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章 老頭子你中風了嗎?

朱雄英的降生似乎成了大明喜事連連的開端。

丙申日的早朝是喜氣洋洋的,帶著太子朱標跨上御階的那一刻,朝臣便自發跪倒在地,向這位喜得龍孫的皇帝表示了最誠摯的祝賀。

山呼雷鳴般的聲音讓朱元璋情難自禁開懷大笑起來,那發自肺腑的歡喜便是連以監督皇帝謹言慎行的諫議大夫都不忍打斷。

「今兒咱心里痛快,便破例一回。今日參朝者,每人賜白銀五兩。另, 為慶賀咱大孫降生,當普天同慶,著刑部赦免各州縣杖一百以下刑罰……」

一句話,開心,就是要與民同樂。

不得不承認,這是開國之後朱元璋頭一次這麼大方。甚至在諸多朝臣心里,今日朱元璋的這些安排, 比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時候還要大方些。

五兩白銀, 看似不多。但如果將這出自內承運司的白銀兌換成銅錢, 宋錢黃者能換八九貫,紅錢甚至能換十余貫。如果用來買糧食,購買力更是與從五品官員一個月的俸祿相當。

在一個沒有年終獎的時代,這等賞賜不可謂不厚重了。

不過好消息顯然不會止于此。

正當朝臣們百般謝恩時,負責維持早朝官員秩序的引進使忽然匆匆走進奉天殿內,強咽一口唾沫潤了潤因為一路小跑有些干澀的嗓子,聲音中充滿喜悅︰

「啟稟陛下,雍王殿下說東瀛傳來喜訊,此刻正在午門外侯旨。」

提及雍王,本來喜氣洋洋的奉天殿里氣氛登時變得有些詭異。

對朱極的囂張耿耿于懷是一方面,但這里的大部分人卻更期待今日這位不可一世的雍王殿下會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他們。

在他們想來, 如果這位雍王殿下足夠聰明, 足夠識時務, 在這種幾乎完全失去奪儲的可能性的前提之下,朱極必須得學會夾起尾巴做人。

陳寧此時已經將目光投向自己那貌合神離的盟友——一貫被某些人認為睚眥必報的右丞相胡惟庸。

他不相信,在這種形勢異常明朗的情況下,胡惟庸不會找機會給朱極下絆子。

渾然不覺朝堂上心思各異的朱元璋听到是東瀛來信,而且還讓自家那慵懶的大兒親自跑一趟,臉上本就繃不住的笑容越發燦爛起來。

「宣。」

大手一揮,示意引進使將人帶進來。

目送引進使的身影匆匆奔向午門,朱元璋越發愜意地說道︰

「東瀛此番來信,想必廖永忠與吳禎已經完全控制了東瀛。不過這本就是預料中的事情,既然雍王親自前來奏報,應該是石見銀山那里有了響動,諸位卿家覺得呢?」

只要給銀子,老板說啥就是啥。

更何況,還是跟銀子本身有關的事情。

朱元璋的猜測讓朝臣們又是一番吹捧,逐漸迷失在英明神武的夸贊中的朱元璋看到自家大兒越來越近的身影,揚起的嘴嚴重影響了大圓臉的對稱性。

以至于踏進奉天殿的第一時間,朱極情不自禁地叫出了聲︰

「爹,你這是中風了麼?怎麼嘴歪成這樣了?

要不先找太醫看看,我的事,不急。」

神特麼的中風,朱極這毫不避諱的描述強力挑戰著朝臣們的專業性。

雖然堅持得異常艱辛,但在這奉天殿里的所有人全都不敢有絲毫真情實意的表露。

真的,太好笑了。

這要是一個憋不住笑出聲來,仕途到頭不說,沒準苦逼的人生都要到頭了。

被親兒子這麼擠兌,朱元璋的嘴角瞬間開始了無規律的抽搐。好在朱元璋還保持著最後的理性,知道這不是真的中風,而是被這混賬大兒給氣的。

「有事說事,沒事趕緊滾。」

怒不可遏地吐出這九個字來,朱元璋表現出一名合格的皇帝應有的城府和忍耐。

事實上,如果不是怕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追不上朱極有些丟皇帝的臉,朱元璋真想操起朱極親自送他的竹癢癢撓,讓朱極明白什麼叫華夏式父愛。

迎上朱元璋那燃燒著熊熊烈火的眼眸,朱極咧嘴笑笑,而後一本正經躬身行禮︰

「啟稟父皇,德慶侯廖永忠來報,東瀛全境盡在掌握,靖海侯吳禎于十天前開始清剿周邊海域的流寇,預計年前將返回京師。

此外,石見銀山初步開采冶煉的八萬兩白銀,已經交由水師右衛運送,預計五日後抵達。

奏報中稱,如今石見銀山的產量受制于密陀僧,若朝中有意擴大白銀產量,往後每月運送的密陀僧可以增加三到五成。」

這才多長時間,初步開采冶煉一個多月就送來了八萬兩白銀,這個數目讓朱元璋眼珠子都瞪了出來。

與他一般模樣的還有本來等著看朱極卑躬屈膝的朝臣們。

年入百萬兩白銀,甚至如果有意增加產量,這個數字還可以提升三到五成。對銅錢產出嚴重不足的大明朝廷來說,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陛下,靖海侯與德慶侯為我大明開疆拓土再開源流,實乃不世之功,當重賞之。」

朱極話音方落,在胡惟庸一個隱晦的眼神中,陳寧再次心甘情願做了出頭鳥。

時至今日,這朝堂上下誰不知道攻佔東瀛奪取銀礦是朱極的主意。

為吳禎與廖永忠二人請功,卻唯獨落下朱極,陳寧並沒有絲毫畏懼朱極這位大功臣的意思。

他很清楚,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

吳禎與廖永忠是臣,做成這件事必須是功勞。而朱極是宗室,是君,為大明謀福祉,那是朱極的本分。

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難道還要擺功勞?若陳寧也來自後世,那他一定會想到更多的理由,比如——你以為你是大明星啊,拍戲蹭破皮都要大聲嚷嚷上醫院治療?

不過,陳寧顯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了。

就在他與很多人一樣準備看朱極變化復雜的臉色時,朱極卻異常淡然地朝朱元璋點了點頭。

「陳御史說得沒錯,滅國之功,若是不賞委實有些有些說不過去。來時我在大都督府也與諸位武勛們商量了一番,倒是有個提議,想請父皇點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