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章 不惦記人,惦記人家閨女

披著一身溫暖的陽光,朱元璋目光深幽地看著遠方。

輿論,這種看似民聲的東西,事實上往往很容易被某些人或者勢力操縱。

陳勝吳廣有了魚月復丹書和夜半狐聲,才敢大澤鄉起義。劉邦一介泗水無賴,若非赤帝斬蛇,如何能虜獲天下人心?再往後,五姓七望, 何以稱千年世家?

五代十國戰亂後,由世家操縱輿論的時代覆滅了。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讀書人鼓噪喉舌的時代。

大明在自己手里,那些讀書人或許還不敢如此放肆。但真如朱極所言,要是自己死了,接下來的子子孫孫,也能強勢到那些朝臣們不敢養豬麼?

或許會,也或許不會。但朱元璋不敢賭。

重新回頭看看早已不再為自己捶背的朱極,朱元璋忽然覺得有些愧疚。

自家的崽,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如果這大兒真想滿足一己私欲,或許他比老朱家任何一個人過得都滋潤。今日在自己這里找不自在,說白了還是替自己操心。

感動,是不可能感動的。在朱元璋心里,這天下是自己的,也是自家崽的, 但終究還是自家崽的。既然都是自己的事, 那他還感動個什麼。

「需要多少?」

突然冒出這麼一句,正氣沖沖地看向遠方的朱極頓時愣了, 「啊」了一聲, 待反應過來後,沒有立刻換上一副諂媚的笑臉, 反倒異常平靜地拒絕︰

「不是與民爭利麼,想了想,我覺得還是算了。」

「利國利民的事,怎麼能說與民爭利。到時候把書價放低一些,讓窮苦人家也有書苦讀,想來沒人敢說你什麼。」

想到報房的好處,雖然明知道朱極這是在擺譜,朱元璋也必須要擁護這明智的決定,甚至還主動找理由反駁自己先前說過的那些話。

「咱給你五千貫,把這事給咱辦好了。今後咱說話在百姓那里管不管用,還要看你。」

連借字都不提,朱元璋此時顯得極其大方。

雖然不用扭頭也知道朱極壓根沒有什麼笑模樣,朱元璋依舊頗為期待地說道︰

「咱沒你腦瓜子聰明,也不及你對咱這大明江山看得透徹,稍後回去咱就給你塊牌子,今後若有公事要用錢,直接拿了牌子去內承運庫支取。便是你的私事,跟咱說一聲,咱也準你拆借。」

一句話,爹的就是兒的。

朱標要是知道了, 只怕都要羨慕到躲在牆角哭泣——他堂堂大明太子都沒有這種拿內帑當私庫的權力。

看朱元璋這麼大方,朱極繃著的臉都難能維持了。

雖說錢糧之類皇帝私庫可能沒有戶部掌管的那麼多,但是論及各類稀奇玩意,普天之下沒有第二個地方比內帑豐富。

好奇歸好奇,朱極倒是真沒有據為己有的意思。

朱極沒有接話,但朱元璋依舊談興正濃。難得父子倆能在這麼安逸的氛圍下單獨閑聊,很多無法跟馬皇後或者朱標說的家事和國事,正好可以跟這個能讓自己覺得可以平等對待的大兒說。

「這些日子,標兒忙里忙外著實有些辛苦。咱想著東宮如今只他們小夫妻倆住著難免有些冷清,所以想給他再說門親事,你覺得呢?」

太子妃即將臨盆,有意讓東宮更熱鬧些的朱元璋本該與馬皇後商議,但此時有朱極這個大宗正在旁,他自然更願意讓這位帶著仙氣的大兒出出主意。

談及家事,朱極臉色倒是好了很多。

在這個時代,有這樣一個富貴家庭,氣氛還很溫馨,朱極自然無比珍惜。

接著朱元璋的話頭,朱極微微點頭贊同︰

「東宮子嗣多點自然是極好的。不過皇太子的名位必須早些立下,免得今後有什麼意外出了亂子。」

似乎感覺朱極話里有話,朱元璋扭頭看了自家大兒一眼。只是陽光映照下到底也能看出什麼來,只能作罷的朱元璋回過頭後,依舊看著遠方,微微點頭。

「若常氏能給咱老朱家誕下麟兒,這皇太孫自然應該早早定下。咱有意讓呂本之女做標兒的側室,你覺得如何?」

呂本跟了朱極好幾個月,更兼朱極本就有掌管宗嗣婚姻的職司,朱元璋雖然有意,到底還是覺得有必要先征求朱極的意見。

提及呂本,朱極倒是愣了一下,貌似自從呂本教授自己禮儀之後,這都仨月過去了,老頭子愣是一點提拔的意思都沒有。

倒不是自己不關心舊人。

純粹是因為朱極自歸朝後為了避嫌,同時也為了呂本不至于被朝臣認為是他的擁躉,所以一直沒好向朱元璋提起這事。

不成想這老頭子一點不念人家的本事,反倒惦記人家的閨女。還好這惦記是為了朱標,不然朱極非要當著面罵一句老不修。

與此同時,朱極心中也有些震撼。

後世赫赫有名的建文皇帝,不會就是這呂老頭的外孫吧?

如今朱標只有常氏一個太子妃,再無第二個妻妾。若是此番將呂本的閨女娶進來,那按照朱標膝下子嗣的年齡排序……

想到這里,朱極瞬間下意識地想要搖頭。

為了不出現靖難之役,那必須要讓建文大佷子不能繼承皇位。而為了他不繼承皇位,要麼保證現在出生的大佷子不會中途夭折,要麼保證自家小老弟不會英年早逝,要麼,就保證這個坑爺爺的佷子不會出現。

想到這里,搖頭的動作就要進行。

可就在這一瞬間,朱極腦子里忽然如驚雷般響起一個聲音。

如果用這種方式阻止一切發生,那還要自己這個大皇子做什麼?

熊英必不至于夭折,建文絕對不會稱帝。他朱極,就是要跟這已知的歷史掰掰手腕。

想到這里,朱極忽然釋懷地笑了起來。

「呂本雖然謹小慎微,也有些官迷,但家教還是不錯的。過些日子,倒是可以讓娘找個機會見見,若是娘也覺得可以,那就賜婚唄。」

听朱極這麼說,朱元璋滿意地笑了起來。

父子二人又說了些家長理短逸聞趣事,直至朱極要離開的時候,朱元璋忽然帶著幾許期待地說道︰

「九月十八就是咱生辰了,到時候咱在乾清宮設家宴,記得來早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