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五章 冊封宜王慶王岐王

貞觀九年過去,大唐進入貞觀十年。

正月大朝會上,有臣子稱贊皇帝武功赫赫,應當于泰山封禪,皇帝拒絕不理。

「封禪之事,諸卿勿復言,勞民傷財之舉,朕不為也。」

太極殿內臣子們面面相覷,無奈放棄這個提議。以皇帝所做出的成績,封禪是完全可以的,不過既然皇帝不願意去封禪,那自然也沒必要一直勸。何況,皇帝拒絕的理由,讓他們還真不好反駁。不僅不好反駁,還心有佩服。

勸說皇帝封禪的大臣們,自然是希望能借著這樣的盛舉,加深自己的資歷,甚至于青史留名。這一點,李智雲很清楚。在他看來,封禪泰山確實是個不錯的誘惑,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他所做出的成績,可不需要借由封禪來得到認可。

除卻封禪之事,還有高句麗等地設道置州縣,派遣官吏治理的事情。這件事情,政事堂和六部早有決定,眼下只是拿出來再說一遍確認一下而已,所以很快便結束。

另外,宗正卿李孝恭奏請皇帝,冊封皇次子,皇三子,並令其出宮開府。這兩位皇子同年,已至出宮之齡。

李智雲也沒拒絕,冊封皇次子承炎為宜王,皇三子承烈為慶王。

一個宜王,一個慶王,徹底給大臣們整不會了。如果說安王殿下因為其生母出身一般,自身資質平平不受重視的緣故,只能封一個安王。那麼,皇次子和皇三子,他們的母妃身份可是十分貴重,怎麼他們也隨隨便便封了一個王。

要知道,秦晉齊楚等王號可還空著呢,皇帝陛下這到底什麼意思?

難道說,皇帝陛下決定要立皇四子為太子了?

就在大臣們胡思亂想的時候,李智雲又開口道︰「武陵王也到了出宮之齡,這次順道一並冊封了吧。著,冊封皇四子昭,為岐王。」

聲音落下,大臣們懵逼了。

怎麼連皇嫡子也撈不到一個一等大國王號?

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一次,不僅是少部分人困惑,連帶著薛收杜如晦等人也都十分不解。

杜如晦左想右想,只能認為,聖人可能還是沒決定好要立誰為太子,因此都是這般冊封,以作之後考察。

鴻臚寺卿楊師道原本听見皇次子和皇三子冊封為王,心里還一個勁兒的高興,等到李承昭被冊封岐王之後,他就高興不起來了。

聖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這一次,倒是沒人敢提冊立太子的事情,因為涉及儲君,大臣們都相當謹慎。

大朝過去,三位皇子冊封為王出宮開府的消息傳出去,並未引起多大反響,不少人甚至暗自心想,聖人恐怕是不準備將‘秦晉齊楚’四個尊貴王號拿出來冊封了。

長樂殿。

「皇次子冊封宜王,皇三子冊封慶王,昭兒被冊封為岐王。」楊皇後听完消息,默念一句,苦笑道︰「夫君吶,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她現在也湖涂了,原以為皇長子冊封安王,代表著夫君的某種暗示,現在卻是她想多了。不,或者說是絕大部分的大臣都想多了。

可能,她的夫君,還要繼續考察幾位皇子吧。

眼下,她也只能這麼安慰自己。

當今聖人,可非一般君王,在太子之位上,便是她也不敢隨隨便便插口,而且還要避而遠之。

「昭兒呢?」

玉兒回稟道︰「听說,岐王殿下和晉陽殿下出宮去了。」

「出宮?」楊皇後黛眉輕蹙,「這個孩子,怎如此不知輕重,這般光景,還要出宮戲耍,待他回來,本宮定要好好教訓他!」

玉兒訕訕一笑,不敢說話。

這後宮雖然看似和平,但是一旦涉及太子之位,那便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永寧殿。

「看來,你父皇還未決定到底要立誰為太子,你還有機會。」

李承烈聞言,點點頭,「是,兒臣知道了。」

「你知道什麼了?」韋珪問。

「兒臣還有機會。」李承烈回答。

韋珪無語,說道︰「既然知道了,還坐在這里做什麼,快去溫書學習。」

「是。」李承烈起身而去。

在他走後,韋尼子輕聲安慰道︰「皇四子也不過是冊封岐王,姐姐不用太擔心。」

「不擔心?」韋珪深吸口氣,凝重道︰「現在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了。」

有些事情,她不想與韋尼子分說。此前,聖人已經開始在甘露殿教導三位皇子,這就是一個信號,聖人已經開始考慮太子人選了。

現在的冊封,不過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蘭香殿。

「小妹給宜王殿下請安。」雲陽朝著兄長輕輕福禮,逗得楊淑妃忍不住一樂。

李承炎無奈扶起小妹,說道︰「怎麼你也來埋汰為兄,你還是不是我妹妹。」

雲陽小嘴一撅,撲進楊淑妃懷里告狀。

「阿娘,哥哥說我不是他妹妹。」

「你哥哥素來就笨,別理他。」楊淑妃輕輕拍著女兒。

李承炎撫額,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母子幾人聊了一會兒,楊淑妃輕聲問道︰「承炎,你是不是對太子之位有些想法?」

李承炎抿抿嘴唇,點頭認同,「是,兒臣是有些想法。不過,父皇的要求太高了。跟著父皇一起學習,父皇所問的問題,兒臣總是思慮不周,跟不上父皇。」

這是最讓他受打擊的地方,他自以為已經拼命學習,可是在面對父皇的問題之前,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

而四弟,卻能跟得上。

想起李承昭,李承炎心情很是沉重。

楊淑妃安慰道︰「盡力而為便行,不必多想。」

「是。」

雲陽小聲問道︰「阿娘,哥哥要當太子嗎?」

楊淑妃輕輕擰她小鼻子,「不許出去亂說,听見沒。」

「嗯,我誰也不說。」

「好孩子。」

其實,楊淑妃心里是不覺得自己兒子能被冊立為太子的。因為,她的身份就是一道障礙,而兒子的資質,她也沒看出來有多優秀。

甘露殿。

李智雲輕輕把玩著奏疏,回想著大朝會上大臣們的表情。

疑惑、不解、困頓、奇怪、驚訝等等不一而足。

「嘿,你們以為朕會順著你們的心意做事?」李智雲嘲諷似的笑笑。

在沒確定冊封太子之前,他不會讓任何人看出來他的態度。等到決定冊封太子的時候,他會一錘定音,不給任何遐想空間。

太子之位,必須要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一旦決定,便不能更改,否則後患無窮。

「宜王、慶王、岐王,他們在做什麼?」

「回陛下,宜王和慶王兩位殿下都在拜見各自母妃,岐王殿下听說出宮去了。」高良忠回答。

出宮?

李智雲嘴角一扯,這孩子,倒是好悟性。

「安王呢?」

「安王殿下還在其王府苦讀,準備考試。」

李智雲點點頭,繼續伏桉處理政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