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就你叫初代棋聖啊?(4K3)

煉鐵高爐屹立于菟裘城南的冶鐵工坊之中。

此時,正有數十名匠人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第一次冶鐵前的準備工作。

干將手里捧著一份宰予留下的圖紙,他皺眉望著上面的文字描述,嘴中喃喃道。

「這到底能行嗎?」

說完,他又蹲在地上撿起,用手指沾了一些紅不 秋的泥巴,疑惑道。

「這便是耐火黏土?用它來堆造高爐就能提高爐溫?

填裝陶片提高爐溫,我倒是可以理解,畢竟越地也有這麼做的匠人。

但這耐火黏土,宰子又是從哪里得知的呢?

還有,往高爐中填裝堊灰,真的能幫助析出雜質嗎?」

莫邪從他的身後冒出,盯著圖紙看了幾眼,回道。

「管他呢,既然是宰子要求這麼做的,你就照著做就是了。

宰子不是說了嗎?按他的要求做,如果煉不出鐵精,過錯在他,不在你。

既然宰子這麼有信心,也不會追究咱們的過錯,那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干將嘆道︰「宰子雖然這麼說了,但咱們畢竟是吃了人家的俸祿,又豈能不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呢?

宰子堂堂大夫之軀,卻時常造訪冶鐵工坊,甚至親自幫忙動手搭建高爐。

如今高爐已成,如果我煉不出鐵精,等宰子從曲阜回來,我還有什麼臉面去見他?」

莫邪看見丈夫這般憂愁,只得輕聲細語的安慰著。

「這倒不難,反正宰子從曲阜回來,至少還有幾天的時間,足夠開上幾爐了。

咱們先按照宰子的方法煉上兩爐,如果不成,就換作咱們自己的辦法。

雖然按照越人的方法煉不出鐵精,但最起碼也能先弄些鐵來與宰子交代不是嗎?」

干將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事到如今,也只能這樣了。」

語罷,他又沖著那些齊國來的匠人們吩咐道。

「各位都是宰子從臨淄請來的座上之賓。

宰子這些日子里是如何對待大家的,想必各位也都有所體會。

這次冶煉鐵精,有勞諸位襄助,還請加快步伐,速速按照宰子的吩咐,向高爐中裝填木炭、堊灰等物。」

齊國的匠人們聞言,也紛紛附和道︰「大匠放心,我等食君祿受君恩,自當竭盡全力。」

匠人們這話倒也並非虛假,不少人都是發自真心。

他們中有不少人都是在齊國被定下罪名的犯人,如果不是田氏解救,宰予收留,就連生存都很成問題。

他們本以為告別了富饒的臨淄,來到菟裘就是受苦。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菟裘雖然比不得臨淄那般繁華,但市集上可交易的商品數量卻一點不少。

魯、齊、宋、衛等國的商隊在這里匯集,他們在這里采購書本、煤焦油等物件的同時,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商品。

雖然這些商品未必都能派的上用場,但就商品的種類來說,的確是五花八門。

而匠人們在菟裘領到的月俸,甚至比在臨淄還要高出一線。

雖說錢不是無所不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匠人們一到菟裘,就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他們的孩子也被全部安排進了菟裘鄉校接受教育。

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的工作熱情自然也愈發高漲。

有不少人甚至在考慮,要不要將臨淄的親朋好友也一起叫到菟裘居住。

匠人們一邊聊著天,一邊搬運著冶鐵所需的材料,沒一會兒就把手頭的活計做完了。

隨著干將一身令下,燧石摩擦濺出火星,點燃爐中炭火。

幾個匠人們坐在爐邊,鼓動著由菟裘木匠工坊出產的橐龠,源源不斷的空氣被注入爐內,將飛揚的火舌推向新的高度,鳥鳥黑煙也隨之從煙囪中冒出。

干將站在爐邊,袒露右臂露出刺青龍紋,他雙拳合抱向上蒼祈福︰「龍啊!助我一臂之力吧!」

……

而此時的宰予,還不知道干將為了煉鐵,已經擔心到了需要求神拜佛的地步。

宰子在連趕了幾個酒局後,今日的日程依然排的滿滿當當。

他坐在亭台之中,面前擺著一張棋盤,而與他對弈的也同樣是位老熟人。

孟孫何忌夾起白子,望著棋盤上錯綜復雜的形勢,觀察良久,方才搖頭棄子,大笑道。

「子我,我從前還不知道你在弈棋之道上鑽研的如此精深。

以您現在的弈力,敬你一聲國手也不為過啊!」

雖然孟孫何忌貴為孟氏之長,但終究不過是個人,而是人就有愛好。

三桓之中,季孫斯與他的父親季孫意如一樣喜歡斗雞,叔孫州仇則喜歡弋射打獵,而孟孫何忌的愛好則是弈棋。

他甚至還專門養了幾個魯國知名的弈士,讓他們來教導自己下棋。

關于這件事,魯國知道的人不多,但宰予恰恰是其中之一。

至于宰予為什麼知道?

誰讓孟孫何忌的兒子孟孫彘是宰予的師弟呢?

小屁孩兒嘴上也沒個把門的,宰予隨便弄點東西就把他給收買了。

現如今,宰予或許不清楚孟氏的機密要務,但對于孟孫何忌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他已經模得相當明白了。

宰予今日登門拜訪,也是瞅準了孟孫何忌喜歡弈棋這一點,故意借對弈來勾起孟孫何忌的興趣。

果不其然,孟孫何忌見到宰予這樣的高手,自然忍不住起了比試的心思。

孟孫何忌問道︰「子我,我平日里在府上也養了幾個善弈之士,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與他們比試一番啊?」

宰予輕聲笑道︰「反正今日無事,如果孟子喜歡的話,那就比上一比吧。不過我的棋力不深,若是不慎輸了,還望孟子您不要見笑。」

「欸!您這是過謙了,依我看來,您的棋力與他們不相上下,孰勝孰負還不好說呢。」

語罷,孟孫何忌笑著沖身旁的僕人吩咐了一聲︰「去,把弈秋叫來!」

宰予原本正在喝水,听到這話,差點把自己嗆死。

他連聲咳嗽,驚得孟孫何忌急忙探問︰「您沒事吧?」

宰予連連擺手,他拿起放在手邊的帛巾擦去嘴邊的水漬,勉強笑道︰「我只是沒想到,鼎鼎大名的弈秋,居然是您門下的食客。」

孟孫何忌訝然道︰「想不到您竟然听說過他的名字啊!」

宰予心中月復誹道︰「我何止是听過他的名字,弈秋,這不是初代棋聖嗎?」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孟子•告子上》

宰予本想著和孟孫何忌對弈,意思意思一下也就得了。

可沒想到居然把弈秋都給整出來了。

和我玩陰的是吧?

宰予左思右想,微微合眼,思緒立刻飄至千年之外。

圖書館中,陳韜 然驚醒,從褲兜里掏出手機,打開軟件,切換至十七路古譜模式。

待到他回過神來,弈秋已經來到他的面前坐下。

宰予定定的看著一身素衣的弈秋,才發現這是個與他年紀相彷的年輕人。

孟孫何忌開口道︰「弈秋,今日務必出盡全力。」

弈秋微微點頭,隨後雙膝一曲,正坐于宰予面前,伸手沖著宰予道︰「請!」

宰予同樣回禮道︰「請!」

片刻之後……

弈秋望著滿盤白子,下頜的汗珠點點滴落,舉棋的手微微顫抖。

「不、不可能……連續三盤,為什麼連續三盤都……」

孟孫何忌瞪大了眼楮,瞧著棋盤上的局勢,張大著嘴巴,簡直說不出話來。

明明上一刻弈秋還是佔盡優勢,可不知為何,僅僅一手之間,局勢便瞬間翻轉。

先前他之所以要請弈秋出來與宰予對弈,是因為覺得連輸宰予三盤,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因此才想請出弈秋幫自己找回場子。

可現在看來,他與宰予對弈的那三局,宰予並非沒有讓他,而是讓了他之後依然還能如此強大。

就宰予和弈秋的三盤棋來看,宰予行棋路數之詭異,簡直超乎孟孫何忌的想象。

他作為一個弈棋界的老油條,不說與魯國所有知名棋士交過手,最起碼曲阜的流派他是門清。

但即便一生觀棋無數,宰予的打法,孟孫何忌還真是頭一次見到。

如果非要用兩個詞來概括宰予的棋風,那就是飄忽不定,不知其解。

下著下著,也不知道弈秋怎麼就輸了。

弈秋的手 地一松,黑子落下,他暗然垂首道︰「我又輸了。」

輸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輸。

更可怕的是,宰予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贏的,反正就是贏了,贏的都快麻了。

弈秋絕望的仰視著宰予,彷佛他面前的宰予並非是一個身高八尺的男人,而是壁立千仞的泰山。

那是他一輩子都無法逾越的高度。

弈秋顫抖著問道︰「敢問宰子,您這到底是何種招數,何種流派的行棋之法。」

宰予端起漆杯飲了口水,語氣中透露著一股澹泊明志的坦然。

「這一式,我稱之為,天地大同。」

「天地大同?」

弈秋大受震撼。

孟孫何忌忙不迭地問道。

「子我,不知道能否進行復盤呢?恕我愚鈍,您與弈秋這三盤棋,我沒有一局是看得懂的。您到底是怎麼贏的?」

「呵!」宰予道︰「無他,唯手熟爾。」

「唯手熟爾?」

孟孫何忌聞言︰「可弈秋每日都要與人對弈數局,他的手也未嘗不熟啊?為何您還是能勝過他一籌呢?」

至于弈秋,他此時已經不反駁了,而是側耳聆听宰予的指教。

至于宰予,他雖然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贏得,但他今日過來本就不是為了來下棋的,而是來忽悠孟孫何忌提防陽虎的。

宰予開口道︰「誠然弈秋同樣手熟,如果硬要說我比他強的地方,恐怕便在于縱覽全局吧。」

「此話怎講呢?」

宰予道︰「不知道孟子可曾听過一句話?叫做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斷而不斷,必有後患。

弈秋的棋力其實並不在我之下,而他卻無法與我匹敵,就是因為他不懂得取舍啊!

行棋時,不要只看重一時的得失,更應該考慮長遠的利益。

如果應該作出決斷時卻猶豫不決,就會產生禍亂。

明明已經決斷,卻反而與之藕斷絲連,就會埋下禍患。

行棋做事正是如此,上一刻還是局面一片大好,但卻因為一個決斷的錯誤,導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結局。

當年晉獻公想向虞國借道去討伐虢國,于是就贈送給虞君垂棘寶璧和屈地出產的良馬。

虞君看到寶璧和良馬,有些心動,于是就想借道給晉獻公。

宮之奇勸諫說︰這可使不得!我們虞國和虢國的關系就像唇齒相依,如果沒有了嘴唇唇亡,牙齒就會感到寒冷,虞國和虢國現在正形成一種互相依賴的態勢。假如借道給晉國,那麼虢國早上亡國,當天晚上我們的虞國也就隨之滅亡了。

虞君不听宮之奇的規勸,還是將道路借給了晉軍。

于是荀息率軍攻滅了虢國。晉軍回師的途中,又順路攻取了虞國。

這就是貪圖眼前的利益,而給未來埋下禍患的道理。

千丈的長堤,因為螻蟻營造洞窟而導致潰決。

百尺的高屋,因為煙囪漏火而導致焚毀。

所以說國家的取舍進退不可以不謹慎,取舍時不可以不小心。

國家的興起、覆滅尚且可以因為一個決斷而受到影響,更何況是下棋、處事呢?

從前宋國有個鄉人得到一塊玉璞,就去把它進獻給子罕,子罕不願接受。

鄉人說︰這是寶玉,應該作為您的器物,不應被我這樣的小人使用。

子罕說︰你把玉看成寶物,我把不接受你的玉看成寶物。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寶物,那就是我們都失去了各自的寶物。

鄉人說︰我的地位卑賤,如果不把寶玉獻給您,我恐怕也沒辦法繼續保有這塊寶玉。

子罕于是讓工匠幫他把璞玉凋琢成器,送到市場上賣掉,又把賣玉得來的錢送給了鄉人。

宋國人得知這件事後,紛紛稱贊他的德行,于是百姓都來依附他了,子罕的樂氏因此得以長久的在宋國延續。

這就是沒有看重眼前利益,而看重長遠的德行賢名,所以恩惠一直延續福澤子孫後代的道理。

現在您貴為魯國的世卿,領導孟氏這樣的大族。

如果能夠以子罕為榜樣,以虞國的滅亡為警戒,那麼別說是學好弈棋了,您的恩德所能福澤的對象又何止是弈棋這樣的小道呢?」

孟孫何忌也是個聰明人,他听到這里,沖著弈秋使了個眼色。

弈秋趕忙起身告退。

等到他走了之後,孟孫何忌來到宰予的面前,朝他恭敬的施禮道。

「您素來享有賢德的名聲,我早該領悟到,您登門拜訪,怎麼會是為了弈棋這樣的小事呢?何忌不才,願意接受您的指教。」

宰予听到這里,笑著開口道︰「前日里,我曾去往郊外園圃……」

——————

PS︰本章說好像出了點問題,大部分本章說我後台能看見,但正文里顯示不出來。問了下編輯大概十號才能恢復,大家暫且忍耐一下吧。

------題外話------

你到底是怎麼求到月票的?

呵!無他,唯求熟爾!

——節選自《宰予日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