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五章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听了趙虎的話,辛子秋驚悟,原來距離自己進入仙魔大戰遺跡那晚,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天四夜。

他的一顆心頓時沉了下去……

歲月易虛,寸陰當惜。

對辛子秋來說,時間是目前最寶貴的東西,因為他在此方世界只剩下了不過短短數日光陰。

可他還不舍得跟至交好友們分開,還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完成。

在洞窟之中莫名其妙虛度的三天,恐怕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彌補的遺憾。

不過,此時辛子秋還無暇感慨,匆匆告別趙四爺,他便大步流星地往城北的通天擂台趕去。

……

借著羅天大醮的影響力,西夏,大遼、大理和吐蕃諸部組成的四國使臣來朝,聯合擺下了這座通天擂。

擂台共分七關,每一關都由一定數量的四國武者把守,稱為「擂官」。

而大宋朝的武林豪杰們,則要進行攻擂。

雙方一攻一守,正好針鋒相對。

擂台的規則也很簡單,第一關有六十四位擂官把守,攻擂之人可任選其中一位進行挑戰,若是勝了,自然獲得了晉級下一關的資格,若是敗了,就被淘汰。

以此類推,第二關有三十二人把守,第三關十六人,等等。

越是到了後面的關卡,擂官數就量越少,當然身份地位也更高,武功也更強。

尤其是最後的第七關,將會由武聖于和一人作為主將王牌來親自鎮守。

若有攻擂之人能連過七關,便是大宋勝利,而最終的勝利者,也將能拿到「天下第一」的稱號。

否則,就是四國聯軍勝利,那「天下第一」的名號,便會歸武聖人所有。

這一次的擂台大戰是前所未有的武林盛會,也涉及了大宋朝的臉面,因此中原各大門派的高手名宿盡出,全都雲集京師,來到京師比武。

……

辛子秋一邊趕路,一邊心中盤算著,以自己的實力,不出意外的話,應當至少能連勝四場,打到第五關,完成最後一個任務。

只是如今出了無憂洞和黃泉的小插曲,陰差陽錯地遲到了兩天,情況就有點不妙了。

若是在此期間,大宋的眾高手們已經紛紛將第一關的六十四位擂官挑落,那自己豈非只能作壁上觀?

他心中焦急,腳下也在加緊,生怕誤了時間。

真要是到了擂台上,發現那里已經進行到第二關甚至第三關的比試,沒了他出場的機會,可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這般想著,他雙腿如飛,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左右穿梭,沒多久便趕到了汴梁城的北邊。

這里是通天擂的所在,此時四周已是人山人海,觀者雲集。

看熱鬧的老百姓們,擺攤的小商販們,甚至還有官府維持秩序的衙役們,早將擂台四周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辛子秋神念掃過,發現附近祥雲杳靄,瑞氣盤旋,那是天下間武林高手匯聚一堂,真相互踫撞所帶來的奇景。

他抬眼看去,只見這座擂台高兩丈有余,方圓足有十幾丈,除了南面留給觀戰的老百姓之外,其余三面都是高大的看台,上面坐著數不清的成名耆宿。

兩邊旌旗招展,還有專人負責擂鼓助威,氣勢之盛,恐怕比之前的羅天大醮也毫不遜色。

辛子秋分開人群,來到擂台腳下,只見有兩人正在比試,頓時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原來此時比武的兩人,一個是高大的番僧,而另一個,竟是他的好友賈止晴。

此時的賈家小姐,一襲紅衣,手中短刀上下翻飛不定,好像一團烈火,圍著對手不斷旋轉。

而那番僧也非等閑之輩,馬步扎得極為穩健,口中  做聲,雙拳舞動,內力倒也頗喲根基。

辛子秋如今武功大進,眼光已遠非昔日可比,只看了幾眼,便認定賈止晴必勝,因此也沒有過多地駐足停留,而是穿過擁擠的人群,徑直來到了東邊屬于開封府的看台之上。

展昭第一個見到了他,面色有些不悅地說道︰

「小秋,你這孩子跑到哪兒去了,怎麼好幾天都不見人影兒?」

辛子秋咧嘴一笑︰

「有點事情耽誤了,展大叔,擂台打得怎麼樣了?」

蔣平耳朵尖,听到了辛子秋的聲音,回過頭來說道︰

「算你小子走運,前幾天夜里,京師鬧了一次小小的地震,把擂台給震塌了一角,直到前天夜里才修好。因此通天擂推遲了一天,昨天中午剛剛開擂比武,咱們這邊還算順利,除了艾虎和韓天錦兩個不爭氣的廢物,其余的人都勝了。」

辛子秋心中暗道︰京師地震,大概跟無憂洞中那處洞窟的變化有關。

不過歪打正著,如此一來,反倒給了他打擂台的機會。

蔣平又道︰

「你既然來了,等賈家的小丫頭打完,就趕緊去下場挑戰,現在第一關都快結束了,再不去就晚了。」

辛子秋聞言點了點頭,目光順勢掃過這邊的看台,果然沒剩幾個人了。

除了大五義的幾人和展昭外,就只有艾虎和韓天錦兩個年輕人,坐在那里垂頭喪氣,顯然是在第一關就敗下陣來,有點沮喪。

辛子秋過去拍了拍他倆的肩膀,以示安慰,倒也沒多說什麼。

都是二三十歲的大老爺們兒,技不如人,光解勸根本沒用,只有日後加倍勤學苦練,才是正理。

他又朝著北邊看台瞧了過去,那里是通關之人待的地方。

此時上面已經坐了幾十位大宋的劍俠,其中不少人他都認得,除了小五義之外,還有天波府楊家,賈憲祖孫倆,以及馬鳳姑和智淨禪師等人。

辛子秋的目光在馬鳳姑身邊微微停留了一下。

在這位峨眉女俠的身邊,還坐著幾人,個個都顯示出了極高的修為。

尤其是其中一位老者,和在他身邊的白衣青年,隱隱散發出了先天之,縱然不是仙人,也相去不遠。

辛子秋雖不認得,但一下就猜到了這兩人的身份。

這兩位絕頂高手,便是此次大宋朝攻擂的王牌。

八十一門總門長,峨眉山之主普渡普群生,和他的得意弟子,峨眉四大劍俠之首,白衣神童小劍魔,白老白一子。

不過以辛子秋的眼力,卻能看出,兩人雖強,卻仍是凡胎,功力卻離成仙已久的武聖人于和尚有一些距離。

當然,擂台之戰,也未必功力強就一定獲勝,但于和既然被稱為武聖,那麼不論在招式,經驗和心態上,都已經爐火純青,達到了極致,幾乎沒有破綻。

想從別的地方勝他,恐怕更不容易。

贏面不大呀。

辛子秋心中滴咕,目光也從兩人身上移開,仔細在那邊看台上尋找一個身影。

一個能夠正面抗衡武聖人的角色。

不過,他很快皺起了眉頭,臉上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公羊權去哪兒了呢?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