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27章 還有半年,等著就是

听到小林雄方說自己換了國籍,這算是真把她給驚住了。

要知道,這邊的入籍很難不說,而且作為一個常年都在這里的外國人,她深知這個國家對外國人其實很寬容,特別是亞洲面孔,只要你會說本地語言,然後稍微了解一些這里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之類,那就沒人把你當外人。

對此,Linda自己深有體會,她自己就不止一次地被人當成是南邊省份的姑娘。以前她還會解釋一下自己是坡國人,現在她也就不解釋了,只會嗯一聲,說自己的祖籍確實是哪哪哪的。當然,她確實也沒撒謊,她本來就姓林。

因此,對于換國籍這種……她確實沒想到的。

小林雄方見Linda不解,他也沒解釋——他怎麼解釋?解釋說自己在這邊成家了,然後妻子覺得現在國家的發展和未來已經明顯地很好了,今後入籍肯定會越來越難,二來國家正在大搞福利待遇,現在上車,剛好趕上,三則是……國家即將推出太空旅行,目前只允許本國國民申請。

作為瘋狂向往太空的科技愛好者,小林雄方在深思熟慮之後接受了妻子的建議。

畢竟人往高處走,有什麼好丟人的。

自己的母國在過去幾年一直扭扭捏捏,如今整個社會層面肉眼可見地陷入了分裂,一些守舊派認為還是應該保持原有的格局,一些年輕人則已經開始抗議,要求驅逐美基地,全面進入亞洲新秩序中。

對于此,小林雄方以前還很關注,但現在……他只關心國內的航天計劃進展得如何了。

兩人在簡單的寒暄後很快便聊到了這次的采訪主題,交流中,linda得知,小林雄方目前供職于省城電視台,基本上算是常駐航天城的記者。

很快,隨著工作人員的招呼,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兩個人很有默契地坐到了一起。

「看發布會是誰主持的,如果是葉總,那就意味著可以爆出 料。」小林雄方嘴皮不動地發著聲音。

Linda輕輕嗯了一聲。

作為一個老記者,她當然知道國內航天部門發布會的一些「潛規則」。

基本上,國家航天部門首席科學家的葉銘教授,他算是王牌,公開的都是一些 料。而且他也最喜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要你敢問,他能回答的,都會回答。

除此之外就是章局長,相比葉銘教授,章局長就要官僚不少,但他公布的消息,也是重磅消息,只是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打一些太極。

至于常規發言人……那基本上听听也就行了。

在記者群的輕聲交流中,葉銘第一個從後台走出。

見到他出現,所有記者同時露出了會心的笑,隨後掌聲大作。

……

「感謝大家的掌聲。」

葉銘坐在主席台的正中央,他笑望著滿屋子的媒體和記者,在這中間,他看到了許多的老熟人。

「也感謝大家參加今年的航天日發布會,如大家所見,今年的新聞發布會,由我代表我國航天事業集團做一個簡單的工作匯報。」

「那麼,廢話不多說,我們正式進入正題。」

「在過去一年,我們順利完成了廣寒基地的第一期建設。」

隨著葉銘的聲音,在主席台與第一排記者之間的空曠地帶,也隨之而起了一副AR現實增強的3D場景。

眼尖的人立刻認出了,該場景是月球。

場景變幻中,很快便出現了一副最新的廣寒基地3D圖。

「這便是目前廣寒基地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它已經形成了一座以氦3聚變發電廠為核心的,集居住,科研,工業生產于一體的大型基地。」

葉銘一邊說著,也一邊看著前方的AR建模。同時,他也沒有忘記留意其他人的表情——廣寒基地上是沒有實行社交網絡管制的,在上面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員們早就把基地的非涉密部分曝了個底朝天。

嗯……說個笑話,就這,居然老美那邊還有人認為這是假的——而且這些人還多半認為地球是平的。

但如此全面地把所有建築都還原並且用3D建模的方式呈現出來,這還是第一次。

所有記者都被這個龐大的基地所震撼,喀察聲不絕于耳。

「而除了廣寒基地,過去一年我們同時也啟動了未知天體探測計劃,目前,尋星1-7號,正在朝著該未知天體飛行。」

隨著葉銘話音落下,前方的3D投影畫面再次一變,變成了六艘飛船以六邊形頂點拱衛著中心點的陣型飛行的畫面。

「就在昨天,尋星號已經完成加速階段,並會在三個月後執行減速任務,最終將于今年年底抵達未知天體,執行下一步探測任務。」

既然是面向全世界,全社會的公開發布會,那麼葉銘在措辭上就很嚴謹了,絲毫不說著是個黑洞,而是用了未知天體來描述——因為截至目前,都仍然沒有對它的準確定義和模型,說黑洞,實在是有點容易引起歧義。

緊接著,葉銘又介紹了碟形運輸船計劃,這其實也算是官方層面的認可,或者說闢謠吧——那麼大一個碟形飛船,藏肯定是藏不住的,而已經有好事者,或者說陰謀論者開始把國內的技術發展和外星人搭上邊了。

你看,飛碟就是證據嘛!

听到這個,葉銘自然就不樂意了。

明明是國核有需求,完了他辛辛苦苦設計,船廠沒日沒夜建造的,管外星人屁事啊!

「這個碟形運輸船,我可以保證,和外星人沒有任何關系。」

葉銘看著3D畫面中的飛碟︰「這就是一個大件運輸船,它巧妙利用了反重力力場,可以視線輕松地裝卸大件貨物。所以,還拜托一下各位,幫忙闢個謠。」

說著葉銘頓了頓,咧嘴一笑︰「不要一天到晚都想著外星人科技多麼厲害,宇宙是相對的,假如真有外星文明,我們在他們眼中,也是外星人,我們的科技,也是外星科技。」

場下頓時傳來一片笑聲,隨即掌聲響起。

葉銘笑著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隨後他看了一眼稿紙。

「接下來,我主要介紹一下,今年我們的主要工作和任務。」

「首先,我們會在半個月後啟動太空城的第一期計劃,也就是太空天文台計劃。」

隨著葉銘的聲音,前方的AR畫面也再次一變。

……

Linda目不轉楮地看著那靜靜地漂浮在空中的巨大的「圓形滾桶」。

沒錯……在她眼中,這個太空城的完整模樣,確實是一個滾桶。

它依舊是以可控核聚變引擎堆為核心,然後以此延伸成為一個圈,並通過不斷地搭積木式地擴張,最終變成一個桶。

看著它靜靜地漂浮在太空中,Linda就覺得有些恍然。

這種以往只存在科幻作品中的工程……居然真的被納入了計劃,還真的要一步一步地建起來了!

——如果換成其他國家,換成其他人來宣布,她一定會認為,這只是個騙人的大餅。

就仿佛……要登陸火星,要移民火星的那位。

嗯……好像那位現在已經不怎麼提移民火星了。

想想也是,不管是移民火星也好,還是移民月球,亦或者是住在太空城市,本質上都是「逃離地球」,無非就是遠近而已——以前還可以說技術難度,但現在,在太空飛船已經穩定無事故地運行了四年之後,哪里還有什麼技術難度?

但,從葉銘口中說出來,從這個國家提出來……

Linda便覺得,這不是畫餅,而是在給大家看一個工作安排表。

過去六年,她參加過的所有航天日發布會,所獲得的消息和國內的計劃,沒有一項是沒有完成的——只有提前完成,絕無推遲的那種。

葉銘的聲音再次響起︰「當然,這是太空城計劃的完整方案,我們打算花十年的時間來完成它。」

「而為了完成它,我們需要在太空,在月球,就地建立方便的工業基地。」

「一個我們都認可的事實是,當我們進入太空時代之後,地球的資源便會隨之珍貴起來。」葉銘說著笑了起來,他意味深長地望向坐在角落里的那位來自澳洲的記者︰「因此,地球上某些盛產鐵礦等各種資源的國家,目前采取低價銷售的方式……這種行為其實是不明智的。」

在座的在記者各個都是人精,豈有听不懂葉銘言外之意的?只需要隨著他的目光看一下,所有人便會心地笑了起來。

澳洲的礦,那是真優質。

但由于其一直跟著老美的腳步,當年沒少對這邊做限制,因此這邊一氣之下就開始滿世界找替代。

如今東南亞的鐵礦拿下了,非洲的礦廠也穩定拿下了,甚至月球……都開始開采了。

澳洲就有點著急了。

它一個資源國家,資源被這個世界最強的工業國所摒棄,你說它怎麼能過得好?

澳洲的記者頓時臉一紅,假裝听不懂葉銘說什麼。

好在葉銘並沒有多說,而是繼續道︰「我們相信,地球上的所有資源,無論是水,土,油,氣,礦,都會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遺產和積蓄——我們也一定要把這些留給他們,以便應對未來。」

「也因此,我們也會在今年展開小行星帶探測,加大太空資源的利用。」

葉銘的介紹用了半個小時,主持人開始接過話題︰「下面進入提問環節。」

話音落下,瞬間舉手如林。

葉銘喝了一口水,望向台下的一干老熟人。

最後,他的視線停留在了已經有幾年沒有見到的Linda臉上。

「聯合早報的朋友。」

……

Linda非常短促地呼吸了兩下,又握拳後松開,這才站起身來。

她確實沒有料到,居然會第一個點名到自己,以至于,她並沒有完全準備好問題。

但……既然都開始了,而且回答的人還是葉銘——葉銘可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著稱的,那就意味著她有著足夠的時間來現場思考。

「葉院士您好,剛才您提到了黑洞探測計劃將會是今年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但我們也知道,在過去幾個月,國際上一直有呼聲,包括科學界和航天界都有聲音認為,黑洞探測計劃是一個危險的行為。」

葉銘笑望著她,緩緩點頭,示意她繼續。

「那麼,我的問題是,您是如何看待這些反對的聲音呢?以及,您對黑洞探測的結果有多大的把握,而且,您能告訴我們,黑洞之後,我們最大可能是遇到什麼嗎?謝謝。」

隨著Linda一口氣問完,所有記者的目光也停留在了葉銘的臉上。

不得不說,金牌記者就是金牌記者,一下就問到了眾人的心坎上。

今天來的記者,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那種門外漢——他們每個申請參加發布會的記者都會遞交資料,然後通過審核才能來到這里。

以前,媒體們還懷著老一套的想法,認為只要派個記者過來就行了,但隨著拒絕的次數多了,媒體也就模到了門道,知道派一些專業的,最起碼也是有一定知識涉足的記者過來。

否則的話……你一個航天門外漢,來這里豈不是听天書?

因此,大家都很清楚,今天發布會,別看說了什麼太空工廠,說了什麼太空城,也說了什麼小行星帶探測,廣寒基地……

但這本質上,都是在太陽系打轉,在近日,近地軌道打轉。

真正的星辰大海,還得看能否驗證蟲洞,能否跨越空間!

因此,黑洞探測,才是重中之重。

而黑洞後有什麼……

坦白說,過去一年,特別是啟動黑洞探測後的這幾個月來,人們對黑洞的背後是什麼做了很多猜測。

除去那些沒有意義的「鑽了黑洞什麼都不會發生」的猜想,而最大的猜想便是,人類即將面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那個世界,會不會充滿惡意,會不會有危險,會不會……引起人類的危機。

——如果你說不會,那麼,為什麼要用六個飛船來造一個防御膜?

但所有的猜測,都不如葉銘親口說的,來得更準,更重要。

「還有半年,等著就是了。」

葉銘沉默了幾秒,隨後輕輕笑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