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一章 生而為人想成仙

朱極並不是喜歡交淺言深的人。

本來就初次見面,更何況為了擺月兌日後可能的麻煩而有心抗拒,在徐達和馮勝面前,朱極的表現就顯得有些平淡無奇。

他的小心思朱元璋如何不知。

一想起自己來時夸下的海口,朱元璋心里頓時有些氣悶。

徐達昨日雖然沒有正面回應朱元璋的要求,但往後朱極回歸宗室,是否值得徐達傾力為他保駕護航,只怕還是要歸于今天朱極給他們的第一印象。

偏生朱極心里總在盤算那些在朱元璋看來毫無意義的避諱,讓這廝總是習慣韜光養晦,半點沒有年輕人應該有的鋒芒。

听著身旁三個人淨說些毫無營養的廢話,朱元璋不耐煩地沖朱極罵道︰

「混賬東西,讓你跟兩位國公好好說說對這朝堂的看法,淨給咱說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事情做什麼?」

「談談李善長,胡惟庸,還有你嘴里咱們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淮西勛貴。」

徐達與馮勝自然是震驚的,而被朱元璋呵斥的朱極更是瞪大了眼楮。

此時他真想問朱元璋一句,老頭今天家里幾個菜,把你喝成這樣?

這種掉腦袋的事情,你一個三品官當著徐達和馮勝這倆人的面都敢往外說,當真把這大明當成你自己家的了?你只是姓朱,不是真的豬啊!

「能說?」

要不是徐達和馮勝這倆武夫就在身邊,其實朱極是想直接抬撒丫子溜的。

他就知道,這半路想要當自己爹的老東西真的半點沒溜。

瞪了朱元璋半晌,朱極這才拿舌頭舌忝了舌忝干澀的嘴唇,隨即結結巴巴的小聲問道。

其實徐達跟馮勝更想說,這種事情就算能說,也千萬別說。這瞪著牛眼的朱元璋坐在身邊,這種事情就算朱極說了,他們也不敢听啊。

在掉腦袋這件事情上,他們可天然地走在朱極前頭。

很可能這事兒听完回頭朱極依舊活蹦亂跳,但他倆死不死,那就不好說了。

「有什麼不能說的,反正都是淮西人,而且咱們跟李善長和胡惟庸也沒啥關系。說!」

朱元璋心想,這表現的機會老子便是逼也要給你逼出來。咱就不信了,你個小東西還能裝到什麼時候。

俗話說,皇帝吼一吼,朝堂抖三抖。

今天徐達和馮勝感覺啥也沒干,只顧著把心肝脾肺腎往肚子里按了。他們一致決定,這時候只當個耳朵里塞驢毛的听眾,然後甭管接下來听到什麼,回去先把自家丫頭送來。

見朱元璋都同意了,朱極也就放下了心中的警惕,輕咳一聲,將自己心中所想娓娓道來。

「說起李善長和胡惟庸,就不得不先說說開國之前皇爺身邊的四位謀士了。」

「第一位想來宋國公是最熟悉的,郢國公雖然英年早逝,但歸附最早,又素有武略,大明以應天府為根基的構想,便是他最先提出來的。」

提及馮國用,不僅馮勝自己哀傷,便是朱元璋和徐達兩人也有些思念。在那段刀山血海的歲月里,此人也曾救過他們的性命。

朱極是感受不到三人心里藏著的過往的,他只管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第二位,韓國公李善長。他是除了郢國公之後最早投靠皇爺的謀士,同樣,也是淮西人。能力很強,對皇爺的幫助也很大,算得上建國第一的功臣。」

「第三位,朱升。這位早些年便告老還鄉了。但不可否認,如果不是他提出那九個字的方略,大明能夠在眾多義軍中屹立不倒直至最後,還未可知。」

「至于最後一位,青田先生劉基,在面對張士誠和陳友諒的時候,他的選擇大大縮短了皇爺一統天下的時間,不可謂不關鍵。」

朱極的這番點評,倒是讓朱元璋三人耳目一新。

回頭想想,大明開國的道路上,這四位謀士確實在某些關鍵點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極的說法,倒也不算是鄉野村夫的一家之言。

「這朝堂之上,自從開國之後便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大部分從龍之臣,都是淮西來的。」

「這些人天然地抱成一團,時間長了,不管有心無心,自然而然就成了我口中的淮西勛貴圈子。而這個圈子的核心,自然需要一位爵位夠高,威望夠重的人來擔任。」

「兩位國公以及魏國公深諳避諱之理,想來很少與這些人有公務之外的聯系。而鄭國公年幼,威望不足,曹國公又是皇爺外甥,他們唯恐避之不及。」

「所以這把交椅,便只能由李善長來坐。」

「文人嘛,多少有些愛慕虛榮。嘴上說著不要,這心里,可就難說了。」

一番剖析下來,不僅听得徐達馮勝肌肉緊繃隨時準備跪倒在地向朱元璋認錯認罰,就連朱元璋自己都听得有些緊張。

這些話要是傳出去,只怕明天朝堂上就要亂成一團。

偷偷瞄了會客廳外好幾眼,確認這些話再也沒有第五個人听到,朱元璋緊張的情緒這才舒緩了幾分。

「當年劉基不願當皇爺手里的槍,李善長也知道朝中要是沒了對頭自己恐難長久,索性將手中的權利交了出去。」

「不過手里雖然沒有了權利,但他淮西勛貴核心的影響力還在。這不,他的學生便憑借更勝一籌的膽量和手腕,逐漸利用他的影響力,躋身于淮西勛貴最核心的位置。」

說到這里,朱極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微笑。

「生而為人想成仙,坐在地上要上天。有些人的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是謹小慎微的。一旦滿足了,就開始欲壑難填。」

朱極沒有再說什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話。

大家都是聰明人,鋪墊的廢話都說了這麼多,正題只需要意會即可。沒看到朱元璋的牛眼都小心成了眯眯眼,往門外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隨意地拿起桌上茶水潤了潤喉,又勤快地將朱元璋三人的茶碗也斟滿,朱極咧嘴,笑眯眯地觀賞三人神游天外的姿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