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章 玉門關和馬場

在所有人走後,許敬宗這才站起來。看向東方,喃喃道︰「郕公啊,我老許這次可將全部身家性命賭在你身上了,希望不要讓我失望啊!」——

遠在玉門的姬松還不知道自己成了某人的救命稻草,此時的他正在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景象!

「大唐西域記有言︰此地下廣上狹,涸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

「當年玄奘大師途經此地,卻不知玉門關在何處,于是詢問胡人向導,于半夜三更到達河邊,遙見玉門關,這才來到這里。據書中記載︰乃斬木為橋,布草填沙,驅馬而過。可見其險要。」

「此地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與尹州相鄰。且傍山帶河,形勢險要。其四周山頂、路口、河口要隘處今仍存古烽燧11座,如苜蓿烽、亂山子七烽等。」

「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薛禮遙望玉門關外,驚嘆道!

姬松也沒想到皇帝會將薛禮給他,要知道這小子在草原上的可有著重要作用。誰知道在路徑敦煌的時候,他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听說是陛下早已傳旨給他,讓他在此地等候與自己匯合。

到了此時,他還能說什麼?

「仁貴,要是敵我異位,你可有辦法在一月內攻破此關?」

一旁的玉門關守將曹欽聞言差點一頭栽倒,幽怨地看著姬松,就想揪住對方的脖子問一句︰當著我這個玉門關守將的面討論如何破關真的好嗎?

但也就是心里想想,萬萬是不敢說出來的。

薛禮听到後有些發愣,當看到先生鼓勵的眼神後,看也不看身邊的曹欽,沉吟片刻道︰「難難難!此關佔據地利,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此關屯兵五千,想要攻破此關,沒有十倍以上的傷亡想都不要想。」

「唯一可做文章的只有糧草,水源,和援軍了!」

「自古都是久守必失,沒有永遠不被攻破的關卡。糧草和水源還好說,我大唐在此地吞有足足夠一萬將士一年吃喝的糧草,水源也不必擔心,此地底下水源也極為豐沛。」

「所以」

「所以,想要攻破此關只有從援軍方面下手了!「

姬松接過話頭感慨道︰「你說的不錯,這世界上就沒有攻不破的關卡。說到底還是要自身強大才行。只要大唐內部不亂,沒人能攻破玉門。但一旦大唐自己亂了,這里就是最先被攻破的地方!」

回頭看向玉門的曹欽,笑道︰「曹將軍可不要生氣才是,本公也就是說說而已!」

曹欽受寵若驚道︰「郕國公嚴重了,薛將軍的話也不無道理。末將在此地也算有些年頭,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正如薛將軍所說,排除其他因素,只要大唐不亂,就算是十倍兵力也別想跨過此地一步。」

說此話時,曹欽一臉傲然,這是他的自信,自信能做到那種地步!

「將軍壯哉!早就听聞將軍治軍嚴謹,這一路走來軍容嚴整,將士們士氣高昂,果然聞名不如見面啊!」姬松笑著贊嘆道。

听到姬松夸贊的話,曹欽頓時有些佘然,躬身道︰「郕國公謬贊了,末將只是做到自己該做的罷了,不得當您如此贊譽!」

姬松聞言滿意地頷首道︰「好一個做到自己該做的,要是人人都像將軍這樣,這天下哪有那麼多事啊!」

看到天色已晚,于是說道︰「走,咱們回去吧,明日本公就要啟程了,你有什麼要求盡管說,只要是常理,本公絕不推辭!」

「此關乃是大唐的西大門,絕不容有半點差池。本公此去安西和大食人較量,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數,這里雖然看似安全,但一旦有事,也必然是首當其沖的地方,你萬萬要驚醒,做好立即作戰的準備!」

「郕公,您」

曹欽大吃一驚,抬頭驚疑地看著姬松。

「好了,本公也就是提醒下你,別緊張!」

呼!

長舒一口氣,他還真擔心出現什麼意外!

「郕公放心,末將定時時驚醒,絕不敢大意!」他保證道。

說完後有些遲疑道︰「要是有可能的話,還請郕公給陛下說說,玉門關現在只有三千將士,有的已經好幾年沒回家了。是不是給末將增添些人手?」

「曹將軍!」

薛禮突然凝重道︰「你過了!」

曹欽慌張道︰「郕公莫怪,末將只是只是」

姬松揮手止住他薛禮,笑道︰「無礙,曹將軍乃是性情中人,再者說了,這里確實有些人少了。以前還好,現在西域眼看要亂了,這里卻不不得不重視下了。」

他沉吟片刻道︰「這樣,本公手書一封,你也寫一份奏章交給本公,倒是一起送去長安。至于陛下和朝廷是否同意,本公不敢保證!」

曹欽聞言大喜,在他看來只要姬松答應上書,這件事基本上就算是成了。誰不知道這位之前在長安就是武英閣的閣首?軍方的頭頭啊。

這件事在人間眼里不過是順手的事。更何況現在陛下可沒撤了這位的官職,也就是說人家根本就有權利對玉門做出調整。

「末將多謝郕公!」

姬松笑著將他扶起,道︰「這有什麼可謝的?都是為大唐效力而已!」

最後看了關外的圓月,笑了笑,就轉身下了城牆

第二日,在號角聲中,姬松帶領四萬余將士走出玉門關。

新征的新兵有三萬余人,但此去西域怎麼可能只帶新兵?這四萬余人中有一萬二千命十六衛將士,都是精挑細選下的精銳。

他們的作用就是帶領新兵盡快適應軍旅生活,以最快的速度讓這些新兵成長起來!

這次他是秘密出的長安,除了少數的人沒人知道此次的主帥就是他。並且在自己出征期間,至少半年時間內,玉門關將徹底封鎖,不會給大食人傳遞任何信息!

雖然做不到萬無一失,但至少可以延緩很多時間,這對他來說足夠了。

此行帶了大量的物資,不但有過冬的棉衣,還有火藥,兵器鎧甲。弩車就帶了足足三百架,而拉弩箭的馬車就有三百輛。

可以說這支軍隊裝備了大唐最堅固的鎧甲,最鋒利的武器。加上馬上要去山丹軍馬場接收的戰馬,簡直武裝到了牙齒!

足足四萬多大軍,除了十六衛的將士有戰馬外,其他新兵也只有不到一萬人有戰馬,而這還是人家自己的。

所以,他在軍馬場至少要接收四萬匹戰馬,要做到一人雙馬的地步。

這要是被其他將軍知道,怕是能氣死。別人要戰馬都是求爺爺告女乃女乃的,他姬松卻想要多少就要多少。簡直人比人氣死人!

之前丹山軍馬場只有不到七萬匹戰馬,不是大唐不想養更多,也是根本養不起!

要知道山丹軍馬場的大馬營草原在北魏拓跋燾時期最高養足足二百萬匹戰馬。

也就是在這幾年大唐不缺糧食了,這才繼續擴大軍馬場。作為太僕的張景順為了養馬更是直接將官署搬到了山丹軍馬場,現在更是吃住都在馬場。

現在據說已經有了近二十萬匹戰馬,足足翻了三倍。

出了玉門關,那就真的走出中原王朝的傳統勢力範圍。不管是地域還是風情都和內地迥然不同。

千里無人煙,也不只是說王朝末年的悲慘,同樣可以說是無人居住的荒野地區。黃沙遍地,戈壁、荒涼、孤寂,這才是西域的真實體現。

也只有在綠洲才有可能出現一絲令人欣慰的綠色。

丹山軍馬場的戰馬不用他親自去取,早在出長安之前,作為後軍都督的程咬金就已經先行一步接收戰馬,此時應該就在前方等待回合。

丹山軍馬場在北,從玉門關出關,共有三天道路,北上車師,西去樓蘭古國,南下鄯善。而與程咬金約定的地方就是車師國地界。

當然了,現在的鄯善國早已名存實亡,現任國主早已在長安享受生活了。作為大唐的屬國,為了子民的幸福生活,鄯善國王已經將國家治理全權交給了大唐治理。

至于是不是心甘情願的?

呵呵!這重要嗎?

三日後,當看到眼前一望無際的戰馬時,就算是姬松也感到了震撼。戰馬的嘶鳴聲,呼嘯的西風,藍天白雲下的壯觀場面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踏踏~

一陣馬蹄聲響起,只見一隊人馬從前方疾馳而來!

「吁~」

須發皆白的程咬金此時卻顯得意氣風發,長久的安逸並沒有抹去他身上的鐵血。或許午夜夢回之時,早已在夢中夢到過無數次在戰場上策馬崩騰的畫面,現在終于實現了。

「子毅,老夫來接你了!」

姬松被抬下馬車,看著疾步走來的程咬金抱拳笑道︰「您一路辛苦了!」

程咬金揮了揮手,毫不在意道︰「什麼辛苦不辛苦的?老夫早在長安待膩歪了。一個個蠅營狗苟的,看著心煩!」

說完看向數萬大軍,哈哈大笑道︰「還是軍中好啊,誰要是不听話老子揍他都沒人敢亂嚼舌頭。」

「走,老夫帶你看看咱們的戰馬,他娘的,現在的大唐太他娘的富有了。你是沒見到,那馬場的戰馬一眼望去簡直無邊無際,听說都快三十萬匹了,每年至少可以為大唐提供六萬匹以上的合格戰馬。」

「想當年我們打的那是什麼仗?你還好一點,至少在你進入軍中的時候,大唐已經大部穩定了。但也沒好哪去,你也是知道的,那時候的騎兵才多少人?」

說著說著,程咬金就低落了下來。眼楮微紅道︰「要是那時候有現在的裝備和戰馬,那些老兄弟也不會拿人命去填了,可惜了」

姬松聞言安慰道︰「話也不能這麼說,沒有先輩們的付出,哪有我們現在?就是因為他們在艱苦條件下打勝仗,才有我們此時的安穩。」

「沒有安穩的環境,哪有現在的軍馬場?」

程咬金抬頭望天,喃喃道︰「你說的不錯,我相信他們並不會後悔的!」

姬松看到他的樣子也沒有再說什麼,很快,幾人就來到戰馬聚集處。

「下官張景順拜見大帥!」

姬松為征西軍統帥,被稱之為大帥也無不可!

「不必多禮,太僕在此為大唐育樣戰馬無數,可謂勞苦功高,陛下臨行之前還告訴本公要好好替他謝謝你才是。」

姬松說完張景順早已不能自己,自己為了培養戰馬,多少個日日夜夜在這馬場中度過?安逸的長安待的時間連馬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別人都說自己是馬倌,朝堂上的文官瞧不起自己。誰讓自己出身低呢?要不是當今陛下知遇之恩,自己哪有現在的風光?

之前大唐到處缺糧食,就連畜生吃的糟糠都是能救命的好東西,根本不可能大量培育戰馬。每年都是朝廷省吃儉用下來的物資培育戰馬。

但現在不同了,大唐不缺糧食啦。關東的糧倉一個接著一個建,長安的糧食都有些泛濫了。要不是朝廷的糧價保護政令,怕是早已跌的抵掉兒了。

現在馬場的馬吃的什麼?

每日三斤精料,再加一個雞蛋,這哪里是在養馬?分明就是在養祖宗啊!

不過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不但戰馬更加健壯,就連培育出的新品種都有了較大的突破。他相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培育出獨一無二的戰馬來。

「來人,將本公從長安帶來的東西交給張太僕!」

就在張太僕暢想之時,姬松派人帶來三輛馬車。

拍了拍馬車,笑道︰「這里面是陛下對你和馬場眾多官員和馬夫的賞賜,或許區區錢財並不能彌補之前的虧欠,但這也是朝廷和陛下的一點心意,你萬萬不可推辭!」

不等張景順說什麼,姬松直接道︰「就算不為自己著想,那也要為你的屬下和家人們想想啊。他們跟隨你在這里一待就是十多年,或許你們不在乎,但朝廷卻不能不在乎。朝廷不能對功臣這樣,也不該這樣。」

「既然付出了,那就要有回報,雖然這個回報有點晚」

「不晚,不晚,一點都不晚!」

張景順紅著眼楮,朝東方深深一禮,哽咽道︰「臣,替馬場眾人多謝陛下恩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