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太棒了。」凌良君激動的說道。
這個時候現場的工程師已經把牽引器安裝好了。
一名叫做農星河的說道︰「賴總好,凌工,牽引器已經安裝好了。」
「所有人離開現場撤退到安全區域。」凌良君拿起擴音器對著眾人說道。
在听到凌良君的號令後現場的人員撤退到紅線以外。
「賴哥,這第一撞由你來。」凌良君看向賴平笑道。
「好啊。」賴平說著便走到控制台前面。
他扭動控制台的鑰匙後,控制按鍵亮起紅光,賴平按下控制按鍵。
固定在牽引器上的汽車以64公里的時速往純鋼制作的障礙物飛去。
僅僅只是一眨眼的時間。
「彭~」
汽車車頭徹底撞爛,安全氣囊成功彈出。
這麼一撞就要耗費掉幾萬塊錢,這次測試只是測試安全氣囊而已。
為什麼要以64公里的時速去測試撞擊?
因為超過64公里時踫撞潰縮吸能區域和安全氣囊以及安全帶等會接近于失效。
當踫撞速度增加時,釋放的能量也會增加。一部分能量會被人體「吸收」。然而,人體只能承受有限的外力。
當外力的量超過物理閾值時,就會發生嚴重或致命的傷害。
因此,防止超速或者將速度控制在一定的限值內飾最好的解決方法,速度變化對道路安全的影響與踫撞中釋放的動能變化直接相關。
歐盟內部甚至推出了一套公式來描述速度變化對受傷幾率的影響︰以A2為速度變更後的受傷事故數,A1作為之前的受傷事故數量;v1為變化前的平均速度,v2為變化後的平均速度。可以發現速度直接影響受傷幾率。
這個時候賴平扭動控制台上的鑰匙把測試器關掉,凌良君和賴平以及一行工作人員走向撞擊測試點。
凌良君對著身後幾名工程師說道︰「把攝像機開起來。」
幾名工程師舉起攝像機進行現場畫面記錄,這些記錄以後都是作為汽車審核記錄的。
「檢查撞擊情況。」凌良君再次說道。
這個時候幾名工程師走向已經撞壞汽車,拿著攝像機的工程師緊跟其後。
「車門可以正常打開。」農星河拉開車門說道。
因為車速不快車輛損壞程度並不是很大,所以車門還是可以正常打開的。
農星河打開車門後對車輛上的假人進行檢測。
這個假人可不是什麼便宜貨,一個假人就要幾千塊錢軟妹幣,這種假人是專門測試撞擊用的。
「假人 椎沒有問題,身體沒有明顯損傷」農星河巴拉巴拉的介紹假人的情況。
總的來說假人的整體狀況還算良好,車輛基礎撞擊測試算是過關了,其他人開始匯報車輛撞擊情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車輛只有車頭損傷而已。
在記錄好所有情況後凌良君說道︰「把車拉走進行下一個級的測試。」
半個小時後。
一輛新的汽車被安裝在牽引器上面。
隨著賴平按下按鈕車輛以80公里的時速撞到障礙物上面。
汽車車頭徹底凹陷進去,從車輛撞擊情況來看,兩人已經感覺到失敗了。
當幾人走過去拆下車門的時候,看到假人被卡在里面,雙腿已經被車內構造卡死,就算把人救出來雙腿也廢掉了。
這說明車頭構架需要重新設計才行。
「看來是我忽略掉前車艙在失去引擎後的原因。」凌良君看著眼前一幕嘆氣道。
電動車沒有了引擎車艙變成了前備箱,他忽略了引擎也可以承受一定沖擊力,汽車在失去引擎後車頭需要承受更大的沖擊力。
這也就導致90公里時速撞擊導致車內構架內凹。
「可以在前車廂增加兩個吸能盒。」賴平拍拍他的肩膀說道。
「嗯,等檢查完地盤情況後我就去改圖紙。」凌良君點頭道。
雖然這一次測試失敗證明他的設計有誤,但是凌良君並沒有因此而喪氣,這樣的測試他們在保時捷做過無數次,經過他手撞擊的車輛沒有一千也有九百。
除了撞擊測試以外,還要做碾壓測試,測試車頂的抗壓能力。
車頂抗壓測試是為了保障車輛翻車的時候,還有遭遇重物砸到的時候,是否能保障乘車人員的安全,這是一項非常耗車的設計。
一輛車想要安全上市測壞個三四十台車都是正常的。
要知道這個數量還是建立在有數據基礎情況下進行測試的,像他們這種沒有任何數據的情況下最少也要測試個一兩百台。
好在電動車的制造成本不是很高,一輛電動車制造成本也十來萬,這點錢對于麒麟集團來說只是個小數。
況且裝機試驗收集回來的數據以後是用得到的。
有了這些數據以後可以大大減少以後撞擊測試,因為這些數據可以為他們打下良好的設計基礎。
「你先忙我去看看其他部門的情況。」賴平說完便轉身離開。
電動汽車的主要部件包括車架、電機、電池和控制器還有控制系統,如今電車和電機都已經搞定了,現在就只差控制器還有控制系統了
賴平離開撞擊實驗室後來到隔壁汽車實驗室的二樓。
一輛沒有外殼的汽車放在實驗室的中央,系統工程師們正在敲擊鍵盤,目前他們正在測試系統對MCU芯片的數據聯通。
MUC又叫做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或者單片機,是把中央處理器的頻率與規格做適當縮減,並將內存、計數器、USB、A/D轉換、UART、PLC、DMA等周邊接口,甚至LCD驅動電路都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
諸如手機、PC外圍、遙控器,至汽車電子、工業上的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見到MCU的身影。
目前使用的MCU芯片來自瑞薩、英飛凌、恩智浦這三個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