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6章 星期攻勢,磁鐵戰術!這是誰教的?(求訂閱,求月票)

「沒那麼容易?」

諸葛為道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沐忠君這個沐忠君看上去有點慫啊!讓他當南大陸軍團提督看來是個失誤!

這沐忠君能當上南大陸軍團提督和諸葛為道是有關的,因為沐忠君和鄭國賢都是「後黨」,而諸葛為道也和鄭太後非常親近。所以在選定南大陸軍團提督的時候,諸葛為道就向軍師團推薦了沐忠君。由于諸葛家的自己人這些年都深耕海軍,在陸軍里頭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軍師團里面的軍師們也就都點了頭,畢竟沐忠君也是八大世家里面大角,當今的黔王殿下!

而鄭世家也在鄭玉環、鄭國賢的運作下支持了沐忠君。

再加上沐家自己的支持,八大世家中的三個世家就都支持沐忠君掛帥出征南大陸了。

而剩下的五個世家也推不出更有力的人選,所以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可沒想到,這個沐忠君看著挺勇的,但真上了戰場卻是個慫人呢!

沐忠君對諸葛為道的反應倒一點不奇怪因為諸葛為道這個「諸葛軍師」這些年一直比較「莽」,所以得了個「勇冠三軍 諸葛」的綽號。

姓諸葛的里面,除了那個出將入相、東征西討五十載的諸葛武忠王,就屬諸葛為道最勇 了。

這個諸葛要是到了三國那會兒,那一準是個「白馬銀槍斗曹操、臨江水戰擊周郎」的 將!

想到這里,沐忠君就笑著站起身,走到了一副掛在一堵艙壁上的地圖前,然後指著地圖對諸葛為道說︰「道子你看這里這是泰布爾托普山,是大分水嶺的一部分。過了這道山嶺,地形就逐漸走低,變得比較平坦了。現在休.高夫的大軍就沿著大分水嶺的西麓進軍,估計會在7天之後抵達泰布爾托普山腳下,我會利用這7天沿著泰布爾托普山修建一道‘長城’,擋住休.高夫的騎兵。」

「修長城?」

諸葛為道都有點哭笑不得了。

用「長城」對付「蒙古騎兵」倒是大明朝祖傳的老辦法可是現在的大明朝都有裝甲車,有轟炸機了!

沐忠君接著又說︰「道子,你的艦隊在6天後就向南開進,開到悉尼灣附近,然後開始轟炸杰克遜軍港和悉尼市區同時再派出掃雷艇到悉尼灣南北兩側的海灘附近活動,假裝掃雷。」

「這是要要用計迷惑休.高夫?」

諸葛為道心說︰「你個沐忠君都飛龍騎臉還要用計你太狡猾了!」

沐忠君點點頭道︰「兵不厭詐嘛雖然優勢在我,但該用的計策還是要用的。休.高夫如果得知我們的艦隊都跑到悉尼灣附近去了,而我們在布里斯班這里又圍攻多日不克。一定會以為我們把主力都調去悉尼灣附近實施突襲,而對布里斯班的進攻是羊攻。

這樣他就有可能對我們設在泰布爾托普山的‘長城’防線發起 攻而我們就能利用這個機會消耗他的士氣、補給和人命。休.高夫這次是遠道而來,帶著的補給和彈藥不可能太多。估計他的進攻維持5-7天就會力竭,最多不會超過8天。我是帶過騎兵的,最知道騎兵的後勤了。哪怕一人雙馬,還有大量的馬車隨行,沿途又有牧草可以喂馬,部隊也就能維持5-7天的進攻。

所以我會視情況在第6天或第7天時出動戰車部隊快速穿插到英國人的背後,並配合正面的步兵對英軍進行包抄,逼得他突圍撤退,我再用戰車部隊粘著英軍一路追打同時出動飛機對英軍的後勤線和後撤單英軍進行轟炸,不讓休.高夫的軍隊得到補給和喘息的機會!」

這下諸葛為道愣住了,這不是「禮拜攻勢和磁鐵戰術」嗎?沐忠君怎麼會的?難道他也是

「王爺,」諸葛為道終于挑起個大拇哥了,「您可真是太高明了,這回休.高夫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沐忠君卻是一擺手道︰「道子,你跟我說這些話我的這套專破敵人短促攻勢的磁石之計就是和你家老祖學的!」

對了!

諸葛為道終于想起來了,沐忠君的這套打法是諸葛武忠王慣用的在諸葛武忠王完成了南方的治理和土地改革之後,明軍的後勤就一直很有保障,火力也相對處于優勢,但是機動性仍然較差。所以他慣用的戰術就是「誘敵來攻、示弱防御、敵竭反擊、磁石粘敵」。

別看就這麼一套簡單的戰法,卻是百試百靈,鮮有失手因為諸葛武忠王在整頓好了南方富庶之地後,就沒遇上可以和他拼火力、拼補給的對手。就算比重騎兵突擊,武忠王的新明軍也絲毫不落下風。

唯一的不足,就是部隊的機動性稍微差了一點。

既然這套戰術這麼好用,自然被大明陸軍的教育體系一代代傳承了下去。

而沐忠君這個帶了二十年兵,軍餃已經晉升到上將,但是實戰經驗近乎為零的軍團提督,自然也就只能照著教科書打仗。

不過這套祖傳的老辦法用來對付休.高夫好像還正合適。

現在休.高夫的火力、補給、突擊能力都拉大落于對手。而唯一拿的出手的,也就只有騎兵的機動性了……其實他的機動性也拼不過明軍的裝甲車,但是現在登陸澳大利亞的明軍也不是人人都有車可坐。

如果人人都是輪式裝甲車,那不成了機械化部隊了?現在的明軍陸軍還沒那麼闊呢,畢竟汽車發明都沒多少年。

所以,裝備輪式裝甲車的部隊只是少數,大部隊到了草原上還是追不上休.高夫的騎兵的。

不過光是靠跑,休.高夫也不可能贏得勝利。

他還是得在運動中尋找決戰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休.高夫離開悉尼後的幾天內,仿佛就逐漸顯現出來了,而且還越來越大。

因為,那座守衛不算嚴密布里斯班要塞,居然在明軍登陸部隊的「 攻」下暫時守住了!

而要塞可以守住的原因,根據要塞守軍用長波電台發出的報告,顯然是登陸明軍的重炮不足,兵力似乎也有限。

雖然這些明軍在打登陸戰和之後的 烈追擊戰中表現得非常能打。但是進入攻城階段後,他們的後勁就不大足了。

而布里斯班要塞雖然老舊,但是這個要塞的選址非常有講究,距離海岸線有二十多公里,可以避免來自海上的攻擊。

如果明軍沒有將大量重炮拉上岸,那麼他們還真可以轟垮布里斯班要塞城牆的大炮……沒有了大炮,要塞攻堅和陸上野戰,恐怕都很難打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