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在公山不狃面前做出苦笑的表情,開口道︰
「事已至此,由也就不再多言了,唯願公山大人能夠功成而還!」
公山不狃哈哈一笑,朝那兩個心月復使了個眼色,便是離開了此地。
子路則是轉身進入屋內,並大聲喚道︰
「哎呀,在曲阜之時,每日都被那繁瑣事兒纏身,甚是辛苦。來了這費邑,倒是可以好生休養一陣,倒也是不錯,倒也不錯啊!」
那兩個公山不狃的心月復替子路正準備關上了屋門,只听子路是突然又道︰
「對了,那公山大人讓你二人要好生款待于我,今天嘛……去準備些焦炭與生肉來吧……對了,我飯量大,酒食都需多備一些,如果二位的嫌棄的話,也可與仲某一同用膳!」
那兩人對視一眼,便是應了一聲就去準備烤爐和一應食材。
子路環顧這件房子,布置的雖然簡陋,卻也清爽。
子路坐了下來,心道︰
「待到公山不狃和叔孫輒出了費邑,我也不能在此坐以待斃!否則,等到那公山不狃回過味來,恐怕第一個就是要拿我開刀!」
……
公山不狃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自然是行動越快越好。
在和叔孫輒最後商量過後,他便是率領大軍出發,直奔曲阜方向。
他自是想要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勢,殺入曲阜,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然而,有關費邑的動靜,其實曲阜這邊也一直都在秘密的關注著。
對于公山不狃出兵的這一舉動,曲阜這邊也早已是得了線報。
魯侯宋在得知公山不狃起兵後,也只當他是要行事什麼謀逆之事,便不由是大驚失色。
而朝議上的文武公卿,也都在那紛紛指責公山不狃,更有甚者,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季氏。
而季孫斯對此倒是早有一番說辭,也並不慌亂︰
「君上,公山不狃雖為我季氏家臣,但其實此人早有貳心。臣之前一直在催促他要墮去費邑城牆,他卻一直拖延至今。臣之後派家宰前往督辦此事,誰知竟會激得此子竟真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勾結叛臣,意圖謀逆!」
「此子既為我季氏的邑宰,卻行此謀逆之事,我季氏也確是難逃罪責。然而,此事也絕非我季氏所願,季氏願保衛君上,以示忠心!還望君上明查!」
這時,一旁的叔孫州仇則也是從旁說道︰
「君上,我叔孫氏也願與君上一起,共討國賊!此賊雖是佔據費邑,兵勢極大,但是他若想要以一城之力,而對抗我整個魯國,那也是痴心妄想!」
這時也正是表忠心之時,季氏和叔孫氏都說話了,孟孫何忌自然也不會不吱聲,當即道︰
「請君上寬心,一切還有我們在,定不能教那賊子得逞!」
魯侯宋見三桓都同時發了話,也是稍稍放下心來,並望向了孔丘。
孔丘見了,則亦是出列言道︰
「公山不狃此舉,正好印證了墮三都實乃明智之舉!不過,君上也不用擔心,如今我魯國君臣如此齊心,君上又有國人們的支持,他公山不狃必是成不了事的!」
魯侯宋听了,不禁是點了點頭。而這時,魯國的左司馬則是出列言道︰
「君上,如今曲阜內外,守軍不足萬人。而費邑又距離曲阜不過百里,只怕也就幾日的功夫便會殺到,如今遠水救不了近火,城中守衛又是貴乏,這幾日……恐怕不好守啊!」
孔丘聞言,便是轉向三桓,並是問道︰
「不知三位大人,如今城中能出得多少私兵?」
季孫斯听到這話,卻是面露難色。
「我季氏布置在曲阜周邊的兵力極少,還需要向外界的城池調度兵馬過來,一時間只怕也很難調集起來……」
因為有了季孫意如這個前車之鑒,所以無論是陽虎還是孔丘,都是有意讓三桓在曲阜周圍不再駐扎軍隊。
所以現在,他們反而也同樣是很難快速的聚集大規模的兵馬前來拱衛都城。
孔丘聞言,則是又轉向了左右司馬︰
左右司馬見狀,趕緊起身上前一步,並是躬身听後調用。
只听孔丘說道︰
「還請二位即刻帶本部兵馬,駐守于曲阜外圍!」
「諾!」
孔丘代為發號施令,左右司馬倒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立馬便請命照做。
孔丘又道︰
「還請君上下一道詔書,動員城中百姓共同抗敵!」
于是,魯侯宋便遵照孔丘的吩咐,也是立刻下達了一道詔書。讓城中的國人統統都整軍備戰,並積極抵抗來自費邑的叛亂!
孔丘手持詔書,並且是大聲道︰
「此事事關君上,國家社稷的安危,還請諸位大人務必能夠同仇敵愾,莫要只顧自保,更不要心存僥幸!那公山不狃乃出身蠻夷,以他們的行事風格,所到之處必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倘若曲阜若是失守,恐怕諸位都將要死無葬身之地矣!」
「所以,還請大家務必要齊心協力,共抵國賊!」
而在場的文武公卿也大都是被孔丘所說的義憤填膺所感染,一時斗志昂揚。
退朝之後,孔丘則是匆忙趕到杏林,見到李然。
李然見孔丘行色匆匆,甚至手心還還冒了汗,不由是心下一陣了然。
「可是公山不狃出兵了?」
孔丘點頭道︰
「正是,恩公,公山不狃發兵已有一日,此刻正直奔曲阜而來。而且不曾想他竟是暗中造了不少戰車,其數量之多,可謂出乎意料!」
李然聞言,卻是澹然的一笑︰
「其實,倒也談不上意料之外。這公山不狃素有不臣之心。而且,陽虎在時,便多有仰仗他的費邑兵馬!所以,時至今日,任憑其做大也實屬正常。」
「只不過,魯侯如今手中本就無有任何的軍權,而三桓又將主要的軍力都布置在了邊邑和主邑。如此算來,曲阜內外的可戰之兵也確是太少了些。」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支撐一段時日,公山不狃那邊也必會不戰自亂!」
孔丘听李然如此說,也是不住的點頭道︰
「丘倒是不慌,但是此地肯定是不安全了,還請恩公能夠入城暫避!」
李然其實對于今天的局面早有預料,所以也顯得是臨危不亂。
只見李然是喚來下人,並讓他們趕緊先做起了準備。
隨後,待下人走後,這才與孔丘是繼續問道︰
「不知……君上那邊的情況如何?」
孔丘嘆息道︰
「君上一開始倒是有些慌亂,但現在倒也已是安定了下來。只不過……恐怕是要不了多久,等公山不狃大軍一來,他又要受一番驚嚇了。」
——
第677章_季氏之台
李然聞言,確是嗤笑一聲,顯然他對于如今的情形是早有所準備。
只見他站起身來,雙手別在身後,說道︰
「呵呵,若不是真的有機可趁,又豈能真的誘他前來?公山不狃既這麼想要入曲阜,那麼不如便讓他進來就是了!」
孔丘聞言,不由大吃一驚,頗為不可思議的說道︰
「啊?讓他入城?」
李然笑道︰
「呵呵,若是不讓公山不狃嘗到一些甜頭,又如何能夠誘其入甕?所以,在此之前,我們本就是只可敗,不可勝吶!」
孔丘听了李然所言,不由是一陣莫名道︰
「難……難道是要讓君上棄城而去?」
李然卻是又搖頭道︰
「那倒是不必的!」
孔丘對此更是大為不解,不知道李然這葫蘆里究竟又在賣什麼藥來。
李然見其依舊不明所以,也不等孔丘發問,便是續而言道︰
「當年,季孫意如為了刻意躲避魯昭公的進攻,而登上的那一處高台,如今不是還尚在嗎?」
孔丘聞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啊?此舉……是否太過冒險?」
只見李然突然是兩眼冒出一道凌厲之色,不由是伸手拉住孔丘的手腕道︰
「仲尼,你我可同上季氏之台,一同保衛君上安危。那一處高台究竟是有多麼險要,想必仲尼也是知曉的!那一處季氏之台易守難攻,縱是他公山不狃兵馬再多,卻也是無可奈何呀!」
孔丘盤算了一下,堅定的點頭道︰
「好!便依恩公之計!丘這便去操持,還請恩公也早日入城,先行移至高台!」
李然說道︰
「嗯,仲尼放心,然這便入城!」
李然當即將此事告訴給了範蠡。
而範蠡這時也早就听了下人來報,說要盡早收拾。
于是,宮兒月、褚蕩、光兒等人都開始是各自收拾起自己的東西來。
而孔丘又去通知了言偃,要他去通知杏林的弟子們都趕緊是入城避亂。
只半天的功夫,李然便是拖家帶口的來到了當年季孫意如所營建的那一處高台。
只見這高台乃是依山而建,可謂堅固無比,通道狹窄,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而且,其中大部分建築都是由岩石建造,山上還有泉水可以引入,當年魯昭公之所以火攻也無濟于事,也正是因為此處!
李然登上最高處,台內還依舊保留著當年季孫意如的一些物件。
而由于當年季孫意如乃是依照「八俏」的規格營建的此台,所以要說起來,這一處季氏之台,讓魯侯來此避亂,倒還真是不辱沒了他。
光兒和宮兒月登高遠眺朝下看,光兒不由興奮道︰
「哇!這麼高啊!」
宮兒月擔心光兒,將她的小手抓的緊緊的,並是一邊笑道︰
「只是,從這里面往下面看去,卻還真的是有幾分駭人吶!」
這時,李然也是陪在她們身邊,見此雄景也是不由陷入沉思︰
「當初,季武子和季平子,兩代人耗去巨資修造了這麼一處所在,只為能夠防範于未然,有朝一日可憑借此地而對抗君權。但如今……卻未曾想到,自家的邑宰造反,卻還要靠得此處來拱衛國君!真可謂是造化弄人啊!」
要說起這一處季氏之台,原來當年魯昭公攻打季孫意如之時,季孫意如正是憑借此台的地利,強行把國君的勢力給擋在了高台之下。
所以,這一處高台對于季氏而言,自然就有了極為重大的意義。
畢竟,他們季氏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便開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攝君之事。
而時過境遷,來到陽虎攝政的時候,陽虎又為了彰顯出當年季氏的「不臣」之舉,所以也是特意將此處是留了下來,以起到警示國人的目的。
然後,在陽虎式微之後,季孫斯又刻意是澹化了此處的存在。所以,到那時起,這季氏之台才算是漸漸的遠離了眾人的視線。
這時,只見前來修繕此地的季氏之徒也是紛紛趕到。
原來,這是孔丘要求季氏如此安排的。
只因這一處高台,雖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甚至還長了青苔。但畢竟原貌尚在,也不曾荒棄,所以只需要稍稍修繕一下,即可使用。
「父親,我們為何要到這里來呀?」
麗光的話,讓李然的思緒抽離回來。
李然與麗光是笑了笑︰
「光兒覺得呢?」
麗光歪著腦袋。
「我認為可能是有敵人要來!此地易守難攻,乃是避亂的絕妙去處!父親,光兒說的對不對?」
李然甚是欣喜,麗光雖然僅十歲而已,而李然對她的培養,也不僅僅局限于禮儀、才藝和識字,甚至還會夾雜著對于一些後世的一些遐想。
所以,要說麗光的這腦子,與同時代的人相比,還真是要靈光不少。
而當初孫武還在時,又時常跟麗光說起一些以前他行兵打仗的故事,所以在麗光三四歲的時候,就會以排兵布陣為樂。
再加上範蠡又精于商貿,所以麗光的見識和資源,那可絕非是這個時代其他女孩子所能擁有的。
宮兒月也不等李然回答,便是搶言回答道︰
「對對對!光兒可真聰明!」
麗光受到二娘的肯定,也很是得意。她又東看看西看看,表示想要去後山看看,宮兒月想來也是無礙,便是帶著她前往,李然則是囑咐道︰
「不要走遠了,務必要小心一些。」
宮兒月和麗光應了一聲,便就此離開。
範蠡這時又來到李然身後︰
「先生,公山不狃這一路之上,沿途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礙,如果不如意外的話,明後兩日,便會到達曲阜!」
李然喃喃道︰
「曲阜的周邊兵力寡弱,本也就不是什麼秘密,只是沒有想到竟羸弱到如此地步!」
範蠡嘆道︰
「自從季孫意如撤去中軍之後,大部分兵力便都在三桓手中,而三桓又總是各懷鬼胎,手下的士卒皆無有凝聚力可言,所以戰事一起便總是潰不成軍。」
「之前攻打郈邑時便是如此,如今公山不狃反過來攻打亦是如此。而且,經過陽虎這些年的折騰,三桓的主要兵力也大都放在了各自的主邑,而這三個主邑……」
李然聞言,不由是一陣苦笑︰
「哎……魯國眼下確是有太多事情需要仲尼去做了,他雖然門下弟子眾多,但若是真正想要將魯國從頹勢中拉出來,真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啊!」
這時,範蠡不由問道︰
「對了,先生,長卿兄那邊也有了些許的消息……」
李然一听,雙目一凝,他其實還是很關注孫武那邊的情況。
「哦?他在吳國怎樣了?」
範蠡回復道︰
「長卿兄已經被吳王闔閭拜為大將軍,伍子胥也從行人提升到太宰,看來是準備要整軍備戰,討伐楚國了!」
李然嘆道︰
「嗯,以長卿之才,吳國的崛起也是必然之事,如今唯願長卿他能夠一切順遂吧!」
以孫武和伍員的能力,讓吳國趁勢崛起,這是必然的趨勢。只不過,吳國的崛起究竟能夠維持多久,對于眼下的天下格局又會造成何等的影響,卻也是尚未可知。
特別是李然,他非常的清楚,如今的這個吳王闔廬,儼然就是第二個楚靈王。
而對于吳王闔閭日後的崛起,這其中的利弊,李然也顯然要比其他人是看得更為透徹。
範蠡一時想到孫武不日便將立下蓋世之功,也不由是有些興奮︰
「長卿兄所做的,乃是日後能夠名留青史的事情!這可真的讓人羨慕不已啊!」
李然卻甚是澹然的看了一眼範蠡,並淺笑一聲,回了一句︰
「呵呵,古之不朽者多矣,又豈止將帥之才?少伯雖非將才,但日後的功績,恐怕也不會遜于長卿啊……」
範蠡不由是模了模頭,卻也全然不當一回事,只當是李然的幾句寬慰之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