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友,不就是用來賣的

陳寧明顯看到胡惟庸端著茶碗的手有些顫抖。

胡惟庸是真的怕自己一不小心控制不住自己,將手里那價值一貫錢的青花茶碗砸到身邊這位盟友的臉上。

什麼叫盟友?

不就是互通有無攜手並進的人麼。

如今這廝左一句軍機,右一句要務,盟友之間連這點小秘密都不能說,那要來何用?干飯嗎?

尷尬地接受一桌人的審視,陳寧最終還是沒能頂住這些怪異的目光。低頭輕咳一聲之後,僵硬地擠出一絲笑容, 而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略顯冰涼的茶水,試圖將這與茶水一般冰涼的氣氛掩飾過去。

稍稍猶豫過後,陳寧還是決定將今日在大都督府的所見所聞如實告訴胡惟庸。

比起朱極那虛無縹緲的警告,他更重視與胡惟庸之間的關系。

左右現在這後花廳也沒什麼外人,陳寧咬咬牙,到底還是將胡惟庸想要知道的一切和盤托出。

當听到朱極聚將商討平復彩雲之南的全過程之後,胡惟庸低垂的雙目中閃過異樣的神采。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即使如今大明軍務全都歸大都督府掌控, 但擅自商討開戰完全不經朝堂過問, 那他們這些辛辛苦苦為朱元璋守天下的人算什麼?

胡惟庸覺得,自己有必要在明日早朝上好生參朱極一本,就算不能將大都督府的職權分一份出來,至少也要讓朝堂擁有對大都督府的基本知情權。

至于陳寧口中所說的軍機要務不得外傳,呵呵,陳寧好歹也是從一品大員轉到大都督府去的,如果朱極連陳寧都敢收拾,那正好給了他們借口,讓整個朝堂群起而攻之。

至于陳寧到底會不會因此受責罰,嗯,盟友嘛,有時候不就是用來出賣的?

如果讓陳寧知道胡惟庸的心里話,一定會拍案而起, 用最芬芳的語言問候胡惟庸祖宗十八代。

可惜讀心術這種東西,到底是傳說中神仙的手段,他陳寧一介凡夫俗子,如何有這樣的本事。

終究, 還是逃不過被坑的命運。

見自己如實相告後胡惟庸半天不動聲色,陳寧非常自覺地選擇了靜悄悄地離開。

方才自己那委婉的拒絕必然會讓雙方的關系產生一道微小的裂隙,此時選擇離開,正好可以留給胡惟庸思考和念自己好的時間。

一夜無話,翌日陳寧終于學會穿著正確的衣服前往小校場。

但在他揮汗如雨的時候,朝堂上卻因胡惟庸的一席話,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陛下,臣听聞昨日雍王殿下代陛下在大都督府擂鼓聚將,命諸將商討平定彩雲之南的方略。不知這是不是陛下的意思?」

朝廷要收復彩雲之南?

莫說諸多朝臣,就連朱元璋自己听了都有些納悶。

早春時節徐達與馮勝確實因為朱極的一番話起了南征的意思,但隨著攻佔東瀛之後肉眼可見的龐大收益,彩雲之南的事情早就被朱元璋拋之腦後。

難道,彩雲之南還有自己不知道的好處,讓自家大兒這麼上心?

就是這麼一愣神的功夫,朱元璋的表情就被奉天殿中的朝臣看了個一清二楚。

壓根不等他回答,胡惟庸便直接彈劾道︰

「看來陛下也被蒙在鼓里。若是如此,微臣要彈劾雍王殿下。如今大明百廢待興,國庫錢糧入不敷出。雍王殿下不顧君臣之分,擂鼓聚將姑且不說,擅起刀兵實乃禍國亂政之舉……」

昨天晚上陳寧走後胡惟庸想了很多,此刻一股腦全都倒出來,將朱極活生生描述成了一個得意忘形目無君父的佞臣。

哪怕,這個佞臣本身是宗室。

犀利的言辭讓擁護太子的一群老臣心中也警惕大作。

正如陳寧所言,他們以前都以為朱極這個大都督府司馬不過是朱元璋安插在一群勛貴中的眼目口舌。

現在被胡惟庸揭穿,他們才明白不知不覺間朱元璋已經將朱極的權力放縱到了這個地步。

能夠擂鼓聚將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如果朱極讓那些武勛沖擊東宮的話,有很大概率會有許多人盲從。因為從擂鼓的那一刻開始,朱極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軍令。

往常諸多將領調兵的時候還需要從朱元璋和中書省兩處分別接受諭令和兵符,如今軍權收歸大都督府之後,兵符就在朱元璋手里。

想到這里,一群遠見卓識的老臣紛紛後背冒出了冷汗。

他們不約而同,做出了相同的決定,那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一定要限制朱元璋以及整個宗室對大都督府的掌控權。

因為如果不加限制的話,今後皇帝想打誰就打誰,根本不用跟他們商量。上來個體恤民情的皇帝還好,若是上來了窮兵黷武的,這剛建立的大明,只怕又要成為下一個東漢。

幾代人為這麼一位祖宗還債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在大明重現的好。

「微臣附議。陛下即便將大都督府的職司交到雍王殿下手里,但其本身畢竟只是司馬,並無擂鼓聚將的權柄,更無提議出兵的資格。」

有胡惟庸做表率,他那些親信們紛紛站出班列向朱元璋表述意見。

一時間,分列左右的朝臣居然有大半都站在了中央,成為胡惟庸提議的堅定擁護者。

朱元璋本來是想親口為胡惟庸解釋的,但眼見這場面鬧得越來越大,他也知道,這麼多人擠破頭了鬧這麼一出,顯然不想被他三言兩語應付過去。

自從前幾次遇上這種情況後朱極以一敵眾硬生生用種種道理說服這些人之後,朱元璋便深刻地認識到一個道理——遇事不決,召喚大兒。

既然這麼多人都說朱極有問題,那就讓他本人親自來解釋解釋,昨天大都督府發生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情況。

想到這里,朱元璋饒有興致地看了殿中的朝臣一眼,不但以最樂觀向上的心態思索——今天胡惟庸到底會以什麼樣的姿態走出皇城。

「既然有如此多的人彈劾雍王,那咱就命人將他帶來,讓他自己說說,他到底是如何目無君上越權行事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