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九三章 褻瀆女媧,準提施法

「你起來吧,既入陰陽一脈,當勤修德行,專心問道,多行功德振興師門,不可辜負你師祖,和為師的期望。」

這叫作申公豹的弟子,孔宣雖然不了解,但既是師尊所派,自然是有益于他,他也欣然接受,自楊戩之後又得一徒,他當然也得留下些許教誨。

「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此為我陰陽一脈仙法,你且下去好生修煉,若不解之處,便待到為師講道之時提出。」

孔宣施展仙法,將陰陽功法傳授于申公豹,交代一番後,便打發自己這個弟子離開。

申公豹資質不錯,且禮數有加,孔宣還是挺滿意的。

「孔宣!」

等申公豹離開,上首東王公開口。

「弟子在」

「這申公豹乃是接下來封神量劫的重要人物之一,你且好生教導,只要應對得當,我陰陽一脈便能謀得更多的天地氣運,對你道途亦是有益。」

孔宣听罷,卻是吃了一驚,先前他只以為師尊只是給他推薦了一個徒弟,未曾想也是為即將到來的封神布局。

涉及到量劫,孔宣自然不敢怠慢,更是關系到自己的將來,他也鄭重地應了下來。

很快,孔宣師徒就分別告辭離開,陰陽道宮之中只剩下東王公一人,此時的他已是穩固了混元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為,除了鴻鈞之外,已然為洪荒第一人,再加上和鴻鈞約定的千年之期將至,所以他也沒有再閉關修煉,而是坐在宮中,沉思起來。

量劫在即,封神之事雖然對陰陽一脈的弟子影響甚微,但東王公還是得好好布局一番,特別是在知曉異域即將降臨的消息之後,除了收下楊戩外,這申公豹便正是他故意為之。

沒錯,申公豹還沒到達昆侖便轉道東海乃是東王公的手段。

因為按照天定的路線,申公豹會和姜子牙一同前往闡教,最後于封神前夕,因為不滿封神榜由姜子牙執掌而被逐出闡教,最後鼓動慫恿截教門徒和闡教對抗,算是最後闡截兩教大戰的一個引子。

前世傳說中,申公豹雖然天資非凡,比之姜子牙要強上太多,但他的結局卻很淒慘,比之大多數截教仙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封神之時,他加入殷商陣營,闡截大戰,在追殺姜子牙的過程中,被十二金仙之一的懼留孫以先天靈寶捆仙繩所擒。

而後被黃巾力士壓在了麒麟崖,最後遭到元始天尊的懲罰,命黃巾力士將他的肉身填堵于北海海眼。

武王伐紂成功後,他便上了封神榜,被姜子牙封為東海分水將軍。

可以說,前世的申公豹,就算是在被封神之後,也只是得了個偏遠將軍的閑職,職位不高。

不過,現在的申公豹顯然不會再走這條路了,加入陰陽一脈後,他的命格便變了,東王公需得他這位飛熊之相之一來謀取這一量劫的天地氣運。

而之所以選擇申公豹,一來是他乃是天命之人,為封神量劫的關鍵人物,二來也是想因此來試探天道。

他想知道天道的底線在哪里,是否容他篡改,而結論是,大道不可改,小道可變,殷商滅亡是大道,作為混元大羅金仙的東王公,改變些小道,天道也是默許了。

如此,兩位天命封神之人便已經各入其門,靜心修道,待到仙道有成之時,便是執掌封神之日。

且說人族之中,年邁的商朝還在不斷地運轉著,帝乙百年之後,果然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帝辛,為商朝第三十一位人王,商紂王。

紂王得位,也算是名正言順,一來他乃是帝乙嫡子,為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二來,出生之時有異像現世,被視為大賢,得眾王公大臣的支持。

紂王得位,開始統治人族,治理起國家來,倒也是像模像樣,雖沒有像先賢那般賢達,卻也算是合格。

而商朝也在他的治理下,一晃數年過去了。

商朝本就有些飄搖,內外皆有動蕩,這一日,朝歌朝上,紂王臨朝。

「有奏出班,無事退散。」

剛說完,便見右班之中走出一位大臣,躬身行禮後,高呼道︰「臣商容有事啟奏。」

「奏來。」

「明日乃三月十五,女媧娘娘聖誕之日,請陛下擺駕女媧宮進香叩拜!」

紂王眉頭一皺,露出不悅的神情。

問道︰「女媧有何功德?能得寡人進香叩拜。」

人族誕生已無數載,聖人之威已薄弱,特別是自詡人王的帝辛,有些不甘。

商容趕緊開口︰「女媧娘娘乃是上古神女,我人族聖母,創造人族之聖人,于人族和聖師陰陽道尊齊名,天塌之時,更以五色石補天,護佑洪荒萬靈,當得起眾生敬仰,大王位臨虔誠進香,娘娘定能保佑我大商國運昌隆,災害消替,此乃福國之舉也!」

紂王沉吟了一下。

「準卿所奏。」

隨即下旨,第二日于女媧廟進香。

第二天一早,紂王便乘坐車輦,絲竹聲聲中,聲勢浩大第帶著兩班文武大臣,前往朝歌城外的女媧神廟。

大王座駕出了朝歌南門,便命家家焚香設桉,戶戶結彩鋪氈,三千鐵騎,八百御林,由黃飛虎保駕前行。

到了女媧廟之外,紂王下了車輦來到殿中,點香插于香爐之中,待文武都朝拜過之後,他也開始觀看起廟中的景象。

這一看,讓這位大王吃了一驚,這女媧神廟華麗異常,金童對對執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彩鸞朝斗。

碧落傳遍,俱是鶴舞鸞翔,沉香寶座,走龍飛鳳……

紂王正看得興起,突然之間,一陣狂風吹過。

卷起女媧塑像前的帳幔,顯出女媧娘娘的聖像,容貌端麗異常,瑞彩翩翩,國色天姿,只一具塑像便如仙子下凡一般。

紂王見到,立刻心神蕩漾……

也不知是鬼迷心竅,還是心中欲念作祟,見到女媧塑像,紂王頓時就神魂飄蕩,愛美之心止都止不住。

心中不斷思量。

「寡人貴為天子,乃是人皇之尊,富有四海之地,卻從未擁有如此絕艷無比的佳人,實乃不甘。」

想到這里,便突然轉身命身後去取文房四寶,等侍官取來筆墨送上,他手握筆桿,粘上墨汁,思量了片刻。

便在女媧塑像前,廟牆之上題了一首詩。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題完這詩,紂王便覺心中暢快無比,又端詳品讀了幾遍,越讀越是得意。

他倒是滿足了,可一旁的商朝文武卻是個個驚恐不已,特別是商容,他趕緊上前諫言。

「啟稟大王,女媧娘娘乃是上古正神,人族之聖母,福佑我殷商,大王為人君,豈可作詩猥褻聖母神明,此舉毫無虔誠之意,實為大不敬也,若是獲罪于神明,恐怕不是我朝之福,請大王趕緊命人擦去印記,否則被祭拜百姓所見,怕會影響大王之仁德啊。」

听到商容的話,紂王很是不以為然,甚至非常惱怒,他冷然說道。

「寡人看女媧之容貌,有絕世之姿,因此作詩贊美,豈有他意?你休要多言,何況寡人乃是人皇之尊,尚且贊美女媧,有百姓見到,也會夸贊女媧年年的美貌,更可讓大家一睹寡人的文采,有何不可。」

說完這些,紂王也不願再听別人的意見,直接轉身就走。

文武百官都目瞪口呆,卻沒有人敢去阻攔,只得跟著離開,而走出女媧廟之後,商容只能偷偷地交代下人,等眾人走完後,將牆上紂王的題詩擦去。

下人依言,等女媧廟淨空後,用清水將那牆壁清洗干淨。

做完這些後,那下人也離開了,廟中空無一人,而這時,有一人憑空出現在上空。

他來到女媧廟之中,看了看女媧塑像,又轉身面對被清水浸得還有些濕潤的牆壁,露出一絲莫名的笑容。

接著伸手一點,只見原本紂王所題,原本已經消失的詩句又清晰無比,原原本本地出現在了那牆壁之上。

「天道之下,商湯改滅,也怪不得貧僧了,封神之劫將起,于我佛門來說是危機亦是我西方之機遇。」

思量一番後,他便又直接消失了。

消失沒多久,又一道人影出現,卻正是東王公。

「有意思,有意思,果然和傳聞的一樣,此事乃是準提作怪。」

先前將紂王題詩顯形的,正是原來的西方教聖人,現在的佛門準提佛母,前世傳聞,準提作怪才使得紂王被女媧記恨,從而使商湯滅亡。

東王公一直好奇,便隱身在這女媧廟上空,以他混元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為,就算是聖人之尊的準提佛母也絲毫沒有察覺,算計被看得真真切切。

不過,就算知道了是準提作怪,東王公也不會去干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天道的因果,紂王和殷商也合該滅亡。

于是沒有停留,他也離開了。

且說女媧一直在混沌媧皇宮之中靜修,參悟聖人之法,這一日突然心中一動,元神之中若有感應。

她吃了一驚,聖人元神何其圓滿,能讓其震動想到必是大事。

于是停下修煉,掐指算了起來,這一算,很快便皺起了眉頭,感應洪荒人族之中竟有與她相關之事發生。

沉吟片刻後,他便元神離開道宮,朝著洪荒而去。

循著感應,她來到朝歌城外的,發現心生感應之地,竟然是自己的神廟,她有些驚奇,便進到廟中。

附身于自己的塑像之上,一抬頭,突然看到被準提顯化的紂王的題詩。

頓時勃然大怒。

「好你個無道的昏君,不思勤修德行,保境安民不說,竟還不畏上天,不敬聖人,膽敢作詩褻瀆于我,實在是可惡至極,想你成湯氣數已盡,若不給你個報應,豈不是讓我丟盡面皮。」

說話間,她元神便朝著朝歌王宮而去。

以女媧聖人之能,找到紂王顯然卻是輕而易舉,只是見到那輕薄之人,她卻是停了下來。皆因紂王身上有紅光纏繞,乃是人族氣運,女媧雖能隨手誅殺于他,卻會因此染上因果,人王因果也非等閑,她貴為聖母,自然是不想沾染。

紂王人皇氣運還未盡,他又是封神之劫的重要人物,想來天道也不會允許他提前身亡,此乃天數,女媧也不想違背,想了想,便轉身離開了。

元神回到媧皇宮自己的道體之中,女媧卻是越想越氣,正在氣頭之時,卻聞東海三仙島陰陽道尊到訪。

東王公作為洪荒最神秘的混元大羅金仙,可是稀客,早年又有恩于她,兩人乃是舊識,女媧自不會怠慢,趕緊迎出。

將東王公帶進道宮之後。

兩人便各自坐下。

女媧還沒問清來意,東王公便首先開口。

「道友可是從洪荒人族朝歌女媧廟回來?」

听這一問,女媧大吃一驚,果不愧是道祖之下第一人,她自覺行動隱秘,沒有驚動任何人,卻不想還是逃不過這陰陽道尊的眼楮。

既然東王公已經知曉,女媧也不隱瞞,點頭便道︰「正是。」

東王公微微一笑︰「道友應是見了那廟牆上的詩句了吧?」

女媧面色深沉,點了點頭︰「這帝辛實在該死,竟然褻瀆于我。」

「紂王確實大膽,不過,這事卻還有些道友不知道的隱情。」

听他這麼一說。女媧怔了一下,疑惑到︰「道友這是何意?莫非這詩句不是那帝辛所題?」

「非也!」

「這詩句確為紂王所作,不過事後又有變故,紂王走後,商湯大臣商容已命人洗淨,不過廟堂淨空之後,卻又有人暗中施法,將詩句顯行了。」

女媧面色一緊,趕緊問道︰「敢問道友,是何人?」

東王公沒有隱瞞,開口︰「不是別人,正式那佛門準提佛母是也。」

「準提!豈有此理,他竟敢如此辱我,真當我女媧好欺負不成。」

女媧勃然大怒,甚至已經想殺上佛門靈山,去找準提討個公道。

東王公出言相勸。

「道友息怒,不必如此,準提此舉雖是無禮至極,但也算是天意,是以借道友之手行天命,那成湯確實該亡。」

在東王公的勸說之下,女媧也息了去找準提理論的念頭,而說完這些,他也告辭離開了,最後留下了讓女媧仇視準提的種子,這是他想要的。

帶著不甘和怨氣,女媧坐于道宮之中,思量一陣後,她還是決定遵從天意,取出一個先天葫蘆來,正是先前采自不周山的那寶葫蘆。

葫蘆早就已經被她練成靈寶,為妖族至寶,名為招妖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