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八章 晏子之教

臨淄西郊,牛山之上。

數輛戰車並駕齊驅,追逐著一只受驚奔逃的小鹿。

齊侯立在車上穩如泰山,只見他手握檀弓,左眼緊閉,右眼瞄準,屏氣凝神,忽的一箭撒出。

破空聲隨之而起,只听見一聲哀痛的鹿鳴,小鹿腿部中箭一瘸一拐的逃入山林。

齊侯見了,趕忙沖著身邊的扈從們大喊道︰「全都合圍上去,千萬不要讓它跑了!」

扈從們領了君命,駕著戰車一擁而上竄入樹林。

林間行車不易,有幾個腳程快的干脆直接跳下馬車,打算與鹿兒競速。

齊侯惦著腳想要看看自己的獵物跑到哪里去了,可茂密的樹林也遮蔽了他的視線。

正當齊侯打算命令御者跟進去時,後方突然有人來報。

「君上,上大夫晏嬰正在壽宮等候。」

齊侯一听到晏子來了,眼角先是一抽,隨後方才勉強擠出些笑容。

「晏夫子來的巧啊!寡人今天獵了不少山珍,一會兒可以請夫子與我共享。」

語罷,他又扭頭沖著身邊的扈從們吩咐道︰「待會給我把東西都搬到壽宮去。晏夫子來了,寡人不能讓他久等。」

臨淄郊外的牛山附近,是齊國歷代國君的專用狩獵場地。

而牛山山頂的壽宮,則是齊侯為了打獵方便,就近修建的一座離宮。

齊侯作為齊桓公的精神及物質雙重繼承者,自從繼位以來,他一方面高舉‘讓齊國再次偉大’的偉大旗幟。

另一方面,在‘個人特長’上也沒少發展,而且還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

桓公‘兔子專吃窩邊草’,而齊侯對‘草’不感興趣,他只對兔子感興趣。

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齊侯硬是做到了‘兩手都要抓,兩手還都挺硬’,可謂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但他這一發展,可把晏子給發展毛了。

對于晏子來說,也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齊侯還不如學桓公‘吃草’呢!

畢竟‘吃草’可沒有打獵這麼費錢。

齊侯在公宮建座高台,晏子都得給他諷諫兩句,而牛山上的壽宮可比高台造價高多了,他又怎麼可能贊成呢?

但晏子不贊成不代表齊侯就不能建,畢竟再怎麼說,在齊國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他齊侯杵臼說了算。

至于如何避免正面與晏子產生沖突,那就要講究操作方法了。

對待這種情況,齊侯通常都選擇把生米煮成熟飯。

先找個理由把晏子給支出去,例如派他去國外聘問。

只要晏子不在,國內剩下的那些大夫們,無論是國夏、高張,抑或是田乞、鮑國等人,都不會在這種事上和他過不去。

但相應的,國夏他們也不會堅定站在他這一邊,畢竟在齊國,能讓晏子客客氣氣說話的,只有兩種人。

第一種,是齊國的國君,或者權勢與國君差不多的人。

第二種,則是齊國的民眾。

至于齊國的卿大夫們,那向來是晏子的重點打擊對象。

而且晏子罵人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從不在背後說閑話。

晏子要罵,那一定是當面罵,不止當著你的面,最重要的是他還喜歡挑齊侯也在場的時候開團。

偏偏他罵的還條理清晰,邏輯儼然,再加上他又是道德楷模,全身上下找不出什麼黑點。

所以大伙挨了罵,也只能硬受著,敢頂晏子一句,那就等著被國人戳脊梁骨吧。

最重要的是,齊侯對晏子的尊重程度堪比桓公尊重管仲。

情況擺在這里,其他大夫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開罪晏子?

齊侯人還沒到壽宮,已經開始擔心待會兒晏子會怎麼評價他蓋離宮的操作了。

常年伴在齊侯左右的裔款瞧破了他的心思,于是便開口詢問道︰「君上是在擔心不知道一會兒如何面對晏子嗎?」

齊侯一听這話,立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問道︰「你有辦法?」

裔款道︰「君上的年紀大了,以後想要享樂,恐怕都拉不開手中的弓箭了。您貴為一國之君,蓋一座簡單的離宮,在狩獵時臨時居住,這又怎麼能算是鋪張浪費呢?

晏子也老邁了,出行時必須要坐馬車,走路時需要拄著拐杖。每次朝會的時間稍長一些,結束以後,如果沒人攙扶晏夫子,他就無法起身。

只要您能把這個道理和他講明白,想必他一定會理解您的。」

齊侯聞言,有些猶豫道︰「話雖是這麼說。但我恐怕晏子會拿晉國的師曠向我舉例啊!

從前我剛繼位時,曾經和晏子一同前往晉國朝拜。

晏子剛到晉國,便去與晉國的師曠商議兩國國君會面時應該采用的禮儀,結果正巧撞上了晉平公與師曠在談話。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年齡七十歲,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那為什麼不把燭燈點燃呢?’

晉平公說︰‘夫子這是在戲弄寡人嗎?哪有做臣子的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听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拿著蠟燭照明,點上蠟燭走路和模黑走路相比,哪個更好呢?’

晉平公說︰‘說得真好啊!’

晏夫子為此很贊賞師曠的賢能和晉平公的恭謹。

當時寡人剛剛繼承君位,惶恐于自己的德行與才能不足以領導齊國,所以晏夫子就把這件事講給我听。

以此來鼓勵、督促寡人不要懈怠,磨礪才能、修養德行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遲。

晏夫子也是個與師曠一樣從不懈怠的人,他恐怕不會因為寡人年紀大了,便覺得可以放低標準了啊!」

裔款聞言回道︰「既然正面回復行不通,您何不換一種方法呢?」

齊侯好奇道︰「此話怎講呢?」

裔款四下看了一眼,壓低嗓音湊上前來︰「您听我的,待會兒見到晏夫子以後,您就……」

……

壽宮的台階前,負責守衛宮門的甲士各個站的身姿挺立、筆直如箭。

然而,在這群八尺的漢子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位身高不足六尺、須發皆白的一身朝服穿戴整齊的老人。

晏子抬眼望著面前這座嶄新的宮室,又看了眼正在來回搬運獵物的扈從們,只是悠悠一聲長嘆。

甲士們听見了,也有些不忍。

齊人都知道晏子為了國家四處奔走,然而一生簡樸的他,一回國就瞅見了齊侯給他整的大活兒。

十個晏子,也省不出來一個齊侯啊!

甲士們紛紛開口道︰「晏子,您年紀大了,要不還是去宮內等候吧?」

晏子听了,卻只是擺了擺手,搖頭道︰「我只听說過君王在宮中接見臣子的道理,哪里有臣子在宮中等待國君的呢?這是不合于禮的。」

甲士勸道︰「可您是我國的賢人君子,再加上又是長者。而且僅僅是在宮內躲避陽光而已,國君肯定不會怪罪您的。」

晏子聞言,還是搖頭︰「從前天子想要用上卿的規格接待管仲,然而他卻三次辭讓,最終只接受了下卿的禮儀。

以管仲九合諸侯一匡霸業的賢能,尚且不能逾越禮儀。現在我的才能還不如管仲,又怎麼能逾越了君臣之間的界限呢?

雖然我很不喜歡魯國孔仲尼推崇的那些繁瑣禮節,不過他當年面見國君時,說的那句話倒是沒有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國君的要有做國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有做臣子的樣子。

現在我國的國君已經不像是國君該有的樣子了,如果我再不能在臣子中樹立表率,齊國就真的危險了。」

甲士听到這里,知道勸不動晏子。

他正想開口讓御者將馬車上的開近些,用車上的華蓋替晏子避避太陽,誰知還未開口,便看見前方滾滾而來的齊侯車駕。

他驚喜的喊道︰「晏夫子,國君回來了。」

晏子轉過身,正想要等車駕近了就俯身行禮拜見。

誰知他的腰剛剛彎下去,便听見了齊侯打著顫、帶著些許哭腔的聲線。

「晏夫子,快快請起吧。」

晏子抬頭一看,齊侯的眼眶微微泛紅,眼角還有些濕潤,似乎剛剛流過淚。

他不由疑惑道︰「您為什麼哭泣呢?」

齊侯先是嘆了口氣,隨後指向遠處的山崖。

晏子順著他的指向看去,遠方的天際線上,是奔流不息的淄水,是豐饒的桑田,是人流不息的臨淄。

齊侯流著眼淚,有感而發道︰「齊國的山川,臨淄的風貌,真是壯美啊!

如白龍翻滾的河水,草木濃密茂盛,寡人為什麼要隨著時光的流逝離開這個國家而死亡呢?

假使自古以來沒有死亡,那該有多好啊!離開了此地,我又能去到哪里呢?」

裔款也跟著垂淚道︰「我們這些人依靠國君的恩賜,得以吃到一些簡易的飯菜和肉食,可以乘坐駑馬拉的柴車,僅僅這樣而已,我們尚且還不想死,又何況是國君您呢!」

晏子本來還搞不清楚齊侯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結果他倆這一開口,瞬間就把晏子給氣笑了。

齊侯看到晏子發笑,這下子眼淚也擠不出來了,他假裝揩干眼淚,開口問道︰「夫子難道不覺得老之將至、面對死亡是一件很悲傷的事嗎?為什麼要發笑呢?」

晏子行禮道︰「生老病死,是天道的規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為什麼要為它感到悲傷呢?

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兩件大事,一個是生,另一個就是死,這是值得慶賀的喜事,您應該為他感到高興才對啊!」

齊侯的眉頭一下就皺了起來。

人人都畏懼死亡,位高權重者尤甚。

齊侯平時最討厭別人在他面前提老和死,今天如果不是為了蒙混過關,他才不會主動提這些。

可現在晏子居然說死亡值得慶賀,難道他是知道了關于死後世界的事嗎?

齊侯被晏子激起了好奇心,于是追問道︰「為什麼死亡值得慶賀呢?您又為什麼發笑呢?」

晏子不疾不徐的回道︰「如果沒有死亡,那麼賢明的君主必定能夠長久地擁有自己的國家。

這樣一來,如今齊國的國君就一定是太公和桓公了。

假使勇武的君主能夠長久地擁有自己的國家,那麼現在的國君就會是莊公和靈公。

齊國雖大,但擁有這麼多賢明勇武的君主,必然是不夠他們治理的。

賢能如太、桓,勇武如莊、靈,尚且不能確保自己擁有國家。

您又怎麼能得到國君的位置而成為國君呢?

得不到國君的位置,那麼類似您這樣的國君,現在就只能披著簑衣、戴著斗笠站在田地中,一心忙碌于繁重的農活了,哪里有閑暇時間想到死呢?

您之所以可以成為統帥齊國的君王,就是因為先祖們一個個成為國君,又一個個相繼死去,才輪到了您。

您因為死亡而得到了利益,不感謝它也便罷了,還偏要為此而流淚,這是不合仁義的。

我看到了不仁不義的君主,又看到了阿諛奉承的大臣。

看到了這兩種人,所以我才一個人私下發笑啊!」

齊侯原本還以為晏子有什麼鬼神之說,豈料居然是在借機批駁他吃飽了撐的,天天在這里矯情。

晏子語罷,又抬手指著前方不遠處一個身穿粗麻衣衫背著柴薪路過的老人。

老人與齊侯差不多的年紀,但是身形卻瘦小了不止一圈,瘦削的臉上顴骨高凸,身上背著的柴薪卻比他的身高還高出半頭。

晏子道︰「如果沒有死亡的話。您本應該像是他一樣,為太公、桓公修築著華美的宮室,扛著比自己體重還重的柴薪去為他們的烤肉添火。

而現在,您得以免于這樣的苦役,舍去了這樣的操勞,難道還不感到滿足嗎?」

齊侯本來想對晏子玩一手感同身受,豈料卻被對方反將一軍。

但看著眼前老人被柴火壓彎的脊梁,他也實在沒有去與對方爭論的心情。

他落淚嘆息道︰「欸,寡人的國家里會有這樣苦難的人存在,這都是寡人的過錯啊!請您替寡人下旨,命令官吏們把他奉養起來,免除他的勞役吧!」

晏子听到這里,臉上終于多出了一絲笑意︰「臣下听說,遇見賢人就高興,遇見不肖的人就哀憐,乃是維系國家的根本。而您這樣愛護老人,更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齊侯聞言也破涕為笑,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晏子看見了,于是又趁機進言道︰「聖明的君主遇見一個賢人就會推及到對所有賢人都高興,遇見一個不肖的人就會推及到對所有不肖的人都哀憐。因而請主上下令找出所有年老體弱而無所供養,鰥寡孤獨而沒有家產的人,考定實情後供給他們以吃穿用品。」

齊侯當即表示:「可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