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與子貢從後門 到了大街上,朝著官邸的方向一路狂奔。
等快到官邸門口了,兩人方才放慢腳步。
突然,宰予輕輕的咦了一聲。
子貢問道︰「怎麼了?」
宰予指著那輛停在官邸門前的馬車道︰「這車我總覺得看著有些眼熟啊。」
子貢也打量了一眼︰「這好像是陽虎的座駕啊?」
話剛說完,兩人齊齊變了臉色︰「陽虎?!」
壞了!
大領導來視察,正巧撞見他倆翹班?
今天這到底是什麼狗屁運氣?
二人也不敢停頓了,急急忙忙的跑進了官邸。
一路上, 官邸的小吏們見了二位大人,紛紛向他們行禮問好。
「宰子,端木子。」
宰予趕忙叫住了其中一名眼熟的小吏,問道︰「今天是不是陽子來了?」
小吏笑著點頭道︰「陽子正在前廳等您呢?」
「等我?!」
宰予捂著額頭,臉上的表情別提有多精彩了。
小吏看他這樣子,知道他的這位直接領導在擔心什麼, 于是便笑著說道。
「您放心吧, 陽子沒有生氣。咱們雖然是大司寇下屬的官吏,但您是掌交,端木子是行夫,這都是負責外交事務的。
所以只要沒有外賓來訪,平時的工作都是很清閑的,陽子也不是不了解這一點。
如果士師和朝士遇到這種負責刑罰的官員遇到這種情況才會頭疼呢,您和端木子的話,大不可必擔心。
而且我看陽子今日的氣色不錯,應該不是來找您麻煩的,你就放心的去吧。」
小吏雖然身份低微,但好歹也是在魯國官邸模爬滾打出來的,這一番分析竟然讓宰予挑不出半點毛病。
他這才稍稍放心,向對方拜謝道︰「多謝指點了。」
小吏听了這句話,忍不住笑著還禮︰「您真是客氣了,能夠幫到您就好。對了, 我叫展僑, 您以後如果在處理事務時,遇到什麼不熟悉的地方, 都可以詢問我。」
如果是一般的士人, 展僑還真的懶得搭理他。
但司寇官邸里誰不知道面前這位宰子,可是陽子、孟子面前得寵的人物啊?
而且,人家還是孔夫子的得意門生。
這種既有學歷,又有背景的人物,未來在魯國必然是大紅大紫的。
要想有出息,趁早下注,跟著他混準沒錯!
子貢听到展僑的名字,不由問道︰「您是展氏,莫不是柳下惠的後人?」
展僑謙虛道︰「沒想到您听說過先祖的名諱。」
宰予笑著說道︰「我們何止是听過?夫子對柳下惠可是極力贊賞的。
柳下惠擔任士師的官職,負責掌管刑罰獄訟,雖然官職低微,卻能不畏強權秉公行事。
因此,他三次受到任用,又三次遭到罷黜。
其他國家听說了他的賢能,就許他高官厚祿,請他去國外做官。
但柳下惠卻不為所動,還留下了‘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的典故。
(如果用正直之道來侍奉他人,去哪里能不被多次罷免呢?如果不用正直之道來侍奉他人,又何必要離開故國家園呢?)
夫子每每說到這件事,都會氣憤的為他打抱不平呢!您的先祖,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賢人啊!」
展僑听了,也禮貌的回贊道︰「您的老師孔仲尼又何嘗不是這樣一位賢人呢?
曲阜城內,曾經受到他教化的足有千人之多。
如果不是您的老師幫助我的先祖揚名,又哪里會有這麼多人知道他的賢能呢?」
展僑一邊說著,還一邊為宰予和子貢帶路。
直到走到前廳門前,三人才互相珍重的道別。
宰予和子貢步入廳堂之內,還未等抬頭向里看,便听見陽虎爽朗的笑聲。
「子我,喔,子貢也來了?好,好啊!」
宰予上前施禮道︰「您召我前來,是有什麼事嗎?」
陽虎呵呵笑著︰「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你之前和我說的那個報紙,不知道準備的怎麼樣了?」
宰予和子貢互看一眼,二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瞧出了一絲喜悅。
大新聞來了!
「回陽子,方才我和子貢就是去督辦報紙的進展工作去了。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新聞了。」
陽虎連連點頭,贊賞道︰「不錯!不錯啊!如果魯國的年輕士人都能像你們一樣為公事考慮的話,國家何愁不興盛啊?」
宰予和子貢听了這話,嘴角不約而同地抽了抽。
開辦報紙明明只能算是私事,但陽虎卻能把它說成是公事,甚至連他倆白天翹班的事也不問了。
看來只要執掌了國政,你想把白的說成是黑的,也沒人管你啊!
陽虎又道︰「你們剛才說報紙缺乏新聞不是嗎?我這里倒正巧有一些新消息,可以用在你們的報紙上。」
宰予和子貢都是聰明人,他倆還能不明白陽虎的意思嗎?
二人齊聲道︰「那就請您指教了。」
陽虎哈哈大笑道︰「也沒什麼指教的,不過是一些消息而已。你們願意用就用,不願意用就算了,我說給你們听听吧。
這第一件嘛,是從南方傳來的。楚人將都城從郢都遷到了鄀地。」
宰予沒想到第一個消息就如此爆炸,他趕忙追問道︰「這是什麼緣故?」
陽虎笑道︰「還不是因為吳國嗎?前陣子,吳國的太子終累在漢水之上,再一次擊敗了楚人的水師,俘虜了潘子臣、小惟子和七個大夫。
楚國的子期率領的步卒又在繁揚被吳軍擊潰。楚人畏懼吳國的兵鋒,所以便決定遷都了。」
宰予和子貢听到這個消息,不由感嘆。
還是來自高層的消息靈通啊!
楚國遷都的消息在曲阜都沒傳開呢,陽虎這邊卻已經把遷都的內情都弄清楚了。
宰予追問道︰「那第二個消息是什麼呢?」
陽虎笑道︰「第二件嘛,我听說周王室的大夫儋翩聯合王子朝的殘黨和鄭國人,在成周發動了叛亂。鄭國人為了呼應儋翩,已經派出軍隊進駐馮地、滑地、胥靡、負黍、狐人、闕外。」
子貢問道︰「晉國沒有表態嗎?」
陽虎搖頭︰「晉國的態度目前尚且不明朗。六卿在是否出兵勤王的議題上似乎分歧很大,韓趙魏三家支持勤王,範氏和中行氏則是反對派,智氏的態度很模湖。
看樣子,應該還得繼續扯上一段時間的皮,估計不會很快做出決定。」
陽虎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爆炸,宰予和子貢的興致也被調動起來了。
他們一齊追問道︰「那還有什麼其他消息嗎?」
到了這里,陽虎終于吐露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最後一件嘛,就是我打算與國君、三桓以及曲阜的國人舉行盟誓。
並在盟誓後直接舉行誓師儀式,率領軍隊向莒國發動進攻,奪回原本屬于我國的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