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三章 路德維希的身世。

到了60年代初,克虜伯集團的鋼產量一度達到了戰前的兩倍,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十二家企業之一。

然而,順風順水的第四代繼承人,卻突然做出了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把家族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去代管,自己專心享受生活,醉心于攝影、跑車和帆船運動。

這在現在看來還算是比較正常的事兒,但擱到半個多世紀前,則屬于非常超前的理念——請一個「外人」管理企業而不是自己的兒子或者弟弟妹妹,這幾乎就等于完全放棄了家族幾代人積累的產業和克虜伯的「榮耀」!

到了1967年,隨著富人開始被征收高額遺產稅,第四代繼承人趕緊拿自己名下的資產組建了一個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基金。同年,第四代繼承人去世。

他的獨子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是個「廢柴青年」,他本該是第五代繼承人,但在得到每年200萬馬克的年金後,痛快的宣布放棄了克虜伯的繼承權。

因1943年的「克虜伯家族繼承法」仍然有效,他甚至連「克虜伯」的姓氏也舍掉了,換成了姥爺「入贅」前的姓,改叫阿爾弗雷德•馮•博倫.哈爾巴赫。

1986年,一生酗酒負債累累的阿爾弗雷德•馮•博倫.哈爾巴赫死于癌癥,他在婚姻中沒能留下任何子女。

克虜伯家族似乎自此徹底落下帷幕。

你們今天看到的克虜伯集團是1999年,克虜伯公司與蒂森公司合並為蒂森克虜伯集團,屬于一個完全的現代企業,跟曾經的「帝國戰車克虜伯」,早已經沒什麼太大瓜葛了。

但是古斯塔夫和貝爾塔夫婦有著五個兒子,第五代繼承人去世可不代表克虜伯家族的滅亡。

世界在飛速地發展,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在50年代末期,新尹甸計劃成立,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兒童雲集此地,接受社會化撫養,其中就包括路德維希——當時他還不叫阿爾弗雷德這個名字。

在貫穿整個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死亡蕭條中,藍羽一行人憑借自己的天才智商在股票,期貨市場上攪風攪雨。在死亡蕭條前夜,他們憑借各自的資產向銀行借債拿到一筆可觀的資金(能送孩子參加新尹甸計劃的家庭怎麼可能窮)。

然後以大手筆介入期貨市場,是黃金、白銀、煤炭、鋼鐵、銅、鋅、糧食等大宗物資的做多者,又是各國國債、貨幣、股票、地產指數的做空者。

通過這筆資本運營得來的龐大財富,他們看中了瀕臨破產的蒂森克虜伯,憑借路德維希的特殊身份使得克虜伯繼承法重新生效!

帝國戰車第四次開始了運作了,為了一群人共同的理想而戰。矛頭指向了公司——公司是一個代指,代指那些寄生在文明軀體上的吸血鬼。公司的部門以時區代指。

比如說,白宮身後的財團,實際掌控財團的共濟會,那是公司的西四部。再比如說,一群拼命在紅色戰士們身上嗡嗡叫的蒼蠅,那是東八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