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海外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咱們並不清楚,一開始就以對抗的姿態,就算有利益也會很麻煩。

若是名單分出個輕重緩急,可做的文章就多了!」林天麓快速提議。

名單該立!

這點林天麓不反對,他想的更多的是怎麼利用這份名單做事。

「附議!」

沈秀和附和道,陸榮,富江亦是贊同道。

「想法是你提出的,你覺得該怎麼做?」朱允熥沒有直接答復,而是看向一旁湯昱。

「回稟大王,昱認為,凡事當有變通,一切利于自身皆可行,但如何定級,如何開放,何人可以做規則,這些都當建立起來,這是一場長期的過程!」湯昱開口道。

「那你們就好好商量商量吧!」

朱允熥吩咐道。

自由港的情況,不同于大五指峰黎族自治區。

在瓊海獲得社會地位的提升,與自由城獲得自治權的商賈,主觀能動性能強,手中捏著的資源更多。

除開先天人力上的缺失外,幾乎沒有什麼能阻擋這座屬于商賈的城市崛起。

在大五指峰黎族身上,獲得了數萬青壯勞動力支持後,亞龍灣?自由城的出現便是必然。

在這片東西十四華里,南北二十華里,陸地面積僅七十平方公里型似月牙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施工的痕跡,各類效仿直道規模建設水泥路面,連橫連縱將城市每一個角落都聯系了起來。

海港,再有限的陸地面積下,商人們將碼頭沿著海面下的海礁,修出了三條六里伸向海洋長堤。

規劃上,就算以朱允熥角度看,都沒什麼大問題。

既然沒問題,朱允熥也懶得說什麼,安心的在沈秀和,林天麓安排下,陪著湯和享受南方獨特的海洋氣候,品味漁船從海外帶回來的海貨。

教育,土地的情節,在這座純商業的城市體現比其他地方都好。

以海灣為中心,向西衍生的城市,以南北向每四華里,分成了四個片區,十六個小片區。

落實蒙學學府已建成三座,鴻學府也已造好一座,規劃中整個新城還會有五座蒙學,一座鴻學。

形成每兩個小片區,一座蒙學,每兩個大片區,一座鴻學的規格。

「安排怎麼多,你們打算在未來吸引多少人口?」

站在高地,俯視北方在建的居民區,朱允熥有些好奇。

現在海口地區,人口近三十萬,蒙學學府也不過七座,鴻學一座,這當然是不夠的,還有大量孩童沒有被參與進來,未來會隨著情況慢慢增補。

可自由城目前加上勞力,人口也就四萬人,半數來自黎族自治區,能否能讓這些人留下都是一個未知數。

就做這般規劃,換做其他人這是失了心智,可換在沈秀和,林天麓這些人身上,則代表了野心。

「南宋淳祐年間,福建泉州因海貿,連帶配套設置,人口一度達到一百三十萬人,當年的臨安城也不過剛剛破百萬。

我們必須承認,地利環境上,亞龍灣無法代替泉州,可在自由度上,十個泉州都無法與亞龍灣比。

我們能得到亞龍灣的自治權,那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得到,這種情況不可復制,縱然復制了,誰能拿,誰敢做?」林天麓毫無避諱的說道。

「想的很遠,但我必須承認,日後就算我敢給,泉州也不可能自治!」

「所以啊,還不如好好規劃此地,將此打造成僅次于泉州海港,南宋能吸引來一百三十萬人,我亞龍灣吸引個五六十萬人,應該是沒問題吧!」

「我看好你們!」

拍了拍林天麓的肩膀示意鼓勵,朱允熥還能說什麼,一切只能先站著看。

就像他們說的,其他的地方會發展起來,可屬于商人自治的地有且只有這一處,那麼花費再多的心力也就能理解了。

感受到朱允熥沒在開玩笑,林天麓露出溫和的笑容。

就像朱允熥不好說什麼,他們除了偷著樂,也是什麼都不好往外說,相較于那些虛,做實事才是正道。

「對了,之前轉的時候,我看到了股票兩個字,你們商量好了?」朱允熥指著遠處正在營造的白色建築。

股票,股市,早先就已經談過,但後續朱允熥一直沒再看到動靜。

沒動靜,不代表林天麓他們不想做,應該是在最更深層次的準備。

終究是一件大事,再多的謀劃也是應該的!

「大王好眼力,不錯那里就是我們準備搞股市的地方,同時在新城我們也拿了地,等一切建造完成,我們就會走程序,盡快將股市推出來!」林天麓直接道。

「我等你們的匯報,在此之前一切按你們節奏走,別的事情我不知道,股市這一塊絕對急不得!」

什麼都可以急,股市不能急。

後世模著石過河,股市都出過幾次大事,放在當今這個時代,需要就現實考慮的東西更多,準備更全。

就像之前,朱允熥不敢將那四百萬兩白銀分出去一樣。

民間需要財富,百姓要擁有財富,這是瓊海的目標,但節奏必須要掌握好。

「大王的顧慮,何嘗不是我們的顧慮,歷史上好心辦壞事的例子不少,股市牽動了海量的財富,縱然我們有心分享,也要考量現實情況!」林天麓說道。

「你們做事我放心,行了,天色也不早了,郭清差不多也該到了,怎麼急切的親自過來,肯定是有大事!」

郭清這種級別人的出行,必然會有飛信,騎兵在他前面抵達,就像朱允熥此次巡游,車隊內外只有數百人,可配套的人員,為此要做工作的,內外圍合起來可能在二三千人次以上。

四天時間趕過來,看似很拖拉,實則這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工作交接也是需要時間的。

……

「總算是結束!」

石碌地區,就四型飛剪船商業型營造的討論結束,與會人員慢慢散去,可石碌造船廠工作則要馬上開始。

緩緩合上手中的項目書,劉授業疲憊靠在椅背上。

太累了!

他不參與討論,可結果出不來,也睡不著啊!

「周期十一個月,這個速度,犧牲了很多東西!」劉方彈了彈手中的計劃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