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對朱極還不熟悉的小親王們瞬間傻眼了。
萬萬沒想到,這新來的大哥這麼勇。
連父皇都敢懟,難道他不怕父皇的鞋底子嗎?
無情的現實很快便告訴他們,當大哥,確實有特權。朱元璋並沒有如他們所想的那般抬起左腳月兌下短靴,只是原地站立,口中依舊沒好氣地罵罵咧咧︰
「當著這麼多人說什麼混賬話,還不趕緊扶著你娘往里邊走。」
听到這句話,小皇子們有些好奇,有有些羨慕地看著朱極嬉皮笑臉湊到一直含笑看他們交談的馬皇後身邊。
他們知道,這一茬,就這麼不痛不癢地過去了。
一家人的目的地在這座王府的進食殿。
雖然這吳王府規模早已大不如以前,但從正門走到進食殿,依舊越過了三進院子,約莫走過一里地,朱極才嗅到淡淡的油鹽醬醋的味道。
進食殿內,御廚徐興祖將一道精心烹制的燴三事端上來,正式宣告這場家宴的開始。
雖然是皇族家宴,菜品卻並沒有朱極想象中的那麼奢華。
七菜三湯,材料最珍貴的也就是最後上來的燴三事。海參、鮑魚和魚翅與肥雞和蹄筋一道慢炖,肉質酥爛,湯汁濃稠,滋味異常鮮美。
其他的諸如蒸鰣魚,清炒蕹菜,雞蛋炒豆芽,毛豆腐,香芋羹之類,雖然也不是尋常百姓的家常菜,每逢年節,卻也能看得到。
按照長幼次序落座後,朱元璋興致勃勃地為朱極夾了一筷子他最喜歡的燴三事。
「咱讓人專門從光祿寺里調撥來的,你嘗嘗。」
國瑞爺是個實在人。
雖然朱極這混賬大兒剛才又惹得他顏面掃地,但這一筷子菜卻實在的緊。
軟爛的蹄筋還在碗里晃動,海參和魚翅裹著湯汁的油光,似是在向朱極招手。
兩世為人,如此品質的海參和魚翅朱極也是頭一遭見。不過看看桌上那六個目光灼灼不停咽口水的皇子就知道,饒是皇家,這玩意也不是輕易能吃到的。
見六個半大小子眼饞地盯著自己的碗,朱極咧嘴朝朱元璋笑笑︰
「老頭子,吃頓飯的事情,沒必要厚此薄彼。要不,我代勞,替你老人家給娘和七位小弟都夾點?」
夫妻倆暗自為朱極這種隨和和友善感到滿意。
見朱元璋點頭答應,朱極便不再客氣,手持竹筷將那盤燴三事每一樣都在其他八人碗里夾了一份,尤其是朱楨和朱榑兩個年齡最小的,朱極更是從自己碗里夾了幾塊填了過去。
公正,無私。
終歸心底里對這個大兒子是極其喜歡和滿意的,因此馬皇後從一次普普通通的夾菜中也看出了大兒子的好來。
「好了,這下大家碗里都有了,就不用怪你爹偏心了。菜都快涼了,趕緊吃吧。」
眼見馬皇後一雙眼眸一直停留在那混賬東西身上,朱元璋不由得有些吃味︰
「就知道拿老子的東西做人情。」
罵歸罵,飯還是得吃。朱元璋從碗里夾了一塊軟糯又不失筋道的蹄筋,狠狠咬了一口,忽然感覺這肉質里有一種以前從未嘗到的甜。
嗯,不愧是我崽夾的菜,真香。
完全不知道自家親爹如此傲嬌的朱極嘗了一口魚翅,清脆的口感和咸鮮中帶點微酸的味道,瞬間刺激口腔分泌口水將其送入咽喉。
嗯,味道確實不錯。
不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菜破壞海洋生態平衡不說,還勞民傷財,朱極打定主意待會兒要告誡皇帝老子盡量少吃。
如果非吃不可,一定要讓他記得叫上自己。
顯然這國瑞爺的專用廚師是個明白人,知道老朱家盛產大肚漢,所以這七菜三湯份量十足。
幾位小老弟並沒有給朱極向他們普及光盤光榮的機會,不得不說,小百姓出身的朱元璋在節儉食物這一點上教育的很好。
茶足飯飽,讓朱樉六人自行在花園里游玩,朱元璋與馬皇後帶著朱極和朱標一起重新回到了第一進院子。
看著冷冷清清的院落,朱元璋似乎想到當年這里的人聲鼎沸。
「這里曾經做過咱的衙門口,不過後來咱當了吳王,下邊人就說要在前邊修道門,以防宵小窺伺。然後就成了中書省議政理事的地方。」
闊步踏入第二進院落,寬闊的院落中只有一座明黃琉璃瓦覆蓋的大殿。
「這里曾是咱的朝殿。」
「當年大破陳漢,平江大捷,都是在這里定下的方略。創業艱難,守業更難。往後你兄弟二人一在舊內,一在東宮,務必守望相助,這才不枉咱殫心竭慮換來的江山。」
這里是朱元璋最引以為傲的地方,站在大殿門口,迎著明媚的陽光,這位天下共主自豪而感慨地向身後的兩個兒子囑咐著。
雖然如今他依舊稱得上年富力強,可朱極的出現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驚喜,也讓他產生了不小的顧慮。
將兩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朱元璋卻不得不反復提醒二人,一定要守望相助,而不是像劉伯溫提醒他的那樣,重蹈唐王覆轍。
朱極哪能听不懂朱元璋的意思,瞟了一眼恭敬地站立著的朱標,再看著就在朱元璋身側,正回頭看他的馬皇後,朱極笑嘻嘻地接過話頭︰
「這你放心,老朱家的天下,在咱們這代人手里肯定蒸蒸日上。」
這話甫一听,朱元璋還是有些開心的。
不過很快他就咂模出味來了。
在他們這代人手里,意思就是後面的他們概不負責。
醒悟過來的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朱極一眼,連忙對著空氣啐了幾口︰
「你個混賬東西,嘴里淨沒些好話。什麼叫在你們這代人手里蒸蒸日上。咱要的是國祚綿長,子孫萬代。」
看到這樣妄想的朱元璋,朱極再也沒有說話。
國祚綿長,子孫萬代。
多麼實際卻又不實際的夢想。
歷史的洪流如何可能保證一個王朝綿延那麼長久。
即使有自己這個意外出現,能夠將自己所想到的一切漏洞都補上,大明的歷史,又能延長幾年呢?
只是,看到這樣一個朱元璋,朱極的心里,隱隱也有些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