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9章 最後的時代

宋雲選擇悄悄離去,並沒有對外公開。

對于西北的人族,乃至全天下的人族而言,相信玄帝一直站在他們身邊,或許會更好。

走出營帳,宋雲微微仰頭,望著蠻荒時代風雲涌動的天空,他的身形漸漸變得透明,最終徹底消失……

嘩啦,水花濺起,他走出了時光長河,看著浩蕩向前的流水,以及水面上變幻不停的種種場景。

「終于都搞定了啊。」

天地之靈的虛影出現在了前方,絢爛無形的光影晃動,發出深沉的聲音︰

「不,還有最後一步。」

「嗯?難道還有什麼要準備的?」

「安西。」

「……感情什麼都得我自己來唄。」

宋雲循著指引,走到時光長河的源頭,那是世界初開之時,所有故事的開篇,一切因果的起源。

他跳了下去,站在了一片荒蕪與混沌之中,掌心一翻,浮現幾面陣盤。

他要在安西布陣。

所有的【鎮城武夫】天賦,殺敵獲得武道修為值的機制,以及【虛空儲物盒】和【安西實時地圖】的功能,都得由他自己來創造。

此外還有覆蓋安西的隱匿大陣,能讓這里的秘密瞞過天魔天鬼。

這塊西北的偏僻之地,看起來平平無奇,卻將成為世界上最特殊的區域。

陣法相當龐大,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才布置完成。

直到這一刻,準備工作才算全部結束。

接下來交給漫長的時光就行。

不知多少萬年過去,每日風沙吹拂,草木生長,一層層地掩蓋著陣法。

一切人為的痕跡漸漸都消失不見,陣法與安西徹底融為了一體,在歲月的偉力下渾然天成,仿佛從一開始就是這樣……

宋雲離開後,殷寒最先得到了傳信。

宋雲在信里自稱要「遠行游歷」,不知去處,不知歸期,或許數萬年後才會回來。

同時將西北的人族都交由這個師弟來代管,讓他做好準備。

殷寒收到消息,悵然若失,悄悄動身回到西北,卻再也感知不到那一襲白袍的蹤跡。

「幾萬年後才會回來?」他不禁喃喃自語。

「這是要去多遠的地方,才會花上幾萬年?」

殷寒注定想不到答桉,枯立半晌後,還是按照宋雲的囑托,開始接收西北人族。

數日後,另外三名帝尊才收到宋雲的傳信,得知了雲游的事情。

等眾人匆匆趕到安西時,只看到了忙前忙後的殷寒。

「玄帝偏心吶……」軒吾見狀,暗暗有些心疼。

殷寒早到了幾天,拿到宋雲留下的信物和命令,順理成章地收編了西北幾大部族,非常快速。

他本來就負責開闢西南,這一下就擁有了整個西邊的廣闊土地,將近半壁江山。

胸懷野心的黃帝軒吾自然眼饞不已。

當然,再眼饞,軒吾也不敢違逆宋雲的命令,只能灰  地回自己地盤去了。

青帝太竹望著空空如也的玄帝營帳,輕嘆一聲,「于人族困厄之際出世,又于人族大勝之時歸隱,如此風範,吾不及也。」

說罷飄然離去,也開始閉關隱修,不問世事。

在往後的幾萬年中,四名帝尊基本都在潛心修煉,而非爭霸奪權,完全是受到了宋雲此舉的影響。

哪怕黃帝軒吾,也沒有花太多精力在俗務上。

因此四位帝尊都修煉到了較高的境界,六萬年之後,天賦最高的晴凰和殷寒已經在沖擊人仙巔峰了,最差的黃帝軒吾也有人仙中期。

可惜,長期閉關潛修也導致了他們的統治出現疏漏,天魔天鬼趁虛而入,暗中發展信徒,最終天庭成功崛起,再度讓人族陷入危難之中。

生死存亡之際,宋雲再度歸來,五帝于安西齊聚,恰如當年那般。

五人經過殊死的激戰,斬殺數尊仙神,鎮壓天門,為人間又爭取了四萬年時間。

而後大夏皇帝啟統一天下,讓人族獲得四萬年的和平發展,擁有了輝煌燦爛的文明。

但啟的控制欲讓他走上一條禁武之路,試圖遏制天下人的武力,以實現皇權的完全掌控。

最終宋雲與賈玄、李青山聯手,誅殺皇帝啟,覆滅了大夏。

沒有了皇帝的鎮壓,天門封印松動,仙神試圖降臨人間。

宋雲強行將陽城抬升至萬丈高空,再次堵住了天門。

然而,被皇帝壓制了太久的人間眾生,萬馬齊音,已無至強者坐鎮。

天魔天鬼沒了制衡,隔著天門遠程操控局勢,引發天下大亂。

人間四分五裂,諸國混戰不休,人口急劇減少,天魔天鬼不停制造殺戮與恐懼,以此吞噬著天地間的本源之力。

此方世界本源枯竭,即將崩塌。

在世界只剩七十年壽命的時候,一個昏迷不醒的年輕人躺在了安西軍鎮的門口,被一名老卒救起……

安西人屠,白袍劍神,堪稱一段傳奇,雖然短暫如流星,卻讓各國強者永生難忘。

如今,這一襲白袍就要回來了。

布好陣法後,宋雲的身形再度消失,回到時光長河的源頭。

再順流而下,來到長河的最末端,無限延伸的「現在」,投身而入。

百年亂世,烽煙迷天。

這是最後的時代,也是最混亂的時代。

西北大漠的深處,飽經戰亂摧殘的安西軍鎮,此刻竟空空如也,城里只有滿地的沙粒,還有一些來不及收拾的廢棄軍械。

幾個月前景國軍隊兩入安西,結果大將蒙肅、南海武聖霍一在進城時都暴斃身亡。

景國連續兩次大規模的行動,興師動眾,結果損兵折將,無功而返,這景象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消息再也瞞不住了。

一時間舉國震怖,謠言四起。

很多人說,這是安西人屠的凶靈未滅,在幫唐國守城!

安西,永遠是景人的禁地!入城即死!

眾說紛紜,越傳越玄乎,景國民心、軍心都有動搖,但景王遲遲沒有發聲,導致下面人更加恐慌。

而幸存下來的白家家主白英啟,倉皇逃回國內後,也閉門不出,謝絕見客,從側面映證了景軍的確在安西遇到了麻煩。

景國民間很快出現了反戰的呼聲。

百年亂世打到現在,混戰看不到盡頭,各國都民不聊生。

景國之前經常打勝仗,開疆拓土,掠奪資源,大家能嘗到甜頭,舉國同心,凝聚力還很強。

可自從遇到宋雲後,國運急轉直下,漸漸敗多勝少,十多年里疆土再無變化,反而一直在花錢,一直在死人。

民眾心中的不滿開始蓄積。

這一次的「安西退兵事件」,直接成為了導火索。

「罷戰!罷戰!」有人開始上街游行。

「打了這麼多年,國力越打越弱,為何不罷戰?」

「休養生息,此乃天理!」

景國都城,人們在街上振臂高呼,向王宮施壓,試圖改變國策。

王宮衛兵們持刀列隊,嚴陣以待,可看到走在最前面的人後,他們都傻眼了,開始犯難。

要求罷戰的,不止有平民百姓,還有大量的官商子弟,這些年輕人本可以享受奢靡的生活,卻要整日擔心被景軍強征入伍,因此反戰的意願格外強烈。

更有很多達官貴人、學界名流,也希望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他們派心月復手下參與示威,有的甚至就坐在華貴的轎子里參與游行,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衛兵們也不敢得罪,結果只能被游行的隊伍逼得步步後退。

可再退一條街,就要到王宮了。

「大膽!你們要造反嗎?」一名小將拍馬而出,高聲呵斥著。

他是蒙肅的長子蒙括,得知父親死在安西後,一直希望報仇雪恨,算是主戰派,也深得景毅王器重。

蒙括雖然年輕,已是先天巔峰的高手,官階和地位都很高,他站出來,衛兵們都硬氣了許多,一個個抽出長刀反逼過去,示威的隊伍一時被擋住了。

結果人群中突然冒出來一句︰

「你們蒙家的將領但凡有用一點,打兩場勝仗,國家也不會困頓至此!」

蒙括听罷氣得七竅生煙。

「誰!誰在大放厥詞?給本將站出來!」

沒人站出來,但大家都用嘲諷的目光盯著他。

蒙括年輕氣盛,何曾受過這般窩囊氣?倉啷一聲,他拔出長刀,厲聲警告道︰

「退出這條長街,不然視同謀反!」

「我數到三,不退者死!」

「一,二,三!」

沒有人退。

蒙括又氣又急,但又不敢痛下殺手,一時僵在了原地,有些下不來台。

空中卻有一道寒光閃過。

噗。

前面一整排的人瞬間被罡氣腰斬,半截身軀飛了出去,碎肉滿地,鮮血浸染長街!

轟的一下,示威的人群陷入大亂,人們嚇得四處逃竄,互相擁擠踩踏,又有許多人被活活踩死。

空中緩緩飛下一名高瘦男子,是南海支援來的武聖趙不群。

此人和霍一是好友。霍一在安西暴斃身亡,他心中自然惱火,踫巧發現了示威的人群,又听到了蒙括的警告,眼中閃過一絲暗紅色的光芒。

趙不群是外人,又是高高在上的武聖,因此下手沒有顧忌,悍然當街殺人!

蒙括看到這慘烈的景象,心中怒火煙消雲散,臉色反而嚇得慘白。

「這,這可如何是好!」

趙不群這一道罡氣,不知打死了多少景國名流,這些可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有的哪怕景毅王見了也得以禮相待。

如今他們卻像豬狗一般,被當街宰殺,尸體被踏成肉泥。

消息傳開,必將徹底激化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的矛盾!

「還愣著干什麼?快救人!把傷員都抬走,盡快恢復秩序!」蒙括趕緊沖周圍的衛兵喊道。

衛兵們也都看傻了,這時候才反應過來,手忙腳亂地沖上去救人。

趙不群冷笑道︰「這些亂臣賊子,妄圖沖擊王宮,不殺光就算我手下留情了,有什麼好救的?」

蒙括有些不悅,提醒道︰「趙尊者,這是景國的內部事務,究竟如何處置,還得我們景王來做決斷。」

趙不群像是听了個笑話,仰頭哈哈大笑,「年輕人要多動動腦子,你們的景王可是道武同修的強者,天下排名前十,難道還感應不到這里的情況?」

這話如一盆冰水澆下來,蒙括頓時不寒而栗。

景毅王躲在王宮沒露面,任由趙不群做這個惡人,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不止要戰,還要鐵血鎮壓所有反戰的人!

如此極端的態度,讓蒙括這個主戰派都感到震驚。

「王上到底在想什麼?」

趙不群拍了拍蒙括的肩膀,「這場仗是一定要打下去的,說不定你還會跟著我出征,年輕人好好干,爭取多殺幾個唐人!」

望著長街上的慘狀,蒙括心亂如麻,呆滯地點點頭,「出征?什麼時候出征?」

趙不群意味深長地笑著,「別急,好戲還在後頭,我們真正的強者可還沒有出手呢!」

「百年亂世,不過是些凡夫俗子在打仗,哪怕那安西人屠,也只是普通角色罷了。」

「真正的神仙人物,多在幕後布局,不過他們也快要現身了……」

類似的景象,先後發生在多個國家。

南方的梁、陳、蔡,北方的遼、魯,都是一樣的民怨沸騰,陸陸續續爆發了反戰的游行,然後被殘酷鎮壓。

哪怕這種鎮壓的行為容易激起更強烈的反彈,各國君主也不在乎,無論如何都要戰,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攻破唐國!

唐國以一敵六,哪怕有滄海客麾下的東海散修幫忙,也依然壓力巨大,國內民生凋敝,比其他國家更慘。

但唐國國內卻沒有反戰的游行,因為他們沒得選,是六國一直在進攻他們,甚至不接受降卒,一幅要屠光整個唐國的架勢。

唐人對六國恨之入骨,背水一戰,咬著牙也要堅持。

長安,這座唐國的都城十幾年前被景軍攻陷,隨後經過一番激烈的拉鋸戰,幾度易主,最終還是被唐軍奪回。

唐王李天陽立刻宣布定都長安,哪怕這里十分接近前線。

君王當守國門!

此刻,長安的王宮大殿上,李天陽正在接見一位須發花白的耄耋老者。

老者身披青簑,斗笠掛在背後,一身樸素的漁翁打扮,李天陽卻起身相迎,熱情地扶老者落座。

等老者顫顫巍巍坐下了,他才坐回王座上,不解地問道︰

「尊者,那幫南海的散修到底是什麼來歷,為何會有這麼多的武聖鬼仙?」

老者微微閉眼,似乎想起了許多往事,隨後才緩緩開口︰

「這就要說到大夏朝的皇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