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6章 宋公明尋路逃遁 高太尉安穩保身

宋江不會傻乎乎的真去見柴進,二龍山的人也不會讓他去。

日子就這麼不聲不響的過了四五天。梁山根本就沒有攻山的意思,擺出一副,你不下來,我們就在你二龍山下過年的架勢。

那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每日被秦明吵得頭大如斗。他想領兵去抓幾個梁山頭領,好換回鎮三山黃信。可慕容彥達根本就覺得這是異想天開。那高太尉領著那麼多人馬,現在都不知道生死,你再出去,萬一有個好歹,自己這青州城不也就和紙糊得一般了?

老爺沒怪你損兵折將之事,就已經夠心軟了。為了一個黃信,冒這般風險,可是不值!

可梁山中軍大帳內,卻是一片喜悅祥和!

柴進收到了東平府被吳用攻破的消息,更有朱貴送來的準確數據,俘虜加上投誠的官兵多達三萬五千人,更有數地百姓投山之人兩萬多。

而繳獲的糧草軍器,更是把梁山上幾座大倉堆滿了後還放不下。朱貴正等著柴進下令是否送還百姓。

「命朱武帶著關勝、丘岳他們幾個將領,下山還糧!」柴進緩緩道。

李助聞言笑道︰「哥哥這是要刺激刺激他們了!」

「這些人不讓他們多被百姓罵幾句,不知人間苦楚!」

眾人笑鬧一陣,見馬靈笑眯眯的闖進來,拱手道︰「在西邊三十里,有兄弟發現了那青面獸楊志。」

「小弟去抓他回來!」滕戣起身道。

這天大的功勞被這楊志給劫了,自家兄弟還受了他一箭,心頭總是不爽利。

柴進搖頭道︰「這高俅肯定已經回了東京,再去抓那楊志也就沒太多意義了,何況他隨便貓在哪個山里,咱們也很難尋到他,暫且罷了吧。」

回頭問滕戡道︰「兄弟可還記恨那楊志?」

滕戡大概猜出了柴進意思,搖頭道︰「不是恨不恨的事,就是有些憋屈!」

「哈哈!」柴進笑道︰「這楊志如那關勝一般,頭上頂著祖先榮光,舍不得那官衣還是可以理解的。何況他完全是受那宋江指使行事,咱們有氣,自然要找這正主出。」

「若是這宋江投降,大官人如何安置?」王進問道。

「他不會降,而我也不需要他一個表里不一的人在山上。」柴進看著李助道︰「只是他畢竟與山寨諸多頭領有恩,殺他卻是顯得不仗義了。」

李助點頭會意,這是要殺,卻不能死在咱們手里了。

……

「哥哥,咱們發現一條小道,可以下山。」

燕順忽然過來說知的喜訊,讓寶珠寺的宋江等人,皆是一喜。

「山下可有埋伏?」宋江急切的問。

燕順搖頭道︰「已經派了心月復兄弟下山模過了,並未發現梁山的人。只是山道崎嶇,除了人能過,別的馬匹錢糧怕是一點也帶不走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能與眾兄弟躲過這一難,等將來咱們東山再起,定尋那柴進報今日之仇!」宋江起身道︰「事不宜遲,咱們收拾些能帶的物事,抓緊下山。」

「咱們去往何處安身?」

「白虎山有一對孔家兄弟,是我徒弟,甚是義氣,咱們去那落腳。」

眾人見他早有安排,也放下心來,只有花榮道︰「咱們若是都走了,怕是很容易被梁山察覺啊。到時候咱們又無馬匹,很容易被他們追上。」

他一說完,堂上一片寂靜。誰留下?

宋江眼楮掃過眾人,皆是不想做這倒霉蛋。可宋江要的是願意留下,而且絕不會出賣自己行蹤的人。

心頭尋思,李逵雖然忠心,可太魯莽,若是自己一走,不到一個時辰他肯定下山拼命去了。

而王英、李忠、施恩這些人可真不夠讓自己放心的,說不定前腳一走,後腳人家已經打開寨門,迎接柴進上山了。

花榮倒是最靠譜,可這是自己最信得過的人,哪里舍得把他丟下?

正自左右為難,卻見角落里,躲著江州那幾個漢子。不禁一喜,連忙思索如何開口。

過了片刻,忽然眼楮一紅,大哭起來!

「哥哥為何如此?」花榮大驚道。

「都是小可一時沖動,想救下高太尉替眾位兄弟謀個清白之身,可如今卻反而要害得大家顛沛流離。我心中何安?」

扯著嗓子,一把鼻涕一把淚,直把幾個大漢子哭得心頭難受。

「各位兄弟先走吧,此事由我宋江而起,自然由我一人承擔。你們盡管去那白虎山,孔明孔亮皆會善待大家,我留在此地,給大家多多拖上一段時日。」

花榮急道︰「哥哥是咱們的主心骨,怎麼能少了您,小弟願意留下。」

燕順也道︰「小弟留下!」

此時的李俊,心中甚是復雜。可他卻是常年販私鹽的,走南闖北素有見識,哪里能看不出宋江這是在等自己說話?

想自己武藝不如光榮、楊志。關系又沒李逵張順等人與宋江那般要好。而平時也不愛與王英這些人交際,關系不冷不熱的。

忽然搖頭起身,大喝一聲,「我留下!」

……

高太尉被楊志送進興仁府,千恩萬謝的送別了這個楊無敵的後人,並保證將來一定替二龍山保一份前程。

可等興仁府派兵將他送回東京城,高太尉已經將這些忘得一干二淨。

他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讓皇帝消氣。山東兵敗的消息早就傳入京城,總要尋些辦法才行。

顧不得休息,連夜拿出收藏珍寶,趕到蔡京府上,商討對策。

在太師府邸深談了一夜,方寫好奏疏遞了上去。

第二日的朝堂,有些看不慣高俅的人,平日不敢說話,可這次卻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時機。

趙佶也恨這高俅不爭氣,那田虎稱王,咱們都沒管,听了你和童貫的建議先取梁山。可如今柴進越發勢大,而田虎也是日漸猖狂。真有想讓他一死以謝天下的意思。

可要真殺,又如何舍得啊!

看著殿中頭都磕破了的高俅,直罵道︰「數萬大軍,居然滅不了那一窪草寇,更是損兵折將不知凡幾,高俅,你可知罪?」

「微臣深知罪無可恕,願一死以報君恩。」見他居然不為自己辯解一句,堂上眾大臣也是一驚。

這可不是你高潑皮的作風啊。

只見童貫出列道︰「官家容稟,高太尉雖敗,卻非戰之過,還請陛下明查!」

「童樞密,說明白些。」

「微臣收得密報,那梁山早就收買了東昌府和蒲東軍的將領,讓其在大軍之中作為內應,方有此敗!」

趙佶大怒道︰「可有實證?」

「那大名府都監聞達,乃地方禁軍將領,如今已經在來東京的路上,到時候他願上殿面聖,直訴那關勝和張清的罪過。」童貫拱手道︰「更有禁軍指揮使黨世英,親見蒲東軍郝思文聯手宣贊,將他的親弟弟黨世雄殺死,並放起大火,為賊內應。此事軍中尚有數千士卒可做明證!」

「這群狗賊!」趙佶听說是自己派去的官兵造反,心頭可比被梁山大軍打敗要憤怒得多。畢竟敵人強大,遠沒有自己身邊人靠不住,來的嚇人。

回頭看向蔡京。

蔡太師忙出身,道︰「此事關系到國家社稷,絕不能姑息,微臣建議先查明兵敗緣由,官家再做定奪不遲。」

微微看了眼高俅,接著道︰「可不管如何,高太尉兵敗卻也不可不罰,微臣建議先罰俸一年,待查清若是他指揮失當,官家再來處置他兵敗之罪。」

趙佶聞言,點頭道︰「好!就依太師之言。」

蔡京看了眼殿中一臉憤憤不平的高俅死敵宿元景。

接著道︰「為妨公正,微臣建議由宿太尉來查明此事!」

誰都知道這二人一向不對付,突然被蔡京點名,這一群嚷著要制裁高俅的人,也不好再發聲。只是心頭多了許多疑惑。

看來只有等先查個明白,再說了!

可他們又怎麼查得明白。高俅這些事,本來又沒說太多假話,如今幾千逃回來的官兵皆是人證,反而把高太尉的罪責降到了最低。

因為誰都知道,若是幾萬大軍中,真有差不多三成人馬,居然是別人的內應。這種仗,換成誰都得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