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1章“寒風”級鐵甲護衛艦

(上一張屏蔽了,正在修改中)

從海軍方面的傾向性來看,更仲意1950噸的設計方案,船舶的排水量更大,適航性更佳,雖然不能夠深入遠海大洋,但能夠適應中近海巡弋和作戰要求。

從海軍部作戰要求來看,這一型鐵甲護衛艦幾乎可以滿足7成以上的海軍作戰任務,畢竟絕大多數的戰斗都發生在中近海區。

執行大洋封鎖和跨海作戰的大型海軍主戰艦艇,因當前的技術成熟度和裝備需求都不強烈,且造價昂貴,有待于從長計議。

海軍部提出的軍備發展方案名曰「固海計劃」,計劃用4~5年時間,發展裝備12艘1950噸級鐵甲護衛艦,保留後續4艘艦優先補充權利。

李察仔細的審看了一番「固海計劃」,然後站起身來走到窗口,一把推開窗戶,從這里向外俯瞰。

這是一個灣區的晴好天氣,天高雲闊。

11月的明媚陽光播撒下來,附近的海面,起伏山地和極遠處的城市建築清晰的呈現在眼前,蘊含著絲絲涼意的海風撲面而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大唐王國是環太平洋區域的地區強國,也是該區域唯一開啟了工業化進程的國家,肩負著將太平洋地區打造成華人小池塘的歷史重任,未來必將向海洋強國方向發展。

但那是15或者20年後的事情,以大唐王國當前的國力,經濟規模和人口壓根兒不具備參與世界海洋強國角逐的能力,需要韜光養晦,以待將來。

海軍部方面的傾向性很明確,希望發展1950噸鐵甲護衛艦,這確實更符合大唐王國現實的需求,有利于增強海軍戰斗力,有利于應對美國海軍的挑戰。

但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的,美國的威脅畢竟在大西洋一側,美屬蒂華納州只是四面不靠的一塊飛地,人口稀少,經濟基礎薄弱,至今也沒有發展起來。

大唐王國海軍發展計劃不可能瞞過英國人的敏銳嗅覺,發展如此大型的鐵甲護衛艦,數量又如此之多,有可能會挑動英國老的敏感神經。

歷史就是無數次的輪回,站在19世紀中葉時代潮流的前沿,李察比常人更能深切體會到英國老的霸道,遠比後世美國老更甚。

一言不合就揍你,沒商量。

看一看同樣堪稱世界海洋強國和老牌殖民者的法蘭西國,在埃及經營數十年的勢力範圍被侵佔和剝奪的經歷就可以清楚的說明,千萬別惹英國老。

18世紀末

拿破侖•波拿巴佔領埃及時計劃建立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全面擴大法蘭西殖民遠征規模,以實現征服全世界的夢想。

可惜,由于法國人的錯誤勘定結果計算出紅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著建立無船閘的運河是不可能的,隨後拿破侖放棄計劃,並在和英國勢力的對抗中離開埃及。

法國在拿破侖失敗之後,重建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因為在美洲的殖民地失于英國,所以法國重點向東方發展,尤其是包括埃及的中東地區。

從1798年開始,法國殖民者就保持著對埃及的絕對影響力,而在法國人屢次提出蘇尹士運河建造方案後,終于挑動了英國人的敏感神經。

無視法國人在中東地區的殖民地位,英國連續發動了兩次殖民埃及的戰爭。

1840年11月,埃及戰敗,被迫簽訂《英埃協定》,從此淪為英國所屬半殖民地和保護國地位,而法蘭西對此屁也不敢放一個,只能選擇以英國為主導的戰略合作。

在英國人的眼皮子底下,1854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獲得了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尹德特許,成立開掘蘇尹士運河公司。

工程計劃于1859年動工,工期8~10年。

初步的計劃是從三角洲沿著圖梅拉河鑿一條小運河和一條南支線(今稱赫勒沃蘇尹士)運河,兩條運河合起來叫作甜水運河,溝通蘇尹士。

第2期工程修建一條北段阿巴西耶運河至塞得港,這條運河可以為干旱地區提供飲水,連接上述運河,從而組成貫通全線的蘇尹士運河。

該運河面向全世界所有船只開放,土地運營租借期99年,擁有優先續約權利。

現在看來

若埃及不是在英國人的絕對掌控下,法國人翻不起什麼大浪來,其心心念念的蘇尹士運河甭想修建。

現階段

英國老本就對行動拖拖拉拉的大唐王國心有不滿,在殘酷的克里米亞戰爭中,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亞傷亡已經超過萬人,加拿大和南非兵團各傷亡數千人,大唐王國的一個師兵力到現在沒抵達,這是什麼態度?

英國老真的很難蒙蔽,亨利-約翰-坦普爾爵士作為對大唐王國強硬派人士,其所代表的勢力始終給李察以很大壓力。

綜合考慮下來

李察決定放棄1950噸方案,采納發展1500噸鐵甲護衛艦方案,給英國人發出溫和的信號。

在當今時代

以英法為主的世界海洋強國普遍使用風帆和蒸汽動力混合艦隊,部分通過風帆戰艦覆蓋裝甲,以達到更強的作戰性能。

少部分開始試水鐵甲戰艦,先後有多型鐵甲戰艦方案推出,正在建造或者海試中。

這些歐洲傳統的老牌海洋強國,歷史負擔非常重,英國皇家海軍裝備著數以百計風帆戰艦,不可能說丟就丟掉,很有些船大難掉頭的味道。

但絕不能因此就輕視英國老,作為當今世界率先開啟蒸汽革命至今百余年,唯一完全工業化的國家,其強大的工業能力讓任何國家都難以望其項背。

10多年前

英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巔峰就達到年產460萬噸鋼鐵的規模,如今雖然縮水近一半,但只要有市場需求拉動,恢復起來非常快。

英國的造船能力同樣強悍,無論在規模和技術水平上皆屬于全世界獨一檔的存在,萬噸級貨輪「大西方」號和「大東方」號的出現,就是最鮮明的例證。

如何看待英國?

就將其當做二戰時期最鼎盛的美國去對待就沒錯,其深厚的工業能力一旦發動起來,強大的戰艦就像下餃子一樣出現,暴兵能力極強。

英吉利還有近百年的國運,大唐王國犯不著頂風硬干。

本著韜光養晦的大方針,李察正在考慮大唐王國需要自己的「門羅政策」;

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大唐王國專注于美洲,不追求全球海洋霸權,不追求對抗,從而給英國發出清晰的政策信號,避免誤判。

「固海計劃」中,擬訂造12艘新型1500噸鐵甲護衛艦方案,李察大筆一揮便砍掉了一半,只保留三年內建造6艘的方案。

這一型1500噸級鐵甲護衛艦,首艦「寒風」號,因此也被稱之為「寒風」級鐵甲護衛艦,其技術水平在世界當屬一流。

「寒風」級鐵甲護衛艦依舊由英國裔著名艦船設計師歐文-杰斯羅布爵士主導設計,他如今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艦船設計系主任兼教授,在享受高薪待遇的同時,也是長安城上流社會中卓有影響力的一員。

相比較在英國的激烈競爭,歐文-杰斯羅布爵士更享受在大唐王國艦船設計領域泰斗地位,幾乎無人能與其相抗衡。

由他主導設計的「寒風」級鐵甲護衛艦確實具備相當高的水準,徹底摒棄了桅桿輔助動力,從而使艦面布置更為簡潔,得以設置大面積的艙室。

「寒風」級鐵甲護衛艦繼續采用大外飄艦艏,這種艦艏部設計是壓浪效果好,適航性好,其艦艏部開闊,能夠並排布置兩門30磅主炮,與艦艉部兩門30磅主炮相呼應,擁有強大的全向火炮覆蓋能力。

「寒風」級鐵甲護衛艦是屬于標準的英式舷側炮艦,沿著船舷兩側設置一層火炮甲板,配屬18門12磅柯爾特後膛炮,一側9門。

這樣一來

在舷側對敵時,「寒風」級鐵甲護衛艦可以發揮出4門30磅主炮和9門12磅副炮的強大火力,在柯爾特新型後膛炮強大威力的加持下,擁有越級戰勝風帆戰艦的能力。

在面對美國海軍傳統的老式前膛火炮攻擊時,寒風」級鐵甲護衛艦薄弱的裝甲,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美海軍老式的鑄鐵炮彈毀傷能力較弱,難以對超越時代的哈維鋼護甲產生致命打擊,在艦身上撕開大裂口。

由于李察的提前插手,當今世界艦艇防護能力已經達到原歷史時間線19世紀末水平,美海軍的老式火炮面對這樣老牛皮一樣的堅固鋼制裝甲,雖然僅有薄薄的一層,但也很難撕開。

反觀「寒風」級鐵甲護衛艦裝備的火炮和柯爾特武器公司研發的新型炮彈,皆已達到當今世界領先水平,對美方戰艦的毀傷能力不容小覷。

新型炮彈采用觸發引信,炮彈內裝填數磅乃至十數磅黑火藥,以雷汞引燃,在砸到敵方艦艇上便會轟然炸開,飛濺的炮彈破片會產生較大的破壞力,屬于劃時代的產品。

在克里米亞前線

英法和奧匈帝國軍隊便嘗夠了俄軍新型炮彈的苦頭,為此緊急訂購了數10萬發觸發引信炮彈和3000余門火炮,這讓柯爾特武器公司狠狠的發了一筆橫財。

好在沙俄軍隊的新型炮彈有限,十幾萬發炮彈打完了就沒了。

沙俄區區820多門火炮,想要改變整個克里米亞戰爭的進程尚力有不逮,雖然付出了數萬軍隊的傷亡代價,英法聯軍和奧斯曼軍隊可不會輕易認輸,戰況依然膠著。

從當今戰局來看,俄軍苦守克里米亞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很難再逆風翻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