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有功賞有過罰

賈薔匆匆看了眼龍椅上的皇帝。

皇帝老兒此時正在勤懇工作,批閱公文,看上去兢兢業業的也算得上是個好皇帝。

就是以後這廝會把賈家給抄了,讓賈薔有些害怕。

不過肯定不是現在。

大姑姑賈元春目前還只是個嬪位呢,連妃都不是。還早,有著好幾年的時間。

皇帝看了眼賈薔,「賈薔,龍禁尉總旗,寧國公的後人。擊斃倭寇九十六人,如此勇武,有當年寧國公的風姿。賈家可是許久沒有出現過優秀的少年,寧國一脈有傳承了。」

夸贊了他一頓。

皇帝看著三十歲出頭的樣子。

當年寧國公縱橫沙場的時候,這位皇帝還沒有出生呢。

也只是從老一輩人口中听過他們的威風事跡。

「謝陛下夸贊。賈家世受皇恩,必定感念皇上恩德。為皇上掃除倭寇,應盡的本分,賈薔不敢居功。」

開國皇帝是純純的馬上皇帝,先皇第二代皇帝自幼跟隨開國皇帝東征西討,也是非常武勇。

到了太上皇這兒,馬背上的本事差了些,依舊帶兵出征過。

只有現今的這位,還沒有指揮打仗過。

這也是正確的。

沒啥大事,哪能叫皇帝御駕親征。

三代皇帝窮兵黷武,幾乎搞光了國庫。

有些地方的稅收甚至已經收到了三年後。

不過也還好,正是由于三代皇帝的征戰,才把異族番邦徹底趕出了中原去。

也僅僅只是趕了出去。

中原富庶,異族仍舊想要染指。

北方邊境打草谷的,東南海岸倭寇劫商船的,經常會有很多起。

調兵要耗費大量錢財。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南的倭寇侵犯,朝廷才僅僅派出了兩千的龍禁尉來,為了省錢。

如今的國庫是空虛的,甚至還有欠款。

為了這些,當今皇帝日日發愁,不知道能有什麼法子才能補上這些虧空。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等到太上皇一駕崩,新皇立馬就拿那些老臣開刀,抄家,多抄兩家,幾千萬兩白銀就出來了。

特別是太上皇,年輕的時候還算勵精圖治。

可是到了年紀大點的時候就貪圖享樂了,妥妥的一個唐明皇李隆基。

國庫是空虛的,但太上皇的私人內庫,百八十萬兩的銀子肯定有。

大修宮殿,多次出游,每次都耗費巨大。

朝廷窮的很。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太上皇把皇位禪讓給了當今皇帝。

自己不處理那些瑣碎事,專門享樂生活起來。

但是很多的權利又要抓在了手上。特別是些軍國大事。

讓當今皇帝很難做。

「榮國府有襲爵的人。但是寧國府的賈珍死了,如今爵位還空缺著吧。賈薔抗倭有功,封龍禁尉百戶,賞百金。待日後再建功勞,給你封爵。」

這個封賞還不是特別大氣。

不過也對,現在已經太平了五六十年了。和平時期要想封爵可是千難萬難。

「謝陛下隆恩。」

賈薔也沒有太感謝,殺了這麼多倭寇呢,一個百戶而已,是自己應得的。

「別忙著謝恩。有功賞有過罰。青原縣縣令上來了一本折子,是參你的。說你目無法紀,阻礙國策。有此事。」

把賈薔嚇了一跳,這個縣令膽子太大了點,敢告御狀。

自己都沒整他,他倒對付起自己來。

「臣惶恐,不解其意。」

賈薔不認賬。

「改農地,為桑地,乃國策。你可知道,農田改成為桑田之後不會加稅,一畝桑田的收成比一畝農田至少會高出五成。這些桑田如果都歸朝廷管,從種桑養蠶到織成綢緞又能省去很多賣絲的環節,這其中的好處你可明白。」

國庫虧空,這個法子也是戶部的一些大臣共同商討出來的結果,皇帝也拍板了的。

只要能多生產個幾十萬匹絲綢來,國庫的一些虧空就能補上了。

去年的收成是真的不行,連降大雨,澇災,水患,只能企盼著今年會好一些。

皇帝看來挺看重賈薔的,竟然同他說了這麼多話。

也難怪縣令敢告御狀,這個改農田為桑田竟然是皇帝自己贊成的。

也由不得皇帝不贊成,病急亂投醫,國庫沒錢了,自然要想法子。

萬一哪兒又需要賑災的,哪里又需要平叛亂的,沒錢可做不到。

到時候朝廷就會出大亂子。

「陛下,臣不敢妄議朝政。但是東南方向剛有倭寇入侵,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農民不種地,人心就更不穩了。怕是會出大亂子。並且不種地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就會賣地,到時候那些富商巨賈們就會想法設法的買百姓的土地。土地兼並之風一起,又會出亂子。」

國庫空虛的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百姓沒有地。

那些地都在豪族手里。

納稅的是百姓,豪族又不用納稅。

土地一兼並,朝廷能收到的稅收就更少了。

百姓們沒地種,沒飯吃,那可能就只有造反這一條路。

到時候南邊幾十萬的反民看朝廷怎麼鎮壓的過來。

皇帝在沉思了下,開口說道︰「怎麼會缺糧,不是在外省調了糧食,給那些種植的送去。再說全省只有十分之一二的地改成了桑田,怎麼就會斷糧了。」

賈薔也沒害怕,反正自己穿越來這一次本就想著要高調點的︰「假設有五十萬石的糧食,到了省里,還能有二十五萬石就算好的。到了州府,再扣一半。到了縣又得扣下一半。層層克扣下來,實際能有多少到老百姓手上很難說。並且桑苗至少要長到秋後才有些女敕葉,一茬養初秋蠶,一茬養晚秋蠶。產的那點絲怕是也換不回全年的口糧。」

賈薔的這些話一說,大大的打壓了皇帝的積極性。

有些興致缺缺。

可是給江南織造局下了死命令的,舉南方兩個省的力量,年底要各交出五十萬匹絲綢來。

即便是賈薔說的再有道理,這條國策不會變動的。

出了這個法子,要想再想出能賺很多錢的法子來千難萬難。

朝廷的錢糧,各地方層層克扣,這是亙古不變的。

皇帝也清楚,但是像賈薔說的,一下扣一半就有點多了。讓皇帝不是很開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