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听到夫子夸贊卞莊子,嘴唇忽然動了動,似乎是想要說些什麼。
但他想到了剛剛夫子教導過他的話,于是又將心中的疑問暫且按下,並沒有開口詢問。
而是慌慌張張地向夫子開口道別︰「夫子,我想起還有事情沒有辦,向您請辭。」
孔子點頭道︰「那就去吧。」
眾人莫名其妙的看著子路, 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就要告別。
唯有孔子目送著子路出門後,方才無奈地笑著說道。
「仲由這個人啊!听說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但如果沒有能親自實踐的話,便害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他明明不認同我對于卞莊子的評價,可又覺得尚且沒有修養好自己,所以就連提問都不敢提了。」
孔鯉問道︰「那子路這種做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孔子听了, 也不說好, 也不說不好,而是回答道。
「熟讀了《詩》中三百篇,讓他處理政務,他卻搞不懂。派他出使四方,又不能獨立處置外交關系。這樣的人,雖然讀書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听完這話,宰予他們瞬間明白了夫子的意思。
讀書,是為了掌握才能。
听道理,是為了明白做人的方法。
如果沒有理解,那麼問的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夫子還是贊賞子路的啊!
說到這里,孔子又扭頭沖著宰予和子貢問道︰「這一次出使晉國,事情辦得怎麼樣?」
宰予恭敬回道︰「順利完成了國君交待的任務。」
子貢同樣回道︰「也沒有使國家的顏面遭到折辱。」
孔子听了, 笑著點頭道︰「能用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行為,作為使者出使國外, 能不辜負君主的委托, 你們已經勉強可以稱作‘士’了。」
師徒幾人正在交談著呢,忽然听見門外響起了一陣腳步聲。
眾人回頭望去,發現來者竟然是宓不齊和孔子的佷子孔忠。
夏至大射儀後, 宰予、子貢等人被授予了魯國的爵位,而另外一部分孔門弟子也被三桓征召做了他們的家臣。
宓不齊和孔忠都是受到了季氏的征召,做了管理一鄉之地的鄉大夫。
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他們理順了手頭的政務,也到了回曲阜向季氏匯報工作的時候了。
兩個人督管的地方隔得不遠,于是便約定了一起返回曲阜,復命的同時也順便來看望老師孔子。
只不過,宓不齊與孔忠今日的心情顯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宓不齊依舊是那副言笑晏晏的儒雅君子做派。
至于孔忠,他頂著兩個黑眼圈,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一連多日沒有睡好覺了。
二人剛進門,便看見宰予和子貢。
宓不齊開心地上前問候︰「子我,子貢,你們回來了?」
而孔忠看到宰予和子貢紅潤的面色,則不免抱怨道。
「你們怎麼都和子賤一樣,氣色未免也太好了吧?難道只有我分到的是苦差嗎?」
孔子听到這話,頓時有些不高興︰「忠啊!你這叫什麼話?做官是為了輔左國家,造福百姓,難道還有苦樂之分嗎?」
孔忠抱怨道︰「叔父, 你這話就不對了。我自從做了鄉大夫,每天都在心中記掛著您的教誨, 希望能夠盡心盡力做好分內的事務。
但我這麼努力,不僅沒有得到什麼,反而還有三方面的損失。」
孔鯉听到孔忠的抱怨,嚇得趕忙去扯堂弟的袖子,在他耳邊小聲念叨著。
「子蔑,差不多行啦!快別說了,你這是想挨罵嗎?」
孔鯉的小動作自然逃不出孔子的眼楮。
他出聲呵斥兒子道︰「鯉!讓他說,我倒想要听听他到底有什麼損失。」
孔忠本就因為繁重的工作積攢了一肚子的怨氣,此刻被孔子責罵,頓時有些上頭。
他也不理會孔鯉的規勸,徑直開口道︰「我的損失一共三點。
第一,治理鄉里的事務太多,解決了一個又來一個,主君的命令也是一個接一個的,今天下達明天就要我完成。
事情這麼多,導致我都沒有學習新的知識!以前學過的知識,也沒時間去復習,搞得我的學識都退步了。
第二,做鄉大夫的俸祿也很少,沒辦法維持家庭生活,使得我對家人照顧不周。日子長了,和家人的關系都疏遠了。
第三,因為公事繁忙,我也沒時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沒時間去慰問病亡朋友的家屬。
大家知道了這些事以後,還以為我是個不懂禮數的小人,鬧得我和朋友們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從前那麼親密了。」
宰予等人听完孔忠的話,瞬間集體石化。
本來宰予還想幫他說兩句話,可孔忠這些話說出來,他實在是沒辦法往下接。
他宰子可以充當救火隊員,但你不能讓他當拆彈部隊啊!
宰予忍不住在心里念叨著︰「子蔑啊,你自求多福吧。」
正當眾人以為夫子會勃然大怒時,誰知他居然面不改色的沖著宓不齊問道︰「孔忠做官,有三方面的損失。不齊啊,你是不是也有這三方面的損失呢?」
宓不齊听了,只是微笑︰「回夫子,我做官沒有失去什麼,反而有三點收獲。」
孔子的臉上多了一絲笑意︰「那麼是哪三點收獲呢?」
宓不齊道︰「第一,做官以後,這些年跟您學的學問,在施政時得到了實踐。所以我對學到的知識,了解的更透徹了,掌握的也更牢固了。
第二,鄉大夫的俸祿雖然不多,卻足夠養活家人,所以我與家里人關系也更密切了。
第三,雖然白天公事繁忙,但晚上依然有時間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慰問病亡朋友的家屬,因此我與朋友們的關系更加親密了。」
宰予和子貢听完這話,二人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
完了!
子蔑,你小子等死吧。
可宰予他們的心理活動再精彩,也比不上此時孔忠臉上的表情精彩。
孔子听完宓不齊的言論,笑著點了點頭,又沖著宰予和子貢問道︰「那你們做官,是有了收獲,還是有了損失呢?」
宰予和子貢都是一等一的小機靈鬼。
宓不齊的言論一出,他倆哪里還敢說有損失,只能順著話頭接下去。
子貢道︰「我做官以來,也有三點收獲。
第一,出使國外,開闊了眼界,了解了各地的民俗,學到了從前不曾領會過的知識。
第二,行夫的俸祿雖然不多,但卻熟悉了處理外交事務的方法,驗證了之前學到的各項禮儀,這卻是再多俸祿都買不來的東西。
第三,雖然公事繁雜,長期遠離親人朋友,但卻因此更加珍惜與他們之間的情誼,明白了愛護親族、友愛朋友的道理。」
宰予同樣俯身道︰「我同樣也有三點收獲。
第一,出使國外,履行國君托付的使命,向上足以對得起社稷,向下足以對得起萬民。學以致用,更可以對得起您的教育與戒行。
第二,掌交的俸祿雖然不多,但已經足以養活自己,不再需要家人的資助。甚至,我還可以將多余的糧食寄回家里,補貼親族的使用,所以我與家人的關系也更親密了。
第三,雖然公事繁忙,遠離了魯國的親友,但卻也結交了新的朋友,所以比起從前,我的朋友不止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多了。」
宰予這段話說完,算是徹底把孔忠的棺材板按住了。
三人答復完畢,孔忠的臉簡直綠到不能再綠。
壞了,我被暗算了!
至于孔子,則捋著胸前的胡須欣慰的笑道︰「魯國果然還是有君子的啊!如果魯國沒有君子的話,這三個人又是從哪里學來這麼好的品德呢?」
說完,他又沖著孔忠教訓道︰「忠啊!你知道你錯在哪里嗎?」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孔忠只得低頭認錯︰「請叔父指點。」
孔子搖頭嘆道︰「同樣是做官,有人有得,有人有失。有人得,是得在念頭通達。而有人失,是失在欲念太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