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朱極以極為不屑的口吻做出應對的,是朱元璋滔滔不絕的廢話。
他當然從這滔滔不絕中听到了朱元璋此行的目的,正因為如此,他才更覺得這就是廢話。
蝗災很嚴重,調撥賑災款之後國庫吃緊,他的王府,先不修了。
總結起來就是這個樣子,想必朱元璋就是因為做出停止修造王府的決定而心生愧疚,所以盡可能要找到足夠的理由來說服朱極,同時也說服他自己。
所以,當看到自家大兒以極其鄙視的目光看向自己,更是冷不丁吐出「就這」倆字,朱元璋不由得惱羞成怒了。
合著,自己想了一路的借口,這混賬東西居然不領情。
「那咱能咋辦?難道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給你個混賬東西繼續修王府不成?到時候老百姓還不指著咱脊梁骨罵咱是昏君。」
百姓指不指國瑞爺的脊梁骨朱極不知道,反正這回兒老頭子梗著脖子沖自己發火的樣子,朱極覺得挺有趣。
面對臉紅脖子粗的朱元璋,朱極這次倒是沒有回懟他。
「怎麼的,就只準你一個人不忘本,好彰顯你皇帝的仁德了?我也沒說要繼續修這王府啊。」
當著朱元璋的面,朱極摳了摳鼻孔。
「要我說,修什麼王府,你就把莫愁湖畔的那處小院給我多好。就這六尺身軀,哪個屋檐下不能遮風擋雨。
別的咱都不說,就現在這府邸,你看看攏共才住幾個人,修那麼多房子,給鬼住啊?」
要不是朱元璋主動提起,朱極都壓根不知道朝廷要給他修王府的事情。
想想那皇宮,耗費數萬人力,一年之內也才修築了主體。
如今還時不時有工匠在里頭繼續敲敲打打填補原本設計圖上的空白呢。
自己若是答應修造王府,平白增加老頭子的經濟壓力不說,真要到修好的那天,自己的兒子都能打醬油了。
「二弟,成由勤儉敗由奢前一句咋念來著,給咱爹說說。」
朱極現在只想趁熱打鐵,直接將修造王府這檔子事直接罷了。
听著朱極的吆喝,朱標剛要張嘴,卻迎上他老子頗具意味的目光。
「不說話跟鞋底子,你選一個。」
這是朱標從中讀出的深意。
所以朱標選擇了沉默。
「混賬東西,老子都是為了你好明白嗎?」
這事兒,朱元璋還真不好說。
洪武三年的時候,他將自己的幾個兒子全都封了藩地,也下令開始為他們修造王府。甚至還專門為此炮制了一套禮制,來規定王府的規模和作用。
朱極的出現,讓很多朝臣都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
很多害怕朱元璋另立太子的人,這段時日沒少建議朱元璋給朱極賜封地。
其用意不就是讓朱極離開京城,徹底根絕他成為太子的可能性。
如果不用耗費頗糜的王府堵上這些人的嘴,往後這樣的題本還會像雪片一樣送到自己面前。
朱元璋可不想被這些不勝其擾的題本三天兩頭攪擾自己的心情。
「不明白。」
朱極直接搖頭,當皇帝的老頭子心思都深似海,自己哪能猜得出來。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陳述自己的理由︰
「咱們之前不是說了麼,往後我就住這里。至于那些個朝臣怎麼想,那就隨他們想唄,他們又不敢沖進來把我趕出去。」
說到這里,朱極抬手拍在一直沉默的朱標肩上︰
「只要咱的太子爺別往心里去,他們還能翻得了天不成?」
朱極這下用力的拍打讓朱標不由得齜牙咧嘴。
他知道,這小心眼的大哥肯定是在惡意報復。可偏偏一聲太子爺,讓他從頭皮到毛孔都一陣通透地舒爽。
帶著滿足的笑意,朱標努力地點點頭,回應著朱元璋質疑的目光。
他怎麼可能往心里去,雖然自家大哥有些不太著調的樣子,但經過這些時日的接觸,他也確信朱極是個言出必行的人。
既然此前已經說了不跟自己爭太子,朱標自然相信就算朱極入住吳王府,也不會因為朱元璋給他的種種特權而生出違逆誓言的心思來。
更何況,就算朱極真想當太子,而他又真的不想被廢,決定權也不在他們倆人手里。
到底,還是要眼睜睜看著自己表態的親爹發話才行啊。
見朱標滿臉笑意點頭答應,朱元璋是打心底里生出歡喜來。
這不就是他一直期望的老朱家兄友弟恭的場面麼。
狠狠一拍大腿,沖朱標滿意地點了點頭,朱元璋稱贊道︰
「好,不愧是咱的種,有肚量!親兄弟就該這樣,相互扶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咱老朱家的江山才坐得穩不是。」
听朱元璋這麼一說,朱極頓時忍俊不禁。
老頭子,你這話說得就有點問題了。
這坊間都傳聞,你個糟老頭子打從軍之初就給手底下這群將領記黑賬,一個個開國功臣愣是被你搞得不是侯就是伯,你還好意思在自家人面前提肚量。
要朱標跟你老爺子一個肚量,咱還是自掛東南枝好了,這日子壓根一點盼頭都沒了。
原本心足以滿的國瑞爺眼見自家大兒臉上那似曾相識的笑容,沒來由地有些不開心。
這混賬東西,心里是不是又在說咱的壞話?
心里這麼想,嘴上便這麼問。
于是,很快朱極便再次遭遇來自父皇的怒目而視。
「爹,咱可是听說,你手里有本賬,連幾十年前的小事都記得一清二楚。」
國瑞爺表示,這口氣咱今天真忍不了了。等不到認祖歸宗那天了,父子之間的恩怨,今天晚上必須要做個了結。
尺長的靴子瞬間操在手里,在朱標驚恐的眼神中,朱元璋打著赤腳徑直朝朱極沖了過去。
偌大的二進院落里,只有眾多強忍著笑意的儀鸞司護衛,以及在夕陽的余暉中不斷晃動的兩道人影。
「混賬東西,給咱站住,今日看咱不好好收拾你。居然還敢跑,不知道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麼?」
寂靜的舊內上空,朱元璋氣喘吁吁的叫罵,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