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家火辣辣,店不大,東西新奇又新鮮,那叫火鍋的,聞所未聞的好吃。
大部分人並不知曉這火鍋店同摘星樓的關系,都是因為火鍋新穎加口味奇特而口口相傳開。一時間,京城街頭,倒是很多人都在說這家火鍋店了。
「陶掌櫃,我听人說那邊都排起長隊來了,這火鍋還真有些讓人上頭啊!」魯能調侃道,先前他幫忙跑腿,陶宛娘也給了他一個不錯的紅包,倒也讓他挺滿意的。
「這火鍋有時節性,現在到入夏前,大體生意都會挺好的。」陶宛娘早就想過了,這也是在考驗兒子媳婦,相信自己當掌櫃的了,成長也會很大。
「陶掌櫃,我們酒樓不如也賣這個吧!」開口的是楊連,他可喜歡那火鍋了。
「這不好。」魯能說道,「我們酒樓可不是一般場所,這火鍋一起,整片就那個味了,那我們其他的菜色就不好看了。」
陶宛娘點頭,酒樓的定位在這,跟那火鍋店不一樣。日後倒是可以把火鍋店規模擴大。
「今天我莊子里會拉來一樣新物,紅薯,莊子里的人都吃過了。」陶宛娘說道,上次林壯實來送菜的時候就說起了。
又是新的作物?魯能有些驚訝,又有些期待,上次的土豆同西紅柿,賣的很好。
「莊子里的人吃了感覺如何?」魯能問道,「陶掌櫃不如先透點口風,這能比過土豆嗎?」
土豆跟紅薯,要說共同之處,就是同屬于薯科吧。
「差不多吧!」陶宛娘隨意道,「紅薯更甜一點。」
「甜,甜的東西能做菜嗎?」魯能不由問道,但隨即又道︰「若是本身甜味,可否做糕點?」
「應該可以吧,就看柳月娘的手藝了。」陶宛娘回道,正好看到了林壯實的馬車過來。
「來了,楊松,你帶人一道去把東西搬廚房吧!」
很快,一筐紅薯就呈現在廚房眾人面前,對于這從未見過的東西,一群人都很好奇。
「這塊狀東西看著真不好看啊,陶掌櫃,這要怎麼吃?」余世昭不由問道。
「在莊子里的時候,我烤熟了吃,還真別說,那味道,又軟又甜,現在想想,都流口水。」陶宛娘說道,「而且過了好些天了,吃過的人都沒出什麼事。」
陶宛娘這話,倒是大大鼓舞了廚房里的幾人,吃過的,不會出事的。
「那……這回,你準備怎麼做?」開口的是楊永生。
「你們洗幾個出來,我琢磨琢磨。」陶宛娘也不透底,只隨意說道。
紅薯這東西,熟了就軟,所以做不了造型,不過嘛,陶宛娘已經想了幾個。
先來個紅薯,去皮切條,裹了生粉,下油鍋,一盤紅薯條就出來了。
「來嘗嘗,跟土豆條有啥區別。」
「嗯,甜,糯,倒是沒有土豆條來的脆,但口感也甚好。」唐如月率先拿起品嘗後說道,「這個都無需蘸料,很好吃啊!」
見唐如月嘗了,其他人也就都動了筷子。
陶宛娘那邊,放了兩顆紅薯到火里,又在燒水的火爐里擺上小鍋,隔水蒸了兩塊。
短短一日間,就解鎖了紅薯的好幾個吃法,也讓廚房的人都確定,這東西的確能吃。
很快,摘星樓出了新菜的消息又傳了出去。
拔絲紅薯跟燈影紅薯絲都讓人眼前一亮,也讓石天寶跟嗅到味道的狗一樣興致勃勃上門來了。
「陶掌櫃,首先,你的那些谷子,戶部上下,都非常的認可,等到來年,我們戶部擇良田種下,再看這長勢跟產量,若是穩定,那就慢慢讓老百姓都種起來。」
「然後,土豆嘛,可是時節不對?這回結出的土豆,塊頭又小,根上也沒幾個,下一次,還是等春日種下的好。」
「那西紅柿,倒是不錯,御膳房都種了不少,宮里的貴人們都喜歡吃。來年也可以讓農戶們種一種。」
石天寶先是將陶宛娘的幾味新菜夸了一遍,又笑呵呵地將陶宛娘也捧高。
「陶掌櫃,你可謂是我大越的活菩薩啊,日後當大越不再有饑餓,大家都會想到你。」
「別,菩薩那是要普度眾生的,我可沒那興致。」陶宛娘說道,「來蹭吃的吧,給你兩個紅薯。」
「嘿嘿,陶掌櫃真是明白人,這紅薯,能直接吃嗎?」石天寶臉皮也厚了,笑笑道。
「根據我莊子上的人,加上我自己酒樓的人吃過,差不多兩個紅薯能頂一碗飯了,能吃飽。」陶宛娘回道,「如果真說什麼老百姓吃的,我看種紅薯也不錯。要是我們那個時候有這東西,我倒也不怕災荒了。」
石天寶听陶宛娘這般說,立馬來了興致。
「那……給我兩個紅薯嘗嘗?」
「那就等著吧。」陶宛娘干脆道,選兩個塊大的,管飽!
石天寶吃了紅薯之後,還真的被這口感驚到了,兩個入肚,別的東西也吃不下,想到陶宛娘說的話,他此刻覺得深以為然。
「陶掌櫃,紅薯給我個,我要拿回去同我上峰說說,這東西,值得推廣。」
「石大人這可真是忙的,來年要種的東西可多了。」陶宛娘調侃道,石天寶說這些的時候,眼里有光。
「都是陶掌櫃的功勞,那幽州真的是個好地方,弄得我也想去了,那邊還有沒有這些番邦來的種子?」石天寶說的蠢蠢欲動。
「那就不知道了。」陶宛娘笑的溫柔無害,幽州有沒有她是不知道的,回頭自己再拿出什麼新物種的話,還真該換個地方了。省的朝廷真派人去幽州找外族人要種子去啊!
說到幽州,隔日幽州的信就來了,那邊摘星樓已經快落成,要陶宛娘這邊將京城的菜單跟菜譜送過去了。
「陶掌櫃,我也學夠了,我想回四方城了。」余世昭也開口告辭了。「不過,我能不能把土豆,西紅柿,紅薯的種子都帶回去啊,今年種不了,那來年要趕緊種下。總不能每次到京城來采買這些吧!」
「你說的沒錯,我給你。」陶宛娘很爽快道,朝廷那邊將種植這些的方法掌握之後,也會在民間推行,她沒必要藏著掖著。
就是幽州,讓誰去一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