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二章 妙智庵

為了妖僧姚廣孝的事業自受殘酷刑罰而死……這兩人哪里是什麼交際?分明是生死兄弟——不對,生死兄妹才是!方勸心下吐槽著,頗有些「大逆不道」的想到,看來這歷代的全性掌門都是極具人格魅力之輩,否則不會前有藤山首領為了姚廣孝的事業以身殉道,後有正派人杰冒著觸怒門人受到嚴酷責罰的風險和無根生結拜這等事了。

楊曼說到這一步,方勸腦袋一轉便知道了她的想法。看來唐牧之先前那有些戳藤山傷疤的話語奏效了,藤山秘藥的修煉和學習方法,應該不止藤山自己有,至少幾百年前姚廣孝手上就有一份,而且他還將其編纂進了《永樂大典》當中。

而楊曼明示唐牧之做的,就是去找到那部分《永樂大典》,或者姚廣孝通過其他途徑留下來的藤山秘法!

可是就算這樣,也算觸動了藤山的門規吧……方勸有些不安地想,但又覺得這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楊曼執掌藤山數年來,沒有听過她在內部有什麼「敵人」或者反對者,只要沒人針對她大作文章,就這件事來說,責罰應該不會太重。

雖然方勸也不希望因為他和唐牧之的事牽連到楊曼身上,但有些道理他心里還是明白的,做這種事情,沒有付出怎麼可能呢?當然方勸寧可這樣的困局和掙扎針對的是他而不是楊曼。

不過方勸還是有部分疑問,姚廣孝奉命主持編纂《永樂大典》,他記得朱棣原文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這姚廣孝真就這麼听朱棣話?連異人界的東西都往上搬啊?

他問了楊曼這個問題,楊曼解釋說,倒不是姚廣孝能耐到真的可以完成朱棣的意願,《永樂大典》中真正涉及圈內的部分放在整部書上看,只有很小一部分,大多是江湖上陸陸續續散出去的一些,但涉及醫藥和天文等方面,就波及當年一些閉門造車的異人門派了,其中就包括藤山。

「或許他認為這也是一件利澤大眾的事業吧。」楊曼想了想,如是說道。

唐牧之先是對楊曼道了句謝,而後向她問出一個關鍵問題︰「據我所知,《永樂大典》缺損嚴重,從原文的一萬多冊到現在,應該是只剩下四百多冊,而且這部分還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果僅知道你們藤山的秘法被記錄在了《永樂大典》上面,要找起來的話恐怕不太可能。」

方勸一听這些數據,愣了愣,嘴角一抽道︰「這也是……何止是不太可能,恐怕那部分已經因為歷代的火災、戰亂和偷盜遺失甚至徹底毀掉了。」

楊曼沉默了一會兒,微微頷首道︰「我確實是想讓你們找這部分《永樂大典》,不過線索當然不止這些。藤山有記錄秘藥那部分在《永樂大典》上的書目,但很久以前就失去了意義,實際上,存放大典的地方第一次遭到火災的時候,這部分就神秘消失了,經過我們前輩不斷的查證,已經證實秘藥在原書的那部分被毀。」

方勸不解道︰「原書部分毀了……那以前的藤山首領交給姚廣孝的部分呢?還有線索嗎?」

楊曼不緊不慢地折疊好了寫有「奉天靖難」四個大字的軍旗,而後說道︰「姚廣孝在助朱棣坐上王位前就已經是‘臭名昭著’的全性掌門,後來更是因為靖難之役傷了整個異人圈的運數和元氣,晚年還為了維護呈現衰頹之勢的佛教再造爭端……估計在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時候也把那些不問世事的門派得罪全了。他死在《永樂大典》纂成後的第十年,這期間有圈內勢力遣人暗中謄抄各派秘法,被姚廣孝發現後,那部分也不知所蹤了,我希望你們找的,正是當年被謄抄下來的副卷。」

方勸理了理思路,「也就是說——還有副本。但繞了一圈,我們還是缺乏線索,況且那部分也幾百年了,只是不知道究竟毀沒毀掉。」

楊曼旋即說道︰「我只是將來龍去脈講清楚些罷了。線索只有兩個——時間和地點,據藤山的調查所知,姚廣孝發現那部分後,第二年便死了。但謄抄的部分後來還有些許流傳出來,可知他生前並沒有將那些副本燒掉,按照那一年他的軌跡,還是很大概率找到副本的……當然,這一步我的前輩們已經走過了,只是最終沒能找到自家那部分。據我們的秘史記述,這些副本被藏在妙智庵附近,姚廣孝十四歲出家的地方,他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回去過那里。」

「妙智庵……」唐牧之若有所思。

方勸問道︰「那個妙智庵,至少也是明代建的了,現在恐怕連那兒的建築都找不到。」

楊曼點了點頭︰「清朝的時候修繕過,近代被改造成過糧倉,還有確切的位置。其實藤山也慢慢放棄了這件事,只是還有一些秘史記載。據前輩們的記載,妙智庵附近有幾處地方很特殊,姚廣孝死後皇帝朱棣命人篆刻了碑放在那里,還有奇門布置,高人看守,這也是後來沒人能夠找到那些秘籍的原因。」

頓了頓,楊曼繼續道︰「這是唯一一次藤山秘法被完全泄露,也是最近的一次……關于藏匿秘籍的位置,秘史中應該有一些線索。只是我自己也知道,這希望很渺茫,但我希望我們還是可以找尋一番,如果最終不能幫到你們,到時再想辦法吧。」

方勸立馬表示贊同,他看向唐牧之︰「老唐,我覺得楊曼說得沒錯……先試試吧,不行我們再換別的辦法。而且我認為也不是完全沒希望,妙智庵那兒就算被再厲害的奇門布置,而且一直有人修復維持,數百年過去,也總該露出些‘馬腳’了。」

唐牧之想了想,問楊曼道︰「也就是說,藤山自己也慢慢就放棄了尋找秘籍……那上一次是在什麼時候?」

楊曼沒有過多思考,回答道︰「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不過那時是門人自發去找的,嗯……跟尋寶一個性質吧,在這之前的一次,就要追朔到兩百年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