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謙哥的朋友圈地位

劉華是娛樂圈名副其實的熟面孔,卻沒有幾個人能喊出他姓名的萬金油似的演員。

他因出演《瘋狂的石頭》里的道哥而被熟知,但圈外人不知道的是,是劉清山在這部影片開拍前堅持啟用了他。

在此之前能被稱之為這個圈子里的萬金油,可不是貶義詞,而是有老戲骨的演技,卻沒有光鮮的商業價值。

這是由于他年紀超標,天生的痞子相,以及油性十足的交際方式有很大關系。

殊不知劉清山最看重的反而是他的為人處世,也通過這一年的對他的使用,證實了八面玲瓏的與人交往背後的真誠。

按照劉華自己的解釋就是,他雖出身在東北,卻成長于京都的胡同里,心理上的早熟跟油滑跟這樣的成長環境極其的類似。

真正的老京都胡同里長大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生活狀態,三代住20平米,距天安門2公里,卻大多靠退休金生活,直言幾輩子買不起樓。

這類人打小兒???????????????就幽默,不了解那里爺們兒的人,都覺得很多時候,說話都特沒溜兒,逮誰跟誰逗悶子,扯閑篇兒,就算遇著個不認識的人,也能胡扯幾句。

事實上,這種貧,指的是幽默風趣,為人熱情,並不是某些人所說的那種不著調,嘴上沒個把門的。

要知道,跟胡同爺們兒聊天,永遠不用擔心這話掉在地上,因為甭管你說什麼,人家都能接得住。

不能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只要在自個兒的能力範疇之內,天南海北,聊一宿您都不會覺得煩。

心情不好了,找京都爺們兒聊一會兒,立馬就能讓您樂得合不攏嘴。

再就是「懶」,這里說的「懶」並不是上班兒偷懶,更不是天天跟被窩里癱的,而是一種生活哲學,或者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打小兒在胡同里長大的京都爺們兒,大都是隨遇而安的性格。

甭看京都城現如今的生活節奏很快,但在這里土生土長的爺們兒都有自個兒的節奏,不驕不躁活出了自個兒的態度,對自個兒喜歡的事兒,半點兒都容不得含糊。

對喜歡的人就更甭提了,從未怠慢過,之所以說京都爺們兒懶,是在沒事兒的時候,自個兒一個人,慢慢悠悠的生活。

劉華其實就是最典型的此類性格,享受身邊兒所有的一切,別人的生活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威脅,自個兒過自個兒的,兩不相干。

除了需要出演某個角色了,不會迎合任何人,外面什麼樣,回到家就什麼樣兒,從不在外面裝大爺,回家裝孫子。

而且他還特別的實在,朋友如果遇到急事兒了,甭管是需要借錢還是需要幫忙兒,二話不說,一個電話就到。

就算自個兒周轉不開了,兄dei的忙也得幫,不過前提條件是關系得好,能被他稱之為兄弟的人,人品各方面一般都差不了。

可娛樂圈是種什麼存在?極度的階級化,逢高踩地現象嚴重,勾心斗角無處不在,名利膨脹後的各種肆意妄為。

像劉華這樣的人,在這個不健康發展的生態壞境之下,就勢必不可能受到資本青睞。

基本的生計問題都難以保證,又何談依著自己的性子很好地生存下去。

但自從被劉清山看重後,他現在的情況大為好轉,不僅不再需要他為了討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到處去求人了,也能夠有正常的京都人心態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尤其是最後一點,幾乎對他而言是致命的,京都爺們兒的內心驕傲,是他們認為最不可失去的東西,也是一種支撐著活下去的尊嚴。

就在今天,劉清山不僅給了他首次主演的機會,還給了他在劇組里更大的話語權。

于是這個看上去糙燥油滑的四旬漢子,首先的反應就是感動到幾乎垂淚。

但他是絕不可能在人前流露出來的,哪怕是面對著一手將他提拔起來的劉清山,這是他作為一個京都爺們兒的為人底線。

所以他說出來的話是這個樣子的︰「放心吧山子,哥哥我???????????????別的本事沒有,給人說說戲什麼的倒是張口就來,尤其是看著對眼的!」

劉清山哈哈大笑︰「不如干脆你把經紀約也簽過來?有景華姐為你搞定通告,總比像之前那樣單打獨斗要輕松得多!」

其實劉華也有經紀公司的,但他的年齡和外形條件有限,即使被當成骨干來使用,適合他的角色也少之又少。

況且總是出演那種小角色,公司的抽成有限,時間一久,他越來越不被經紀公司所重視也在所難免。

聞听到此處,劉華一臉的苦笑︰「自從出演了道哥之後,我才算是被人記起來了,但更多地體現是想通過我來接觸你,對我的個人事業還是像以往那樣糙旦,除了提醒我合同即將到期需要續約之外,就是各種的打听你跟雪域的情況!」

「唉,現在是流量時代,以後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普遍,甚至肆無忌憚,你想在那家公司混到退休年齡是不現實的。」

「今年年底吧,等有時間了跟景華好好談談這件事!」

「再有,等會兒跟我去天橋的德雲社跑一趟。」

「謙兒哥不是早答應你了?」

于謙實際上要比劉華要年輕七八歲,但由于他的性格實在太好了,又有好玩好交朋友的秉性,在圈子里跟他熟的人都稱他謙兒哥。

還有他的朋友圈交際之廣闊,幾乎堪稱恐怖了,因為他跟任何人都好像能玩兒到一塊去。

但凡跟「玩兒」沾邊的事,他都會積極參與,所以他的愛好五花八門,花樣多到常人想象不出來的駁雜。

有人覺得玩兒充滿貶義,其實這才是無智之舉。

謙兒哥就把玩兒當成了一種情趣,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建立在高標準生活質量上的一種境界。

基于此的跟人交往,他幾乎都能算得上老師那種層次的,所以不管年齡大小,經常跟他接觸的人都會稱呼他一聲謙兒哥。

「這里面是有炒作目的的,咱哥倆也不說外道話,我有些看

不慣他跟老郭在行業里的種種不堪遭遇,想借這個機會做給某些人看看!」

「我明白,是不是也有記者會‘看到’?」

「不用刻意去請吧。」

「也對,你往大街上一走,媒體記者就會自己蜂擁而來了!」

「選擇今天去德雲社,也有正事,為了騰出檔期,謙兒哥怕是得連續兩個來月不能參與演出,現在的德雲社剛剛紅火起來,咱就把攢底活兒的大角給挖走了,不管出于何種目的,也該給人家站場助威一下,您說呢?」

「嗯,是老爺們該做的事兒!得 ,那咱現在就走?」

「別急呀,今天上午得把主演員都見一面,你就臨時替代一下捧哏的。」

「就是膩縫兒唄,相聲我也愛听,而且是資深相聲迷了!」

在這一點上劉清山是真知道一些,上一世的劉華甚至因為跟王勛關系很好,曾在公開場合半開玩笑似的拜了侯躍華為師。

這是由于王勛與侯???????????????躍華的父親侯保林的三弟子楊資陽學相聲,因為劉華和王勛關系不錯,而楊資陽又和侯躍華的關系很好,劉華就開始跟著王勛叫侯躍華叔。

但這種拜師只是在某個場合話趕話硬湊出來的,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舉辦過正規的拜師儀式,跟別提什麼擺枝、引保代之類的行業流程了。

而且在一檔節目里劉華就曾經直言侯躍華不會講相聲,對于他來說,拜其為師其實並不是為了學相聲,更多的是為了玩。

甚至在他的采訪中也是充滿了對所謂的師父侯躍華的調侃,直言是打廣告。

不過到目前為止,由于劉清山的出手讓侯躍文大師再也沒有了病情隱患,勢必就會有極大可能不會出現上一世出現的老郭跟候二反目成仇的事情發生。

所以深知這一切的劉清山,並沒有在意劉華跟候二之間的若有若無的私人交情,自然也不會把還沒發生的事再牢牢記在心。

隨後劇組的其他主創一一現身跟劉清山見過了面,事先他們都不知道其他人也接到了通知。

但這並不是劉清山在故作神秘,而是為了讓各自的心里印象更深刻一點,畢竟被編劇兼導演單獨叫過來接受指點可不是件小事情。

劉華還真的陪伴了整個過程,尤其是對女演員來說,鏡頭外的單獨見面名聲並不好,有個旁人在也好讓自己更從容淡定一些。

這一次不僅召見了主要演員,還有副導演、攝像師之類的工作人員。

以這樣的方式接待了幾乎大半個劇組主創,是跟正規的劇組見面會是截然不同的,至少他對這部影片的重視程度,每個人首先做到了心里有數。

劉華憑借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把現場氣氛營造得很輕松,當然這是劉清山授意的,不然哪些人在緊張的狀態之下,就很難听到他們的真實心里想法。

如此一圈下來,時間就悄悄來到了中午。

等他們兩個趕到德雲社的時候,正趕上一大堆人擠在後台捧著盒飯吃飯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