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三章 齊侯召見(3K2)

傍晚時分,臨街的一處旅舍中,宰予的小房間里坐滿了人。

房間的中央擺放著一張棋盤,宰予與範蠡一人執黑,一人執白,正在棋盤上行棋。

他們玩的游戲正是弈棋,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圍棋。

春秋時期可供娛樂的項目還算不少,有音樂細胞的,可以去吹竽、鼓瑟、擊築、彈琴。

生性好賭的,可以選擇斗雞、走犬、投壺。

喜歡上對抗的,可以蹋鞠、擊劍、弋射等等。

而像宰予他們這些喜歡動腦子的,就玩六博、弈棋這種博弈性質的棋類游戲。

至于為何宰予和範蠡下棋,房間里卻圍了這麼多人,那就是人性使然了。

這就像是後世公園老頭下棋,總有一幫智囊團站在後面為他出謀劃策一樣,這些圍觀群眾也是同樣的性質。

棋盤上,宰予形勢一片大好,範蠡被逼的退守角落做困獸之斗。

他舉棋不定,剛想要落子,就听見身邊的子貢說道。

「慢著!再多想想,不著急。」

範蠡有些無奈,他說道︰「子貢,要不干脆別想了,投子認負算了。我怎麼想,這都已經是死局了啊!」

和宰予相處這些天,範蠡已經服氣了。

論學識,人家能整理編訂出那麼多書籍。

論才能,人家年紀輕輕就做了魯國的大夫。

論相貌,也是身高八尺一表人才。

現在就連玩樂,他都被宰予吊起來打。

試問天下間還有什麼是菟裘宰子不會的嗎?

子貢抬頭看一眼坐在棋盤對面半睡半醒的宰予,氣的拳頭都硬了。

鬼知道這小子到底是中了什麼邪,明明從前一直是個臭棋簍子,怎麼最近實力精進這麼快?

實力進步也便算了,一邊下棋一邊打瞌睡,這也太羞辱人了!

難不成太公在夢里還教他下棋嗎?

太公當然不會教宰予下棋,但陳韜的手機顯然有這個功能。

再加上還有圖書館中的《棋經》《棋決》等古籍加成,宰予的棋力想不進步都難。

宰予迷迷湖湖的睜開眼,發現對手還未落子,不免有些泄氣。

這倆下的也太慢了,他都在圖書館看完半本《博物志》了,怎麼對方還沒落子呢?

也許是宰予心里罵街的話被範蠡和子貢感應到了。

他剛吐槽完,範蠡 然落子。

宰予掃了眼棋盤,想都不想緊跟著落子。

一子剛剛落下,在場眾人全都換了副臉色。

「這……」

「妙啊!」

「輸了輸了,這棋沒法下了。」

範蠡縱觀全局,也只能無奈認負。

他笑著沖宰予拱手道︰「您的弈力可謂精深,蠡自愧不如啊。」

宰予聞言,謙虛的推辭道︰「弈棋作為技藝,不過是一門小技藝,只要稍微用心,自然能夠有所進步。

少伯你之所以在弈棋之道上比不過我,是因為你把心思都放在了治國理政這樣的大務上了啊!」

範蠡听了,笑著說道︰「弈棋怎麼能算是一門小技藝呢?

當初帝堯造圍棋,丹朱完善了它的規則。

帝舜覺得他的孩子商均愚鈍,于是就教他弈棋,來開啟他的智慧。

弈棋的歷史悠長,上古的那些聖人們也喜歡鑽研這項技藝。

而弈棋之道發展到現在,上到天子諸侯,下到庶民百姓,喜歡弈棋的人數目眾多。

您既然這麼擅長弈棋,為什麼不像是編纂整理《管子》那樣,把您對于弈棋之道的體悟也整理成一本書呢?

如果您真的願意出這麼一本書,絕對會暢銷于天下之間。」

範蠡這段話算是給宰予新啟發。

對啊!

出書又何必拘泥于宣揚各派學說的書籍呢?

像是《棋經》這種不會危及到民眾性命的娛樂應用類書籍,也可以拿出來印刷嘛!

讓諸侯卿大夫們沉迷下棋,總比讓他們沉迷打仗好吧?

宰予正琢磨著第二批宰夫子推薦讀物該印哪些的時候,忽然歐冶子滿臉帶笑的推開門走進屋內。

眾人見了歐冶子,急忙起身拜見。

範蠡笑著問道︰「歐先生,看您這麼高興,想必是找到干將他們了吧?」

歐冶子笑著點頭︰「找到是找到了。但我之所以這麼開心,也不完全是見到了他們。」

「喔?難道還有什麼喜事嗎?」

歐冶子大笑了兩聲︰「我從干將那里听說,吳國的軍隊好像最近在吳國遭遇了一些挫折。」

範蠡和歐冶子都為越國效力,吳越兩國世代結仇,如今吳國人倒了霉,他們自然開心。

子貢听到這話也十分好奇。

他問道︰「按理說楚國人先前一直被吳國按著打,就連國都都淪喪了,現在怎麼還有力氣還手呢?」

歐冶子笑道︰「我听說,吳王平定了弟弟夫概發動的叛亂後,夫概逃往楚國避難。于是吳王便又動了伐楚心思。

豈料楚人不知從哪兒找來了一支象軍,他們用布料浸滿油後系在象的尾巴上,然後點火使象群驚慌,驅使他們沖入吳人的戰陣。

吳人見到這個陣勢,只能驚慌失措四散奔逃,被踩踏而死的不計其數。

楚人有象軍助陣,秦人又在後面虎視眈眈,吳軍見事不可為,于是也只能偃旗息鼓地退回吳國了。」

範蠡聞言疑惑道︰「象軍?楚人從哪里弄到了這麼一支部隊?」

宰予應道︰「大概是從前逃到殷商的遺民幫他們訓練的吧?

我記得從前夫子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過︰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

後來成王時,管叔、蔡叔、武庚帶領殷商遺民,聯合淮夷,在東方掀起叛亂。

周公奉成王之命率軍出征,王師在成周誓師。

周公登上高台,作《大誥》,追思文王、武王的恩德,昭告上蒼的意志,歷數敵人的罪過,陳述大道以號令天下。

之後,周公披上戰甲,備滿長箭,拿起鼓槌,奏響戰鼓,號令六軍,領軍東征。

王師所至,所向披靡,陣斬管叔,誅滅武庚,流放蔡叔,殷商遺民盡數歸附。

三監已平,然而周公征伐的腳步卻沒有停止,他乘勢向東方不服王道教化的淮夷部族進軍。

三年之內,夷滅了奄國等五十余個東夷國家。

又在東海之濱擊敗了殷商的舊部,誅殺了殷商的名將飛廉,又安撫他那些願意歸順的族人。

經此一役,宇內震動,天下部族無不順服于天子治下。

自此之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之後,周公為了安撫百姓,又將從前殷商豢養的那些惡獸向遠方驅逐。

中原地區的虎、豹、犀、象都被放逐到了南方,使得中原地區再難見到這些惡獸,天下百姓為此贊賞周公的德行,四海都恢復了太平。

那些從前為殷商效力的馴獸師,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楚國的吧?」

範蠡听完宰予的話,忍不住贊嘆道︰「您還真是博學啊!」

範蠡正想要繼續向宰予請教呢,忽然旅舍中的舍人跑上來傳話。

「請問,在座的客人中,哪一位曾經去拜訪過晏子?」

宰予和子貢互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我們去過。」

舍人聞言,松了口氣,隨後笑著請道︰「還請您二位跟我出來,公宮派了一輛馬車在門外等候,說是國君想要請兩位客人去一趟。」

齊侯有請?!

範蠡和歐冶子一臉震驚的望向宰予和子貢。

這是怎麼回事?

他們來到臨淄才不過一天的時間。

宰予和子貢是怎麼和齊侯搭上線的?

不過宰予對此倒是早有心理準備。

他先是沖子貢打了個眼色,示意他按原計劃行事。

子貢心領神會。

二人起身向舍人道︰「請您去回復使者,我們整理好衣冠後便出去。」

舍人點頭後便跑去回復了,而宰予和子貢則來到房間拐角的大箱子前,從堆滿了書籍的角落里翻出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陶瓶。

範蠡見狀大惑不解道︰「您二位去見齊侯,帶著這個瓶子干什麼?」

宰予聞言只是笑道︰「我們此次來到齊國,一來是為了感受齊地的風土人情,二來也是為了經商。

齊國最富裕的人,莫過于齊侯了。要去見他,怎麼能不帶上我們的商品呢?」

範蠡疑道︰「可我看這瓶子平平無奇,難道您能讓見慣了繁華器物的齊侯,買下您手中的這個瓶子不成?」

宰予哈哈笑道︰「紙本身是沒有什麼價值的,但只要寫上了文字,就能買出萬錢的高價。

瓶子也是沒有什麼價值的,但只要裝上了醬油,就能讓人欲罷不能。」

「醬油?什麼是醬油?」

宰予也不解答,只是笑著揭開瓶蓋,將瓶子在他的鼻前微微晃了晃。

頓時,一股濃郁的鮮香之氣瞬間縈繞在範蠡的鼻前。

範蠡細細回味了一番這個味道,不由問道︰「這……聞起來與肉醢的氣味有些相近。

但似乎又少了些肉醢的腥味,多了幾分豆的清香之氣。」

宰予听完這話,頓時被嚇了一跳。

你這鼻子也太靈了吧?

再讓你多聞幾次,是不是就連配方都得被聞出來?

春秋時期人們常吃的肉醢,其實就是醬油的最早期形態。

肉醢的制作工藝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把肉碾碎,然後再加入酒曲和鹽,放在太陽底下發酵兩周。

這樣做出來的肉醢,會散發出一種超乎尋常的鮮味。

而這種造成這種鮮味的物質,在後世通常被稱為谷氨酸鈉,它還有個通俗易懂的小名——味精。

但用鮮肉來發酵谷氨酸鈉,不僅成本高,而且效率也不算太高。

肉醢的鮮美程度,又怎麼能與宰予精研的醬油相提並論呢?

以齊侯的過往性格來看,吃喝玩樂無一不通,不讓他接觸到醬油也便罷了,一旦讓他品嘗過如此美味,那還不得頓頓來二斤醬油下飯?

有了齊侯做表率,齊國的士大夫們肯定也會跟著效彷,齊國的民眾自然也得跟著嘗嘗鮮。

這樣一來,菟裘醬油還用愁銷路嗎?

------題外話------

當你向讀者求票時,讀者也在等你更新。

——節選自《宰予日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