺出來,歷經千世或許是瑤池金母的設計,但千世情劫卻未必是瑤池金母的本意,那是另一種層次力量的干擾,能對抗情比金堅的另一種宿命的力量。

如今他可以催動「太一」的力量,壓服其中的規則與宿命,強行崩壞情比金堅,但龍吉公主卻承受不住其中的反噬。

不過好在如今的龍吉公主已經不受紅絲影響,不需要他斷掉紅絲,因說道︰「便連天地、大道都不得圓滿,又何況你我?」如今喬坤修行的東皇太一也不圓滿。

龍吉公主笑道︰「說的也是呢。我不如道友通透。」

「公主道心通明,切勿妄自菲薄。」喬坤解釋道︰「趨于圓滿是所有生靈的共性。只是我所求不是圓滿罷了。」

東皇太一是「一」本身,自然是圓滿的,不圓滿的是他,他和原本的東皇太一終究不同。他不是那個霸道的皇者。

他為救夏花,道心有缺,注定不圓滿,所以他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圓滿,只得不斷攀升,不斷超拔,永無止境。

龍吉公主道︰「我所求與道友不同,終究是求一種心境圓滿。」

喬坤笑著並不多言,每個人所求不同,沒有對錯之分。他也不過因勢利導罷了。

龍吉公主悠悠嘆息,「其實我欠道友良多。」若非情比金堅,她或許嫁給洪錦,沉淪人世。或許應了命劫,化為夢境。

「我亦欠公主良多。」若非情比金堅的牽絆,只怕他已經迷失在空性中。如此想來這紅絲倒也並非完全是詛咒,更像是一種錨定,一種保險。

他和龍吉公主借由這種牽絆,互相拯救。

龍吉公主笑道︰「若以凡人而言,說不得我們要結成夫妻。」

喬坤看到龍吉公主眼中有化不開情意,但在最深處卻是從容堅定,這公主不被情意所累,不為情所動,不為情所擾。

她已經修成忘情。

果然听得龍吉公主說道︰「只是我一心修持大道,並無意與任何人婚配。」

喬坤卻莫名欣慰,她總還是她,「公主一心求大道,我亦欽佩不已,惟願公主得償所願。只是我心戀紅塵不願解月兌,我心心念念要找一位道侶,卻不是公主罷了。」

說完喬坤又覺得有趣,縱然發生很多,兩人原本的初心卻仿佛沒有變過。雖然看似沒變,其實卻已經改變太多。

對喬坤的言語,龍吉公主不同意,「道友是一心求道的。像這一次道友一定會去不周山,任誰也阻止不了。」

喬坤望向龍吉公主,眼中愈發欣賞,「公主所說不差。無論小五是否阻止我,我都要去不周山的。這是我的修行。」

他去不周山,並不是因為承諾,也沒有宿命被操控的憤怒,去不周山,只是要找一個答桉,證自己的道。

這不像是他自己,但確實是他自己。不是太乙真人,也不是那位霸道的皇者。只是他自己。

小五還不夠了解他。龍吉公主卻知道他一定會去。

龍吉公主丟過來一塊令牌,「我劫難消解,自當回歸天闕,青鸞斗闕便都交給道友照料。」言罷,施展法術。

不多時青秋和碧雲童兒都來了。

青秋此時倒有些扭扭捏捏,「喬坤,你有空一定要去天庭找我啊。」

「好。」喬坤答應著,青秋好歹在「一夢如是」世界中做過他妹妹,稍微給點面子也是不妨。

青秋化作青鸞,龍吉公主乘青鸞飛升天界。

留下的碧雲童兒很有些局促,「公主說她已經劫滿,飛升天界,把我托付給先生。讓我好生服侍先生。」

既然是將青鸞斗闕都交給他,那碧雲童兒自然也是托付給他的。

這個童兒雖然擅長照顧人,卻不是個能修道的。喬坤略有些無奈,隨手一指點她眉心,「你且先回青鸞斗闕,我傳你一法,你好生修行。」

不過也不急在一時,待明日再安排哪吒或者雷震子去送她回去吧。

緊接著夏花出現在喬坤身旁,「這位公主的修行似乎別有不同。」

「這位公主已然忘情。她的情不止是男女之情,還有對蒼生的大愛,但要修成大愛則太難,若要將忘情修行大成,只怕她還要再入塵寰。」

龍吉公主歷經千世情劫才有所精進,但是想要再進步,只是在夢境中修行未必足夠,這公主定然還要再入世間歷劫。只是不知道是化身歷劫,還是本體歷劫,亦或是輪回轉世。

說著喬坤又問夏花︰「你找到花斑豹了?」

夏花搖頭,「沒找到,雖有山鬼的力量,但要在天地間找尋小赤也不容易。」山鬼沒有推算之法。

喬坤道︰「那就等我們從不周山歸來再去找它吧。」

這一次他會帶著夏花一起走。

面對遠古天帝,便是全力也恐不能夠,他又怎麼會分散自己的力量。而且這一次,他不會撇下夏花,他不會讓她再次等待。

二人回到永壽宮,各自修行。

第二日一大早,喬坤便安排雷震子今日晚些時候送碧雲童兒回青鸞斗闕修行。

過會,有一堆宮娥、內侍侍奉喬坤更衣,著十二旒冕冠,十二章王袍。

喬坤穿衣洗漱畢,便在侍官指引下,會見文武百官及諸多諸侯,來到天地壇前。

此時天地壇前有一座台,台高三層,按三才之象,分八卦之正,中設皇天後土之位,旁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辰,按號十二地支排列,立其地。前後有十桿號,按十天干立本位。

壇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曰太昊,夏曰炎帝,秋曰少昊,冬曰顓瑣,中有黃帝軒轅壇。卻與龍族分身當日喚醒崆峒印上的五位虛影一樣。

而後簋金爵玉,陳設器具,香燒寶鼎,花插金瓶,姜子牙請喬坤和武王上壇。

四百諸侯,齊立兩旁,喬坤居前,姬發高捧祝文,上壇開讀祝文曰︰惟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三日哉生明,大周泰易,昭告皇天後土神曰︰嗚呼!惟天惠民,惟闢奉天,有殷受弗克上天,自絕于民……」

「于是日受冊寶,嗣即大位。仰承中外靖共之頌,天人協應之符,慶日月之照臨,膺皇天之永命。尚望福我維新︰永終不替,慰兆人胥戴之情,垂累葉無疆之緒。神其鑒茲,伏惟尚饗。」

大意就是,新的朝代是周,新帝有名曰泰易。現在祭祀天地,讓皇天後土所知。

姬發讀罷祝文,焚了文稿,祝告天地畢,只見香煙籠罩,空中瑞靄,氤氳滿地。其日天明氣清,惠風和暢,太平景象,朝歌百姓擁擠,遍地歡呼。

歌城的人道氣運用一種新的方式循環,形成護盾。大周的氣運完全取代大商。

喬坤也感覺到自己與朝歌乃至于天地間的人族百姓都建立了聯系,他們自己吞吐劫氣,與苦難爭斗,然後形成一絲絲氣運,匯聚在人王處。

每個人都很少,只是細細的一絲,但是積少成多,形成涓涓細流,又變成滾滾洪流。

突然間「轟」得一聲,「易圖通變」徹底融入他的神魂,與他再不可分。

與之相對的是人族的劫氣、人族的氣運都由他承受一部分,人族的苦難也加持一部分在他的身上。

他成為人族轉化劫運的一種樞紐。與周身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對應,形成一方宇宙。

每個人的苦難都不多,但是人族卻太多了,積少成多,若非他是東皇太一,還未必能夠承受這許多。

奇怪?喬坤不禁詫異,帝辛不可能夠承受這許多苦難,但卻能承受諸多氣運。

因為什麼有所不同?

未及深思,化入「東皇太一」中的「大自在地子」活躍起來。得到氣運加持,顯出自己的存在,突破了某個界限。

喬坤卻感覺到自己獲得了一種整體的提升,他的身體能夠承擔更多,更強。

這是帶著人道氣運,帶著皇氣的無漏之軀。或許從此他不應該被稱為「大自在地子」,而應該稱為「地皇」。

他恍恍忽忽感應到了大地的權柄,感應到了六道輪回的力量。他順著一種隱秘的聯系,看到了六道輪回,看到了後土娘娘。

此時後土娘娘身邊有無量的「德」,看著他分外慈祥,「我兒,我已經等你很久。」

喬坤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他一直覺得他能成為人王後面定然有推手,不止是姬昌、姬發、姜文煥、魏清霜、鄂順那麼簡單,最少也要有一個無上級別的存在參與這場博弈方有可能。

這存在果然是後土娘娘。很有可能還有女媧娘娘,還有羲皇。

他們爭的是什麼呢?讓人王不為天子而改為地子嗎?

如此後土娘娘會在其中得更多好處?

後土娘娘伸手遞過來一個光球,其中乃是六道輪回的奧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