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伯樂?

弘農太守之子楊泰楊安國,今日很得意。

楊泰感覺自己寫的「論秦政之弊」,簡直是大家之作,他糅合了秦朝廣征徭役與大興土木之間的聯系,揭露秦政剝削百姓,導致秦室萬里河山不過二世便土崩瓦解。

至于文辭,楊泰也是絞盡腦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打磨出了一篇自己頗為滿意的文章,目測一下,應該是能取得一次「上」評。

「哼!」

自從上次衛弘在數科考核上拔得頭籌後,楊泰因為自覺丟臉,確實消沉了一陣,其中還有這自家父親想要將衛弘提拔進尚書台的酌量。

楊泰雖然是數科白痴,但並不意味著他不會計算其中人情世故的來往,相反,他還頗為精通此道。

宮府吏不過是區區二百石的小吏,這是諸葛丞相對蜀中世家的安撫之策,這是不爭的事實。

似楊泰這種具有家世背景的荊州子弟理當不必理會,完全可走「征闢」的取仕途徑,可楊儀卻偏偏讓自己的嫡子成了宮府吏。

楊泰並未埋怨過自家父親的安排,因為他懂得其中的深意。

既然諸葛丞相要千金買馬骨,還推出了「蔣琬」這珠玉在前的金字招牌,那他楊儀就會懂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用自家嫡子擔任宮府吏表明對諸葛丞相的支持。

二百石的宮府吏,在楊儀的運作下,足以讓自己這毫無實權的兩千石弘農太守,變成尚書台這等權樞部門的掌控者。

楊儀、楊泰父子倆覺得這很劃算。

再者,宮府吏即便是有「蔣琬」珠玉在前,難道就不需要後來者月兌穎而出嗎?

所以,楊泰未必沒有機會成為第二個蔣琬。最次,楊儀與尚書令只有一步之遙,到時候提拔一名宮府吏還不是手到擒來。

就比同此番調用衛弘而言,便是如此。

楊泰就是懷揣著這樣的野望入了北宮,因為家世背景的緣故,很快就成了一眾荊州學子的領頭人。

北宮之中,荊州子弟雖然十不足一,卻是風頭最盛的派系,誰讓臨朝的執權柄者大多都是荊州人士呢!

最近,楊泰在荊州子弟的人望有些下降,原因有二。

其一,自然是因數科考核一事讓他丟盡了臉面。

第二就是陛下和丞相都看好的霍弋也成了一名宮府吏。

楊泰覺得霍弋腦子有問題,他如今可是太子舍人,天天在東宮內陪著太子不好嗎?

陛下年事已高,听說在白帝城重疾纏身,若是駕崩……太子就能登基為帝,勢必提拔親信。

霍弋自小陪伴太子,肯定名列其中,這個時候偏偏擔任了二百石的宮府吏,估計是昏了頭!

楊泰想想,可能數科好的人,在這些事上腦子都不太精光。

那衛弘也是,大儒來敏收為弟子,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竟然敢拒絕了!

楊泰就是這般想著,散了考場後,來到了北宮內往常荊州子弟的聚集地。

一眾荊州子弟皆匯聚在此,包括霍弋,可他看上去神情有些落寞,楊泰問道︰「紹先怎麼看上去無精打采的?」

霍弋擺了擺手,考場上那一幕實在是太過震撼,讓霍弋久久不能平心靜氣,完全靜不下來完成那篇論秦政之弊。

還是旁邊的另一名荊州子弟閻宇對眾人說道︰「今日在考場上,那衛弘僅僅花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寫完了考核的文章。」

「文平,只用了一炷香,他又提前交卷了?」

楊泰看著閻宇問道,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後,楊泰笑道︰「諸位無虞也,這衛弘依仗上次數科僥幸之事,竟如此慢怠宮府規矩,必遭忌恨。再者說了,估計是那衛弘不通文墨,這才一炷香交了卷,不足為慮!」

然後楊泰環視眾人高聲笑道︰「此番論考,我輩荊州子弟定能大放異彩!」

閻宇卻打斷了他,非常嚴肅地說道︰「安國慎言啊,你且听我說完,衛弘是樊掾史允許他離席的,就是他一炷香時間內,作出了一篇極不錯的文章,樊掾史已經許諾了他一個上上之評,還說讓他回去準備外放為官一事。」

聞言,楊泰如遭石化,瞠目結舌,久久不能言語,片刻之後才遲疑著問道︰「文平,你莫不是在和我戲笑?」

閻宇很認真地搖了搖頭回道︰「此事你不在場,故而難以相信,但我和紹先,還有其他一些人盡數在場,親眼所見這件事,如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匪夷所思,那衛弘年齒不過十六七,數科、文道竟有如此造詣,駭人听聞啊。」

霍弋覺得這個時候有必要敲打一下楊泰了,也站起來說道︰「若是丞相在都,勢必會召見衛弘的,安國日後再不可針對那衛弘,免得讓外人以為我荊州士人結黨營私,打壓異己……」

「怎麼會……」

楊泰很快的反應過來,對著眾人想要找回面子︰「我雖素來與張毣不和,可卻也是大漢臣子。不瞞諸位,我也覺得衛弘是可造之材,前不久將其引薦給我父,我父這幾日就打算調其入尚書台。」

「哦?」

眾人皆是感到驚奇,既然楊泰搬出了其父楊儀,這件事就不可能作假了,難道楊泰還有「慧眼識珠」的本事?當真是讓人高看一眼啊。

只不過再想起來之前楊泰的鄙夷言語,眾人這才將這門心思擱置了。

就憑你楊泰之前那幾番話,再怎麼看,都絕不是一位識得千里馬的伯樂。

故而霍弋、閻宇等都未拆穿他,反倒是楊泰自己露出了馬腳︰「紹先,文平,半炷香答完數科就已然不可思議了,如今一炷香的時間就寫好一篇上等文章,怎麼會有人天資如此呢?難道……」

霍弋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故而冷聲道︰「是與不是,真與不真,過幾日北宮自會放榜名單,衛弘寫的那篇文章也會貼出來,你自己看便是。」

楊泰不是傻子,若是拋開一切成見去看待衛弘,細思之下難免覺得驚恐。

且不說數科考核拔得頭籌和一篇「上上」評的文章,就是大儒來敏主動要收其為弟子,來敏會是白痴嗎?

當然不,前司徒許靖死後,當今大漢文壇中,來氏學派便一家獨大。

上至天子帝室,下至百姓黔首,皆以拜入來敏門下為榮,文壇領袖若是白痴,那大漢就再無一個聰明人了。

衛弘拒絕來敏的盛意照拂,在楊泰原先看來確實是很白痴的行徑,可如今再回想一看,再把衛弘當做白痴,那他楊泰的腦子真的是被狗吃了。

爾母婢也!

楊泰仰天而觀,在心中暗暗罵了一聲,思來想去,原來自己才是那個白痴!

反應過來的楊泰很快就在心中就做出決斷︰不行,我回去勸我爹,一定要將衛弘調入尚書台。衛弘乃是蜀人,必不得丞相重用。若是我日後能入主尚書台,那衛弘未嘗不是我的左膀右臂,如此想來我倒是穩賺不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