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 不負期望!

自家兒子打人的事姬松當然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以為意。別看他年紀還小,但一般成年男子還真不一定是他對手。

這小子從小就喜歡練武,有股子狠勁,也吃得了苦,自己這身武藝算是有了著落。

澤兒卻喜歡讀書,練武只是順便, 不過還不錯,自保足以。

等全場安靜下來,眾人復雜地看著長身而立的姬松。

沒人會認為姬松是在作秀,不管是司農寺還是之後的宣州為政,都足以說明姬松的主張。

這是他第一次公開,且旗幟鮮明地表態自己的政治主張。

可以說, 從此刻開始,他正式走向了前台, 要與這個時代的名臣武將同台較技,至于誰能技高一籌,只能看今後了。

「為人師者,子毅甚為慚愧!」他繼續說道。

「何也?除此書院之錢財,姬松有何貢獻與書院?」

面對眾人的不解,他說道︰「有人說開創格物學?也有人說算學?更有人認為制度?」

「不不不,這些都是枝系末節,不足為道!」

「格物乃先賢之學,本人不過是歸納總結罷了。算學有書院的‘瘋先生’,姬松何足道哉!」

「至于制度,有書院眾多先生集思廣益,姬松不過查漏補缺,一裱糊匠而已,何以稱道?」

李世民聞言對一旁的魏征,房杜幾人說道︰「這小子怎麼了?別人巴不得的名聲,他卻棄之如敝履, 奇哉怪也!」

魏征眯著眼楮說道︰「有人說人生在世, 無非名利二字,但總有那麼些人卻避之如虎。名仕之名,姬松當之無愧,當之無愧啊!」

「子毅擁有家財萬貫,除喜愛美食美玉之外,每日也不過平常衣著,吃飯也是家常飯食。」

「雖然產業之多,大唐少有人及,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海船和書院上。听說在外面還欠了不少。」

「如此之人,臣自愧不如!」

房玄齡除了感慨之外還能說什麼?別人有錢富貴之後就想著享受,但姬松呢,卻整日忙著一些別人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

但事後證明,人家才是對的。

錢財現在看來,不過是他用來實現自身報復的工具。

「這小子從來都是如此,總說自己勞累命,這輩子是別想享福了。他說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混吃等死,但現在卻總是有人在背後推著他往前走。就是想停下來都不可得了。」

「還說等年紀再大些就告老還鄉,就在書院教教學生,此生別無他求了。」

李綱的話讓眾人一愣,李世民更是臉都黑了。

這是在說誰?是誰在背後推著他?

這小子在含沙射影說朕啊,簡直豈有此理!但想到這小子愁眉苦臉的模樣他就一陣開懷!

年紀輕輕有著治國安邦之才,卻總是想著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架鷹走狗,當個紈褲子弟。

這怎麼能行?還是先出來好好發光發熱的好,不然有才之人都是這樣,難道朕要靠一幫子庸才治國不成?

沒這個道理啊!

「算了,這小子就是屬驢的,牽著不走,打著倒退。要不是朕時常鞭策者,還不知道怎麼憊懶呢!這次之後,玄齡,你帶著他好好把大唐律梳理梳理。現在有些刑法確實不適合了,該改的就改,大唐就要有大唐的氣象。」

「這小子對刑法上有很多獨到見解,在宣州這些年就做的不錯,馬周都上疏說,宣州在他的治理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就是女子孤身一人走上百里地都安全無虞,可見治理百姓不能光憑著嚴刑峻法。」

房玄齡听到皇帝的話,就撫須笑道︰「那行,臣已經老了,是該給年輕人一些機會了。」

「哈哈哈,玄齡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何必言老?我們君臣應當攜手將大唐治理的遠邁前朝才是,此時才到哪啊!」

听到皇帝如此說,大家都笑了起來。

「好了,接著看這小子還有什麼驚世之言,朕現在越來越期待了。」李世民笑著說道。

此時場下氣氛達到了頂峰,眾位學生高聲吶喊,對姬松更是崇拜不已!

面對姬松的謙虛,眾人不以為意,此言更是加深了對姬松的好感。做了那麼多事卻不驕不躁,不將功勞攬在自己懷里,品德方面是沒的說的。

「先前說了為人師者的道理,那麼接下來就是作為先生,作為老師對學生,也就是你們的要求了。」姬松笑著說道。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他就高聲道︰「大唐之責任不在我,不在朝堂諸位賢臣,更不在他人,而在諸位少年!」

「故,制出將來之少年大唐者,則大唐少年之責任也。彼吾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

「大唐如稱霸宇內,主盟世界,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眾人熱血沸騰,什麼時候有人將他們少年說的如此重要?大唐的責任在少年,少年指的是誰?

是他們啊!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大唐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大唐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好!先生之言,我等必將謹記,使我大唐而為老大也!」有學生激動的難以自持,站起來說道。

狄仁杰听著姬松的話,早已不能自已,大聲朝老爹喊道︰「孩兒一定要拜姬先生為師,一定要。」

狄知遜聞言搖頭苦笑,好畤侯太能煽動人心了。不說自家兒子和那些學生,就是他們這些官場上的老油條都被煽動的心潮澎湃,更遑論其他了。

「這小子」

李世民搖頭苦笑道︰「難道我們都老了嗎?大唐之責任不在我們,而在大唐之少年。是啊,這些年輕的學生才是大唐的未來啊!」

他回頭對身旁的李承乾說道︰「看看,听听。你的朋友在為你搖旗吶喊,你要是讓他們失望了,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今後除了編撰大典之事,多來書院,這里有著大唐最好,最聰慧的少年。不出意外,這里面很多人都是你將來的班底。」

「多看,多觀察!那些人能用,那些人壓者用,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李承乾看了還在台下的姬松,心中充滿了力量,笑著回道︰「兒臣明白,必定不負父皇期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