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壹九 攻心之策

要不是密室中臭不可聞,阿貝爾幾乎都要笑出來了。

女教皇?很厲害嗎?

她可是真的做過女皇。而且還因為嫌做女皇麻煩偷跑了好多次。

"罪人格列高利,別拿你的齷齪想法安到我的身上!我能在你的折磨下堅持到現在,是因為我是神真正的信徒!是神親選的真正的聖女!擔負著傳播神的福音,懲戒逆神者的使命!"

阿貝爾以聖潔的姿態凜然說道。

這番話說得教皇幾近絕望,他涕泗橫流地一邊求饒,一邊祈求神的原諒。

"不,不,聖女,我知道自己的罪孽了,萬能的神啊,請原諒你虔誠的信徒,你的羔羊!"

這時,阿貝爾抓住機會,對教皇放了一個最低等級的幻象魔法。

折騰了這麼半天,她的魔力稍微回復了一點點,也只夠放這麼一個魔法。

教皇突然感到眼前一片純白,接著一個威嚴的男聲在他腦海中響起。

"格列高利,你的道歉足夠虔誠嗎?你真的意識到自己的罪孽了嗎?"

十字教的主神徒斯已經退隱,已經幾百年沒再展現過神跡了,所以即使是教皇,也沒有真正听過神的教誨。

但是教皇把那個聲音當成了真正的神啟,他渾身顫抖著說道︰"吾神在上!我罪孽深重,請您降下責罰!"

那個聲音稍微停頓了下,然後說道︰"很好,吾教導你們要寬以待人,用仁慈之心淨化原罪,既然你仍然虔信于吾,所以吾也不會太過苛刻地對待你,今日之事就當沒有發生過,將精力多放在布道上吧。"

純白的強光散去,教皇發現自己好端端地坐在密室之中,捆綁自己的繩索已經不見了,只是密室中尚存一絲腥臭的氣息。

聖女拘謹地站在他的面前,小心翼翼地問道︰"聖父,真的要像往常那樣責罰我嗎?"

教皇感到頭有些沉沉的,難道發生的一切都是一場夢?

他安心下來,正要回一句︰"像往常那樣,以純潔的姿態面對我吧。"

突然,他感到密室中有什麼東西發出了一絲寒光。

教皇扭頭看向那邊,卻看到了那面銀鏡子,而鏡子中出現了一個若隱若現的人像。

"今日之事就當沒有發生過,將精力多放在布道上吧。"腦海中威嚴的聲音響起。

教皇抖了一下,他對聖女說道︰"不必了,我們出去到臥室里不,去懺悔室吧。"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里,阿貝爾裝出一副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然後認認真真听教皇講了一通經書和教義。

而教皇講完經後,回到了自己的臥室,月兌下上衣後小心翼翼地看向自己的後背,卻發現那個紋章已經不見了。

他松了一口氣,卻不知道那只是阿貝爾臨別時送給他的一個小幻象而已。

只要阿貝爾願意,那個幻象隨時可以解除,教皇身上的血薔薇紋章就會露出了,到時候老頭子百口莫辯。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讓教皇認為這一切是自己的夢境,是徒斯對他的懲戒。

自己再裝出一副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教皇心中有鬼,也不敢找她確認。

當然,教皇畢竟老奸巨猾,時間久了很可能會琢磨過味來,但是刻在他身上的血薔薇紋章就是阿貝爾的殺手 ,只要在合適的時機祭出那個,必然能抓住教皇的軟肋,逼他再次就範。

不過這次最大的意外收獲,還是找到了"莉莉絲之眼"。

所以阿貝爾一回到自己的房間,就關緊房門,取出莉莉絲之眼,試圖聯絡自己的母親。

然而無論她怎樣呼喚母親,莉莉絲之眼仍然不會做出任何回應。

另一邊,在莉莉絲的領域里,她的母親則在用【神術真紅之眼】掃視整個朱夜帝國,試圖找到自己的女兒。

莉莉絲已經很久沒有"追劇"了,她無暇去管露西婭的命運,自己的女兒在哪才是最重要的。

也因為太過專注于尋找,所以她顧不上關注所有遺物的反應,只有在"血"和"牙"產生反應時才會建立聯絡,與江笑談交換一下信息。

那個被丟在角落里的"眼球"發出的微弱信息,莉莉絲根本注意不到。

她把尋找的重心放在叛軍控制的區域以及無人的區域。

因為如果阿貝爾處在帝國軍控制的區域,肯定早就收到特蘭西堡以及自己的消息,也該現身了。

當然,莉莉絲也考慮過阿貝爾不在朱夜帝國境內的可能性,但也只能按照優先級,從朱夜帝國境內找起。

在掃過特蘭西堡北面的山林時,莉莉絲看到一小股叛軍正在與平叛軍交戰。

她確認其中並沒有疑似阿貝爾的存在後,就立刻將注意力轉向了別的地方,卻沒注意到叛軍之中,有一個頗為關鍵的人物。

蘭德森馮威爾海姆。

在馬迪亞斯等叛軍高層悉數覆滅的情況下,蘭德森莫名其妙被推上了叛軍精神領袖的位置。

原因可能是他奇跡般地找到了朗基努斯之槍的碎片,讓叛軍有了與真祖一搏的機會。

可笑的是,蘭德森與大多數年輕血族一樣,曾經是個堅定的女皇黨,根本沒考慮過自己會被推上這個位置。

他一開始反抗的目標只是那個傳聞中讓血族從巔峰跌落,讓朱夜帝國一蹶不振的第二真祖凱因。

但沒想到,帶回朗基努斯碎片後,封皇社仇視的目標迅速轉變到了阿貝爾女皇身上,讓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他一度想要與叛軍割裂,卻身不由己,完全不明白叛軍為什麼會那樣看中自己。

說到底,他只是劍聖的兒子而已。

而以希露為代表的叛軍殘余勢力的真正首腦卻不那麼想,他們就是看中了蘭德森的身份。

一個原本堅定的女皇黨,加上前血薔薇軍團長之一,劍聖蘭道爾的兒子。

簡而言之,蘭德森的形象就是"反叛"、"反抗"的具象化。

在叛軍"為了帝國大義"的遮羞布已經被扯下的當下,只有"反抗"才能讓一盤散沙的叛軍重新凝聚在一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