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新的運輸船起飛重量將會達到一萬三千噸,按照運載能力和速度來看……它確實比海運貨輪更優秀了。」

葉銘在會議中侃侃而談,又望向江南造船廠的總工程師,笑道︰「周總,我不知道貨輪現在普遍是多少噸……但它替代遠洋貨輪,應該沒問題吧?」

「哈哈哈。」總工程師周興文大笑了起來︰「看來葉總對目前的海輪沒概念啊……」

「難道現在普遍都是十幾萬噸了?」

「差不多,現在新的遠洋貨輪十萬噸以上算是標配了。」

「額……」葉銘咳了一聲︰「那比不了,如果太空運輸船要達到十萬噸的運載能力,造是能造出來……大不了湊反應堆就行,但成本得上天不說,估計一艘船起碼得上千米長……沒意義。」

「嗯。不過呢,太空運輸船用來遠洋運輸優勢還是很大,畢竟它速度很快,一天就能到,而且理論上還能夠抵達任何城市,從而消弭掉內陸與沿海的差距。」

「對!我想說的也是這個!」葉銘把頭點得跟雞啄米一樣。

他之所以提出來,完全還是為了給運輸船找「就業崗位」——為了建造加速器,造這麼多太空運輸船當然沒問題,因為後面還有太空城的建設,也可以用到。

但人類的資源和生產速度畢竟還是有限的。

你不能為了一開始趕進度而大建運輸船,完了十艘停八艘……那就沒意思了。

因此,把它用在地面運輸上,便是就業方向之一——為此,葉銘還特意設計成了萬噸級,就是為了匹配上所謂的「萬噸巨輪」。結果……萬噸巨輪早就成了過去式。

「主要還是運輸成本,如果運輸成本能降下來,別說一萬噸,就是一次裝一千噸……也有用武之地啊……」周總工笑著補充道。

「嗯……月球的氦三工廠也會同步擴張,三年內,不敢說氦三變成白菜價,最起碼會比現在便宜一半以上,而且絕對比同等貨運能力海船便宜。」

「那就沒問題!而且只要能夠節約全球貨運成本,整個社會的生產成本也會大大降低的。」周總工篤定地點頭。

這時章局長突然道︰「但如果我們全面推動貨運飛船替代海運,那……某些國家,怕是要跳腳了。」

葉銘微微一怔,隨即便領悟到了章局長說的某些國家指的是「哪些」。

當然是……那些收過路費的,開加油站的了。

他微微一笑︰「科技的滾滾洪流下,老美這樣的龐然大物都不過是螳螂,就別提某些國家了。」

章局長含笑點頭︰「嗯,這個確實。」

眾人的笑聲中,葉銘宣布散會,隨後,他回到家里,和父母簡單地告了個別,便與何沫登上了直升機,前往最近的軍用機場。

他要去一趟大連造船廠,看一眼即將完成的問星號。

經過幾年的建造,國內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對太空飛船的命名規則——戰艦自不必說,是按照朝代來的。

對于民用飛船而言,對于太陽系內,特別是近地軌道內的太空飛船,一般命名為X月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以最開始的邀月號為代表,包括後續的問月號,望月號,以及逐月號等等都是如此。

而對于那些要進行系內遠距離探索的飛船,則以X日號為命名標準——當然,現在只有一艘逐日號正在籌備建造中,其用來進行火星以及小行星帶-木星的探索。

運輸船,則統一命名為巡天號,但會根據運載量分不同型號。

而要用作系外探索的飛船,則以X星號為命名。

譬如尋星1-8號。

而問星號,則是第一艘專門為穿越蟲洞而設計的載人科考船。

……

葉銘抵達大連造船廠時是下午四點。

簡單的與前來迎接的負責人黃總工寒暄了幾句後,他直接乘坐廠內汽車前往第七號船廠。

「黃總,你們已經全面實行無人化生產了麼?」

何沫眼尖,她一眼便看出了整個碼頭全是多工程機械車和無人運載車在跑——毫無疑問,這些全部都是通過超距通訊+6G由艾塔遠程控制的。

「嗯,運載、管理和無聊方面差不多實現了,但施工領域還是不行。」黃總工笑著解釋道︰「不管是造飛船還是造輪船,現在都還是離不開技術工人。」

「是機器人不方便是吧?」

「都有。」黃總工頓了頓︰「有些工作,機器人可以比人類做到更精確,但力量就未必夠,力量夠了,空間又不適合,什麼都適合,有時候手感又不對……」

葉銘笑著附和道︰「畢竟人才是最精密的機器。」

「哈哈,葉總這句話說到精髓上了。」

幾個人一路聊著天,很快便抵達了施工現場。

問星號雖然獨立命名,但它的外形上還是參考了邀月號與問月號——畢竟,只要外形不變多少,經驗都是可以被繼承的。

但相比邀月號,它的體積增大到了四倍。

它擁有超過兩百三十米的全艦長度,超過五十米的全艦高度和四十米的全艦寬度。

在設計中,它將會擁有三百八十人的艦員載額,光是艦艙就設計了十二層。

這樣的高度,使得它必須設計電梯。

除此之外,它的運輸倉也分成了上下兩層,空間極大,足以裝下兩棟樓房。

由于人員眾多,因此這次過去,探測隊將會攜帶超過兩年的食物——這就要求其實驗艙必須要有能夠種菜以及飼養的空間。

——雖然根據目前的反饋,蒼藍星與地球呈現出高度的環境一致性,但永遠不可能讓這三百多人一降落就去冒險。

因此,它也會裝載武器,以及搭乘一支五十人的快速反應部隊。

而該部隊的戰士組成……

這樣說吧,每個戰士,都是精挑細選而來,除了精通戰斗之外,每個人都必須要在多個領域有所擅長。

而作為一艘多功能探測飛船,它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太空探索能力。因此,它也會搭載小型的太空穿梭機——由壓縮空氣驅動。

至于用于地面開拓的大型施工與探測工具,那就更不必說了。

可以說,這艘飛船,承載了人類迄今為止,最為尖端與精妙的技術。

以及人類最殷切的期待。

它不能有半點閃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