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方提供史料,連石板都出來了?總和打分!

也正如綱門強所想。

最終結果先不做定論但是豐臣秀吉,在出身方面,全是要比前面兩人等級還要低一些。

畢竟無論是貞德,還是君士坦丁大帝。

在出生的時候,家長都建在,給了他們一個完整的童年。

但是,豐臣秀吉出生沒多久。

父親就戰死了。

雖然母親還在,但是無論是在那個時候,還是現在,櫻花國都是男權至上的國度。

而豐臣秀吉的繼父,對待豐臣秀吉,更是非打即罵。

甚至因為別人說豐臣秀吉是猴子,就將豐臣秀吉視作了恥辱,不讓他進家門。

從這一點來看。

豐臣秀吉,比起其他人,出身確實要顯得更差一些。

而在豐臣秀吉的辯論結束之後。

接下來,就輪到了大衛王的辯護人,沸迪。

沸迪上前,開始了自己的辯述。

只不過和其他人不同,沸迪講話,卻顯得自信心不是那麼足。

「大衛王,生于伯利恆是猶大支派耶西的第八個兒子,早期為牧羊人。」

「哥哥為︰以利押、亞比拿達、沙瑪、拿坦業、拉代、阿鮮,姐妹為洗魯雅和亞比該。」

「從小的時候,大衛王就被所有人認為,是被主蒙愛的人。」

「這就是我掌握的所有關于大衛王出身的史料了。」

「雖然大衛王的出身,比櫻花國豐臣秀吉要好一些,但是作為牧羊人,同樣是屬于最基層的存在,類似于貞德那種農家女。」

沸迪將自己知道的,和大衛王出身相關的事情,全部說了一遍。

「辯護人沸迪,可有史料提供?」

亞特蘭蒂斯魚人居高臨下,看著沸迪。

「當然有。」

沸迪微微點了點頭,隨後使用了微蟲洞搬運能力。

片刻之後。

一個足有一尺見方的大青石板,就出現在了沸迪的面前。

這塊青石板,雖然上面已經有了裂紋。

但是保存效果無疑要比其他辯護人提供的史料好的多。

畢竟處理過的牛皮,羊皮,雖然抗腐蝕性比較強,但是常年埋在土里不見天日,難免會被腐蝕。

但是青石板就不同了。

只要上面刻出來的印痕,比較深刻。

就算是化為了化石。

其印痕,也依然存在。

而看到沸迪提供的史料之後,所有人都不由瞪大了眼楮。

好家伙!

石刻史料,都出現了?

大衛王畢竟是公元前一千多年的人,在那個時候,紙還沒有發明。

想要記載什麼。

要麼就是石板,要麼就是龜甲或者獸骨。

不過,

無論是石板,還是獸骨,所能記載的文字,都是十分有限的。

但是不得不說。

這種載體,能保持的時間,可以說是最長的。

雖然藍星歷史缺失嚴重,但在座的都是各國歷史界的頂尖任務。

對于文獻的載體,能保存多久,他們還是非常清楚的。

要說保存的最久的。

無疑就是石刻。

按照從先進到落後的文獻保存手段來排列的話。

閃存芯片,可保存數據時長,大概為10年。

當然,這是要在長期通電的情況下,如果斷電的話,最多不到一年時間,數據就會丟失。

商用固態硬盤,40°下,可以保存三個月。

接下來,就是U盤或者各種TF卡。

U盤的保存時間,對于溫度來說,要求非常苛刻,在30°環境下,U盤可保存的時間只有1年。

VCD,DVD那種刻錄光盤,可以保存數據大概在10年左右。

錄音機的磁帶,可以保存數據大概為15-20年。

接下來。

就是距今年代較為久遠的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如果保存得當的話,大概可以保存100年以上。

書寫文字的紙張,大約可以保存150年-200年。

至于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

由于這些竹簡全部存放于氧氣稀薄的墓室之中,再加上竹簡的制作工序中,有三道刷桐油的工具,大大增加了彷佛性能,隔絕了氧氣。

所以,竹簡如果存放得當,可以保存2000年以上。

至于甲骨文,刻在獸骨上的文字,一直沒有確切的數據理論。

不過根據科學家們總結出來的數據。

刻在獸骨上的文字,如果保存得當,可以保存一萬多年。

但是由于這種保存條件,極為苛刻。

所以大部分甲骨文的保存時間,大概為3000年-4000年左右。

而最原始的記載方式,無疑是石刻記載了。

在客觀條件下。

如果說刻的比較深,而且這塊石頭的運氣特別好,躲過了一切可能破壞它的地質變化的話。

那麼,石刻文獻,可以保持一億年以上!

而經過科學家們的推測,這個保存過程,大概是一億年,到十億年的時間!

越先進的文獻保存技術,保存的數據也就越多,但同樣能保存的時間也就越短。

越古老的文獻保存技術,保存的數據也就越少,但同樣能保存的時間也就越長。

而真正讓那些辯護人們驚訝的。

正是這一塊,刻著古戴勝國文字的石板!

整個藍星,出土過的石制文獻,也就兩塊而已。

每出一塊,都會引起世界性的歷史轟動!

而如今。

沸迪竟然拿出一塊,從來沒有對外展示過的石板。

如果所料不錯的話。

這塊石板上所記錄的,應該就是大衛王的出身。

「想不到為了這次听證會,各方都有史料證明啊!」

「那些羊皮卷,牛皮書也就罷了,這些八百年的文獻,還是能找到一些的,但是石板凋刻都能拿出來就過分了!」

「這一塊石板,如果真是關于大衛王的記載文獻的話,那它的存在應該距今為止至少3000年!」

「3000年前的史料都能找到?」

「難道戴勝國,真的是受到了大衛王的指引嗎?」

「在神明的庇佑下,這一次戴勝國恐怕是要獲得勝利了啊!」

「這一塊石頭出土,不僅能大大提升戴勝國的聲望,恐怕就連西方聖城,也要正式歸戴勝國所有啊!」

「不說別的,就算把這一份石板文獻放在聖城的大教堂里,就在已經足夠了!」

各國辯護人盯著那塊石板,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如他們所說。

這一次沸迪提供的史料,實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而此時,

林風也是有些意外。

在藍星這種特殊背景下,石刻文獻嚴格來說,完全就是可遇而不可求。

而且藍星雖然和地球有些相似,但是由于地質變動的特殊性,林風也嘗試找過一些關于夏商西周的石刻文獻記載,但是收獲卻少的可憐。

沸迪竟然能找到石刻史料?

其他辯護人,也都找到了相應的史料。

現在看來。

這幫家伙,絕對是有備而來。

可是在這大環境下,他們又是怎麼找到這些史料的呢?

如果只有一個兩個提供史料的話,那還說的過去,可是如果這麼多人全部提供,而且提供的史料,還如此的詳盡。

甚至還拿出了石刻史料。

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究竟是什麼人幫了他們?」

「莫非……對方之中,也有從地球穿越而來的人?」

林風暗暗沉思,心念急轉。

雖然不確定,他們是怎麼得到這麼多完整的史料的,但是林風心中已經猜測到。

在他們背後,絕對另有其人。

不過至于這幕後的人究竟是誰,林風就猜不到了。

正在這個時候。

「林風桑,我們都已經陳述完畢了。」

「是不是輪到你了?」

綱門強陰惻惻的聲音傳來。

還未等林風說話。

綱門強又道︰「不過林風君,我覺得你可以不用提供史料了,無論怎麼說這出身方面,你們龍國也已經注定墊底了。」

「那倒不一定。」林風冷笑道。

正在這個時候。

弗朗西斯也冷笑開口。

「不一定?這次你辯護的對象,是東漢光武帝劉秀。」

「你們龍國的兩漢時期,都是劉姓主宰天下。」

「這光武大帝劉秀,顯然就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大帝劉徹等人的後代,妥妥的王公貴族出身。」

「出身高貴,從小定然養尊處優。」

「如此出身,還有什麼需要論述的?」

弗朗西斯一副推理帝的樣子。

而他的話,也引起了綱門強等人的贊成。

甚至連那些吃瓜的辯護人,心中也都贊成弗朗西斯的話。

畢竟龍國,無論是東漢西漢,都是劉家天下。

高祖劉邦姓劉,漢武大帝姓劉,而這光武大帝劉秀也姓劉,顯然是出自一個宗族。

這種高貴的血統,在加上富裕的出身。

成為皇帝,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

在他們眼中,劉秀也遠遠沒有貞德、豐臣秀吉、等人幸運。

雖然君士坦丁大帝,也同樣有著王室血統,但畢竟是私生子,在出身方面自然比不過劉秀。

所以,

他們認為,第一輪打分,劉秀應該是最低才對。

無論林風辯述與否,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喲西,弗朗西斯君說的不錯!」

「林風桑,你就不要在做無為的掙扎了,趕緊進入下一個環節,免得浪費大家時間。」

綱門強冷笑著幫腔。

能打壓林風,讓林風輸掉這場听證會,綱門強自然一萬個願意。

然而,

正當綱門強冷笑連連的時候。

「你為什麼這麼著急?」

「難道……你所提供的歷史文獻,有一定爭議。」

「為了盡快一錘定音,才會迫不及待的跳過這個環節麼?」

林風似笑非笑的聲音,傳來。

在看林風。

此時的林風,正一臉玩味的看著綱門強。

而綱門強,在看到林風似笑非笑的表情,以及那充滿揶揄的話之後。

不知為何。

他的臉色微微一變,目光也變得警惕了起來。

不過很快,他的面色就恢復如常。

「我迫不及待?只是不想讓你浪費大家的時間而已。」

綱門強聳聳肩,故作輕松的說道。

不過在說完這句話之後。

他也沒有繼續催促林風,而是將目光移向了別處。

而此時。

其他各國辯護人的目光,全部匯聚在林風的身上。

畢竟前面幾個人,除了君士坦丁堡是君主的私生子之外,其他人都是農家出身。

而豐臣秀吉的出身甚至還不如尋常農家的孩子。

可以說,

那幾個歷史名人,都是基層中的基層,在出身方面一定可以拉出非常高的分數。

而林風這邊。

在一眾辯護人的下意識里,劉秀的出身定然是王室之後。

雖然現在還無法定勝負。

但是在出身方面,不出意外的話,劉秀的分數是最低的。

現在林風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將劉秀說的慘一點,讓這第一輪的成績盡量相差少一點。

而此時。

在眾人的目光下,林風開始辯述。

「如同大家所想,光武大帝劉秀確實有皇室血統,如果按照宗譜追述的實話,光武大帝劉秀應該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

林風緩緩開口。

听到林風的這句話,一眾辯護人們,頓時已經確定,林風既然這麼坦率的承認,看起來好像已經放棄了第一輪的分數爭奪了。

然而,

就在這個時候。

林風陡然話鋒一轉。

「但是,各位可還記得。」

「上一場听證會時,我曾說過的是推恩令?」

林風目光看向所有辯護人。

各國辯護人聞言,下意識的一愣。

與此同時,

弗朗西斯也不由看向林風。

上一場听證會,是羅馬凱撒大帝,和漢武大帝的對決。

而推恩令,也是漢武大帝提出的。

在上一場听證會的時候,林風不止提過一次。

無論是弗朗西斯,還是在做的各國辯護人,自然不陌生。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布的一項重要政令。

推恩令本質是在郡縣制的基礎上的改進。

這項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諸侯所管轄的區域只由其長子繼承,改為其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按照漢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國隸屬于郡,地位與縣相當。

後來根據這項政令,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

這些知識,林風在上一場听證會上說過不止一次。

在坐的辯護人們,自然都非常清楚。

可是,

林風這個時候,將推恩令搬出來是什麼意思?

難道林風並沒有放棄,反而事情會另外出現轉機?

各國辯護人心中,頓時紛紛猜疑。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