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七章 準備出征

軍方的動作很快,5000名戰士迅速被召集起來。

當然,這5000人不可能都是航天員,他們之中有航天員,最多的是飛行員,也有部分是醫生、護士。

因為科技跳躍太快了,目前種花家並沒有足夠的駕馭宇宙飛船的經驗,最有經驗的也只神舟飛船的宇航員。

然而神舟飛船與行星級宇宙飛船完全沒有可比性,乘坐的宇航員唯一有點經驗的就是都是到太空了。

當然方逐溪也未曾乘坐宇宙飛船,但他對整個飛船的設計了然于心,可以向船員們介紹飛船的功能和駕駛辦法,不至于上到飛船會手足無措。

種花家全員動用,緊張開展宇宙飛船的生產。

此時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霉國和大毛他們那里。

霉國首先接到消息的是國務卿來特,他不可置信,種花家前幾天才說是天外隕石,怎麼今天又說是外星文明?

此時的霉國剛剛啟動了「布雷」計劃,已經定好了生產特殊合金網的公司,至于核武,在武器庫中大把,只需拿出來改裝就可以了,而他們封存的航天飛機也已經拿出來,準備翻新後使用。

同時,霉國政府還在就「布雷」計劃制定分攤方案,準備提交聯合國向其他會員國收取費用。

突然間種花家通報說不是隕石撞地球,而是外星文明入侵,這可把來特給震住了。

來特自然是馬上將情況向總統愛德華報告,愛德華又哪來能分辨,連忙問太空總署。

太空總署負責人找不到證據,也是無法判斷。

最後還是愛德華決定按原計劃進行,畢竟就算真的是外星文明入侵,霉國能拿出來的應對方法和「布雷」計劃也相差不大,所以知道這個消息也沒什麼反應。

說白了,就是听天由命。

在霉國精英們看來,如果外星文明已經能夠派遣艦隊來到太陽系,並且推動隕石攻擊地球,憑借目前地球人剛剛開始探索太空的科技,根本無法反抗,或許及早投降才是出路。

至于種花家通報的已經在建造宇宙飛船準備迎戰,在霉國精英看來是嗤之以鼻的,說什麼天方夜談,種花家的航天技術甚至還比不上霉國,用什麼建宇宙飛船?

他們甚至還在懷疑種花家是不是有什麼陰謀,或許像星球大戰計劃一樣,想將霉國拖入太空軍備競賽拖垮霉國?

說句不客氣的話,只要國家金融體系不坍塌,霉國就不會跨!真要拖垮,那也是拖垮整個世界的經濟。

不過隨後從種花家傳來的各種情報消息,又讓霉國精英們感到驚訝,似乎、好像種花家是真的在建造宇宙飛船啊!

他們的工廠在日夜加班,他們的超級電磁軌道炮在日夜不停地發射物資上太空的空間站,他們的空間站也在每天都高速擴大,現在的面積已經是1個月前的10倍了。

而且,種花家已經宣布了進入戰爭狀態,霉國這邊卻還是當作屁事沒有,特別是平民,根本一點消息都不知道,從種花家稍微傳來一點消息都被他們否認,還認為是種花家在加強DC統治的手段。

與之對應的是大毛的做法則完全不同。

由于最近這些年種花和大毛走得相當近,許多國際事項也是相互幫襯,而且又共同被霉國打壓,所以大家的溝通是很密切的。

收到種花家的通報,大毛深知種花家行事作風,並不會沒有根據的危言聳听,他們選擇的是相信種花家。

看到種花家全國動員在生產宇宙戰艦,大毛也提出可以幫忙。

說起來,大毛家本來的軍事重工業體系可是非常強的,是能夠比肩霉國的存在,只不過由于經濟上拉胯,失去了經濟基礎的支撐,軍事重工業開始越加孱弱。

但畢竟大毛的重工業基礎好,又通過武器裝備出口賺到一點錢,其工業體系還是勉強維持了基本面沒有跨。

而且在航空方面,大毛雖然比不上霉國與種花家,但也是有能力輸送物資到空間站的。

收到大毛願意助力的表態,種花家決策層決定接受大毛的好意,安排的部分運送物資的任務給他們。

同時作為一種獎賞,種花家將微型戰艦的部分技術教給了大毛。

微型戰艦︰又叫空天戰艦,采用雙螺旋震爆引擎,一種用于宇宙港、空間站與星球表面之間的短途作戰武器,形狀酷似陸軍戰斗機,武器主炮小型激光炮,駕駛員1或2人均可。

這種戰艦也作為行星級宇宙戰艦的艦載機存在,一般情況下,每艘行星級宇宙戰艦搭載了六架微型戰艦。

以目前地球上的技術,這種戰艦是比六代戰機還要先進的飛機,當大毛從種花家拿到技術資料的時候,他們的飛機專家們可是欣喜若狂,這可是比六代機還要先進的技術,雖然缺乏了發動機和武器系統,但他們完全可以用大毛家本身的技術填補上,就算效能差點,達到六代機性能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但對于已經掌握行星級宇宙飛船的種花家來說,這種技術已經算不得高技術了。

種花家將雙螺旋震爆引擎和小型激光炮的關鍵技術收起來,並由國內生產單位生產,其他的資料贈送給了大毛,讓他們生產微型戰艦的艦體,然後在種花家安裝發動機和武器小型激光炮。

大毛家的飛機工業一直都是世界領先的地位,尤其是戰斗機的技術,以前簡直差不多佔據了全世界的半壁江山。

此前世界上各國的戰斗機,主流就只有兩種,一種是霉國為主的霉系戰機,另外一種就是大毛家的毛系戰機了,種花家的技術也還是向大毛慢慢學來的,只是隨著經濟和綜合實力的提升後來居上而已。

基于大毛的戰斗機工業基礎,生產微型戰艦的機體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這讓種花家國內的生產單位可以騰出更多的力量生產宇宙戰艦的艦體。

時光飛逝,很快兩個月時間過去了。

種花家凌霄殿上已經今非昔比,完全大變樣。

首先在面積上,已經擴大了千倍,由固定模板拼接的太空站已經達到幾十萬平方的面積,大概相當于燕京廣場那麼大,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太空城堡。

固定模板拼接的地面上還固定著許多功能艙,這些功能艙就好像是凌霄殿上的房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功能。

有的艙可以提供給航天員居住生活,有的艙可以做實驗,現在最多的是提供倉儲功能的倉庫。

凌霄殿的中央是一個特殊的功能艙,那是聚變發電機,方逐溪通過解析宇宙飛船的聚變引擎獲得聚變技術,與程甲院士制造了這台發電機,用電磁軌道炮送上了凌霄殿。

而在地面上,更是開工建造了許多聚變發電廠,短短一個月內,種花家就實現了電能自由。

種花家的普通市民也收益匪淺,他們現在每個月用電費用被壓到極低,平均每個月只需十幾塊錢就能滿足用電需求了。

而在工業體系更像是打了興奮劑,各類機器根本不需考慮能耗的情況,各方面的產能都到達了最大化,使得種花家只有不想生產的產品,沒有生產不過來的產品。

宇宙飛船的建設進度也隨之進入了快車道。

首先聚變發電機在凌霄殿工作,徹底解放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工作效能,此前由于能量不足,太陽能收集的能源只能保障幾十架人工智能機器人全功率工作,前階段送上去的數萬家人工智能機器人都是開工不足,大部分都處在封存狀態。

如今有了聚變發電廠,這些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凌霄殿更是非常地改變著面貌。

有了聚變發電廠以後,方逐溪又結合人造生物圈技術專門設計一系列艙體,送到凌霄殿中組合起來,就成了一個大規模的可供人類生存的基地。

前期準備的5000名宇宙飛船船員陸續乘坐神舟飛船到達凌霄殿基地進行適應性訓練,他們將在這里看著種花家第一艘行星級宇宙飛船組裝成功,並會第一時間到飛船中開展工作,並且駕駛飛船去和外星文明交鋒。

5000船員的人數有點多,光憑神舟飛船運輸壓力還是比較大,大毛主動提出幫忙也分擔了小許人員運輸的任務,直到微型戰艦成功建造出來後,運輸人員的速度終于快了起來。

微型戰艦可以用于宇宙港、空間站與星球表面之間的短途作戰,自然也可以往返運輸,原本的駕駛員設計是2人,如果用原版設計每次只能帶1人上凌霄殿。

但方逐溪對其進行了改進,增加了一台引擎,又減少了其武器儲備系統,從而變成了可以乘坐4人的戰艦,每次最多可以從地面運輸3人到凌霄殿。

當然,乘坐這種戰艦方式上凌霄殿的一般都是久經訓練的戰斗機飛行員,普通的戰士對這麼高速的戰艦還是有點難以適應。

方逐溪準備以後自己參照微型戰艦逐步開發出適合攜帶普通人上太空的飛行器,種花家人上太空將會是平常事。

除了宇宙飛船船員,還有幾百名宇航員將作為凌霄殿的常駐人員也被送上凌霄殿太空站,他們將作為太空站的日常管理者。

而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凌霄殿太空站都會作為宇宙飛船的天空船塢,在這里進行物資補充和人員輪換,那麼在凌霄殿有人員常駐就很有必要了。

當然,作為常駐人員,他們安全性也很高,隨著現在凌霄殿天空站面積越來越大,功能也越來越完善,有了聚變電站和人造生物圈技術,就算沒有地面基地的支持都可以長時間很好地生存。

而且常駐太空站的人員已經很少需要進行危險度較高的出艙工作,太空站上數以萬計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完成幾乎所有工作,而且天空站工作人員必要時還可以使用腦控技術控制艙外的機器人活動,完全可以不出艙就完成各項任務。

隨著時間推移,行星級宇宙戰艦的各項部件也逐漸完成並被超級電磁軌道炮送上太空站。

無數的蜘蛛形人工智能機器人開始了恐怖的作業,在人工智能的驅使下,它們數量雖然極多,但卻有條不紊地完成各自的任務,在人類面前展示了它們極高的工作效率。

隨著宇宙飛船各個部件輸送上來,凌霄殿的眾人和通過視頻關注宇宙戰艦的地面基地人員驚訝地看到,在密密麻麻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工作中,宇宙飛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組建出來。

此前各個部件的建設用了兩個多月,但部件一送上來,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組裝起來了。

大家再次真切地認識到人工智能機器人在工業體系中的恐怖作用,其實在地面的各個工廠中都早已引入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工作,也深刻地改變了生產流程,生產效率直線提高,甚至是指數級的提高。

但那些工廠中只是某個產品、某個行業的體現,除了一線工人十分觸動,其他人的感覺沒有這麼深刻,而宇宙飛船的組建則不同。

這麼龐大的宇宙飛船,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宏偉、最復雜的機器,被上萬名人工智能機器人用兩天時間組建出來,那種視覺效果簡直震撼人心。

這一幕如此驚人,讓所有看到的種花人都信心滿滿,即便是面對外星文明,我們也有一戰之力!

就算是對所有技術了如指掌的方逐溪,也對這麼快建成宇宙飛船感到一絲震驚,他能預估到各個生產工廠加班加點可以兩個月內陸續生產出來,卻沒想到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兩天組建起來,原本估計最少要十來天的。

時間提前了自然是好事,方逐溪讓5000名船員上船訓練,並擬定出征計劃。

同時,第二艘行星級宇宙戰艦也開始生產,有了第一次的生產經驗,第二艘宇宙戰艦估計生產速度可以更快,也許能和第一艘戰艦一起並肩作戰。

宇宙戰艦建成,方逐溪馬上向國家最高層報告,宇宙戰艦出征的條件成熟了,是時候出發解決那顆天外來客了。

作為特別生產組的組長,戰艦生產是他的任務,但戰艦出征就必須由國家來決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