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5章 措手不及

第二天天亮了,每個房間都傳來了動靜。

卻只有劉氏的屋子,靜悄悄地,沒有一絲聲響。

一開始,大家伙兒還以為劉氏是打算多睡一會兒,可是直到吃早飯的時候,劉氏還是沒有出現,這就有些不尋常了。

大家伙兒吃完了早飯,男人們都扛著鋤頭下了地,女人和孩子們還得拾掇了廚房,喂豬喂雞洗衣做飯什麼的,騰出空了才能去地里。

見劉氏竟然到了這個時辰還沒出來吃飯,周氏不禁皺了皺眉,隨口打發了滿臉譏誚的孫氏,去劉氏屋里頭看看。

孫氏爽快地應下了——能有個當面對著劉氏冷嘲熱諷的機會,孫氏怎麼可能會錯過?

就算周氏不喊她,她也會主動沖上去的。

可是走到劉氏房門口,孫氏就發現有些不對勁了。

這門怎麼是半開著的呢?

孫氏進了屋,就看到地上一道長長的血痕,哩哩啦啦一直連到炕頭。

炕頭上躺著的劉氏,臉色青白,雙眼緊閉,身上連被子也沒有蓋,身下那條厚厚的褥子,卻浸透了血跡,紅里帶著紫黑。

孫氏嚇得一聲尖叫,驚得整個老夏家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旁人听到這一嗓子,都放下手頭的事,急急忙忙地沖了過來,還沒等到劉氏的屋里,就看到孫氏連滾帶爬地跑了出來︰「哎呀,大嫂、大嫂她出事了!大嫂好像死了!」

周氏忍不住呵斥了孫氏一句︰「你瞎咧咧啥?大早晨的,也不嫌晦氣!這樣的話,也是隨便說的?」

孫氏見了周氏,頓時比見了夏有貴還親,連哭帶嚎地撲了過去,牢牢地抱住了周氏的腿︰「哎呀,娘,娘,可嚇死我了!嚇得我差點一口氣沒上來!大嫂怕是死得透透的了!不但咽氣了,身子都涼了!」

孫氏的話,讓周氏大驚失色,眾人也都被嚇到了,一時間顧不得思量,七嘴八舌,什麼話都沖口而出︰

「此話當真?」「你快起來!地上涼!」「大嫂這是得了什麼急癥了麼?」「別擋著路,咱們趕緊去看看,若是還有脈搏,說不定還能救回來呢!」

正亂七八糟地,孫氏突然一眼瞥見地上的血跡,「啊呀」一聲蹦了起來︰「娘,娘,你看,你快看!」

周氏和眾人都沖著孫氏指著的地方看了過去,就看到一灘已經變了顏色的血跡。

再往四面八方看一看,就見那血跡是從茅房那邊過來的,連成了斷斷續續的一條線,越靠近門口這邊,血跡越多。

這是怎麼回事?

大家心里頭,都忍不住開始犯滴咕了。

面面相覷了一陣,周氏開口,讓孩子們都留下,挺直了腰桿,自己打頭,要帶著媳婦們進去看看劉氏屋里的情形。

人多,膽氣就壯。更何況還要周氏頂在頭里。

大家伙兒互相壯膽,你推推我,我扯扯你,一起呼啦啦涌進了劉氏的門。

只孫氏卻死活不願意再進去了。

她之前還上手模了模劉氏的脈搏呢,脖子上和手腕上都模了,結果模到一手冷冰冰的,可把她嚇掉了半條命。

這會兒見眾人都要進去,孫氏連周氏的大腿都撒開了,一個人躲在了眾人身後。既不敢進劉氏的屋子,也不敢走遠。

這麼看起來,倒是有幾分可憐巴巴的。

周氏顧不上孫氏這一頭,她看著地上的血跡和炕上的劉氏,忍不住有些頭疼。

這大兒媳婦兒,雖然總是喜歡說這里疼那里疼的,但其實身子骨挺結實,自己暗中觀察過,她不像是這麼脆的人哪!

周氏想了想,到底還是讓還算鎮定的吳氏去請了郎中,又讓程氏去田里把夏老爺子和幾個兒孫喊回來。

這麼大的事兒,不能不讓家里人知道。

吳氏帶著郎中回來的時候,夏老爺子他們已經到家了,此時一個個都愁眉苦臉的。

劉氏去得突然,也有些蹊蹺,眾人心里難免都有些郁悶。

雖說現在不逢年不過節的,還算是個平常的日子。但劉氏的歲數也不大啊!

大家伙兒忍不住有幾分隱隱約約的不祥預感,總覺得家里這事情,一茬接著一茬,幾乎就沒斷過,該不會是流年不利吧?

自打過了年,到現在,這都遇上了多少事兒了?

周氏已經打發了老二夏有貴出門,去鎮上夏有財家里,跟夏有財捎了信兒。夏有貴出門的時候,恰好遇見吳氏帶著郎中進門。

兩下里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夏有貴就匆匆地走了。

這回的事兒有點大,劉氏的狀況,又是孫氏第一個發現的……夏有貴一路上很是犯愁,要怎麼跟大哥說,才不會被大哥記恨呢?

郎中來了之後,見了劉氏的狀況,只看了一眼,就搖了搖頭︰

「節哀順變吧!看這狀況,應該是昨天夜里就去了。」

這郎中也是個嘴快的,轉身要走的時候,還忍不住對著請他來的吳氏吐槽了兩句︰

「我這兩下子,本來就不咋高明,承蒙大家伙兒不嫌棄,也就能對付對付,將就將就,治個頭疼腦熱什麼的。這家伙這身子都涼透了,還來找我,你們也太看得起我了!」

吳氏苦笑著把郎中送了出去。

接下來,就得等大房的消息了。

劉氏畢竟是在老宅出的事兒,不管她是遭遇了什麼意外也好,還是突發疾病也好,大房都是有理由怪罪老宅的。

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老兩口兒也確實沒有對劉氏做什麼。

夏有財再怎麼怪罪,也怪不到老兩口兒身上來。

那麼,承受大房的怨恨與怒火的,不就只剩下他們這些兄弟了?

別的不說,劉氏這一去,夏大郎的科考就得耽誤了。

而金花再嫁的事兒,也得暫且放一放。

大楚朝的規矩,父母喪亡,兒女得守孝三年。這三年期間,不能嫁娶、不能考科舉進學、不能赴宴游樂、飲酒食肉。

當然了,這種規矩,主要還是針對王公貴族、官宦人家,還有那些有志科舉做官的讀書人的。

對莊戶人家而言,守孝的規矩,其實遠沒有這般苛刻。

可誰讓夏大郎偏偏是讀書人呢?

劉氏去得這般突然,著實是打了大房一個措手不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