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出兵

建興二年八月,成都一場大雨後。

諸葛亮站在成都的城頭上,遙望天際,入目之處皆是一片青黃之色,在夏秋交際的雨後,茁壯成長著。

今歲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收成。

諸葛亮心中更加堅定了某些想法。

最近一個月以來,各種消息紛至沓來。

首先是駐守益州郡的庲降都督李恢來報,蠻王孟獲起蠻兵十萬,攻打南中邊境。

其次是大漢安插在逆魏的密探來報,逆魏境內兵馬調動頻繁,關中、北塞、淮泗都有大規模的行軍演練,不難猜測逆魏將有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自去歲尹始,大漢與東吳多次互派使者,早已經彌合了夷陵之戰造成的兩國間隙,如今兩國再結盟好,互通有無,早就已經引起了逆魏的忌憚。

逆魏雖強,但終究不可能同時開闢兩條戰線,只能逐一擊破,但諸葛亮無法揣測出逆魏此番劍指何方。

無法模清逆魏的兵馬動向,謹慎的諸葛亮便不會輕易地邁出下一步。

好在蔣琬帶來了確定的消息︰「丞相,逆魏密探帶來了消息,言逆魏之主曹丕已至壽春,並向廣陵行進!」

「天助吾也!」

听到這個消息後,諸葛亮神色一振。

不得不承認,逆魏曹氏一族確實是名將輩出,曹氏父子倆皆是不可多得的統帥之才。

如今曹丕親至壽春,甚至還要抵達廣陵,此番逆魏將要出兵吳國不言而喻。

逆魏兩線戰場勢必一攻一守,淮泗戰場為攻,那關中一線就是防守為主了。

大概是想到了某些人正在為了籌糧忙得焦頭爛額,諸葛亮嘴角一揚,對蔣琬囑咐道︰「公琰啊,派出細作去荊州和江東一帶,散出謠言,言明今歲蜀中大旱,恐將絕收矣。」

蔣琬聞言,面色一愣,稍稍想清楚丞相的用意之後,蔣琬笑著將這樁事應下來。

一旦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諸葛亮便不再耽擱,下了成都城牆後,直接召集百官,入奏天子劉禪,召開大朝議,商議軍國大事。

百官到來之後,諸葛亮直接率先發言︰「臣觀南蠻不服,實國家之大患也。臣當自領大軍,前去征討。」

坐在寶座上的劉禪十分著急的說道︰「東有孫權,北有曹丕,今相父棄朕而去,倘吳、魏來攻,如之奈何?」

諸葛亮回道︰「東吳方與大漢講和,料無異心;若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再者……」

大概是為了安撫眾人的心憂之處,諸葛亮直接將最近得來的消息告知眾人︰「臣已得到密報,逆魏曹丕親自領軍至壽春、廣陵一帶,魏吳之戰一觸即發,蜀中無憂矣!」

「當然,防止逆魏聲東擊西,臣已有籌劃,有馬超守把漢中諸處關口,不必憂也。臣又留關興、張包等分兩軍為救應,保陛下萬無一失。今臣先去掃蕩蠻方,然後北伐,以圖中原,報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

馬超去歲病故的消息因為各種緣由,還未傳散開。

作為大漢獨當一面的旗幟,馬超縱然身死,但威名仍舊震懾于雍涼之地。

劉禪听聞諸葛亮確實已經安排妥當,心中的憂慮已經消緩大半︰「朕年幼無知,惟相父斟酌行之。」

與諸葛亮並列的王連站出來提醒道︰「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丞相秉鈞衡之重任,而自遠征,非所宜也。且孟獲等乃疥癬之疾,庲降都督李恢持兵穩重,寧遠將軍衛弘用兵奇詭,不若丞相派遣一名大將率軍南援,此事必然成功。」

諸葛亮看了一眼王連,大概是明白王連心中的顧慮,諸葛亮嘆了一口氣後,終是十分堅定地說道︰「南蠻之地,離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吾當親去征之。可剛可柔,別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

「丞相……」

王連還想苦勸,但看著諸葛亮堅毅的神色,王連話到了嘴邊,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王連覺得自己身負先帝的信重,即便明知道諸葛亮的赤膽忠心,但王連亦不能坐視諸葛亮的一家獨大。

別的不說,一旦諸葛丞相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沒有讓人質疑的余地,無論其忠心與否,對坐在帝位上的天子劉禪來說,都絕非是一件好事。

身為漢家老臣,王連覺得自己有必要做一面銅鏡,為丞相正衣冠!

但此時此刻,王連卻遲疑了,覺得諸葛丞相在這間事情上,無論是用心,還是籌謀,都讓王連無從反駁起。

唯一令王連不滿的,就是諸葛丞相選擇了親自征伐南疆。

若有可能,王連願意自己替代諸葛亮前往南疆,只是近來王連愈發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恐怕一副殘軀再也抵達不了南疆的大地上了。

瞧著王連終是退步不言,朝堂之上再無反對丞相諸葛亮要親征南疆蠻族的聲音。

退朝之後,天子劉禪隱入深宮,丞相諸葛亮乃至群臣移步至相府商談接下來的出兵具體事宜。

相府內,諸葛亮坐在主位上,目光掃了一圈眾人後,搖動了一下手中羽扇,示意東曹掾蔣琬將南中諸郡的狀況告知眾人。

只听蔣琬說道︰「據庲降都督李恢與寧遠將軍衛弘的回書,如今集結南中諸郡的漢軍有正卒五萬,各類輔卒二十余萬,雖然今歲尚未秋收,但目前而言南中諸郡風調雨順,能算是豐年,糧草籌措方面的負擔並不重。」

「二十五萬軍力……」

眾人皆是為這個數字感到詫異,益州自劉焉、劉章時候起,南中諸郡就與蜀地州府保持若即若離的松散關系。

一直到去歲漢家軍隊陸續擊敗了朱褒和雍之後,才將南中諸郡納入漢室朝廷的實際統治之下。

短短時間里,漢軍竟然能在南中調動二十五萬多的軍力,著實有些令人難以接受。

王連這個時候想起了當初在朝堂上阻攔衛弘出兵馳援南中,哪怕是听到太府接受大量財物的時候,王連都未曾像現在這般後悔過。

能夠從南中諸郡調動二十五萬軍力,和從蜀中調撥二十五萬軍力絕不能相提並論。

這是因為蜀中距離此番出征的南疆一帶,足足有著三千里的遙遠路程。

每相隔一千里的征戰,就需要準備一倍的輔卒來保證遠征軍的後勤。

若是當初真如王連所言,沒有衛弘籌建征南先鋒軍馳援南中,那麼現在李恢必然固守在朱提北部據險而守,豈能有眼下的大好局面?

南疆蠻族勢大難平,隨著漢軍逐漸掌控南中諸郡,對哀牢山脈南邊的蠻族有了比之前更多的了解。

孟獲在南疆蠻族中威望甚高,又有交州士氏的從旁攛掇,能夠進犯漢土的兵力絕不下于一州之力。

征討南疆蠻族,不亞于再開啟一場國戰。

諸葛亮想著若想平復南蠻動亂,漢軍至少要出動十萬正軍,以及相匹配的輔卒。

若是全由蜀地出兵,蜀地與南疆相隔三千里,輔卒的數量便需要四十萬軍力,相當于蜀地在冊人口的一半。

這就意味著像先帝時的漢中之戰一樣,又得采用男子當戰、婦女當運的戰爭動員策略,再次搭上大漢的全部國力,開啟這國運之戰。

幸運的事,如今南中諸郡已經積攢了大半的籌碼,讓壓在蜀地本土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不少。

看著堂下眾人的舒坦神色,諸葛亮的眉目也沒有緊縮,歷經建興元年的覆滅危機,現如今大漢的容錯率無疑是提高了不少。

起碼大漢不需要再在平定南蠻的戰事上賭上全部的國力。

逆魏與東吳決戰于淮泗之地,冬季的大雪將會封鎖秦嶺山道……

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暗許大漢可以在平定蠻方這件事上放手一戰!

諸葛亮直接決斷道︰「令蔣琬為參軍,費為長史,董厥、樊建二人為掾史,馬忠、王平、張翼為將,並川將數十員,共起川兵十五萬,秋收之後向益州進發。」

聞言,王連的眼眶中又浮現出一抹擔憂之色,對諸葛亮問道︰「不知丞相要以那位將軍擔任主將?」

看著王連的擔憂臉龐,諸葛亮笑著問道︰「不知文儀公要推薦何人?」

王連想了想說道︰「尚書令李嚴,鎮東將軍趙雲,鎮北將軍魏延皆能獨擋一方,不若丞相從中挑選一兩位共赴南疆征戰。」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李嚴須鎮守永安,以備荊州有亂。魏延鎮守漢中,防備逆魏來襲。如此一算唯有子龍一人了。」

恰在此時,有相府小吏來報,言鎮東將軍趙雲請見丞相。

諸葛亮一笑︰「看來此戰確實是天佑大漢,子龍一來,文儀公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諸葛亮揮了揮羽扇,就讓人將趙雲帶進來。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趙雲雖然年過半百,但身姿神態不遜于當年長阪坡之時,此番乃是著甲胃來見丞相諸葛亮︰「听聞丞相將要親征南疆,某特來請命為領軍主將!」

諸葛亮站起來,親自扶住了趙雲的手臂,說道︰「征討蠻方一事重大無比,若是有子龍來助,吾便有十成把握了!」

趙雲意有所動,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後,默然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先帝時的五虎上將,唯獨只剩下他一位在世,大丈夫當縱橫沙場,馬革裹尸,而不是待在這安逸的成都城內尸位素餐,混吃等死。

若能為先帝的遺志,燃燒盡自己生命的最後光熱,他趙子龍願死無悔!

諸葛亮直接說出了對趙雲的任命︰「拜鎮東將軍趙雲為大漢征南軍的大將,總督兵馬!」

趙雲筆直地站在諸葛丞相的面前,挺拔的身姿像那桿陪他征戰大半生的龍膽亮銀槍,他目不轉楮地听完諸葛丞相的任命,然後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對著諸葛亮抱拳……

「子龍,領命!」

身姿之氣宇軒昂,一如當初先帝帳下時的模樣。

諸葛亮點了點頭,時光荏冉,當初先帝帳下的人物逐漸凋零,但趙雲仍舊是那個被先帝稱贊「一身是膽」的子龍。

諸葛亮收回目光,轉過身來瞧著眾人問道︰「諸君可有其他之議?」

瞧著其他人都沒有話說,最後還是王連站出來回道︰「數年以來,兩川之民,猩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連年大熟,老幼鼓月復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可傾力助丞相南征!」

聞言,諸葛亮對王連手扶羽扇作揖道︰「有勞文儀公了。」

王連拄著鳩杖緩步上前,看著諸葛亮的目光早已經是淚眼婆娑︰「老夫這副殘軀實在不爭氣,半年前還能心有余力地求任南中,但現在……只能盼著丞相早日凱旋成都了。」

諸葛亮深有感觸地朝著王連點了點頭,十分鄭重地說道︰「亮,必不負文儀公所期也!」

……

……

犍為郡,武陽城。

尚不知成都城內發生了何等光景的衛弘,已經在武陽城內待了半月有余。

好在這一趟沒有白來,最終得償所願,犍為太守王士和李豐答應借給衛弘五十萬石的糧食。

听說這件事還傳書信給了鎮守永安的李嚴,這位不苟言笑的大漢尚書令回了一個「允」字。

得到了李嚴的授意後,王士和李豐便再無推辭,直接對衛弘許諾秋收之後,便輸送五十萬石糧食進入南中。

但李嚴也提出了一個要求。

至于是何要求,李嚴並未說明,只是說日後時機到了,自會對衛弘提出要求。

都來借糧撲滅近火的衛弘,哪里還算計李嚴日後會提出什麼要求呢?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衛弘想也不想地就把這件事答應了下來。

眼瞧著這樁事已經達成所願,衛弘打算去城外的百里蘭生母墳前祭拜一番,就試著押送一批五千石的糧食運送到益州郡去。

就在這時候,朝廷的消息就傳來了犍為。

「諸葛丞相並鎮東將軍趙雲,將要親自率軍奔赴南疆進攻南蠻孟獲之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