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雍王府,不設防

因為一個滑輪組回顧了半夜人生的朱極,次日天不亮就被宮中來人從被窩里叫醒了。

「陛下說,今日要商討殿下開府之事,府中諸多官吏,需要殿下親自定奪。」

听到內侍的解釋,連連打著呵欠的朱極無奈地點了點頭。小時候總是盼著長大,長大了卻又渴望回到童年。

本以為自己回來這幾個月承擔的責任已經夠多, 不想隨著自己加冠,老頭子還要在自己身上搞事情。

可以想象,今日這早朝肯定又會鬧得跟菜市場一樣。

無可奈何的朱極跟隨內侍的腳步來到奉天殿,果然近期無甚大事的早朝此時已經就親王留京開府建牙的事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與其說是爭論,倒不如說是太子黨對朱元璋的抗辯。

上月剛被朱極氣倒過一次的宋濂老學士須發皆張,朱極進殿時正向朱元璋痛陳利害︰

「陛下,早先時候設立大都督府, 為的就是將國朝軍政分開並行不悖。如今雍王殿下乃是大都督府司馬, 若再開府建牙, 今後理事難免有所偏頗……」

其最根本的意思,就是阻止朱極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不過同時也側面向朱元璋哭訴,隨著大都督府的設立,文官的權力已經被削弱了很多。如果朱極有了朝堂參政的權力,一旦這位尚武的雍王偏心眼,那他們就更受傷了。

朱極本就不想搞這個開府建牙,宋濂這番話,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在一干朝臣詫異的眼神中,朱極先是向龍椅的方向躬身一拜,而後輕輕點頭︰

「宋學士的話在理,兒臣也覺得, 開府建牙的事還是放一放的好。」

在朱極來之前,朱元璋一直頂著朝臣的反對, 強硬地準備為他開府建牙。

不成想強硬了半天,卻遭到了自家大兒的背刺。

要說心里不悅吧,倒也不至于, 畢竟自家崽自家知。自家大兒本就是個怕麻煩的主,自己擅作主張為其開府建牙, 朱極肯定不會輕易接受。

但難受也是真難受。朱極一句話,就讓自己先前的堅持徹底作廢,搞得自己這個皇帝丟了顏面不說,還讓那些讓自己不爽的老東西得逞,實屬賠了夫人又折兵。

「早些時候,咱定下皇子及冠後便要替咱鎮守大明各地的規矩。縱使咱不願讓你就藩,按制你也應當開府建牙才是。」

這話可不是朱元璋一時間想出來堵朱極嘴的。

要知道這些年他已經派好幾位勛貴前往朱樉幾人的封地去修造王府了。

雖說因為疼愛朱極這個大兒將他強留在京城,甚至還使了些手段將舊內作為朱極的王府,可偌大一座王府,就那麼幾百號護衛和下人,連個正兒八經的王府長史都沒有,這如何能讓人信服。

此事最主要的矛盾就在于,因為朱極不是就藩的親王,所以沒有藩國讓他治理。

因此開府建牙除了擴張勢力外,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而在宋濂等人心里,自大都督府設立之後,朱極不知拉攏了多少武勛。勢力之龐大,也只有整個文官系統合力才能對抗一二。

如果再讓部分文官也投入朱極麾下,那將來都不用上演第二次玄武門之變,朱極直接黃袍加身即刻,還立個太子當擺設干嘛?

偏生朱元璋此時拿出早已定下的規制說事,宋濂等人也無法將問題說得那麼直白,一時間朝堂居然陷入了沉寂。

面對這能壓死人的父愛,朱極想要逃避顯然是不可能了。

不談朱元璋的面子,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果自己不開這個頭,今後那些小老弟就要直面這些老先生的壓力︰

「我有幾個要求,如果父皇能夠答應,那開府也未嘗不可。」

自家大兒能有這句話,朱元璋自然是開心的。

不論如何,只要能夠促成他開府建牙,為後邊那些兔崽子蹚出一條道來,他的一番謀劃就不算白費。

不過,他顯然過于高估自己對這不靠譜的大兒的認知了。

听到朱元璋應允,朱極淡定從容地向一直未曾站回班列的宋濂露出一個非常燦爛的笑容︰

「既然如此,那就請父皇讓宋學士做我府上的長史,新進的禮部尚書呂本兼任府丞,讓藍玉遙領參軍。」

開府後最主要的官職,朱極一口就許出去最主要的三個。尤其讓朝臣捉模不定的是,這三人除了呂本與這位雍王殿下似乎有些關系之外,其他兩位可是正兒八經的太子一系。

他們不知道,事實上屬于太子一系的不是兩位,而是全部。

宋濂是朱標的老師,呂本即將成為朱標的丈人,而藍玉則是朱標的妻舅。

這一手擺明了就是告訴他們,他朱極說不爭儲就不爭儲,以前不爭,現在不爭,今後也不爭。

害怕他開府建牙擴張勢力,那好,直接用你們這些太子黨。雍王府不設防,想看什麼隨便看,想知道什麼隨便問。

反正,雍王府本來就沒什麼事。

朱元璋呆了,朱標愣了,宋濂傻了,其他朝臣們全都驚了。

方才朱極順著宋濂的意思明確表示反對開府建牙,他們還以為今日的朝堂要上演二氣宋學士的悲情戲碼。不成想他們以為的玩笑,這位雍王殿下居然在當真。

看著所有人都啞口無言的樣子,朱極眼中流露出些許惡趣味︰

「我如今身兼大宗正、大都督府司馬、武備學堂祭酒以及《知天下》主筆四樁職司,其他尚且能應付,唯有這主筆的事兒最是讓我頭疼。

今後宋學士若有暇,還望能拋開過往恩怨,多寫幾篇針砭時弊的文章替我分憂。」

雖說當日噴宋濂噴得最狠,但事實上朱極對這位老先生並沒有多大的怨懟。

撒過悶氣之後,依舊對這位老先生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以這位老先生的閱歷和地位,如果能替《知天下》寫幾篇文章,不僅能提升這份雜報的格調,同樣可以在士林中擴大其影響力。

「真的,就算到時候你指名道姓說我勢高權重,對太子而言威脅甚大,我也一字不易照樣刊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